业界动态
绿金委安国俊: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实践与展望,投资,气候,资金
2024-06-26 07:42:53
绿金委安国俊: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实践与展望,投资,气候,资金

绿色(se)低碳转型已成共识,绿色(se)金(jin)融是重要支撑。

2024年的政府工作(zuo)报告(gao)提出,制定支持(chi)绿色(se)低碳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发展绿色(se)低碳经济,强调完(wan)善支持(chi)绿色(se)发展的财(cai)税、金(jin)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guan)市场化(hua)机制。

2023年10月中央(yang)金(jin)融工作(zuo)会(hui)议(yi)提出,要做好科技金(jin)融、绿色(se)金(jin)融、普惠金(jin)融、养老金(jin)融、数字金(jin)融五(wu)篇大文章。同时探索绿色(se)金(jin)融和科技金(jin)融、普惠金(jin)融、养老金(jin)融之间的产品组合,加强科技赋(fu)能以推进绿色(se)金(jin)融的数字化(hua)转型。

在6月19日举办的2024陆家嘴(600663)论坛上,“绿色(se)金(jin)融制度(du)创新(xin)与(yu)市场激励”也是重要议(yi)题,多方共论达成共识: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发展绿色(se)金(jin)融能够发挥金(jin)融资源配(pei)置引导功能。

在“双碳”目标下,如何完(wan)善绿色(se)金(jin)融政策工具?相关(guan)配(pei)套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进经济社会(hui)发展全面绿色(se)转型?如何深入推进绿色(se)金(jin)融体系建设,有效规范引导更多资金(jin)流向支持(chi)环境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hua)的领域?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金(jin)融学会(hui)绿色(se)金(jin)融专业委员会(hui)副秘书长 、中国社科院金(jin)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宇泽慈心公益项目发起人安国俊与(yu)和讯进行交流,以下是采访内容的部(bu)分文字梳理:

和讯:2021 年 10 月, 国务院印发《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提出大力发展绿色(se)贷(dai)款 、绿色(se)股(gu)权 、绿色(se)债券 、绿色(se)保险、绿色(se)基金(jin)等金(jin)融工具,设立(li)碳减(jian)排支持(chi)工具,引导金(jin)融机构(gou)为绿色(se)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jin)。从(cong)行动方案推出至今,市场发生(sheng)了哪(na)些实(shi)质性的变化(hua)?

安国俊:2021年可以被称为“双碳目标行动方案制定年”,中央(yang)明确了实(shi)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1+N”政策体系,绿色(se)金(jin)融和气候投融资是重要推动力。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yang)、国务院发布《关(guan)于完(wan)整(zheng)准确全面贯(guan)彻新(xin)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zuo)的意见》,明确提出研究设立(li)国家低碳转型基金(jin),鼓励社会(hui)资本设立(li)绿色(se)低碳产业投资基金(jin);10月26日,国务院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在顶层设计统领下,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实(shi)施(shi)方案陆续发布,与(yu)科技、财(cai)税、金(jin)融、碳汇等保障措施(shi)一起,共同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随后,各部(bu)门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guan)的落实(shi)意见。人民银行表示将积极(ji)运用结构(gou)性货币政策工具等,多措并举助力经济绿色(se)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shi)现,同时进一步研究如何引入市场机制引导和激励金(jin)融体系提供实(shi)现碳中和目标所需(xu)的巨量资金(jin)。

2021年12月23日,生(sheng)态环境部(bu)等九部(bu)门联合发布《关(guan)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zuo)的通知》,要求通过3—5年的努(nu)力,试点地方基本形成有利于气候投融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培育一批气候友好型市场主体,探索一批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打造若干个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zuo)平台,使资金(jin)、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资源向气候投融资领域充分聚集(ji);鼓励试点地方金(jin)融机构(gou)在依(yi)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稳妥(tuo)有序探索开展包括碳基金(jin)、碳资产质押贷(dai)款、碳保险等碳金(jin)融服务,切实(shi)防范金(jin)融风险,推动碳金(jin)融体系创新(xin)发展。

气候投融资试点文件的出台是响应党中央(yang)的重要宣示,应当充分地发挥利用好政府的引导作(zuo)用以及市场的主体作(zuo)用,解决(jue)因(yin)气候资金(jin)供需(xu)矛盾而制约我国绿色(se)低碳转型和国家目标任(ren)务落实(shi)的突出问题。迫切需(xu)要构(gou)建有效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从(cong)而能够鼓励引导更多的责任(ren)投资流向应对气候变化(hua)领域。

从(cong)具体实(shi)践情况看,2023年末金(jin)融监管(guan)总局口径绿色(se)贷(dai)款近5.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近1.4万亿元。根据央(yang)行最新(xin)发布的金(jin)融机构(gou)贷(dai)款投向统计报告(gao),截至2024年一季度(du)末,本外(wai)币绿色(se)贷(dai)款余额33.77万亿元,同比增长35.1%,高于各项贷(dai)款增速25.9个百分点,一季度(du)增加3.7万亿元,季度(du)增量创历史新(xin)高。其(qi)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jian)排效益项目的贷(dai)款分别为11.21万亿元和11.34万亿元,合计占绿色(se)贷(dai)款的66.5%。

总体而言,绿色(se)金(jin)融标准体系助力双碳目标路线图有待落地,中央(yang)顶层设计和地方区域试点、宏观政策大局和区域绿色(se)低碳发展之间的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hua), 政策的激励机制有待突破,绿色(se)金(jin)融、气候投融资、转型金(jin)融应将新(xin)冠疫情后的绿色(se)复苏和可持(chi)续发展有效协调,通过绿色(se)低碳的政策体系、金(jin)融市场体系和“1+N”双碳路线图,有效满(man)足绿色(se)产业投融资需(xu)求,形成可持(chi)续金(jin)融推动力。同时应当加快构(gou)建有效完(wan)善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保障向绿色(se)低碳转型的过程中的金(jin)融体系支撑。

和讯: 绿色(se)基金(jin)当前的运转情况如何?有何问题及建议(yi)?

安国俊:2015年,《生(sheng)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支持(chi)设立(li)各类绿色(se)发展基金(jin),实(shi)行市场化(hua)运作(zuo)。2016年,在各方的推动下,人民银行、财(cai)政部(bu)等七部(bu)门联合印发《关(guan)于构(gou)建绿色(se)金(jin)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chi)设立(li)各类绿色(se)发展基金(jin),实(shi)行市场化(hua)运作(zuo)。2020年7月设立(li)的国家绿色(se)发展基金(jin)重点支持(chi)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生(sheng)态修(xiu)复和国土空间绿化(hua)、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绿色(se)交通和清洁能源等领域,有效发挥了政府资本对社会(hui)资金(jin)的引导效应,旨在利用市场化(hua)机制推动绿色(se)低碳发展。

国家近年来出台的相关(guan)政策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和社会(hui)资本共同发起设立(li)区域性绿色(se)发展基金(jin),支持(chi)地方绿色(se)产业发展。在此(ci)背景(jing)下,各级政府发起设立(li)绿色(se)基金(jin)成为一种(zhong)趋势。

不(bu)少地方政府正在积极(ji)推进绿色(se)金(jin)融改革与(yu)创新(xin),绿色(se)金(jin)融改革创新(xin)试验区先(xian)行先(xian)试,探索了各具特色(se)的地方实(shi)践,在绿色(se)基金(jin)及ESG评价方面形成了一定成果(guo)。例如,湖(hu)州市设立(li)了规模达500亿元的绿色(se)产业基金(jin),建立(li)了全国首(shou)个区域性的ESG评价数字化(hua)系统,绿色(se)融资企业认定评价办法也参考了国际通行的ESG可持(chi)续投资原则。宁夏、安徽、江(jiang)苏、重庆、陕西、山东、贵州、浙江(jiang)、广东、湖(hu)北、河北、云南等地已经建立(li)了绿色(se)发展基金(jin),部(bu)分碳中和基金(jin)也相继(ji)成立(li)。

政策鼓励、地方先(xian)行先(xian)试,绿色(se)基金(jin)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发展经验不(bu)足,仍然存在配(pei)套支持(chi)政策缺乏、信息披露不(bu)足、社会(hui)资本参与(yu)程度(du)较低等问题。

绿色(se)基金(jin)在ESG投资理念、指标建设、实(shi)际运用、信息披露等方面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yi)完(wan)善ESG评价指标体系,发挥ESG对绿色(se)基金(jin)投资的引导作(zuo)用。

要尽快完(wan)善绿色(se)基金(jin)的ESG投资指引,明确划分“绿色(se)资产”与(yu)“棕色(se)资产”,完(wan)善投资决(jue)策机制。同时,要从(cong)中国经济、产业、企业以及地方实(shi)际出发,改善投资活动的环境绩效,为市场相关(guan)参与(yu)方开展绿色(se)低碳领域的投融资指明方向,寻(xun)求最佳的可持(chi)续发展路径。

此(ci)外(wai),还(hai)需(xu)要完(wan)善绿色(se)基金(jin)ESG投资标的筛选方法和指标。随着ESG和可持(chi)续发展成为责任(ren)投资的推动因(yin)素,责任(ren)投资的筛选方法快速增加。根据全球可持(chi)续投资联盟(GSIA)的要求,投资者经常(chang)采用的基本方法包括负面筛选、正面筛选、基于规范的筛选(要求投资标的符合国际通行的最低标准企业行为准则)、整(zheng)合ESG、可持(chi)续投资(对于可持(chi)续发展所投入使用的新(xin)型能源以及绿色(se)技术的研发资金(jin))、影响力/社区投资以及投后督导。

鉴于此(ci),绿色(se)基金(jin)应该采用“绿色(se)正面清单”模式选择ESG投资标的,在“负面剔(ti)除”型ESG投资标准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设置绿色(se)环境、绿色(se)技术、绿色(se)交通、绿色(se)农业、绿色(se)能源、污染防治等重点投向,对细分赛道分别设计详细的ESG投资筛选标准。此(ci)外(wai),在对投资组合的管(guan)理过程中,应当定期跟踪投资标的的环境绩效和环境信息披露结果(guo),根据负面清单对资产组合进行仓位调整(zheng)。

具体而言,针对绿色(se)基金(jin)的环境筛选指标,可以涉及污染物(wu)减(jian)排、气候变化(hua)和能源利用等不(bu)同领域,通过负向筛选与(yu)一般社会(hui)责任(ren)投资筛选相结合的方式,为环境亟待改善的地区或企业提供绿色(se)投资,从(cong)而推动当地的绿色(se)低碳发展。

建议(yi)各地在推进绿色(se)金(jin)融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推动绿色(se)基金(jin)ESG投资原则和评价体系的建设,鼓励政府引导基金(jin)、保险资金(jin)、养老基金(jin)、碳中和基金(jin)、气候基金(jin)、创业投资引导基金(jin)等长期资金(jin)参与(yu)ESG投资,为推进地方绿色(se)可持(chi)续发展提供稳定的融资支持(chi)和实(shi)现路径。

和讯:2024 年 4 月 10 日,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bu)门联合发布《关(guan)于进一步强化(hua)金(jin)融支持(chi)绿色(se)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支持(chi)信用评级机构(gou)将 ESG 因(yin)素纳入信用评级方法与(yu)模型。金(jin)融机构(gou)在ESG 信息披露方面现状如何?

安国俊:推动ESG评价结果(guo)在基本面研究、量化(hua)筛选、风险管(guan)理等方面的应用,拓展ESG评价结果(guo)应用场景(jing),促进投资者逐步培养ESG投资理念,对于引导绿色(se)基金(jin)投资具有重要作(zuo)用。

总体来看,ESG的发展成熟度(du)在国家和地区之间仍然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对于ESG两大推动机制——信息披露和资金(jin)引导,各方都给予(yu)了高度(du)重视。

例如近年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jin)业协会(hui)发布了《绿色(se)投资指引(试行)》,中国保险资产管(guan)理业也发出了ESG尽责管(guan)理倡议(yi)书,证监会(hui)与(yu)基金(jin)业协会(hui)等相关(guan)部(bu)门还(hai)针对ESG的信息披露格式与(yu)要求公开发布了一系列报告(gao)和指引,这些为绿色(se)投资、ESG投资规范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我国金(jin)融机构(gou)、认证机构(gou)、评级机构(gou)等所使用的ESG评价体系涵盖环境、社会(hui)和公司治理一级指标,根据筛选通用指标和行业指标构(gou)成二级、三级指标,实(shi)现多层次评价体系。立(li)足中国“双碳”目标和绿色(se)发展大格局,中国的ESG评级体系要切实(shi)把握(wo)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要求,统筹绿色(se)低碳城市发展、绿色(se)技术创新(xin)、生(sheng)态保护机制、产业结构(gou)优化(hua)升级、乡村振兴的宏观格局和长远(yuan)目标。

绿色(se)基金(jin)的ESG评价指标既要符合相关(guan)部(bu)门政策文件及国家标准中有关(guan)ESG的披露要求,也要充分考虑全球报告(gao)倡议(yi)组织(GRI)、联合国可持(chi)续发展目标、金(jin)融稳定理事会(hui)(FSB)的气候相关(guan)财(cai)务信息披露工作(zuo)组(TCFD)建议(yi)等国际标准,未来也需(xu)要与(yu)资产管(guan)理机构(gou)的责任(ren)投资能力建设有效衔(xian)接。

和讯:支持(chi)双碳目标目前资金(jin)缺口规模有多少?有哪(na)些力量可以参与(yu)其(qi)中?

安国俊:据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测算,要实(shi)现“双碳”目标,到2060年中国新(xin)增气候领域投资需(xu)求规模将达约139万亿元,长期资金(jin)缺口年均在1.6万亿元以上。实(shi)现碳中和所需(xu)资金(jin)量巨大,且(qie)大部(bu)分是新(xin)能源、能源基础设施(shi)以及低碳科技创新(xin)和传统产业改造转型等领域的长期投资。

这些投资需(xu)求与(yu)绿色(se)基金(jin)的ESG投资理念相符。一方面,ESG中的环境议(yi)题包括“双碳”目标;另一方面,ESG投资有助于吸引更多中长期投资。ESG投资理念与(yu)落实(shi)“双碳”目标高度(du)相关(guan),现阶段加快培育ESG投资理念对于完(wan)善绿色(se)基金(jin)投资体系大有裨益。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绿色(se)基金(jin)可以发挥在推动经济社会(hui)绿色(se)低碳、可持(chi)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zuo)用,带(dai)动社会(hui)资本参与(yu)“绿色(se)发展”。

目前市场上绿色(se)基金(jin)市场的蓬勃发展为设立(li)碳中和基金(jin)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例如,中国宝武钢铁集(ji)团与(yu)国家绿色(se)发展基金(jin)、太平洋(601099)保险、建信金(jin)融资产投资共同设立(li)总规模为500亿元的宝武碳中和股(gu)权投资基金(jin),远(yuan)景(jing)科技与(yu)红(hong)杉中国联合设立(li)总规模为100亿元的碳中和技术基金(jin)、深圳柏纳碳中和基金(jin)成立(li)等,碳中和基金(jin)将成为企业践行社会(hui)责任(ren)、助力实(shi)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shou)。

绿色(se)基金(jin)包括碳中和基金(jin)所投资领域应包括有利于绿色(se)低碳转型的基础设施(shi)建设、与(yu)绿色(se)发展相关(guan)的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处(chu)于绿色(se)低碳转型中的成熟期企业,以及绿色(se)低碳技术和相关(guan)绿色(se)项目及产业(包括清洁能源供应、环境保护及生(sheng)态修(xiu)复、绿色(se)制造、绿色(se)交通、绿色(se)农业、绿色(se)建筑等)。碳中和基金(jin)作(zuo)为绿色(se)基金(jin)和气候投融资的重要形式之一,将在助力实(shi)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zuo)用。

完(wan)善相应的投资激励机制、推动建立(li)绿色(se)金(jin)融改革创新(xin)试验区、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国家可持(chi)续发展议(yi)程创新(xin)示范区、绿色(se)低碳城市、生(sheng)态文明示范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等在绿色(se)金(jin)融、绿色(se)技术创新(xin)方面的合作(zuo)机制,为绿色(se)基金(jin)助力绿色(se)低碳发展提供长期支持(chi)。

建立(li)健全信息披露制度(du),对于绿色(se)基金(jin)有效践行ESG投资至关(guan)重要。政府部(bu)门和监管(guan)机构(gou)应发挥其(qi)引导作(zuo)用,根据我国市场实(shi)际和行业特性,不(bu)断(duan)健全绿色(se)基金(jin)的ESG信息披露制度(du),引导绿色(se)基金(jin)有效开展ESG投资,推动经济社会(hui)绿色(se)可持(chi)续发展。此(ci)外(wai),在绿色(se)基金(jin)的投资过程中,基金(jin)管(guan)理人还(hai)可以通过委派独立(li)的环境与(yu)社会(hui)顾问来对风险较高的项目进行持(chi)续的监测和报告(gao)。

符合ESG原则的绿色(se)项目普遍具有正外(wai)部(bu)性,完(wan)善绿色(se)基金(jin)的ESG投资策略,还(hai)需(xu)要逐步完(wan)善配(pei)套的投资激励政策,包括补贴、贴息、税收优惠、担保等政策,同时,应加强绿色(se)财(cai)政与(yu)绿色(se)金(jin)融之间的协调配(pei)合,让(rang)绿色(se)基金(jin)在追求利润回报的同时承(cheng)担起更多的社会(hui)责任(ren)。此(ci)外(wai),还(hai)可以建立(li)绿色(se)私募股(gu)权投资基金(jin)备案、投资以及上市退出的绿色(se)通道,通过深化(hua)绿色(se)股(gu)权融资服务,建立(li)资本市场服务绿色(se)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支持(chi)绿色(se)企业上市为绿色(se)基金(jin)退出提供通道。

实(shi)践表明,机构(gou)投资者是ESG投资的主要力量。未来,培育多层次的绿色(se)投资者,引入民间资本、养老金(jin)、社保基金(jin)、金(jin)融机构(gou)、政府投资基金(jin)、保险资金(jin)、社会(hui)公益基金(jin)、各类气候基金(jin)等多元化(hua)投资主体,完(wan)善绿色(se)基金(jin)投资决(jue)策机制和投研体系,推动其(qi)积极(ji)践行ESG投资理念,提升投资组合综合收益,将为绿色(se)低碳发展提供可持(chi)续创新(xin)的动力。

发布于:北京(jing)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