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武王墩墓主人基本锁定楚考烈王 毛遂自荐、歃血为盟与他有关,楚国,安徽,秦军
2024-05-20 01:54:15
武王墩墓主人基本锁定楚考烈王 毛遂自荐、歃血为盟与他有关,楚国,安徽,秦军

本文转自【央视新(xin)闻客(ke)户端】;

昨天,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yao)成果,墓主人基本锁定为战国晚期楚国考烈王。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截(jie)至目前,已提取出土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以及大量动(dong)植物遗存。

墓内最(zui)大的青铜鼎虽掩(yan)埋两千多年,仍保留着最(zui)初(chu)的吉金色。它有望成为迄今为止出土的,我国东(dong)周时期口(kou)径、体量最(zui)大的青铜圆(yuan)鼎。

武王墩一号墓北侧椁室虽被盗严(yan)重,仍提取出百余组琴瑟等弦乐器。西侧两室遗物极具楚地(di)特(te)色,200余个漆木俑立姿、坐姿各异,佩木剑。

东(dong)一室青铜礼器组合保存完整。专家初(chu)步判断(duan)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形制、纹饰(shi)、组合等具有战国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te)征。现已采集整理(li)到的墨(mo)书文字、漆木器上的篆(zhuan)刻、青铜礼器铭文,对研究楚国墓葬(zang)营(ying)建过程、职官制度、名物称谓等问题具有重要(yao)意义,其中楚王酓前簠上的“楚王酓前作铸金簠以供岁尝”12字铭文,让墓主身份呼之欲出。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领队(dui) 宫希(xi)成:这座墓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珍贵信(xin)息,根据墓葬(zang)的规模、结构、出土文物和文字资料,结合文献史料记载,墓主人身份可能就是楚国的考烈王。

用成语(yu)故事 打开(kai)考烈王的“朋友(you)圈(quan)”

我们或许对考烈王本人比较陌生,但围绕着考烈王产生的一系(xi)列成语(yu)典故,一定耳熟能详,比如毛遂自荐、歃(sha)血为盟等等。顺着历(li)史的时间轴,用成语(yu)故事打开(kai)考烈王的“朋友(you)圈(quan)”,认识这位史书中多次提及过的一代楚王。

史书记载,考烈王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60年,秦(qin)国攻打赵国。秦(qin)军与廉颇(po)率领的赵军对峙于长平。廉颇(po)治军严(yan)谨,临敌慎重,但赵国孝(xiao)成王被秦(qin)人离间之计所惑,命赵括代替廉颇(po)。赵括熟读兵书但年少气盛,不(bu)谙韬略举(ju)措冒失,落进秦(qin)国的圈(quan)套(tao),纸上谈兵的结局,是赵军投降(jiang)后被秦(qin)军全数坑杀。

直到考烈王六(liu)年,也就是公元前257年,赵国都城邯(han)郸一直处于秦(qin)军围攻之下。赵国平原君奉书向魏国国君以及信(xin)陵君求救。魏王派军10万救赵,但受秦(qin)军恐吓按兵不(bu)进。

军情紧急,平原君挑(tiao)选20个门客(ke),准(zhun)备突围到楚国去求援。此时有门客(ke)毛遂向平原君自荐。抵达楚国都城后,平原君向考烈王指陈厉害,考烈王从早晨到中午一直不(bu)置可否。于是毛遂提剑上前,以性命要(yao)挟,直言(yan)楚王不(bu)应忘记家国屈辱,使考烈王为之折(she)服,最(zui)终以鸡狗马的鲜血宣誓为盟,赵与楚的合纵由此得以缔结。

结盟后,楚国春申君率兵救赵。魏国信(xin)陵君窃取虎(hu)符后引兵北上。等楚国、魏国援军赶到,秦(qin)军迅速撤退(tui)。毛遂自荐、歃(sha)血为盟、窃符救赵的背后都有考烈王的身影。

公元前238年,在位二十五年的考烈王病(bing)亡(wang)。

这些成语(yu)典故,围绕考烈王,关联着廉颇(po)、毛遂、平原君、信(xin)陵君、春申君等人。战国时代的风云里(li),这些历(li)史人物,以人生际遇铸就如点点星光般的文化经典,汇进中华文明的江(jiang)河(he)湖(hu)海,润泽(ze)后人。

考烈王铸釶鼎 青铜重器现楚文化独特(te)魅力

围绕楚国考烈王衍生的成语(yu)典故,让我们对他有了初(chu)步印象。受传(chuan)世资料的限(xian)制,考烈王的样(yang)貌我们现在还无(wu)法得知。不(bu)过安徽博物院收(shou)藏的一件精品文物“楚王釶鼎”,经考证,很可能是楚考烈王在祭祀活动(dong)中专用的重器。

战国后期,随着秦(qin)国对江(jiang)汉地(di)区的咄咄进逼,楚国的政治中心(xin)逐渐东(dong)移。楚考烈王二十二年,楚国都城东(dong)迁(qian)至今天安徽寿县(xian)一带。安徽博物院珍藏的许多青铜器便来自这一地(di)区。

这件造型奇特(te)的器物,就出土于安徽寿县(xian)的“李三孤(gu)堆”高(gao)等级楚墓,通高(gao)38厘米,口(kou)径55厘米,形状似鼎却又在一端留了个开(kai)口(kou)。《左传(chuan)》中有“奉釶沃盥(guan)”的语(yu)句,因此,釶常被认为是古代盥(guan)洗用具。而鼎原为食器,用来烹煮(zhu)或盛放肉食,后逐渐成为祭祀、征伐等活动(dong)中陈设的礼器。鼎也是王权的象征,《左传(chuan)》记载,楚庄王问鼎中原,即有窥视中原王权之意。那么,釶鼎到底是什么呢?

安徽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程露:口(kou)沿的外壁是有铭文,对于它的功用,在文献中是没有记载的。但是在实际的出土过程中,它的摆放位置是不(bu)固定的,有时候(hou)它是跟(gen)食器摆在一起,有时候(hou)它是跟(gen)水器摆在一起。既是食器又是水器也是有可能的。

与楚王釶鼎在同一地(di)点被发现的,还有九件升鼎。造型独具楚国风格的升鼎,体现了楚文化的独特(te)魅力。

安徽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程露:看(kan)到这个升鼎,就是楚国的那种与众不(bu)同,又浪漫又神秘的那种体现。它的这种束腰平底的形制,已经完全打破了中原地(di)区鼎的那种鼓腹(fu)圜底的造型,完全不(bu)同。它是楚文化的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器物。

发布于: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