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数据见证国产机器人加速“出海” 引外媒广泛关注,中国,发展,产业
2024-07-23 04:23:51
数据见证国产机器人加速“出海” 引外媒广泛关注,中国,发展,产业

“中国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本土品牌纷纷推出高性价比产品,并逐步渗透韩国市场。”韩国《中央日报》近日刊文说。该报道在关注中国机器人产业的(de)同时,还提及中国正(zheng)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由技术革命性突(tu)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zhi)、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de)当代(dai)先进生产力。

近年(nian)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引发外媒广泛关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是全(quan)球最大机器人消费国。2022年(nian),中国机器人全(quan)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工(gong)业机器人产量为(wei)44.3万(wan)套,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645.8万(wan)台。

赋能生产生活

经过多年(nian)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领域不断细分。

工(gong)业机器人大显身(shen)手,助力中国制(zhi)造(zao)业数字化转型和智(zhi)能化变革。韩国《中央日报》指(zhi)出,在使(shi)用机器人的(de)“灯塔工(gong)厂”方面,中国处于(yu)领先地位。该媒体称,“灯塔工(gong)厂”项(xiang)目是指(zhi)像灯塔引导船只一样,引进物(wu)联网和人工(gong)智(zhi)能等第四次工(gong)业革命技术,以促进制(zhi)造(zao)业的(de)数字化转型和升级,其核(he)心就在于(yu)机器人技术能力。截至(zhi)2023年(nian)底,全(quan)球共有153家“灯塔工(gong)厂”,其中62家位于(yu)中国,占比40.5%,属全(quan)球最多。

德(de)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称,技术进步、人口(kou)老(lao)龄(ling)化趋势正(zheng)在推动工(gong)厂自动化。中国是这方面当之(zhi)无愧的(de)领先者。2022年(nian),中国新安装了29万(wan)台工(gong)业机器人,占全(quan)球新安装数量的(de)一半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yu)汽车生产,尤其是电动汽车制(zhi)造(zao)。“中国工(gong)业的(de)机器人化进程正(zheng)在快速推进。”法国《回声(sheng)报》网站说。

机器人为(wei)普通(tong)人的(de)生活带来更多便利。据路透社近日报道,上海交通(tong)大学团队研发的(de)“六条腿”机器人导盲犬有望帮助视障人士(shi)更好生活。报道称,这款机器人导盲犬目前正(zheng)在接受实地测试,它(ta)能够通(tong)过摄像头(tou)和传感器在物(wu)理环境(jing)中导航,还能够通(tong)过语音识别、路线规划和红绿灯识别等人工(gong)智(zhi)能技术与操作员进行交流。据悉,这款机器人导盲犬大小与英国斗牛(niu)犬差不多,六条腿的(de)独特构型有助于(yu)它(ta)平(ping)稳行走(zou)。

中国人形机器人的(de)发展备受外媒关注。据法国新闻社报道,前不久,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在上海举行,会上约30家公司(si)展示的(de)多种人形机器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报道特别关注了中国制(zhi)造(zao)的(de)双足机器人和能够植入家长数字形象的(de)机器人。前者若(ruo)被用于(yu)家庭服务行业,有助于(yu)帮忙照顾老(lao)人,应对人口(kou)老(lao)龄(ling)化;后者则有助于(yu)促进孩子与机器人之(zhi)间(jian)的(de)人机互动,为(wei)孩子提供一个有趣的(de)伙伴。

韩国《中央日报》的(de)报道指(zhi)出,中国机器人能搭载人工(gong)智(zhi)能技术,在人形机器人市场中处于(yu)领先地位。中国科技公司(si)优必(bi)选(xuan)发布的(de)人形机器人“Walker S”能与人自然交流,搭载了百度研发的(de)语言(yan)模型。另(ling)一家中国科技公司(si)星尘智(zhi)能研发的(de)人形机器人“Astribot S1”则能做(zuo)到用水果刀削(xue)皮、熨(wei)烫衣服、给花浇水等难度较高的(de)动作,已接近人类水平(ping)。

加快技术创新

机器人被誉为(wei)“制(zhi)造(zao)业皇冠顶端的(de)明珠”。机器人的(de)研发、制(zhi)造(zao)、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zhi)造(zao)业水平(ping)的(de)重要标志。外媒关注到,中国不断提升机器人产业的(de)技术创新水平(ping),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印度时报》网站指(zhi)出,中国工(gong)业和信(xin)息(xi)化部2023年(nian)10月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zhi)导意见》,寻求到2025年(nian)初(chu)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tu)破,并确保核(he)心部组件安全(quan)有效供给。这表明,中国正(zheng)在努力加快国内机器人产业的(de)发展,同时在技术上实现自立自强,注重发展核(he)心能力。

韩国《中央日报》近日的(de)一篇报道重点关注中国工(gong)业机器人装机量的(de)发展。该报道指(zhi)出,被称为(wei)“世界工(gong)厂”的(de)中国逐步从(cong)“劳动密集型”发展为(wei)“高度自动化”,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

韩国《首尔经济》的(de)报道称,中国是世界机器人产业发展最快的(de)国家之(zhi)一。中国政府将机器人产业作为(wei)重点领域进行培养。该报道援引分析人士(shi)的(de)观点称,中国正(zheng)在重点培育人工(gong)智(zhi)能、大数据等引领第四次工(gong)业革命的(de)相关技术,预计中国机器人产业将随着技术进步而加快发展。

《日本经济新闻》的(de)报道关注到,中国高科技企业正(zheng)致力于(yu)机器人研发,智(zhi)能手机巨头(tou)小米、新兴电动汽车制(zhi)造(zao)商小鹏汽车都在研发人形双足机器人。该报道称,零(ling)部件和传感器性能的(de)提升使(shi)得操控更高级的(de)机器人成为(wei)可能,一些企业正(zheng)是在这样的(de)背景下开始探索机器人与人工(gong)智(zhi)能联动的(de)全(quan)新商业模式(shi)。

受到海外欢迎

随着中国机器人产业的(de)快速发展,越(yue)来越(yue)多的(de)国产机器人加速“出海”,受到其他国家企业和民(min)众(zhong)的(de)欢迎。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nian)中国工(gong)业机器人出口(kou)增(zeng)速达86.4%。

“中国的(de)仓储机器人或将缓解日本的(de)物(wu)流紧张(zhang)”——今年(nian)1月,《日经亚洲评(ping)论》以此为(wei)题刊文称,中国仓储机器人初(chu)创公司(si)如今热衷于(yu)出货日本市场,后者正(zheng)努力解决物(wu)流行业迫(po)在眉睫的(de)瓶颈。文章介绍了一个案(an)例:总部位于(yu)深圳的(de)仓储机器人企业——炬星科技公司(si)计划两年(nian)后将面向日本市场的(de)年(nian)出货量提高至(zhi)3000台,是现有规模的(de)10倍。仓储机器人类似于(yu)包裹分拣(jian)人员,可在狭小空间(jian)内有效运行。该公司(si)计划把那些拥有小型仓库(ku)的(de)物(wu)流企业定位为(wei)主要目标客户。日本一家物(wu)流中心去年(nian)夏天(tian)订购了60台炬星科技的(de)机器人,成功地将雇员人数从(cong)90人减少至(zhi)40人。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由于(yu)劳工(gong)短(duan)缺和用人成本飙升以及疫情后人们对“无接触服务”的(de)偏好,韩国餐饮界开始引入服务型机器人代(dai)替人工(gong)传菜。韩国机器人产业协会的(de)数据显示,2022年(nian),韩国餐馆运营着约5000台服务型机器人,较2021年(nian)增(zeng)长67%。值得一提的(de)是,去年(nian),韩国70%以上的(de)在用服务型机器人由中国制(zhi)造(zao)商生产。

《韩国经济》的(de)报道称,以高科技含量为(wei)特点的(de)新一批“中国制(zhi)造(zao)”正(zheng)凭借高性价比占领韩国商用市场。

《首尔经济》的(de)报道称,韩国是中国工(gong)业机器人出口(kou)的(de)主要海外市场之(zhi)一。韩国工(gong)业生产线和物(wu)流线上负(fu)责运输(shu)和移动的(de)许多机器人都是“中国制(zhi)造(zao)”。此外,中国制(zhi)造(zao)的(de)服务型商用机器人也迅猛发展,主要用于(yu)家庭清洁(jie)、娱乐、助老(lao)助残、教育等。

不只是韩国。据《日经亚洲》报道,中国服务型机器人制(zhi)造(zao)商正(zheng)在接收来自世界各(ge)地的(de)订单。比如:普渡(du)科技公司(si)2022年(nian)收入达到1亿美元,其客户包括火(huo)锅连锁品牌海底捞以及欧洲的(de)汉堡(bao)王和肯德(de)基餐厅等。总部位于(yu)上海的(de)擎(qing)朗智(zhi)能科技公司(si)也在加快海外扩张(zhang)步伐,截至(zhi)2022年(nian)底,售出约3.5万(wan)台产品,其中近1万(wan)台是跨(kua)境(jing)销售。(本报记(ji)者 李嘉宝)

来源:人民(min)日报海外版

发布于(yu):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