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澳门会员料期期9点公开网站-生源难找,台湾高校很烦恼,大学,教育,招生
2024-06-03 06:15:17
澳门会员料期期9点公开网站-生源难找,台湾高校很烦恼,大学,教育,招生

2023年停办的台湾首府大学校园一隅。图片来源:台媒

“5年来,台湾各级(ji)学校学生总数减少28.3万人,呈(cheng)逐年下降趋势;其中15万人为大学及专科院校学生,占比过半。”

近日,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一则(ze)消息,让不少岛内高校压力倍增。受少子化影响,台湾高校近年来持续面临招(zhao)生难题,多(duo)所高校因没有足(zu)够生源而(er)被(bei)迫停招(zhao)并校,甚至倒闭“退场(chang)”。

有岛内教育界人士表示,台湾少子化的趋势难以逆转,加之高校办学质量良莠不齐、文凭含金量贬值等(deng)一系列问题,台湾高校未来的路恐怕(pa)越来越难走。

风险高企(qi)

据统计(ji),2023学年,台湾高校大一新生数首度跌破20万人,各类高校招(zhao)生缺额(e)超过1.6万个,创多(duo)年来新高。按(an)招(zhao)生名(ming)额(e)使用率来看,有11所高校招(zhao)生不满五成,台湾大学、成功大学、政治大学、新竹清华大学等(deng)知名(ming)高校也(ye)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缺额(e),招(zhao)生之难可见一斑。

按(an)照台教育主管部门的预(yu)测,少子化对高校生源的冲击(ji)将会长期持续,台湾各类高校大一新生数将会继(ji)续下滑,预(yu)计(ji)到2038学年时将仅剩14.7万人,较2022学年减少26.8%。届时,台湾各类高校学生总数将仅剩71.9万人。

面对生源危机,不少岛内高校只能选择合并相关科系或并校办学以求生存。台湾淡江大学外语(yu)学院计(ji)划从2025学年起将西语(yu)系、法语(yu)系等(deng)四(si)系合并成欧语(yu)学系。该学院院长吴万宝介绍,过去这些外语(yu)专业(ye)每年都有100人左右的生源,但从2022年开始有明显下降,目前外语(yu)专业(ye)招(zhao)生缺额(e)率达到了62.47%,实在难以维系。“在少子化的情况之下,我们就只有走科系整并这一条路。”他(ta)说。

在台湾私(si)立学校工会副理事长尤荣辉看来,大部分高校科系合并后的招(zhao)生情况并没有起色,在少子化不可逆的趋势下,会有更多(duo)高校走向(xiang)停招(zhao)“退场(chang)”的结局。有台媒统计(ji),自2014年高凤数位内容学院因负债停办以来,岛内已(yi)有15所高校相继(ji)走入历史,另有60所高校面临“退场(chang)”风险,情况不容乐观。

人谋不臧

除了招(zhao)不到学生,台湾教育改革中“广设大学”策略的畸形发展,导致专科学校浮滥升(sheng)格为学院和大学,也(ye)是如今岛内高校“退场(chang)潮”愈演愈烈的重要诱因。

有台湾学者(zhe)指出,在“广设大学”策略影响下,岛内高校数量在1996年至2007年间大规模扩充,虽然短(duan)期内在提升(sheng)学生受教育水(shui)平、支撑产(chan)业(ye)发展方面有所贡献,但却忽视了少子化趋势的长期影响,导致台湾高校数量严重饱和。

更糟的是,许(xu)多(duo)岛内政客将“广设大学”当作营造政绩、拉(la)拢选票的“大旗”,联手商人操弄专科学校浮滥升(sheng)格,让不少配套设施及教学水(shui)平不足(zu)的专科学校在短(duan)短(duan)数年内一路升(sheng)格为学院再改为大学,给台湾高教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争抢生源,这些学校在升(sheng)格后舍弃技职教育,转而(er)开设经贸(mao)类、管理类等(deng)热门科系,破坏了职业(ye)技术教育体系的完整性,让普通高等(deng)教育与职业(ye)技术教育定位越来越模糊。

台湾静宜大学监察人陈振贵认为,“广设大学”最终演变为“浮滥升(sheng)格”,明显是人谋不臧的结果,“是一个无法回头的错误政策”。大批学生的学历随着高校的升(sheng)格而(er)升(sheng)格,但能力却未得到相应(ying)提升(sheng),文凭的含金量直(zhi)线下降。

“专科学校大量升(sheng)格导致大学数量快速膨胀(zhang),但‘质’却没有明显提升(sheng),造成了当下办学浮滥的状况。”尤荣辉表示,在已(yi)经“退场(chang)”的15所岛内高校中,有13所是“升(sheng)格院校”。“当年扩增速度太疯狂,若(ruo)适度维持数量,不让专科浮滥升(sheng)格成学院、大学,现今学校倒闭的问题会小很多(duo)。”他(ta)说。

前景黯淡

高校“退场(chang)”如潮,最惨的还(hai)是被(bei)中途“丢包(bao)”的师生。据台媒报道,2018至2022学年停办的6所私(si)立大专院校中,共有270位教职员(yuan)面临失业(ye),但台教育主管部门仅协助80人转职成功,近七(qi)成失业(ye)教师要自谋出路;6所学校学生被(bei)安置到他(ta)校就读后,退学率也(ye)高达16.42%,是岛内高校平均退学率的2.25倍。

“学校在停办前一年根(gen)本(ben)就是在摆烂,老师叫我们不用到学校上(shang)课,学校行政人员(yuan)也(ye)是‘一问三(san)不知’,只能等(deng)待安置。”曾就读于台湾首府大学的陈同学表示,被(bei)安置到新学校后,部分已(yi)修学分无法被(bei)承认,需要额(e)外的学费与学时,有些同学难以适应(ying)新环境,干脆(cui)就此休(xiu)学不读。“当初在接收学生时学校之间就没有做好衔接工作,遇到问题后,新学校又(you)无法联系到‘退场(chang)校’的对应(ying)窗口,我们就像球被(bei)踢来踢去。”他(ta)说。

今年是台湾教育改革实施30周年,不少岛内教育界人士表示,要借此机会进(jin)行检讨与反思(si),重新审视未来高校的发展规划,挽救处在崩坏边缘的台湾高教体系。至于如何缓解迫在眉睫的招(zhao)生难题,曾任教于新竹清华大学的翁晓玲表示,大陆学生曾是台湾高校的稳定生源,而(er)且陆生的学习能力和态度都很好,许(xu)多(duo)岛内高校都期盼陆生能够来台学习。

“少子化问题一直(zhi)都存在,但过去陆生来台人数多(duo)的时候,各类高校比较不怕(pa)招(zhao)不到学生,仍然可以维持经营。”翁晓玲表示,台湾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教育主管部门应(ying)递出橄榄枝(zhi),释出更多(duo)红利吸(xi)引陆生来台学习发展。“如果民进(jin)党当局还(hai)是以意识形态挂帅,对台湾高教发展不是好事。”她说。(记者(zhe) 金 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25日 第04 版)

责编:庄鹏泽、王(wang)瑞景

发布于: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