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我国开展为期三年的拉网式海洋垃圾清理行动 海洋垃圾治理将纳入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塑料,海湾
2024-06-18 04:46:44
我国开展为期三年的拉网式海洋垃圾清理行动 海洋垃圾治理将纳入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塑料,海湾

近日,生态环境(jing)部、国家发展(zhan)和改革委(wei)员(yuan)会、住房和城乡建(jian)设部、农业农村部印发《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在(zai)全国沿海地市城镇建(jian)成区毗(pi)邻的65个海湾开(kai)展(zhan)为期三年的拉网式(shi)海洋垃圾清理行动。

生态环境(jing)部海洋生态环境(jing)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依法治理、稳中求进(jin),坚持属地管理、常态治理,持续开(kai)展(zhan)拉网式(shi)海洋垃圾清理行动,推(tui)动海洋垃圾治理取得显(xian)著(zhu)成效,不(bu)断健全完善(shan)治理长效机制。

创新模式(shi)法治发力

海洋垃圾的主要(yao)来源是塑料(liao)垃圾。今年5月生态环境(jing)部等部门发布的《2023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jing)状况公报(bao)》显(xian)示,2023年,全国58个近岸区域的海洋垃圾监(jian)测结果中,塑料(liao)类(lei)垃圾分别占(zhan)海面漂浮垃圾的89.8%、海滩垃圾的79.1%、海底(di)垃圾的75.4%。

浙(zhe)江台州的一个举动,让茫茫海面上随波漂流的塑料(liao),成为回收再利用的资源。

台州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liao)制品,不(bu)止一次(ci)出(chu)现在(zai)生态环境(jing)部的新闻发布会上。2022年,是相关企业用回收的海洋塑料(liao)制作的手机壳;今年4月底(di),是相关企业用回收的海洋塑料(liao)生产的“货架式(shi)”产品清单,其中既有各种海洋塑料(liao)粒子,又(you)有漂亮的文具日用品和流行服饰等,扫描二维(wei)码可以全程可视(shi)化追溯各类(lei)产品中所(suo)使用的海洋塑料(liao)来源。

通(tong)过两年的努力,“蓝色循环”依托(tuo)区块链和物联(lian)网等技术实(shi)现了“从海洋到货架”的迭代(dai)升级,让渔民(min)在(zai)海上捡拾回收的废旧(jiu)塑料(liao),华丽变身为更多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减污降(jiang)碳协同增效的新质生产力。

近期生态环境(jing)部公布的2024年“美(mei)丽中国,我(wo)是行动者”先进(jin)典型公示名(ming)单中,“蓝色循环”海洋塑料(liao)废弃物治理项目(mu)入围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公示名(ming)单。此前,还(hai)获得了2023年度联(lian)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wei)士奖”。

在(zai)对海洋垃圾的治理中,台州的“蓝色循环”是模式(shi)创新的典型案例。除此之外,法治也在(zai)积极发力。

例如(ru),新修订(ding)的《中华人民(min)共和国海洋环境(jing)保护法》对建(jian)立健全海洋垃圾治理监(jian)管工作体系和制度机制作出(chu)了详细规定,明确由(you)沿海县(xian)级以上地方人民(min)政府负责海洋垃圾污染防治,要(yao)求各沿海地方明确海洋垃圾管控区域,建(jian)立海洋垃圾监(jian)测、清理制度和全链条工作体系并组(zu)织实(shi)施。“这(zhe)些规定体现了系统治理的思路,形成了海洋垃圾陆海统筹治理的闭环。”生态环境(jing)部海洋生态环境(jing)司副司长张志(zhi)锋说。

此外,生态环境(jing)部2023年组(zu)织了秦皇岛湾、厦门湾等11个重(zhong)点海湾在(zai)全国率先实(shi)施专项清漂行动,一年来累(lei)计清理海洋垃圾约5.53万吨,并探索积累(lei)了丰(feng)富的实(shi)践经验。

落实(shi)责任加强监(jian)管

在(zai)诸多努力之下,近年来,我(wo)国海洋生态环境(jing)质量(liang)持续改善(shan),人民(min)群众临海亲海的幸福感获得感显(xian)著(zhu)提升。但需要(yao)注意(yi)的是,在(zai)部分海域特别是沿海地市毗(pi)邻的海湾,海洋垃圾仍然是人民(min)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污染问题之一。

在(zai)生态环境(jing)部海洋生态环境(jing)司有关负责人看来,这(zhe)直接影响人民(min)群众的亲海活动,亟须在(zai)沿海城市毗(pi)邻海湾加快实(shi)施海洋垃圾治理行动。

在(zai)吸收上述经验、正视(shi)当前问题的基础上,《行动方案》制定出(chu)台,拟切实(shi)解决老百姓身边(bian)的突(tu)出(chu)海洋生态环境(jing)问题,有效加强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加快推(tui)进(jin)美(mei)丽海湾建(jian)设,满(man)足人民(min)群众对优美(mei)海洋生态环境(jing)的需要(yao)。事实(shi)上,这(zhe)也是2023年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tui)进(jin)美(mei)丽中国建(jian)设的意(yi)见》中的要(yao)求,其中明确要(yao)求推(tui)进(jin)海洋垃圾治理。

《行动方案》要(yao)求落实(shi)属地责任。沿海地市组(zu)织沿海县(xian)(区)统筹推(tui)进(jin)本地区海洋垃圾治理工作,明确有关方面的管控区域,包干开(kai)展(zhan)海洋垃圾清理工作。

加强监(jian)管执法。研究将海洋垃圾治理纳(na)入生态环境(jing)保护目(mu)标责任制考核、省级生态环境(jing)保护督察。加强岸线巡查和日常监(jian)管,运用卫(wei)星遥感、无人机、视(shi)频监(jian)控等手段,加大监(jian)管力度。

强化宣(xuan)传参与。公开(kai)举报(bao)电(dian)话,鼓励社会公众反映问题。多渠道、多层面开(kai)展(zhan)宣(xuan)传和科普教育(yu),动员(yuan)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海洋垃圾治理。鼓励行业协会、公益(yi)组(zu)织开(kai)展(zhan)净滩净海公益(yi)活动。

加强监(jian)督指导。生态环境(jing)部会同有关部门定期掌握65个海湾海洋垃圾清理工作进(jin)展(zhan),依法加强海洋垃圾污染防治的监(jian)督指导和保障,积极研究推(tui)动海湾清洁指数测算及排名(ming)。

督促地方加强治理

《行动方案》坚持陆海统筹、河(he)海联(lian)动、属地管理、常态治理,从建(jian)体系、陆上截、海上治、及时清、规范处、常态管6个方面明确了重(zhong)点任务。

建(jian)立健全海洋垃圾常态化治理体系。通(tong)过委(wei)托(tuo)运营、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shi),建(jian)立海洋垃圾监(jian)测、拦截、收集、打捞、运输、处理体系并组(zu)织实(shi)施。鼓励借(jie)鉴“蓝色循环”等创新模式(shi),多元共治实(shi)施海洋塑料(liao)垃圾治理和资源化回收利用。

严控陆源垃圾入海。沿海地市加强海湾沿岸、港口码头、河(he)流湖(hu)库等的垃圾收集和转运,从源头上减少陆源垃圾入河(he)下海,加强陆海统筹治理。在(zai)满(man)足防洪要(yao)求的前提下,结合地方实(shi)际可以在(zai)入海河(he)流、沟渠入海口、水闸处等设置垃圾拦截和收集设施。

强化海上垃圾防治。沿海地市以渔港和海水养殖集中分布区为重(zhong)点,推(tui)广新材料(liao)环保浮球,支持养殖渔具环保改造,做好淘汰废旧(jiu)设施集中上岸处置。做好渔港环境(jing)清理整(zheng)治和日常保洁,强化船(chuan)舶垃圾接收、转运、处置监(jian)管。

及时清理岸滩和海漂垃圾。沿海地方压实(shi)属地治理责任,以海湾为基本单元,及时开(kai)展(zhan)岸滩垃圾和海面漂浮垃圾的打捞清理,并及时重(zhong)点清理台风、天文大潮退后造成的岸滩垃圾和海面漂浮垃圾。

规范处置上岸垃圾。沿海地市加强海洋垃圾上岸后的收集、暂存、运输、处理的全过程监(jian)管,严格防范海洋垃圾二次(ci)入海。加强上岸垃圾的分类(lei)处置,规划布局和选址建(jian)设一批陆域接收、转运、处理海洋垃圾的设施。

加强海洋垃圾调查与监(jian)管。沿海省(区、市)生态环境(jing)厅(局)指导沿海地市加强海洋塑料(liao)垃圾调查摸底(di)工作,督促沿海地方加强海洋垃圾治理。建(jian)立健全65个海湾常态化和机动式(shi)监(jian)管体系,及时通(tong)报(bao)和推(tui)动沿海地方整(zheng)改清理。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