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华南农业大学获4项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创新,土壤,项目
2024-06-26 01:44:10
华南农业大学获4项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创新,土壤,项目

南都讯 记者孙小鹏 通讯员郑雪宜 费思迎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ju)行,华南农业大学与多个(ge)单位联合申报的4个(ge)项目获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er)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er)等奖1项。

资源环境学院仇荣亮教授作(zuo)为第一完成人、黎华寿教授作(zuo)为第八完成人共同完成的项目“重(zhong)金属污染土壤绿色修复与安全利用技术及(ji)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er)等奖。该项目基于重(zhong)金属定向调控修复理论,研发(fa)了高效稳定的生态修复技术、减污增产的植物修复技术以及(ji)绿色靶向的化学修复技术,形成了覆盖金属矿山、污染农田和工业场(chang)地的安全利用技术模式。在全国二(er)十余个(ge)省(市/自治区)应用。先后入选国家“十二(er)五”“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广东省“十三五”农业科技十大标志性成果(guo),为全球土壤污染修复及(ji)环境管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兽医学院刘健华教授参与的项目“可转移(yi)多粘菌(jun)素耐药(yao)基因mcr的发(fa)现及(ji)其传播机制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er)等奖。该项目针对畜禽源细菌(jun)多黏菌(jun)素耐药(yao)率(lu)快速上升但机制不明的现象开展研究,首次发(fa)现并命名了可转移(yi)的多黏菌(jun)素耐药(yao)基因mcr-1;发(fa)现了质粒介导(dao)多黏菌(jun)素耐药(yao)基因mcr的遗(yi)传多样性;揭示了mcr在“动物-环境/食品-人群”全链条(tiao)的传播规律,证实了动物使用抗菌(jun)药(yao)及(ji)其产生的耐药(yao)菌(jun)可影响到人类病原菌(jun)的耐药(yao)水平。一系(xi)列原创性成果(guo)为我国兽用抗菌(jun)药(yao)物减量化行动计划的出台和有效实施提供了关键性科学依据。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李吉跃教授参与的项目“楸树和闽楠等乡土珍贵树种育种体系(xi)创新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er)等奖。该项目解析了楸树和闽楠高质量基因组和种群遗(yi)传结构(gou),分生态区建成核心种质库13个(ge);揭示了高生长、耐腐性等育种目标性状(zhuang)分子机制,建立功能标记辅助(zhu)种质创新技术;创建良种选育和繁育技术体系(xi),育成不同生态区专适良种33个(ge);创新了种苗培育技术与栽培模式,提出栽培模7个(ge)、审定良种33个(ge)、获新品种11项、发(fa)明专利13件、制订(ding)标准11项。推动了林木(mu)遗(yi)传育种学科发(fa)展。

资源环境学院卢瑛教授参与的项目“中国土系(xi)志与高精度土壤信息网格构(gou)建及(ji)应用”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er)等奖。该项目首次建立了我国土族和土系(xi)划分标准,鉴别了覆盖全境的典型土系(xi)4351个(ge),出版了1760万字的《中国土系(xi)志》,创建了中国土壤光谱库,参与创建全球土壤光谱库,提出了地理环境-光谱特征自适应匹配的土壤光谱预测新方法,发(fa)明了土壤三维空(kong)间变(bian)异刻画与环境协变(bian)量优(you)选新算法,首次构(gou)建了我国90m分辨率(lu)高精度国家土壤信息网格,极大地推动了土壤资源调查领域的技术进步。

“十四五”以来,华农紧密围绕“双一流”建设深化改革(ge)、攻(gong)坚克难,以“精准培育、精心辅导(dao)、精细服务”为宗旨(zhi),结合学科优(you)势科学系(xi)统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guo)。2021年以来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教育部一等奖和19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华农科学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继续挖掘更多创新项目,推动高质量创新成果(guo)转化,为发(fa)展新质生产力作(zuo)出积极贡献。

发(fa)布于:广东省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