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澳门2024年正宗资料-广州探索“十古”保护利用新路径,历史,文化,资源
2024-06-03 05:33:14
澳门2024年正宗资料-广州探索“十古”保护利用新路径,历史,文化,资源

花都(dou)塱头村的“十古”资源数量相对(dui)较多(资料图(tu)片)

羊城晚报记者董鹏程通讯员穗规资宣

古屋、古巷、古桥等古遗存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近日,记者从广州市规划和自(zi)然资源局获悉,广州在原名城保护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全(quan)市“十古”摸查工作,建立广州市“十古”历史文化资源台账,强化广州地方特色传统(tong)文化挖(wa)掘、保护和传承并积极探索深化“十古”保护利用的新(xin)路径新(xin)方法。

全(quan)面(mian)摸查形成“十古”资源台账

所谓(wei)“十古”,即古村、古树、古屋、古庙、古巷、古道、古塔、古井、古桥、古码头等十类古遗存。摸清“家底”是进行全(quan)面(mian)保护和合理活化的基础,为(wei)此,广州充(chong)分发挥基层力量,市区联动全(quan)面(mian)摸查“十古”。现已汇总整理形成广州市“十古”历史文化资源台账:包括(kuo)古村73处、古树2019处、古屋2465处、古庙152处、古巷417处、古道20处、古塔16处、古井101处、古桥39处及古码头18处。

其中,尚未公布为(wei)法定保护对(dui)象(xiang)的“十古”资源1407处,占比26%,例(li)如佛塱村、文冲(chong)村等古村6处,金(jin)兰寺水塔等古塔4处,上堂坊等古屋324处,南沙区观(guan)音(yin)宫等未定级的古庙324处,以及旸谷巷等89处古巷,夏街(jie)古驿道等17处古道,沙井头等4处古井,土华村东华桥等6处古桥,南安市古码头等8处古码头。

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广州全(quan)面(mian)加强法治保障。高(gao)质量修订《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li)》,明确将历史文化名村、传统(tong)村落、特色风貌林荫路、文物、历史建筑、传统(tong)风貌建筑、革命遗存、古树名木及古树后(hou)续资源等古遗存列入法定保护对(dui)象(xiang),将在普查中发现并经专家论证(zheng)认(ren)为(wei)具有保护价(jia)值(zhi)的历史文化资源确定为(wei)预先保护对(dui)象(xiang)。

广州还强化数字(zi)赋能效果,打造“指尖上漫游”互动体验平台。目前,广州已全(quan)面(mian)完成828处232万平方米历史建筑、26片336公顷历史文化街(jie)区以及140.6公里的传统(tong)街(jie)道立面(mian)的三维测绘和制图(tu)建档,推出历史建筑电子地图(tu)、提供“指尖上漫游历史建筑”平台,开展多元化数字(zi)互动活动,让“十古”资源“活”起来。

合理利用选取两大活化利用示范片区

推进“十古”合理利用是工作的重点。广州积极探索BOT(一种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shi)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EPC(设计(ji)、采购、施(shi)工总承包)、企业代(dai)建、国企平台等多元运营模式,通过改革和创新(xin),实(shi)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解(jie)决国有历史用地盘(pan)活问(wen)题,拓宽保护利用的资金(jin)渠(qu)道,破解(jie)“十古”资源保护利用过程中的产权、用地、审批等痛点难点堵点。

荔湾泮塘五约历史文化街(jie)区、历史文化名村花都(dou)塱头村的“十古”资源数量相对(dui)较多,且较为(wei)聚集,活化利用后(hou)价(jia)值(zhi)突出、影响力大、显示度高(gao)、公共利益强,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作用较好。广州选取这两个区域作为(wei)广州市“十古”活化利用示范片区,加大“十古”保护和修缮修复力度,改善人居环境,创新(xin)业态(tai)融合,注入新(xin)业态(tai)新(xin)场景,开展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展演、传统(tong)文化体验等活动并取得初步成效。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塱头村,由政府出资先行建设古村周边的市政配套(tao),通过BOT模式引(yin)入唯品会慈善基金(jin)参与建设及运营,引(yin)入国际(ji)大师设计(ji)建设“春阳台”博物馆,将部分古村改造成民(min)宿、特色餐饮、特色商业等,既推动古村、古树、古屋、古巷、古井等古遗存的整体修缮和有效利用,也盘(pan)活了(le)村集体资产,通过产业注入与提升(sheng),实(shi)现集体资产的增(zeng)值(zhi)保值(zhi),全(quan)面(mian)提升(sheng)社会、经济与文化效益,已成为(wei)广州网红打卡地。

与此同时,广州协同推进“十古”资源保护与城市更(geng)新(xin)、“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战略相结(jie)合。在守住传统(tong)文化内核前提下,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xin)性发展找准传统(tong)文化与现代(dai)生活的结(jie)合点,利用“十古”资源培育多种业态(tai),吸引(yin)更(geng)多年轻人回归老城区,留住老城市的烟火气(qi)。目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湾镇已完成100多间(jian)老建筑的外立面(mian)修缮,完成留耕堂等10多间(jian)省、市级文物保护单(dan)位的修缮工程,正打造沙湾广东音(yin)乐馆、沙湾民(min)俗馆等10多间(jian)展馆。

发布于:广东省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