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澳门六叔近期新闻-【环时深度】返乡、出国,印度劳动力流动的背后,就业,向农村,数据
2024-06-04 06:41:29
澳门六叔近期新闻-【环时深度】返乡、出国,印度劳动力流动的背后,就业,向农村,数据

【环球时报驻印度(du)特约记者曹(cao)冲环球时报记者 苑基荣】编者的话:国(guo)际(ji)劳工组织5月29日(ri)发布最新《世(shi)界就业(ye)和社会展望》报告(gao),预测(ce)2024年(nian)全球失业(ye)率(lu)将降至4.9%,低于(yu)此前预测(ce)的5.2%。美媒报道称,新预测(ce)数据的下调一部分源于(yu)印度(du)等国(guo)失业(ye)率(lu)低于(yu)预期。不过,印度(du)国(guo)内的就业(ye)调查数据一直备受争议,印度(du)媒体和专家学者对于(yu)本国(guo)就业(ye)质量下降、劳动力输出等问题的争论在大选期间也格外激烈。近(jin)些年(nian),印度(du)就业(ye)人口持续呈现从城市向农村转移(yi)的趋势(shi),这(zhe)背(bei)后既有疫情因(yin)素的影响,但(dan)更深层(ceng)次则是源于(yu)印度(du)经济有增长无发展、城市化(hua)率(lu)不高、印度(du)特有的市场环境等复杂因(yin)素。

移(yi)民劳工和零工工人,印度(du)就业(ye)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失业(ye)率(lu)数据的准确性(xing)在印度(du)国(guo)内有很大争议。印度(du)工业(ye)联合会总干事钱德拉吉特·班纳(na)吉5月29日(ri)发文称,印度(du)国(guo)内最新劳动力调查显示,许多指标呈现积极趋势(shi)。国(guo)家失业(ye)率(lu)从2017-2018年(nian)的6%下降至2022-2023年(nian)的3.2%,劳动力参与率(lu)也在这(zhe)5年(nian)间从49.8%升至57.9%。据了解,班纳(na)吉选取的数据来自印度(du)定期劳动力调查(PLFS),该调查在5年(nian)间采访并(bing)回访了城市和农村10多万个家庭(ting)。

“不要误读劳动力数据。”印度(du)《德卡先驱报》报道称,将PLFS数据解读为就业(ye)状况改善是一种误导。事实上,这(zhe)5年(nian)里的新增就业(ye)岗位中有一半都集中在农业(ye)领域,有1/3以上都是家族企业(ye)中的无偿(chang)工作,主要由农村女性(xing)承担。临时工也占到新增就业(ye)岗位的1/5以上。

独立智库(ku)“印度(du)经济监测(ce)中心”(CMIE)也多年(nian)跟(gen)踪(zong)印度(du)就业(ye)情况。CMIE本月初公布印度(du)今年(nian)4月的失业(ye)率(lu)数据为8.1%,明显高于(yu)PLFS的数据。据了解,该调查要求(qiu)“失业(ye)者”必须满足以下要求(qiu):年(nian)满16周岁,有能力在过去4周内进行全职工作,并(bing)且这(zhe)段时间内在积极寻(xun)找就业(ye)机会。CMIE每月都会对印度(du)城市和农村的超过4万个家庭(ting)进行调查。据印度(du)新闻网站“The Wire”报道,一些经济学家对CMIE数据的可靠性(xing)表示担忧,认(ren)为印度(du)很大一部分就业(ye)是在非正式部门的非永久岗位,这(zhe)会导致对就业(ye)者和失业(ye)者的定义模糊(hu)。

学界对失业(ye)率(lu)数据存疑,而印度(du)政府对国(guo)际(ji)组织的数据表达不满。据印度(du)《经济时报》报道,国(guo)际(ji)劳工组织 (ILO)今年(nian)3月的《2024年(nian)印度(du)就业(ye)报告(gao)》显示,印度(du)失业(ye)人口中83%是年(nian)轻(qing)人,该数据引发印度(du)政府的担忧,尤其是在莫迪希望拿下“三连任”的关键时刻。印度(du)劳工就业(ye)部联系(xi)了ILO,称该研究的开展和数据的发布都没有经过同印度(du)政府的沟通,并(bing)反驳称该报告(gao)忽(hu)视(shi)了国(guo)际(ji)移(yi)民及零工工人的显著增多,这(zhe)两(liang)者构成了印度(du)就业(ye)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统计(ji)数据不统一且颇具争议的情况下,一些媒体更关注印度(du)民众(zhong)的亲身经历和感(gan)受。据卡塔尔半岛电视(shi)台报道,印度(du)劳动力的“非正规化(hua)”程度(du)日(ri)益(yi)升高。22岁的大学生萨(sa)胡是零工工人中的一员,为赚(zuan)取学费,他注册成为食品配送应用程序Zomato的配送员。他一开始每天只(zhi)工作几(ji)个小时,从而兼顾学业(ye)。但(dan)发现薪资不足以支付学费后,他只(zhi)有考试时回学校(xiao),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

“‘印度(du)制(zhi)造’没有创造就业(ye)机会。”美国(guo)《外交政策》专栏作家安查尔·沃赫拉今年(nian)4月刊文称,她(ta)在印度(du)人口最稠密的北方邦(bang)小镇密拉特报道大选时,发现当地(di)民众(zhong)说起一条连接首都新德里和密拉特的新高速公路滔滔不绝。但(dan)据她(ta)观察,除此之外,公布近(jin)10年(nian)的“印度(du)制(zhi)造”计(ji)划似乎(hu)没有给密拉特带来太大变化(hua)。曾攻读计(ji)算机管理学学士学位的印度(du)青年(nian)马(ma)努一边在一家隔间大小的电脑维修店(dian)给笔(bi)记本电脑贴膜,一边对记者说:“密拉特没有工作机会,也没有工业(ye)。”

新德里社会发展委员会教授、曾任印度(du)尼赫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的比斯瓦吉特·达尔5月28日(ri)在《德干先驱报》上刊文称,尽管一些就业(ye)指标持续改善,但(dan)印度(du)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至少3个难以估量的因(yin)素:一是印度(du)青年(nian)(15-29岁)就业(ye)前景最为艰难,该群体的失业(ye)率(lu)一直高于(yu)劳动年(nian)龄人口的平均水平;二是劳动力市场的性(xing)别不平等仍然严重;三是零工工人面临工作条件艰苦等挑战(zhan),其中大多数是年(nian)轻(qing)人。

“回到农村就意味着彻(che)底失去了发展机会”

“印度(du)希望制(zhi)造业(ye)蓬(peng)勃发展,劳动力却(que)涌回农村”,美国(guo)《华尔街日(ri)报》日(ri)前报道称,尽管印度(du)政府鼓励在制(zhi)造业(ye)创造更多工作岗位,近(jin)几(ji)年(nian)仍有数千万劳工回流农村。有专家警告(gao),这(zhe)或(huo)对印度(du)的经济结(jie)构发展造成“灾难性(xing)”影响。过去4年(nian)里,印度(du)的农业(ye)就业(ye)人口增加了约6000万,即使是在2023年(nian)印度(du)大部分地(di)区已摆脱疫情影响后,印度(du)农业(ye)就业(ye)人口仍增加1300万。报道认(ren)为这(zhe)个趋势(shi)背(bei)后有多重原(yuan)因(yin):一是印度(du)的粮食福(fu)利计(ji)划促使更多人留在农村;其次,印度(du)一些邦(bang)正通过推广自然农业(ye)吸引年(nian)轻(qing)人回到农村;第三,印度(du)缺乏(fa)大规模制(zhi)造业(ye),致使城市吸纳(na)农村人口有限。

值(zhi)得注意的是,更多印度(du)农村女性(xing)参与劳动是印度(du)农业(ye)就业(ye)人口增加的原(yuan)因(yin)之一。钦奈大湖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马(ma)哈姆巴雷发表评论文章称,农村女性(xing)开始从事有偿(chang)工作,表明家庭(ting)预算管理压力大,其配偶的收入没有明显增加,难以维持生活水平。她(ta)强(qiang)调,未来如果(guo)男性(xing)工资实现增长,农村女性(xing)就业(ye)率(lu)可能再次下降。若想保持她(ta)们(men)的就业(ye)率(lu),还(hai)需要更多在工作地(di)点、类型(xing)、薪资等方面更适合女性(xing)从事的非农业(ye)工作。

而对于(yu)那些已经从农村来到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的印度(du)年(nian)轻(qing)人,《环球时报》记者发现,他们(men)更倾(qing)向于(yu)留在城市,而非返回农村。以尼赫鲁大学为例(li),这(zhe)所(suo)大学为来自农村家庭(ting)的学生提供高额奖学金,所(suo)以有非常多出身农村的学生。他们(men)告(gao)诉记者,尽管找到合适的工作很困难、城市生活成本很高,他们(men)还(hai)是更倾(qing)向于(yu)留在城市找工作,因(yin)为他们(men)认(ren)为回到农村就意味着彻(che)底失去了发展机会。

毕业(ye)生就业(ye)不乐观的同时,印度(du)多个行业(ye)还(hai)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统计(ji)机构“Statista”的数据显示,2023年(nian),印度(du)最缺工的行业(ye)是消(xiao)费品和服务业(ye),超八成该行业(ye)雇主表示他们(men)缺人手,其次是信息与技术行业(ye)和能源与公共事业(ye)。

“印度(du)大多数城市在选举(ju)季遭遇劳动力危(wei)机。”据《经济时报》近(jin)日(ri)报道,大选期间,很多城市的工人回到农村,通过参与选举(ju)相关活动获得更多收入,如参加选举(ju)集会、发放小册子、供应餐(can)饮等。以来自北方邦(bang)农村地(di)区的阿贾伊(yi)·辛格为例(li),他在孟(meng)买的一家商店(dian)工作,每月收入1.4万卢(lu)比(1万卢(lu)比约合869元人民币(bi))。他最近(jin)趁着大选回到家乡通过参加政党集会赚(zuan)钱,他说:“我光是参加集会,每月就能赚(zuan)2.2万至2.4万卢(lu)比。”

据报道,北方邦(bang)、比哈尔邦(bang)和西(xi)孟(meng)加拉邦(bang)的跨邦(bang)务工人数是印度(du)最多的。而德里、泰米尔纳(na)德邦(bang)、卡纳(na)塔克邦(bang)、喀拉拉邦(bang)等依赖外邦(bang)工人的邦(bang)出现严重的工人短缺。业(ye)内人士表示,除设施管理和食品服务外,建筑、制(zhi)造和服务业(ye)也都出现缺工现象,包括(kuo)机器操作员、物料搬(ban)运工、焊工、销售人员等岗位。

不仅(jin)想找工作,更想找到体面的工作

印度(du)国(guo)家转型(xing)委员会2022年(nian)发布报告(gao)称,印度(du)当前就业(ye)形势(shi)正变得更加复杂。首先,随着识字率(lu)和职业(ye)与技能教育的发展,人们(men)不仅(jin)想找工作,更想找到体面的工作。第二,工业(ye)和服务业(ye)增长在不同邦(bang)和不同地(di)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第三,印度(du)经济产(chan)出与就业(ye)结(jie)构之间不匹配,工业(ye)和服务业(ye)占经济增加值(zhi)的80%,提供了54.5%的就业(ye),而农业(ye)仅(jin)贡献经济增加值(zhi)的1/5,却(que)占劳动力的46.5%。第四,政府工作的稳定和福(fu)利使人们(men)对其有很大偏好。

印度(du)劳动力短缺也给制(zhi)造业(ye)带来挑战(zhan)。有专家表示,印度(du)面临的不是人力短缺,而是熟练工人短缺。数据显示,印度(du)只(zhi)有2%的人口是熟练工人。根据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提供商Ultimate Kronos Group去年(nian)年(nian)底对300多家制(zhi)造商的调查,76%的企业(ye)称,熟练工人短缺损害了其盈利能力,其中35%的企业(ye)将其影响定义为“严重”。印度(du)“团队招(zhao)聘”网站报道,印度(du)工业(ye)界发现,制(zhi)造业(ye)熟练工人的长期短缺可能会破坏“印度(du)制(zhi)造”计(ji)划。

复旦(dan)大学国(guo)际(ji)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印度(du)作为人口庞大的发展中国(guo)家,发展制(zhi)造业(ye)和工业(ye)化(hua)是转移(yi)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莫迪2014年(nian)上台后,希望通过“印度(du)制(zhi)造”每年(nian)创造约1200万个就业(ye)岗位,实际(ji)上每年(nian)仅(jin)创造了几(ji)十万个。印度(du)服务业(ye)创造就业(ye)机会也不太乐观,高端金融、IT、商业(ye)服务都需要高技术人才(cai),对普通人就业(ye)吸纳(na)能力有限。

林民旺认(ren)为,劳动密集型(xing)制(zhi)造业(ye)发展被(bei)普遍认(ren)为是印度(du)创造就业(ye)的关键,但(dan)这(zhe)受制(zhi)于(yu)其基础(chu)设施状况、土地(di)获得障碍、不稳定的政策环境、过度(du)保护(hu)的劳动法以及中小企业(ye)生态系(xi)统不够发达等因(yin)素,同时还(hai)面临贸易保护(hu)主义上升和孟(meng)加拉国(guo)、越南、泰国(guo)等国(guo)的竞争。随着制(zhi)造业(ye)数字化(hua)升级加速,印度(du)发展劳动密集型(xing)制(zhi)造业(ye)的窗口期有限。

“并(bing)不是所(suo)有地(di)方都喜欢印度(du)工人”

印度(du)是世(shi)界上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国(guo),其高等教育领域人才(cai)流失尤其严重。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出国(guo)改变命运”的说法在印度(du)高校(xiao)比较普遍。记者不止一次在校(xiao)园里听到教授说,“改变命运的最好办法就是出国(guo)”,如果(guo)暂时无法出国(guo),就一定要努力留在高校(xiao)读博,因(yin)为博士阶段有更多机会去国(guo)外交换最终出国(guo)工作。

近(jin)期,印度(du)正推进与多方签署双边劳动力供应协议。此举(ju)受到一些专家欢迎,认(ren)为这(zhe)将有助于(yu)阻止印度(du)劳工非法进入发达国(guo)家,并(bing)提高合法印籍劳工的收入。但(dan)也有人持反对态度(du)。印度(du)“对话”网站报道称,以色列计(ji)划从印度(du)引入1万名(ming)工人促进其建筑业(ye)发展,成千上万印度(du)人在国(guo)外冲突地(di)区寻(xun)找工作是印度(du)国(guo)内就业(ye)危(wei)机的结(jie)果(guo)。印度(du)社会学家查克拉巴蒂(di)在美国(guo)《欧(ou)亚评论》网站上发文称,印度(du)正在“输出绝望”,将劳动力商品化(hua)是印度(du)把短期经济利益(yi)置(zhi)于(yu)公民尊严和安全之上的表现。

据《印度(du)时报》日(ri)前报道,美国(guo)波(bo)士顿咨询公司的国(guo)际(ji)移(yi)民趋势(shi)研究显示,印度(du)人海(hai)外工作的目的地(di)正发生变化(hua)。阿联酋曾是最受印度(du)人欢迎的去处,但(dan)今年(nian)已跌(die)至第六,排(pai)在前几(ji)位的是澳大利亚、美国(guo)、加拿大、德国(guo)和英国(guo)。根据印度(du)外交部的数据,印度(du)海(hai)外侨民共3230万人,其中出生于(yu)印度(du)的海(hai)外侨民有约1868万,每年(nian)有约250万印度(du)人移(yi)民海(hai)外,其中大部分是在海(hai)外工作的印度(du)劳工。

中国(guo)台湾(wan)也是印度(du)劳工海(hai)外就业(ye)的新目的地(di)。台湾(wan)地(di)区“驻印度(du)代(dai)表处”与“印度(du)台北协会”今年(nian)2月签署移(yi)工合作备忘录,将引进10万印度(du)移(yi)工,但(dan)不少民众(zhong)担心这(zhe)将造成社会秩序混乱(luan),并(bing)影响到当地(di)的就业(ye)形势(shi)。另据《电线报》报道,科威特也曾希望限制(zhi)印度(du)移(yi)民工人的数量,要求(qiu)印度(du)人数量不得超过科威特人口的15%。报道直言:“并(bing)不是所(suo)有地(di)方都喜欢印度(du)工人。”

发布于(yu):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