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重视孩子对压力的情绪表达 给孩子科学减压,青少年,玩具,心理
2024-06-19 02:01:56
重视孩子对压力的情绪表达 给孩子科学减压,青少年,玩具,心理

羊城晚(wan)报(bao)记者何宁

继盲盒、手串之后,“捏捏”这种新兴的解压工具(ju),因其按压柔软的触感让年轻人欲罢不能(neng)。所谓“捏捏”,就是能(neng)解压的“捏捏乐”,凭借其糯叽叽的手感、五花八门的造型、好看又解压的功(gong)能(neng),受(shou)到不少年轻人追捧。为什(shi)么青少年流(liu)行的玩具(ju)都“美其名曰”很解压呢?孩(hai)子(zi)们玩这些(xie)解压玩具(ju)真的能(neng)解压吗?如果压力(li)大(da),怎样的解压方式才(cai)正确?本期细说心语我们来聊聊如何科学减压。

“捏捏”之类减压玩具(ju)“治标(biao)不治本”

孩(hai)子(zi)们热衷玩手串、捏捏这类玩具(ju),它们真的可以减压吗?“这类解压玩具(ju)在某种程(cheng)度上(shang)确实可以起(qi)到减压的作用。”北(bei)京师范大(da)学(珠海(hai))附属高级中学党政(zheng)办副主任、专职心理(li)老师麦贝吉解释道,这类玩具(ju)通常设计柔软、易于操作,且(qie)能(neng)够反复挤压、扭曲、拉伸(shen)等,“这种感触的互动性和物理(li)反馈有助于刺激大(da)脑释放内啡肽等化学物质,给予孩(hai)子(zi)一种即时的满足感,同时能(neng)够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li),暂时从紧张或焦虑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此外,通过反复操作这些(xie)玩具(ju),孩(hai)子(zi)们能(neng)够进入一种‘心流(liu)’状态(Mentalflow),即完全沉(chen)浸于当前的活动,全情投入享受(shou)其中,忘却外界的烦恼和压力(li)。”

不少家长很纳闷,为什(shi)么这类玩具(ju)总是会(hui)在青少年群体风(feng)靡呢?“孩(hai)子(zi)们热衷‘捏捏’之类的解压玩具(ju)既(ji)有生理(li)和心理(li)上(shang)的需求驱动,也受(shou)到社交环境和市场营销的影响。”麦贝吉进一步解释道,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和心理(li)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zhe)来自学业、社交、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li)。他们往往需要一个安(an)全出口来宣泄负面情绪,而(er)解压玩具(ju)为他们提供了(le)一个便捷、有效的减压途(tu)径,正好满足了(le)这一需求,获(huo)得一种短(duan)暂的放松和愉悦感。

“同时,青少年非(fei)常注重社交和归属感,好奇心旺盛(sheng)的他们喜欢探(tan)索和尝试新鲜事物,当某个玩具(ju)或潮(chao)流(liu)在同龄人中流(liu)行起(qi)来时,他们会(hui)倾(qing)向于模(mo)仿和跟随这种趋势,以融入群体并(bing)获(huo)得认同感。因此,当解压玩具(ju)在青少年群体中流(liu)行起(qi)来时,它们很快就会(hui)成为一种社交货币和身份象征。”麦贝吉说。

■提醒

麦贝吉提醒道,这类解压玩具(ju)的减压效果是暂时且(qie)因人而(er)异的。“它们‘治标(biao)不治本’,并(bing)不能(neng)从根本上(shang)解决导致压力(li)或焦虑的根源问题,只是提供了(le)一种临时的‘自我安(an)慰’。因此,在面对(dui)长期的压力(li)或焦虑时,还需要寻求更为有效和持(chi)久的解决方案。”

青少年的压力(li)究竟有多大(da)?

去年手串在青少年群体中很流(liu)行时,记者采访(fang)了(le)不少小学生,问及他们为何喜欢“盘串”,大(da)部分学生都说因为很解压,其中不乏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如今的青少年为何动不动就说压力(li)很大(da)?他们的压力(li)主要来源于哪里?河源市河源中学专职心理(li)教师袁伟雄表示,青少年的心理(li)压力(li)来源是多方面的,“首先学业压力(li)是他们面临的最大(da)挑战,繁重的学习(xi)任务、考试和成绩的竞争很容易产生压力(li)。其次(ci),家庭环境也是青少年压力(li)的一个来源,父母的过高期望、家庭矛盾、不和谐(xie)的家庭氛(fen)围等都会(hui)给青少年带来更大(da)的心理(li)压力(li)。再次(ci),人际关系也是他们常常感觉到压力(li)的地方,这阶段(duan)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阶段(duan),在与同伴交往中,非(fei)常在乎同龄人的看法(fa),渴望被认可,害怕被排挤被孤立。最后,青少年在身体的变化和探(tan)索自我的过程(cheng)中会(hui)困惑和迷茫(mang),经常因为对(dui)职业学业的担忧会(hui)产生种种压力(li)。”

袁伟雄进一步解释道,孩(hai)子(zi)承压能(neng)力(li)弱主要是以下四个原(yuan)因造成的:

1.家庭环境。相(xiang)比(bi)以前的自由的成长环境,现在的家庭更注重孩(hai)子(zi)的教育(yu)和生活条件,但在一定(ding)程(cheng)度上(shang)也忽(hu)略了(le)孩(hai)子(zi)的情感需求,无形中剥夺了(le)他们的自由。同时由于父母的溺爱、过高期望、生活中的过度包办等等,他们感受(shou)到更多是成长的压力(li)。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hou)就会(hui)多了(le)一些(xie)依赖,少了(le)一些(xie)独立。

2.社会(hui)压力(li)。随着(zhe)社会(hui)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焦虑感更明显。社会(hui)过分强调学习(xi)成绩,紧张的节(jie)奏让孩(hai)子(zi)更容易产生自卑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导致孩(hai)子(zi)心理(li)过度压抑(yi),情绪没有得到有效的表达和释放。

3.社会(hui)支(zhi)持(chi)。面对(dui)挫折和困难,和谐(xie)的亲子(zi)关系,同伴的鼓(gu)励和支(zhi)持(chi)是孩(hai)子(zi)非(fei)常重要的社会(hui)支(zhi)持(chi)资源。现在的孩(hai)子(zi)在处理(li)与父母关系和处理(li)同伴关系上(shang),还不够成熟,容易情绪化。

4.个体因素。一个情绪稳定(ding)、安(an)全感足的孩(hai)子(zi)会(hui)更自信(xin),心理(li)韧性更足。反之,内心敏感、过度内向、缺乏安(an)全感的孩(hai)子(zi)容易受(shou)外界的影响,自信(xin)心缺乏,从而(er)导致心理(li)承压能(neng)力(li)较弱。

■提醒

袁伟雄提醒,家长不要觉得孩(hai)子(zi)动不动就说压力(li)大(da)是很“矫情”,而(er)是要重视(shi)孩(hai)子(zi)对(dui)压力(li)的情绪表达,并(bing)且(qie)留意孩(hai)子(zi)的一些(xie)压力(li)过大(da)的信(xin)号。“不少家长很自然会(hui)拿孩(hai)子(zi)跟当年的自己来对(dui)比(bi),一对(dui)比(bi)就会(hui)觉得现在的孩(hai)子(zi)内心太脆弱了(le),说不得骂不得打(da)不得,家长也很不理(li)解为什(shi)么现在的孩(hai)子(zi)会(hui)这样。其实孩(hai)子(zi)现在所处的成长环境已(yi)经发生了(le)很大(da)的变化,他们承受(shou)能(neng)力(li)不强与我们的教育(yu)和环境都息息相(xiang)关。”

青少年要科学减压,需要从自身、家庭和学校三方面入手

既(ji)然“捏捏”之类减压玩具(ju)只是“治标(biao)不治本”,到底(di)该如何帮助孩(hai)子(zi)们科学减压呢?国家高级家庭教育(yu)指导师、中山市建斌职业技术学校心理(li)健康教育(yu)指导中心负责人陈云炫表示,青少年要科学减压,需要从自身、家庭和学校三方面入手。

1.自我解压。例如,听一些(xie)舒缓(huan)的音乐、与朋(peng)友或亲人聊天、写(xie)日(ri)记、喝一杯自己喜欢的热饮、做运(yun)动、手工制作、拼图游戏(xi)等,这些(xie)方式都是比(bi)较简(jian)单且(qie)低成本,孩(hai)子(zi)们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符合自己的最佳减压方式。

2.家庭解压。球星乔丹在很小的时候(hou)就热爱篮球,每个星期,他都和哥哥们一起(qi)到公园打(da)球,但他不够高,传球老是被截,他很沮(ju)丧,对(dui)自己没有信(xin)心。妈妈发现了(le)沮(ju)丧的乔丹,就告诉他一个神奇妙方:“每天晚(wan)上(shang)在你的鞋子(zi)里撒一些(xie)盐(yan),你就会(hui)长高了(le)!”从那天起(qi),乔丹不再为长个子(zi)的问题而(er)焦虑,而(er)且(qie)打(da)起(qi)球来更自信(xin)了(le)。后来乔丹妈妈把这段(duan)神奇的成长经历写(xie)成了(le)一本绘(hui)本——《鞋子(zi)里的盐(yan)》。这个故事告诉家长们,孩(hai)子(zi)遇到压力(li)产生焦虑时,一定(ding)要先缓(huan)解好情绪,告诉孩(hai)子(zi)们“我们一起(qi)扛”,鼓(gu)励孩(hai)子(zi)把困难和感受(shou)说出来,而(er)家长就当一位(wei)积极的聆听者,站在孩(hai)子(zi)的立场和他一起(qi)解决困难,把大(da)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给出具(ju)体的办法(fa),转移孩(hai)子(zi)的焦虑。

当孩(hai)子(zi)的压力(li)过大(da)时,家长要适当降低期望值,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fen)围。孩(hai)子(zi)回(hui)到家时可以聊聊学校发生的趣(qu)事,分享彼此的快乐和烦恼,还可以一起(qi)运(yun)动,一起(qi)烹饪美食,让孩(hai)子(zi)在温暖的家庭港(gang)湾里放松心情、释放压力(li)。

3.学校解压。学校里帮孩(hai)子(zi)减压的方式主要是两(liang)种:一种是心理(li)团体辅导,采取心理(li)游戏(xi)的方式,让减压目标(biao)大(da)致相(xiang)同的孩(hai)子(zi)集中起(qi)来,设计一些(xie)游戏(xi)让孩(hai)子(zi)们通过竞争或朋(peng)辈的互助中体验开心快乐,传递正能(neng)量,从而(er)调整情绪和缓(huan)解压力(li)。另一种是心理(li)个别辅导,大(da)多数学校都有心理(li)辅导老师,或者有参加过心理(li)培训的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当孩(hai)子(zi)压力(li)过大(da)时,这些(xie)老师都可以为孩(hai)子(zi)进行辅导,适度地缓(huan)解孩(hai)子(zi)的压力(li)。但需注意的是,当孩(hai)子(zi)压力(li)过大(da)而(er)超出了(le)学校心理(li)老师的辅导范围时,学校会(hui)建议这些(xie)孩(hai)子(zi)到医院寻求更加专业的帮助和治疗,及时干预和医教结(jie)合也是一种非(fei)常有效的帮助到孩(hai)子(zi)们减压的方式。

发布于:广东省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