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复试4肖多少倍-坐着火车去插秧(守望),乘客,专列,列车
2024-06-02 02:54:20
复试4肖多少倍-坐着火车去插秧(守望),乘客,专列,列车

图为K5161次插秧专列。徐 率摄

核心阅(yue)读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每年都需(xu)要大量劳动力进行水稻备耕、插秧等工作。国铁哈尔滨局开行插秧专列服务当地农民,25年来,已(yi)有近190万人次搭乘专列。坐着火车(che)去插秧,成为一道别样(yang)风景。

“嘟嘟嘟!”16时56分,随着汽笛声响起,载着460名农民的K5161次插秧专列从黑龙江省绥化站缓缓驶出,奔向三江平原的各(ge)主要农场。

今年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插秧专列的第二(er)十五(wu)个年头,已(yi)有近190万人次搭乘专列。每年,在完成自家农田的播种后,不少农民会选择去三江平原务工。坐着火车(che)去插秧,成为一道别样(yang)风景。

“一年一度的列车(che)开行就像家人聚会”

登上列车(che),54岁(sui)的列车(che)长王涛熟络地跟乘客们打着招呼,“一年一度的列车(che)开行就像家人聚会,亲切(qie)得很”。在插秧专列上工作15年,王涛见证了农民出行的变化。“平时,开往三江平原的列车(che)比(bi)较少。专门(men)开行的插秧专列不仅能提供充足(zu)的运力,停靠站点还覆盖了各(ge)主要农场。”王涛说。

“不仅是空调车(che),还设置(zhi)了卧铺,运行速度也比(bi)以前的列车(che)提高(gao)了近一倍,可真是‘舒舒服服睡一觉就到目的地’!”乘客杨伟林今年50岁(sui)了,这也是他(ta)第十次乘坐插秧专列。

地板上一个铺满稻壳的塑料桶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杨伟林将表层的稻壳拨开后,大半桶鹅蛋露了出来。“工友们会分享家乡的美食,这次我带了一些鲜鹅蛋给大伙(huo)尝尝。”杨伟林说。

坐在杨伟林对面的中年男子(zi)是黑龙江省富锦市种植(zhi)大户王子(zi)亦,也是杨伟林的雇主。“以前我经常租大客车(che)来绥化市接农民,速度慢、车(che)票贵,现在乘坐火车(che)别提多方便了。”王子(zi)亦说。

“插秧专列开通前,村里(li)人外出劳动都要先坐大巴到火车(che)站排队买票。火车(che)还需(xu)要中转,等到了地方,再拖着疲惫的身子(zi)去插秧。”杨伟林接过话茬(cha)儿,“现在出行方便多了,而且这两年我还学(xue)会了用手机订票,动动手指就能买票。”

“要把乘客的需(xu)求想到前面”

“这家农场我去过好几次了,负(fu)责人特别热情”“他(ta)们家的水田多,能干大半个月”……11号车(che)厢里(li),乘客们一边(bian)讨论,一边(bian)纷纷举起手机拍下车(che)厢里(li)张贴的用工信息表。

“为了帮(bang)助乘客匹配适合的工作,我们会提前收集用工种类、农场信息、联系(xi)方式等,制作成用工信息表张贴在车(che)上。”乘务员赵勇说,“每趟(tang)列车(che)开行前都会有种植(zhi)大户向我们提供用工信息,我们审核后再动态提供给乘客。”

“我是涮插秧盘的,原先联系(xi)的种植(zhi)大户说半个月就能干完活,我现在就准备联系(xi)一下表上的其他(ta)人,兴许能多干几天,一天可就是450元!”乘客陈春红掏(tao)出手机,准备拨打用工信息表上提供的雇主联系(xi)方式。

整洁的餐(can)车(che)里(li),来自绥化市青冈县的郑树国和3个结伴外出务工的亲戚正(zheng)将携带的水果摆上餐(can)桌。“有缘才(cai)能相(xiang)聚,有心才(cai)会珍惜……”乘务员郭小川唱着《相(xiang)亲相(xiang)爱一家人》缓缓走来。“我们希望(wang)用精心准备的文艺表演,缓解大家的疲劳,增加旅途(tu)的乐趣(qu)。”郭小川说。

“师傅,你带针线了吗?刚才(cai)不小心把包裹(guo)扯破了,我想补补。”巡查途(tu)中,一位乘客大姐找到王涛。“大姐您稍等,马上给您送来。”王涛立马拿(na)起对讲机联系(xi)同事(shi)。不到两分钟(zhong),乘务员罗(luo)艳艳就拿(na)着针线包走来。走近一看,她不仅带来了常见的针线包,还带着一枚顶针。

“要把乘客的需(xu)求想到前面,因为乘客携带的包裹(guo)普遍(bian)材质偏硬,我们挑(tiao)选了比(bi)较结实的线和硬度很高(gao)的针,还配上了顶针。”罗(luo)艳艳说,便民服务箱里(li)还准备了编织袋(dai)、充电宝、手电筒等日常用品,随时为有需(xu)要的乘客免费提供。

“为插秧农民送去新(xin)知识新(xin)技能”

插秧专列的开行,不仅调动了劳动力资源,也带动了多部门(men)提供更贴心的服务。“我们经常联合学(xue)校、医院等单位为插秧农民送去新(xin)知识新(xin)技能。今天邀请了专家在车(che)上举办农业知识讲座,为提高(gao)农民劳动技能做好服务。”王涛指着前面的车(che)厢。

“同一时间里(li),这两片秧苗为啥一个又高(gao)又壮,一个又矮又黄呢?那(na)是因为在插秧或移植(zhi)时,温度、深度和密度造(zao)成了不同影响……”车(che)厢内,乘客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东北(bei)农业大学(xue)副教授曲斌的课程。

话家常式的讲解,让乘客们增长了不少农业生产知识。“育苗插秧环节居然有这么多学(xue)问。”首次登上插秧专列的乘客刘微拿(na)着曲斌送的农耕科普手册(ce),复习课程内容。

除了农业知识课堂,今年的列车(che)还布置(zhi)了“医护服务”主题车(che)厢。“大家遇到轻度腰扭伤的情况时,可以采取先冷敷后热敷的方法……”主题车(che)厢里(li),乘务员郭芳讲解着一些常用医护知识。

据统计,今年绥化市、齐(qi)齐(qi)哈尔市、佳木斯市和哈尔滨市周边(bian)预计有4万名农民乘坐列车(che)赴三江平原插秧。伴随着夕阳(yang)与黑土地,插秧专列迎着暖(nuan)风,满载希望(wang)一路疾驰,驶向广阔的三江平原。(本报记者 郭晓龙)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4日 第06 版)

责编:卢思宇、张荣耀

发布于:北(bei)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