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龙门客栈 论坛-花洲书院:《岳阳楼记》里的大忧乐,范仲淹,邓州,刁艳伟
2024-06-03 02:14:41
龙门客栈 论坛-花洲书院:《岳阳楼记》里的大忧乐,范仲淹,邓州,刁艳伟

花洲书(shu)院:《岳阳(yang)楼记》里的大忧乐

半月谈记者 袁月明

北依伏牛,南连荆(jing)襄,西纳汉(han)水,东接宛洛,地处河南省西南部(bu)的邓州(zhou),千年来人文荟萃,有“穰都人杰、善地文昌”之(zhi)美誉(yu)。鲜为人知的是,范仲淹(yan)名闻天(tian)下的《岳阳(yang)楼记》当年就在此写就。

“南阳(yang)有绝(jue)胜,城下百花洲。”漫步邓州(zhou)古城外城东南隅,沧桑厚重的明城墙下,百花洲公(gong)园(yuan)如诗如画,亭台楼榭错落有致,让(rang)人如同置身江(jiang)南园(yuan)林。古朴典雅的花洲书(shu)院,就坐落在百花洲畔(pan)。

百花洲畔(pan)书(shu)院兴

“提起花洲书(shu)院,大家可能并(bing)不熟悉。其实,千古名篇《岳阳(yang)楼记》,就诞生于此。”花洲书(shu)院景区讲解员刁艳伟自豪地说。穿过写着“花洲书(shu)院”四(si)字的高大牌楼,拾级而上,在书(shu)山(shan)一览台举(ju)目北望,花洲书(shu)院的青砖黛瓦便可尽收眼底。

这是花洲书(shu)院正门。(采访对象供图)

时间回到公(gong)元1045年,北宋庆历五(wu)年冬月,素有豫、鄂、陕“三(san)省雄关”之(zhi)称的邓州(zhou),迎来新一任父母官——已近耳顺之(zhi)年的知州(zhou)范仲淹(yan)。

在主持“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yan)引疾求解边任,请知邓州(zhou)。彼时,邓州(zhou)学(xue)风不兴,让(rang)怀有“劝天(tian)下之(zhi)学(xue),育(yu)天(tian)下之(zhi)才”宏愿的范仲淹(yan)忧心不已。“范公(gong)见百花洲一带环境幽静、景色宜(yi)人,是理想的治学(xue)场所,便谋划筹建书(shu)院,不仅遍(bian)邀名师执教,公(gong)余之(zhi)暇也(ye)常常在此讲学(xue)、传道授(shou)业。”刁艳伟说。

花洲书(shu)院主体为五(wu)进(jin)四(si)院,沿中轴线,棂星(xing)门、泮池、春(chun)风堂、文会堂、万卷(juan)阁等标志性(xing)建筑(zhu)次第排(pai)列。“书(shu)院主讲堂以‘春(chun)风’命名,取自‘孔子如春(chun)风,至(zhi)则万物生’的典故,也(ye)蕴含着教师讲学(xue)如春(chun)风化雨、学(xue)生听(ting)讲如沐春(chun)风的美好(hao)寓意。”刁艳伟介绍,相传书(shu)院创办之(zhi)初(chu),范仲淹(yan)在春(chun)风堂前亲手栽植4株桂(gui)树,以鼓励学(xue)子奋发读书(shu),早日“折(she)桂(gui)”。

花洲书(shu)院的创建,开邓州(zhou)书(shu)院教育(yu)之(zhi)先河。更重要的是,在其带动下,邓州(zhou)古城内先后兴办书(shu)院共计(ji)7所,文运大振。

自宋至(zhi)清末,花洲书(shu)院屡圮屡修,办学(xue)不断(duan),成为我国历史上办学(xue)最久(jiu)的学(xue)府之(zhi)一。1905年,花洲书(shu)院设邓州(zhou)高等小学(xue)堂,1926年设邓县县立初(chu)级中学(xue),1958年又过渡为高级中学(xue)……“直到今天(tian),与花洲书(shu)院仅一墙之(zhi)隔的,还(hai)有邓州(zhou)市花洲实验高中。千年时光拂过,琅琅书(shu)声依然。”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邓州(zhou)籍散文作家朱可铮(zheng)说。

人文蔚起薪火传

春(chun)和景明,花洲书(shu)院春(chun)风堂前范公(gong)植桂(gui)处,4株清代补(bu)栽的桂(gui)花树,早已亭亭如盖。

庆历六年的深秋,范仲淹(yan)应好(hao)友滕子京之(zhi)请,据其寄来的书(shu)信及一幅《洞庭秋晚图》,为重修岳阳(yang)楼做记。或许正是伴着氤氲满室的桂(gui)花香(xiang)气,范公(gong)端(duan)坐于春(chun)风堂中,神游物外、驰骋想象,展纸走笔(bi)、心与景接,挥毫写就了脍炙人口的《岳阳(yang)楼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zhi)高则忧其民,处江(jiang)湖之(zhi)远则忧其君。是进(jin)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tian)下之(zhi)忧而忧,后天(tian)下之(zhi)乐而乐’乎!”

一句“先天(tian)下之(zhi)忧而忧,后天(tian)下之(zhi)乐而乐”,凝练出以天(tian)下为己任的至(zhi)高境界(jie),被中国历代仁人志士所尊崇、传诵(song)至(zhi)今。忧乐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重要组成部(bu)分。

“百花争(zheng)窈窕,一水自涟漪。”花洲书(shu)院景区服务(wu)中心主任张(zhang)峰介绍,因范公(gong)而声名远播的花洲书(shu)院,成为文人雅士凭吊景仰的文化地标与教育(yu)圣地,才俊迭出,或文心雕龙、才思俊逸,或胸怀丘壑、神采风流。

北宋思想家、教育(yu)家、理学(xue)创始人之(zhi)一的张(zhang)载(zai),曾师从范仲淹(yan),学(xue)于花洲书(shu)院。是他写下著名的横渠四(si)句,“为天(tian)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jue)学(xue),为万世开太平”,蜚声神州(zhou)。

以直言敢谏闻名的北宋状元贾黯,回到花洲书(shu)院向恩师请教立身为官之(zhi)道,将范公(gong)所赠“不欺(qi)君心,不欺(qi)民心,不欺(qi)自己良心”的“不欺(qi)”箴言,履践终生。

及至(zhi)今日,茅盾(dun)文学(xue)奖获奖作家姚雪垠、创作“落霞三(san)部(bu)曲(qu)”《康熙大帝》《雍正皇(huang)帝》《乾隆皇(huang)帝》系(xi)列小说的二月河,都曾在花洲书(shu)院留下求学(xue)足迹。

“一代代花洲学(xue)子,秉(bing)承忧乐精神底色,胸怀青云之(zhi)志,履践致远。”刁艳伟说。

守正创新在此间

为“增其旧制”,2002年、2014年,当地政府两次对花洲书(shu)院进(jin)行整修复建。目前,花洲书(shu)院有清代建筑(zhu)3座、仿古建筑(zhu)80多座,总占地面积200余亩,以书(shu)院园(yuan)林之(zhi)姿,融入周边群众的日常生活(huo)。

“拂去历史烟尘,作为文脉传承和精神蕴蓄重要载(zai)体的花洲书(shu)院,其文化价值历久(jiu)弥新。”张(zhang)峰介绍,为让(rang)更多年轻人走进(jin)书(shu)院,感受(shou)中华优秀传统(tong)文化的魅力(li),激发文化自信和家国情(qing)怀,花洲书(shu)院不断(duan)探索创新,将研学(xue)课(ke)堂搬(ban)进(jin)千年学(xue)府。

这是在花洲书(shu)院内举(ju)行的“开笔(bi)礼”。(采访对象供图)

“以‘范仲淹(yan)忧乐精神’为出发点,我们围绕忧乐文化、宋朝礼仪、非遗手工、传统(tong)节日等主题,打造社会教育(yu)品牌、设计(ji)实操课(ke)程,策划推出了一系(xi)列形式多样的研学(xue)活(huo)动。”张(zhang)峰说。

文会堂前的庭院里,时常会上演精心编排(pai)的情(qing)景短剧《不欺(qi)》。“通过这样的实景演绎,让(rang)往来游客沉浸式感受(shou)范仲淹(yan)与贾黯二人的刚正精神与飒飒风骨。”刁艳伟说。

除研学(xue)外,花洲书(shu)院还(hai)将古代贤人名臣的清廉(lian)警句,充实到书(shu)院展厅、照壁、长廊、碑刻、雕塑(su)等设施内,设置廉(lian)政文化长廊、法治文化长廊等,积极打造廉(lian)政文化教育(yu)园(yuan)地。

未来,当地将继续深挖花洲书(shu)院的文化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创IP,探索更加多元的沉浸式旅游形式,让(rang)花洲书(shu)院在中华文明复兴的大潮(chao)中真正“活(huo)”起来。

发布于: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