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用短视频做潮汕方言科普,她想把“古汉语活化石”讲给更多人听,方圆,揭阳,文化
2024-06-19 02:31:22
用短视频做潮汕方言科普,她想把“古汉语活化石”讲给更多人听,方圆,揭阳,文化

“世界上最遥远的(de)距离,就是你站在我面前(qian),我却听不(bu)懂你在说什么。”这是网友对潮汕方言的(de)评价。

潮汕话初始于秦、汉时期,是现(xian)今全国最古(gu)远、最特(te)殊(shu)的(de)方言之一,它有18个声母、61个韵母、8个声调,保留着许多现(xian)代汉语(普(pu)通(tong)话)所没有的(de)古(gu)语音、古(gu)字音、古(gu)词汇和古(gu)声调,被称为“古(gu)汉语活化石”。潮汕地区的(de)潮州市、揭(jie)阳市、汕头市、汕尾市等地均(jun)使用潮汕话,覆盖人数上千(qian)万。

作为地地道道的(de)潮汕人,方圆在广东省揭(jie)阳广播电视台当了十(shi)多年潮语主持(chi)人。她将节目与潮汕文(wen)化相结合(he),讲述潮汕民间故事。而(er)现(xian)在,她多了一个身份——抖音乡村守护人。在更广阔(kuo)的(de)平台上,她将这种被称为“古(gu)汉语活化石”的(de)语言,讲给更多人听。

方圆在抖音上用潮汕话分享揭(jie)阳的(de)历史古(gu)迹。 受(shou)访者供图

方言是家乡独有的(de)浪漫

刚(gang)结束《话说揭(jie)阳 博古(gu)通(tong)今》短视频的(de)拍摄,方圆快步走进(jin)直播间拍节目预告,准备新一期的(de)节目——揭(jie)阳电视台去年新推出的(de)大型乡邦人文(wen)历史类节目《揭(jie)阳古(gu)城故事》,节目邀请各位专(zhuan)家学者讲述古(gu)城的(de)文(wen)化历史,也邀请古(gu)城居民分享他们与古(gu)城的(de)点滴故事。去年揭(jie)阳电视台还上线了《方圆话说揭(jie)阳》系列短视频,由(you)方圆用通(tong)俗易懂的(de)潮汕方言讲述揭(jie)阳历史人物故事、国级文(wen)保单位故事、分享揭(jie)阳出土文(wen)物及其背后的(de)文(wen)化意(yi)义。一向擅长娱乐节目的(de)方圆,面对自己(ji)不(bu)熟悉的(de)历史人文(wen)领域(yu),紧绷每一根神经。

一个小时的(de)节目,她要提前(qian)采访,准备六七(qi)千(qian)字的(de)内容(rong),再排演(yan)一遍。高强度(du)的(de)工作让她周末无休,连轴转了几个月。不(bu)过她还会抽空,在抖音@方圆说潮汕上更新自己(ji)的(de)潮汕话视频。

“鼋鼍龜鳖(bie)竈,一写就着哭,这是潮汕俗语,大家能认识几个字?”方圆在视频中用潮汕话讲述着每个字的(de)含义。评论中有人夸她念(nian)得好听,也有人向她提问其他词语的(de)潮汕方言发音。

方圆做(zuo)了十(shi)多年潮语主持(chi)人,四年前(qian)又在抖音上开始潮语科(ke)普(pu),已经拥(yong)有了19万名粉丝。她不(bu)是一个天生能言会道的(de)人,高中毕业时按照家里长辈意(yi)愿报考(kao)了汉语言文(wen)学专(zhuan)业,本该(gai)按照长辈的(de)规划,考(kao)老师(shi)或者考(kao)公务员,开启“安稳”的(de)职业之路。但一次电视台招聘彻(che)底改变(bian)了她的(de)人生轨迹。

面试(shi)中,不(bu)走寻常路的(de)方圆选择了“讲古(gu)”,即用方言说书讲故事。几乎没有年轻人会选择用这个特(te)别的(de)形式来面试(shi)。方圆的(de)节目让评委眼前(qian)一亮(liang),通(tong)过了面试(shi)。

毕业进(jin)入电视台后,方圆一直在做(zuo)潮语主持(chi)人,主持(chi)几档关于潮汕文(wen)化的(de)娱乐节目。每次方圆尝试(shi)用潮汕话读唐诗(shi)、宋词、诗(shi)经时,都(dou)很有韵味。“仿佛是一种家乡特(te)有的(de)浪漫。”

潮汕文(wen)化也独具特(te)色。潮汕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地域(yu)封闭使当地思想观念(nian)传统,但也很好地保留了这些(xie)传统民俗文(wen)化。

潮汕独特(te)的(de)建筑格局是“百鸟朝凰”。榕城丁氏光禄(lu)公祠是“百鸟朝凰”建筑格局的(de)代表(biao)作,建造时崇尚“月盈则亏,水满(man)则溢(yi)”的(de)理念(nian),本该(gai)有100间房屋的(de)建筑只建造99间,留下余量。讲求有时候不(bu)完美也是一种完美。

方圆在抖音上分享潮汕老厝。 受(shou)访者供图

在用潮汕方言宣传家乡文(wen)化的(de)同(tong)时,方圆也产生了一些(xie)新想法——这样的(de)受(shou)众多数只能局限于潮汕人,转向普(pu)通(tong)话讲解会不(bu)会吸引更多人?带着这个疑问,方圆在2015年踏上了去中国传媒大学进(jin)修之路。

课上,其他人一本正经地进(jin)行(xing)新闻(wen)播报,只有方圆用潮汕话说了一段脱口(kou)秀。老师(shi)们都(dou)觉得特(te)别有意(yi)思,感染力很强。“虽然小众,但是很有地方特(te)色,你应该(gai)保持(chi)。”老师(shi)的(de)建议让方圆找到(dao)了自己(ji)的(de)路子——做(zuo)方言传播。

当时的(de)班主任林白老师(shi)正在做(zuo)脱口(kou)秀节目,他敏锐地感受(shou)到(dao)了时代的(de)脉搏,告诉学生们“你们可以去做(zuo)自媒体,拍短视频,以后会流(liu)行(xing)”。这句话为后来方圆用抖音拍视频埋下了伏笔。

用短视频解决方言的(de)“句咸句甜”问题

方圆开始在电台节目中做(zuo)创新。她在自己(ji)主持(chi)的(de)一档潮语脱口(kou)秀节目中,用潮汕的(de)民间故事做(zuo)例子,解读网络热词,以多种形式对潮汕文(wen)化进(jin)行(xing)创意(yi)讲解。她花(hua)了很多心思,把潮剧中相亲(qin)的(de)情节设(she)置成(cheng)“非诚勿扰”的(de)场景,自己(ji)变(bian)化声调同(tong)时演(yan)绎多个角色,配合(he)音效(xiao),把节目变(bian)成(cheng)喜(xi)剧小品形式。这些(xie)设(she)计(ji)既吸引到(dao)了年轻观众,也将民间故事和俗语深入浅出地传播开来。

但是她也发觉,年轻一代会说地道潮汕话的(de)越来越少,“大家有时候会把普(pu)通(tong)话跟潮汕方言混着用,有一些(xie)词汇偏离了原本的(de)发音,用潮汕话形容(rong)就是‘句咸句甜’。”

2020年,方圆开设(she)了“方圆说潮汕”的(de)抖音账号,想把潮汕话讲给更多人听。在账号里,方圆这样介绍自己(ji):一枚热爱潮汕文(wen)化的(de)有趣有爱姿娘仔(zai)。姿娘是潮汕人自古(gu)对女人的(de)雅称,比现(xian)代汉语里的(de)“女人”更有韵味,潮汕姿娘对爱情忠贞不(bu)移,勇敢追求个人幸福,感情色彩更丰富,是一种对女性的(de)赞美和尊(zun)重。

在视频里,她会科(ke)普(pu)一些(xie)常用的(de)潮汕话,去名人故居,也会通(tong)过自己(ji)的(de)故事讲述潮汕传统文(wen)化。

生长在潮汕本土家庭,方圆从小家里的(de)收音机一直播放着潮剧和讲古(gu)。小时候爷爷奶奶带她去看大戏,方圆一度(du)很痴迷里面的(de)故事,每场戏必定等到(dao)曲终(zhong)人散,才会搬起椅子回家,那个时候她已经困得睁(zheng)不(bu)开眼了。锣鼓声终(zhong),演(yan)员退场,收拾戏囊的(de)声音在耳边越来越远,这些(xie)故事一直陪伴方圆长大。

小时候奶奶经常给方圆唱童谣,童谣在潮汕也叫歌仔(zai),在潮汕妇女的(de)口(kou)口(kou)相传之中流(liu)传下来。她们也许不(bu)识字,但是会把它完整地唱出来。

喜(xi)欢传统文(wen)化的(de)方圆,上学之后显得很特(te)别,同(tong)学都(dou)叫她“古(gu)董”,她的(de)兴趣跟老人很像。其他同(tong)学都(dou)听不(bu)懂潮剧在唱什么,方圆觉得要静下心去听,才能够听得出戏里的(de)喜(xi)怒哀乐。

方圆主持(chi)《揭(jie)阳古(gu)城故事》节目。 受(shou)访者供图

后来进(jin)入电视台,在节目中方圆也被昵(ni)称为“中老年杀手”,颇得爷爷奶奶们的(de)喜(xi)欢。在一次“讲古(gu)”比赛的(de)节目中,一位70多岁的(de)老选手白发苍苍,驼着背,坚持(chi)在台上说了10多分钟的(de)相声。方圆觉得很触动(dong),了解到(dao)老人年轻时是文(wen)艺青年,时运不(bu)济,没有登上表(biao)演(yan)的(de)舞台。等到(dao)70多岁,他又重拾爱好,来参(can)加比赛,还拿(na)了一等奖。

通(tong)过这个节目,方圆跟老人成(cheng)了忘年交,经常在春节去陪他过年,老人也会煮好汤(tang)圆等她。老人一直身体不(bu)好,方圆刚(gang)好有粉丝是汕头医院的(de)专(zhuan)科(ke)主任,方圆还带着老人去看病。

守住潮汕的(de)根

方圆的(de)抖音账号已经运营(ying)四年了,虽然她一直知(zhi)道,搞有争(zheng)议性的(de)对立话题就会火爆、有流(liu)量,比如对比潮汕哪个地方语言更地道,哪个地方的(de)美食(shi)更好吃。但她不(bu)想做(zuo)这样的(de)视频——潮汕很重要的(de)一个文(wen)化观念(nian)就是“家己(ji)人”(自己(ji)人)要团结起来,无论大家在天南海北。

从方圆的(de)粉丝画像也能看出来,他们大多是在异乡的(de)潮汕人。一个60多岁的(de)阿姨和子女定居在美国。语言不(bu)通(tong),她过得很孤独,每天最大的(de)心理安慰就是看方圆的(de)视频。有一年过年,阿姨来揭(jie)阳找方圆吃饭,包了红包硬塞给她。“以后要多做(zuo)这方面的(de)视频,多宣传咱们潮汕文(wen)化。”

还有一个在马来西亚生活的(de)“潮三代”。他爷爷那辈就举家搬迁到(dao)国外,到(dao)了自己(ji)这代,没有回过家乡,也不(bu)知(zhi)道自己(ji)的(de)家在哪个村,只听爷爷讲过一个模糊的(de)地名。他来求助方圆,方圆打(da)听到(dao),把他家乡的(de)地址转给他。他深有感触,说有空一定要带小孩回来看看,不(bu)能忘了自己(ji)的(de)根在哪里。

这让方圆觉得,自己(ji)与世界各地的(de)潮汕人连结起来了。而(er)她,在自己(ji)热爱的(de)家乡守着家乡的(de)根。

2024年,方圆在英歌舞表(biao)演(yan)现(xian)场拍视频。 受(shou)访者供图

四年前(qian)刚(gang)刚(gang)运营(ying)抖音账号的(de)方圆,只想普(pu)及正确的(de)潮汕读音。四年中,这个账号帮助她认识了很多潮汕文(wen)化专(zhuan)家学者和爱好者。

前(qian)段时间,潮汕的(de)语言学家林伦伦来到(dao)揭(jie)阳讲学,看到(dao)一直敬仰的(de)大师(shi),社恐的(de)方圆不(bu)敢上前(qian)打(da)招呼。她是林教授的(de)忠实粉丝,第一次接触潮汕文(wen)化就是通(tong)过林教授的(de)书。

林伦伦看到(dao)她后,主动(dong)打(da)招呼:“你不(bu)是揭(jie)阳的(de)圆圆吗?我经常看你的(de)视频,你内容(rong)做(zuo)得很好,你要继续讲下去。”听到(dao)林教授的(de)鼓励,方圆既感动(dong)又激动(dong),她觉得自己(ji)一切努(nu)力都(dou)值得了。

潮汕文(wen)化博大精深,了解得越多,方圆越觉得自己(ji)浅薄无知(zhi),迫切需要再学习(xi)。未来,她打(da)算(suan)走更轻松有趣的(de)路线,通(tong)过访谈的(de)形式挖掘人物背后的(de)故事,在内容(rong)和形式上创新,吸引更多年轻的(de)粉丝,让潮汕文(wen)化拥(yong)抱更多人。

新京报记者 郭(guo)懿萌(meng) 实习(xi)生 郝哲琳

编(bian)辑(ji) 刘倩 校(xiao)对 赵琳

发布于: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