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2024澳门正版资料免费更新,正常的眼睛图片-汽车一哥,被冷落很久了,上汽,销量,新能源
2024-06-02 02:34:43
2024澳门正版资料免费更新,正常的眼睛图片-汽车一哥,被冷落很久了,上汽,销量,新能源

中国汽车一哥上(shang)汽集团已经连续18年夺得中国汽车销量桂冠(guan),但资本(ben)市场似乎(hu)并(bing)不(bu)太买账。

当前,上(shang)汽的市值仅1670亿元出头,远远落后于(yu)比亚(ya)迪(di)的6300亿元以及长城(cheng)汽车的2300亿元。市场给予它的估值为11.9倍,也远远低于(yu)后两者(zhe)的20.7倍与22.9倍。

上(shang)汽的股价见顶于(yu)2018年,此后一路震(zhen)荡下(xia)跌,现(xian)价较历史高峰回撤50%左右。而同期,比亚(ya)迪(di)暴(bao)涨逾230%,长城(cheng)汽车涨逾140%。

现(xian)在上(shang)汽燃油车业务持(chi)续萎缩,拖累(lei)业绩基本(ben)盘;另一方面被给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没有太多亮点。

为什么油电车新旧交(jiao)替大变局下(xia),这个汽车一哥会(hui)被逐渐冷落,它的未来突破点又在哪里?

01

2013-2018年,上(shang)汽汽车总销量持(chi)续攀升,全国市场占有率维持(chi)在23%-25%的高位(wei)水平(ping)。

但2018年之后,公司的发展迎(ying)来转折(she)点,此后,销量一路退坡,2023年仅502万辆,较巅(dian)峰时减(jian)少超200万辆,下(xia)滑(hua)幅度高达28.8%,市场占有率也进一步滑(hua)落至(zhi)16.7%,仍要高于(yu)比亚(ya)迪(di)、长安、广(guang)汽等大型汽车集团,但差距明显收窄了。

从销量结构上(shang)看,新能源汽车占比持(chi)续提高,2023年达到22.4%,但绝(jue)对值仍然偏低。去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112.3万辆,同比增长4.6%,远低于(yu)全国平(ping)均37.9%的表现(xian)。其中,五菱宏光MINI EV是其扛把子,销量32.9万辆,占比新能源总销量的30%左右。但该车型定价低端,无法给集团贡献多少利润。定位(wei)相对高端的自主品牌智己、非凡汽车,销量表现(xian)不(bu)尽如人意。

伴随整体销量持(chi)续下(xia)滑(hua),上(shang)汽业绩也持(chi)续萎靡(mi)。2023年,营收7447亿元,同比基本(ben)持(chi)平(ping),较2018年高峰下(xia)滑(hua)17.5%。归母净利润为141亿元,同比下(xia)滑(hua)12.5%,较2018年下(xia)滑(hua)超过60%。

很显然,上(shang)汽净利润下(xia)滑(hua)幅度远高于(yu)营收幅度,表明盈利能力有所恶化。从数据上(shang)看,截止今(jin)年一季度末(mo),销售毛利率为8.84%,净利率为2.05%,分别较2018年下(xia)滑(hua)4.4%、3.4%。另外,去年净资产(chan)收益率仅为4.98%,创下(xia)1997年上(shang)市以来最低记录(刨(pao)除2008年次(ci)贷(dai)危机)。

综上(shang)来看,上(shang)汽营收、归母利润、毛利率、净利率等核心经营指标均出现(xian)不(bu)同程(cheng)度的下(xia)行(xing)。在此大背景下(xia),上(shang)汽的估值水平(ping)中枢下(xia)移有一定合理性。目前上(shang)汽的PE仅11倍出头,PB也已连续多年破净,从2018年3月(yue)的3倍下(xia)滑(hua)至(zhi)如今(jin)的0.57倍。

02

过去很多年,上(shang)汽搭上(shang)合资时代的便车,躺赢了很多年。如今(jin),中国汽车业格局已经发生了天翻(fan)地覆(fu)的变化,合资车的挑战还在后头。

截止今(jin)年4月(yue),中国品牌乘用车持(chi)续冲高,月(yue)度市场份额与累(lei)计市场份额纷纷突破60%,创下(xia)历史新高,较2020年的38.4%大幅提升22.3%。

而合资品牌汽车份额已经降低至(zhi)40%。其中,日系(xi)车品牌降幅最猛(meng),已经跌至(zhi)12.2%。德系(xi)车品牌也出现(xian)明显滑(hua)铁卢,当前仅16.6%。

在比亚(ya)迪(di)2023年财报投资沟通会(hui)上(shang),王传福(fu)大胆预测,未来三到五年内,中国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40%大幅锐减(jian)至(zhi)10%,而这30%将由中国品牌填补。

如果按照王传福(fu)的说法去演绎(yi)的话(hua),上(shang)汽作为最大的合资汽车集团之一,将备感压力与危机。

中国国产(chan)品牌乘用车持(chi)续崛起,源于(yu)新能源赛道弯道超车。2024年4月(yue)上(shang)半月(yue),新能源汽车销量26万辆,渗透(tou)率历史性突破了50%,比计划(hua)2035年超过50%的目标,足足提前了11年。要知道,2020年渗透(tou)率仅5.4%,2022年便已突破25.6%,2023年持(chi)续攀升至(zhi)30%以上(shang)。这比市场预期超出太多了。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2023年前十大新能源厂商有九家国产(chan)品牌。其中,比亚(ya)迪(di)市场占有率高达35%,远远高于(yu)第二名特斯(si)拉的7.8%。其余厂家还包括广(guang)汽埃安、吉(ji)利汽车、上(shang)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等。

在2020年,上(shang)汽集团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占用率曾达23.4%,排名第一。主要是凭借当年五菱宏光MINI EV的一炮而红,在短短几个月(yue)之内销量突破100万辆。不(bu)过,2022年被比亚(ya)迪(di)反(fan)超,2023年市占率更是大幅下(xia)滑(hua)至(zhi)11.8%,落后于(yu)比亚(ya)迪(di)23.2个百分点。

更为严峻的是,上(shang)汽在新能源汽车高端市场并(bing)没有站稳脚跟。2020年、2022年分别成(cheng)立智己、飞凡汽车,冲击高端梦。但几年下(xia)来,销量不(bu)甚(shen)理想。

2023年,两大品牌全年销量仅3.8万辆、2万辆。要知道2020—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tou)率提高5倍以上(shang)。这几年,正是各大厂家跑马圈地,给消费者(zhe)树(shu)立高端品牌的关键(jian)时期。彼时,竞争并(bing)没有想象的那么激烈。

如今(jin),渗透(tou)率已高达50%左右,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卷(juan)完技术卷(juan)服务,卷(juan)完服务卷(juan)价格,卷(juan)完价格卷(juan)老(lao)板(直播)。

按照原有设想,智己汽车主打30万元以上(shang)的高端市场,飞凡聚(ju)焦20万-30万元之间的中高端市场。但行(xing)业内卷(juan)之下(xia),去年10月(yue)推出的智己LS6官方指导价为22.99万元起,直接下(xia)探(tan)至(zhi)非凡汽车的价格带。面对兄弟(di)品牌的挤压竞争,飞凡汽车起售价已经跌破20万元门槛。

上(shang)汽集团的中高端之路并(bing)不(bu)顺利,未来冲击第一梯队(dui)还任重道远。

倘若国内这块市场始终无法有效突围中高端,未来上(shang)汽又将如何保住现(xian)有业务基本(ben)盘呢?

还有一条路,即庞大的海外市场是可(ke)以发力的。

2023年,上(shang)汽集团海外销售120.8万辆(出口109.9万辆,排名第一),同比增长18.8%,其中自主品牌占比92%,新能源车占比24%。未来三年内,上(shang)汽集团还将在海外市场投放14款新能源“全球(qiu)车”,持(chi)续壮大海外“产(chan)品阵营”。

海外市场中,欧盟新能源汽车渗透(tou)率仅20.1%,美国市场为9.4%,还有很大的渗透(tou)率提升空间,市场格局也不(bu)像国内那样明晰。对于(yu)上(shang)汽而言,借助出海还有迎(ying)头赶上(shang)的些(xie)许机会(hui),但注(zhu)定这条路坎坷崎岖(qu)。

03

10年前的选择(ze),决定企业今(jin)天的成(cheng)败(bai)。

比亚(ya)迪(di)的王传福(fu)早(zao)期选择(ze)用燃油车业务赚来的辛苦钱来支撑新能源车的远大梦想,一度被吐槽被讽刺(ci),彼时负重前行(xing)的比亚(ya)迪(di)用时13年一共卖(mai)了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但现(xian)在半年就卖(mai)掉超150万辆,成(cheng)为全球(qiu)新能源第一大车企。

上(shang)汽集团早(zao)于(yu)2001年便入局了新能源赛道,做了燃料电池轿车。2015年,借着政策补贴东风大幅加码新能源汽车。彼时,宣布150亿定增计划(hua),72亿用于(yu)新能源汽车相关项目,20亿元将用于(yu)智能化大规模定制项目,19亿元将用于(yu)前瞻(zhan)技术与车联网项目。这让当时体量还很小的比亚(ya)迪(di)、蔚来、小鹏等厂商都备感压力。

如今(jin),比亚(ya)迪(di)强势崛起了,小鹏、蔚来等新势力品牌也从激烈的车圈市场中杀出重围,赢得一席之地。而上(shang)汽集团却没有太多作为和靓丽成(cheng)绩。要知道,在燃油车时代,上(shang)汽可(ke)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无论是交(jiao)付量、总市值,还是资金实力都遥遥领先于(yu)一众竞争对手。

选择(ze)与执行(xing)的力量是无穷(qiong)的。上(shang)汽已经错失了汽车上(shang)半场最佳(jia)转型的红利期,还要继续面对未来的压力与挑战。

可(ke)以预见,海内外汽车市场的竞争会(hui)越来越激烈,市场集中度会(hui)大幅提高。余承(cheng)东就曾坦(tan)言,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要玩家可(ke)能就在一只手数得过来。他判断,未来能活(huo)下(xia)来的企业每年的产(chan)量达不(bu)到500万台以上(shang)或(huo)者(zhe)达不(bu)到1000万台以上(shang),就很难在时代中立足。

这场百年汽车业大变局足够精(jing)彩,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已经实现(xian)了弯道超车,崛起之势不(bu)可(ke)阻挡。而燃油车时代的一哥上(shang)汽,想要保住曾经的江湖地位(wei)或(huo)越来越力不(bu)从心了。

中国汽车业下(xia)半场的生死之战已经拉开(kai)序幕,鹿(lu)死谁手,犹未可(ke)知,静观其变吧!(全文完)

发布于(yu):广(guang)东省(sheng)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