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2024全年免费正资料-人文交流将中塞人民的心拉得更近,塞尔维亚,文化,中国
2024-06-02 01:60:00
2024全年免费正资料-人文交流将中塞人民的心拉得更近,塞尔维亚,文化,中国

塞尔维(wei)亚诺维(wei)萨德大学孔子学院师生展示书法作品。赵路航摄

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wei)亚进行国事访(fang)问期间,两国领导(dao)人一致同意(yi),扩大各领域人员往来(lai),全面深化文化、教育、体育、旅游、地方合(he)作。在中方宣布的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gong)同体建设的首期6项务实举措中,有3项涉及人文交流:中方将在未来(lai)3年支持50名(ming)塞尔维(wei)亚青年科学家(jia)赴华开展科研交流;将在未来(lai)3年邀(yao)请300名(ming)塞尔维(wei)亚青少年赴华学习;欢迎塞方增开贝尔格莱德至上海直航航线(xian),鼓励两国航空运输企业开通贝尔格莱德至广州直航航线(xian)。

人文交流将中塞人民的心拉得更(geng)近。中国和(he)塞尔维(wei)亚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始终心手相连。在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gong)同体新征程(cheng)上,双方将始终做(zuo)民心相通的好知音,打造立体多(duo)元的人文交流和(he)地方合(he)作格局,让中塞友好薪火相传(chuan)。

“为推动塞中文化交流贡献(xian)力量”

塞尔维(wei)亚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的教室内(nei),当地学员正在上中文课。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员们齐声朗读。

尼古拉·武(wu)约舍(she)维(wei)奇今(jin)年27岁,是当地一名(ming)工(gong)程(cheng)师,虽然平时工(gong)作较(jiao)忙,但他每周二和(he)周四都会(hui)按时来(lai)上课。他告诉(su)记者,学习中文源于自己对中医的浓厚兴趣,“中国历史悠(you)久,文化博大精深。学习中文不仅可(ke)以了解中医知识,也能更(geng)深入了解中国的传(chuan)统哲学”。

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是中国在西(xi)巴尔干地区建立的首个(ge)中国文化中心。2016年6月17日,习近平主席同塞尔维(wei)亚时任总统尼科利奇共(gong)同出席中国文化中心奠基仪式,为奠基石培土。中心外(wai)的道路和(he)广场(chang)分别被命名(ming)为“孔子大街”和(he)“中塞友谊广场(chang)”。在今(jin)年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wei)亚国事访(fang)问成果文件(jian)清单中,《中华人民共(gong)和(he)国文化和(he)旅游部与塞尔维(wei)亚共(gong)和(he)国文化部关于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揭牌的联(lian)合(he)公报》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成果。

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副(fu)主任王爱平说,中心开设了中文、传(chuan)统乐器、书法、太极等课程(cheng),并举办了一系列文化品牌活动,深受当地民众欢迎。

“人文交流是塞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塞尔维(wei)亚文化部部长塞拉科维(wei)奇表示,“未来(lai)我们将共(gong)同努(nu)力发挥好互设文化中心的作用,更(geng)好推动塞中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与友谊。”

今(jin)年是贝尔格莱德大学开展中文教学50周年。近年来(lai),“汉语热”在塞尔维(wei)亚持续升温。多(duo)所(suo)大学开设中文系,贝尔格莱德大学、诺维(wei)萨德大学开设孔子学院,塞尔维(wei)亚全国100多(duo)所(suo)中小学启动中文教学试点工(gong)作。塞尔维(wei)亚姑娘李一帆获得2023年“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bi)赛冠军。

25岁的卡塔琳娜·斯托扬诺维(wei)奇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的研究(jiu)生,她6岁时第一次跟随母亲来(lai)到中国。2015年,斯托扬诺维(wei)奇凭借(jie)流利的中文获得第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bi)赛一等奖。“中文是一座重要的桥梁,让我认识到更(geng)广阔(kuo)的世界。学习语言的过程(cheng)也是文明交流互鉴(jian)的过程(cheng)。”她期待未来(lai)继(ji)续做(zuo)好塞中友谊的桥梁,“为推动塞中文化交流贡献(xian)力量”。

“我们期待今(jin)年迎来(lai)更(geng)多(duo)中国游客”

位于贝尔格莱德市中心共(gong)和(he)国广场(chang)附近的塞尔维(wei)亚国家(jia)博物馆,建成于1844年。史前石器、中世纪壁画、近现(xian)代画作……这里收集了跨越数千(qian)年历史的40多(duo)万(wan)件(jian)藏品,是塞尔维(wei)亚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馆。据介绍,博物馆2018年改(gai)建开放后的第一个(ge)国际交流展览,就是与中国文博机构合(he)办的“文心万(wan)象——中国古代文人的绘画与生活”展。

博物馆讲(jiang)解员德纳·芭芭伊奇十(shi)分喜爱中国文化,希望(wang)有机会(hui)能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此次塞中在文化、教育等领域达(da)成多(duo)项合(he)作文件(jian),将有利于两国人民更(geng)好地互学互鉴(jian),增进我们对彼此的了解与友谊。”她说。

塞尔维(wei)亚谚语讲(jiang),“山与山不见面,人与人常往来(lai)”。中国人说,“相知无远近,万(wan)里尚(shang)为邻”。塞拉科维(wei)奇表示:“文化在增进友好互信、促进民心相通方面有着不可(ke)替代的作用。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文化交流,在两国元首的战略指引下,塞中人文交流合(he)作硕果累累。”

在贝尔格莱德市区具有悠(you)久历史的卡莱梅格丹(dan)公园内(nei),绿草茵(yin)茵(yin),游人如织。塞尔维(wei)亚青年米利安(an)·波茨诺维(wei)奇在公园内(nei)经营射箭体验项目,他告诉(su)记者,能明显感受到来(lai)塞尔维(wei)亚以及卡莱梅格丹(dan)公园的中国游客越来(lai)越多(duo)了。

近年来(lai),中塞“免签+直航”效应持续发力,两国旅游合(he)作和(he)人员往来(lai)不断升温。2023年,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加了第四十(shi)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旅游博览会(hui)。展会(hui)现(xian)场(chang),多(duo)处可(ke)见中文标识。更(geng)多(duo)中国游客来(lai)到塞尔维(wei)亚旅游,是当地旅游部门和(he)旅行社的共(gong)同心愿。2023年1月至11月,赴塞中国游客同比(bi)增长达(da)2.3倍(bei)。

“习近平主席的访(fang)问为深化塞中旅游合(he)作提(ti)供了重要契机。我们期待今(jin)年迎来(lai)更(geng)多(duo)中国游客。”塞尔维(wei)亚国家(jia)旅游局局长玛丽亚·拉博维(wei)奇表示,为了吸引更(geng)多(duo)中国游客及提(ti)升中国游客的旅游体验,塞尔维(wei)亚将联(lian)合(he)周边国家(jia),共(gong)同推介旅游资(zi)源。

塞中两国旅游合(he)作也呈(cheng)现(xian)多(duo)元化趋势。2023年5月,塞尔维(wei)亚鲁班工(gong)坊正式揭牌,它由中国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与塞尔维(wei)亚贝尔格莱德应用技术学院合(he)办的中塞旅游学院运营,不仅为塞方学生提(ti)供中式烹饪课程(cheng),也组织中方学生赴塞展开学习交流。“塞尔维(wei)亚鲁班工(gong)坊的设立是塞中人文合(he)作的优秀范本,将为两国人民,尤其是两国青年走近彼此、了解彼此文化、拓展职业技能提(ti)供新平台,为青年创(chuang)造更(geng)多(duo)机遇。”贝尔格莱德应用技术学院酒店管理学院院长萨沙说。

“用音乐和(he)文化搭建民心相通的桥梁”

近年来(lai),中塞文化交流活动日益热络。两国连续多(duo)年共(gong)同举办“欢乐春节”活动,中塞新春音乐会(hui)、浙江婺剧巡演、泉州非遗展演等活动在当地反响热烈,优秀中华文化展演吸引塞民众积极参与。

探寻全球(qiu)发展活力之源的系列纪录(lu)短片(pian)《机遇中国》和(he)展现(xian)跨越时空文明对话的纪录(lu)片(pian)《孔子大街1号》,于今(jin)年5月7日起陆续登陆塞尔维(wei)亚广播电视台。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gong)》将中国河钢9人管理团队带领塞尔维(wei)亚斯梅戴(dai)雷沃钢厂走出困境的故事,谱成一曲以打击乐为主的《钢铁交响曲》,展现(xian)了两国“钢铁人”通力合(he)作、共(gong)创(chuang)辉煌(huang)的过程(cheng)。

“共(gong)建‘一带一路’不仅助力塞中两国在经济合(he)作中取得了丰(feng)硕成果,同时也赋(fu)予(yu)人文交流更(geng)多(duo)可(ke)能性(xing)。”塞尔维(wei)亚作家(jia)斯洛博丹(dan)·弗拉杜希奇表示,塞尔维(wei)亚最受欢迎的当代作家(jia)米洛拉德·帕维(wei)奇的作品被译成中文,并在中国读者中产生了热烈反响。他相信,共(gong)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将推动两国更(geng)多(duo)的文学作品互译出版,使读者能够更(geng)直观地领略到两国文学作品的魅(mei)力。

塞尔维(wei)亚音乐人斯洛博丹(dan)·特古拉曾多(duo)次赴华交流演出。10多(duo)年前,他因上海世博会(hui)与中国结缘,中国歌迷送(song)给他一个(ge)中文名(ming)字“飞龙”。2023年中国春节联(lian)欢晚会(hui)上,飞龙与郎朗、吕思清合(he)作演绎塞尔维(wei)亚民歌《那遥远的地方》。“塞尔维(wei)亚参与共(gong)建‘一带一路’后,我去中国的次数更(geng)多(duo)了。共(gong)建‘一带一路’像(xiang)纽带将两国人民紧紧联(lian)系在一起。”飞龙说,“塞中文化的相通之处,比(bi)我们想象的还要多(duo)。我坚信中国与塞尔维(wei)亚的铁杆友谊,并将尽(jin)我所(suo)能全力支持它,用音乐和(he)文化搭建民心相通的桥梁。”(本报记者 王 迪 沈小晓 任 彦)

(本报记者张志(zhi)文、谢亚宏、王海林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9日 第03 版)

责编:卢思宇、李冉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