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5月金融数据有喜有忧,金融“挤水分”影响或仍在持续,信贷,企业,贷款
2024-06-18 03:53:59
5月金融数据有喜有忧,金融“挤水分”影响或仍在持续,信贷,企业,贷款

6月14日,央行公布5月金融数据显示,5月新增贷款同比大(da)幅少增,但受政府债券融资拉动,当月社会融资规模(mo)同比大(da)幅多增,此(ci)外,5月末(mo),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下降(jiang)4.2%。

市场人士指(zhi)出,未来降(jiang)息降(jiang)准都有空间,其(qi)中降(jiang)息的可能性高(gao)于降(jiang)准。

M1余额同比下降(jiang)4.2%,前五个(ge)月净投放现金3618亿(yi)元

数据显示,5月末(mo),广义货币(M2)余额301.85万(wan)亿(yi)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64.68万(wan)亿(yi)元,同比下降(jiang)4.2%。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71万(wan)亿(yi)元,同比增长11.7%。前五个(ge)月净投放现金3618亿(yi)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guan)分析师王青(qing)指(zhi)出,5月末(mo)M1增速为(wei)-4.2%,较上(shang)月末(mo)大(da)幅下行2.8个(ge)百分点,连续(xu)两(liang)个(ge)月快速下行且处于同比负增长状态,为(wei)有历史记录(lu)以来首次。主要原因有两(liang)个(ge):一是受金融“挤水分”影响,近两(liang)个(ge)月企业贷款数据同比大(da)幅少增,这会直接(jie)导致企业活期存款减少;二是当前楼市仍不振以及市场主体经营和投资活跃度不足,也会对企业存款“活化”带来不利影响。

5月末(mo)M2和M1增速的“剪刀(dao)差”扩大(da)至11.2个(ge)百分点,为(wei)2022年1月以来最高(gao)水平。近期M2与M1增速“剪刀(dao)差”持续(xu)处于高(gao)位(wei),主要原因是居民购房需求下降(jiang),居民存款向(xiang)房企活期存款转移受阻;同时(shi),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经营投资活跃度偏(pian)弱,资金“活化”比重下降(jiang)。明显偏(pian)高(gao)的M2与M1增速“剪刀(dao)差”表明,当前亟须通过有效刺激内需、提振实体经济活跃度,特别是推动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等方式,激发经济内生增长动能。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5月以来,叫(jiao)停存款“手工补(bu)息”的影响仍在发酵,除居民存款在价差优势下继续(xu)向(xiang)非银存款转移外,部分对公存款也有脱媒倾向(xiang)。伴随增量信用扩张(zhang)从表内转向(xiang)表外,对应的货币派生节奏趋缓,M2增长延续(xu)承压;5月政府债发行提速和集中税收缴(jiao)款推升财政存款,也对M2有所拖累。同时(shi),随着协定、通知等对公“类活期”存款付(fu)息率(lu)出现明显下行,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虚增部分正(zheng)逐(zhu)步压降(jiang),这一过程也对M1增长形(xing)成较大(da)扰动。

而(er)部分资金从存款分流到理财后,虽不再纳入M2统计,但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没有出现根本性改变,且当前“挤水分”的效应也使得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geng)实、效率(lu)更(geng)高(gao)。

对此(ci),央行主管媒体《金融时(shi)报(bao)》当日发文称,业内人士认为(wei),上(shang)半年,在金融业“挤水分”、财政发力较慢等因素综合影响下,M1增速下行,这一现象并非企业预期偏(pian)弱单一因素影响。更(geng)深层(ceng)面来看,M1统计口径不包含居民活期存款,使得M1对企业活期存款变动尤为(wei)敏感。往后看,随着财政支出的发力与房地产政策效果(guo)的显现,M1增速有望摆脱负增长,出现反弹。

表内信贷增长总体偏(pian)弱

数据显示,5月末(mo),本外币贷款余额253.31万(wan)亿(yi)元,同比增长8.9%。月末(mo)人民币贷款余额248.73万(wan)亿(yi)元,同比增长9.3%。

前五个(ge)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wan)亿(yi)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8891亿(yi)元,其(qi)中,短期贷款增加293亿(yi)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598亿(yi)元;企(事)业单位(wei)贷款增加9.37万(wan)亿(yi)元,其(qi)中,短期贷款增加2.44万(wan)亿(yi)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11万(wan)亿(yi)元,票(piao)据融资减少3047亿(yi)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5306亿(yi)元。

广开首席产业研(yan)究院(yuan)资深研(yan)究员刘涛指(zhi)出,从历年经验看,1、3、6、9等月是新增信贷和社融较多的月份,5月处于相对中位(wei),但好(hao)于4、7等月份。今年5月人民币贷款新增9500亿(yi)元,尽管比上(shang)月的7300亿(yi)元有所恢复,但相比于2021-2023年同期的15000亿(yi)元、18900亿(yi)元和13600亿(yi)元明显偏(pian)低(di)。这其(qi)中固然有信贷“挤水分”的因素,但也折射当前企业和居民信贷需求依然不足。

分部门看,5月居民贷款仅(jin)增加757亿(yi)元,远低(di)于去年同期的3672亿(yi)元。其(qi)中,短期贷款增加243亿(yi)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14亿(yi)元。居民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同时(shi)大(da)幅下滑,表明居民购房及消费意愿仍有待进一步激发。企业贷款增加7400亿(yi)元,与去年同期的8558亿(yi)元相差不大(da),其(qi)中,短期贷款减少1200亿(yi)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000亿(yi)元,票(piao)据融资增加3572亿(yi)元。企业短期贷款减少表明企业经营用流动资金需求不足;但中长期贷款保持适度增长,有可能与设备更(geng)新等政策推动相关。

对于5月信贷情况,王青(qing)认为(wei),整体上(shang)看,5月新增信贷延续(xu)低(di)位(wei),票(piao)据冲量现象明显,表明在“信贷均衡投放”效应反转后,当前银行信贷额度充裕,信贷下拉因素主要来自市场主体融资需求不足和金融“挤水分”。

展望未来,6月新增信贷和社融环比都会季节性大(da)规模(mo)上(shang)升,而(er)且伴随“贷款均衡投放”效应反转,6月银行信贷额度依然会比较充裕,但市场主体融资需求不足和金融“挤水分”影响还会持续(xu)存在,6月新增贷款可能会继续(xu)受到一定影响。

温彬认为(wei),当前在“挤水分、防空转”的政策导向(xiang)下,金融机构正(zheng)逐(zhu)步摒弃(qi)规模(mo)情结(jie),促进信贷供需更(geng)加匹配;禁止手工补(bu)息和资金空转套(tao)利,企业信贷还款和不续(xu)作增多;叠加实体有效融资需求仍不足(尤其(qi)是传统行业和个(ge)人领域),项目(mu)储备减少、早偿压力抬头,信贷投放强度向(xiang)历史同期均值水平回归(gui)。此(ci)外,部分企业加大(da)发债力度替换贷款和年中票(piao)据融资面临集中到期压力,也对5月新增信贷造成扰动。

后续(xu)看,在低(di)利率(lu)环境和稳地产、促消费等政策组合拉动下,居民消费和信贷倾向(xiang)或延续(xu)平稳修复态势,但力度和可持续(xu)性仍主要受就业、收入等长期变量影响。

社融大(da)增,政府债供给放量是关键

央行数据显示,5月社会融资规模(mo)增量为(wei)20648亿(yi)元,其(qi)中,人民币贷款增加8197亿(yi)元,政府债券增加12266亿(yi)元。初步统计,前五个(ge)月社会融资规模(mo)增量累计为(wei)14.8万(wan)亿(yi)元,比上(shang)年同期少2.52万(wan)亿(yi)元。

刘涛分析指(zhi)出,5月政府债券融资大(da)幅增加主要是得益(yi)于两(liang)个(ge)因素:一是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启动超常规靠前。二是地方专项债发行加快。

温彬认为(wei),近期企业和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快,对社融增速形(xing)成稳定支撑,一定程度上(shang)也反应出财政政策正(zheng)加快落地,社会融资规模(mo)的结(jie)构不断优化。后续(xu),伴随专项债继续(xu)放量提速、超长期特别国债延续(xu)发行、表内贷款投放企稳,年内社融增速或呈现先升后降(jiang)的震荡走势。

对于后期社会融资规模(mo),王青(qing)指(zhi)出,在政府债券发行继续(xu)保持较快节奏推动下,6月新增社融有望继续(xu)保持同比多增。

新京报(bao)贝壳财经记者 张(zhang)晓翀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liu)宝庆(qing)

发布于: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