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新文科”建设能否扭转“重理轻文”?,就业,物理科,考生
2024-07-23 02:14:44
“新文科”建设能否扭转“重理轻文”?,就业,物理科,考生

羊城晚(wan)报记者孙唯实(shi)习生张梓欣

6月(yue)26日,广东省(sheng)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24年普通(tong)高考各(ge)科(ke)类各(ge)分(fen)数(shu)段成绩数(shu)据。根据分(fen)数(shu)段统计,选考历史科(ke)的考生269024人,上线考生共96266人,比去年减少738人。选考物理科(ke)的考生共450961人,上线考生共253795人,比去年增加17709人。可以(yi)看到,物理类考生的数(shu)量逼近历史类考生2倍,上线考生则已经超过了2倍。根据近几年趋势,选考物理的考生在不断增多,这是否意(yi)味着文科(ke)越来(lai)越不受考生青(qing)睐呢(ne)?文科(ke)生到底有没有出路?羊城晚(wan)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文科(ke)似乎正在被“边缘化(hua)”

岭(ling)南(nan)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mei)学院教授、全国本科(ke)教育教学评(ping)估专家李斌辉认(ren)为,从教育发展规(gui)律来(lai)说,高等教育普及化(hua)后,原先带有“精英教育”意(yi)味的文科(ke)专业,特(te)别是文学、艺术、哲学等学科(ke)专业,已经不能(neng)满足大众化(hua)的需要(yao),高等教育必然向应用型、技术性和职(zhi)业性发展。文科(ke)专业的萎缩(suo)、文科(ke)学生的减少,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专利”,当前这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趋势。

李斌辉分(fen)析,高考物理类考生数(shu)量显著增长(chang),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是高等教育普及化(hua)的结果外(wai),还有以(yi)下几个(ge)方(fang)面。

首(shou)先,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类型和结构的引导。由于高科(ke)技核心技术存在被别人“卡脖子”现象,国家对科(ke)学技术和科(ke)技人才的培养(yang)前所未有的重视,自然会影响到考生的选科(ke)和报考。

其次,文科(ke)具有弱功利性和办学效果的延时性与隐含性,建成高水平的难度大,很多大学在学科(ke)资源配置和政策倾斜中很难保证文科(ke)数(shu)量与质(zhi)量,文科(ke)专业的设置相对较少,也不排除文科(ke)人才培养(yang)存在着一定的问题(ti)。

此外(wai),随(sui)着选科(ke)制度的不断变化(hua),不同大学在招生时对选科(ke)组合(he)提出了不同的要(yao)求。不少考生和家长(chang)会把招生范围最广、人数(shu)最多的物理类作(zuo)为首(shou)选。而面对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学科(ke)性质(zhi)决(jue)定了理科(ke)在就业的可选择(ze)性比文科(ke)相对强。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shi),从专业看,理工类、经管类、人文社科(ke)类专业毕业生的offer获得(de)率(lu),从高到低依次为49.4%、47.1%、43.9%。

2024届求职(zhi)毕业生期望行业中,IT/通(tong)信/电子/互联网占比为26.4%,IT互联网行业为应届生贡献很多就业岗位,也是应届生最向往的行业,远超第二名的政府/非营利机构(9.4%)和第三名的文化(hua)/传媒(mei)/娱乐/体育行业(8.9%)。

“我觉得(de)现在就业环(huan)境(jing)以(yi)及整(zheng)个(ge)社会的导向比较注重‘看得(de)见(jian)摸得(de)着’的科(ke)目,理工科(ke)可以(yi)扎扎实(shi)实(shi)地做出成绩来(lai),不像我们(men)文科(ke)更(geng)多的是理论工作(zuo)。”在中山(shan)大学读法学的张砂说,“当然也不是说我们(men)不需要(yao)文科(ke)了,它对于社会发展是非常必要(yao)的。”

“文科(ke)无用”是功利主义产物

“文科(ke)是否真的无用?”这是不少同学在学习文科(ke)后发出的疑问。然而,文科(ke)所能(neng)带来(lai)的,并(bing)不能(neng)用“有用”“无用”来(lai)衡量。

广东外(wai)语外(wai)贸大学俄语专业学生赵然当年抱着探(tan)索的心态选择(ze)了小语种,他说:“我想接触一些新(xin)事物,而且学习一门新(xin)语言可以(yi)打开一个(ge)新(xin)世界,了解到自己曾经未曾深入了解的文化(hua)。在学俄语的过程中表达能(neng)力与反应能(neng)力得(de)到了显著提升,有种‘开眼看世界’的感觉。”在就业方(fang)面,赵然认(ren)为:“我的专业培养(yang)的技能(neng)或能(neng)力不只(zhi)是为了单纯地就业,在获得(de)这些能(neng)力的同时,我的内核也会变得(de)更(geng)加强大,所学到的东西(xi)可以(yi)让我平静(jing)地去看待这个(ge)世界,也可以(yi)冷(leng)静(jing)地处理遇到的难题(ti)。”

“我原本以(yi)为法学就是学好法典然后去运用就可以(yi)了,但是在大学里,法学需要(yao)思辨(bian)、寻找问题(ti),而且一个(ge)问题(ti)往往没有正确答案。在学习过程中,沟通(tong)、思辨(bian)、逻辑(ji)、写作(zuo)能(neng)力都得(de)到了很大的提升。”张砂说。

事实(shi)上,文科(ke)理科(ke)之间(jian)的“热”与“冷(leng)”也是相对的。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同样也显示(shi),从应届毕业生期望就业的岗位分(fen)布看,前三名中,分(fen)别是技术岗、行政/后勤/文秘、财务/审计/税务,文科(ke)就占了两席。总体来(lai)看,文科(ke)、理科(ke),或文理兼可的期望岗位数(shu)量也相差不多。

此外(wai),从offer获得(de)率(lu)变化(hua)情况(kuang)看,理工类毕业生的offer获得(de)率(lu)比2023年下降了5.5个(ge)百分(fen)点(dian)。而在旅游等服务消费、视频博主等新(xin)业态的发展带动下,文科(ke)生就业有所好转,人文社科(ke)类毕业生offer获得(de)率(lu)比去年提高1个(ge)百分(fen)点(dian)。可见(jian),经济结构的转变也在影响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kuang)。

李斌辉表示(shi),“文科(ke)无用”这种观点(dian)是工具理性、功利主义和实(shi)用主义的产物。回望人类史,可发现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跃(yue)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ke)学或者概(gai)括地说文科(ke)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

李斌辉认(ren)为,从具体的个(ge)人来(lai)说,作(zuo)为人,有精神和情感需求,追求价值和意(yi)义。以(yi)追求技术为目的的理工科(ke),很多时候是无法实(shi)现这种功能(neng)的。AI能(neng)够模拟出“今宵(xiao)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yue)”的场景,但永远创造(zao)不出那种意(yi)境(jing)。

“只(zhi)是追求满足物欲的技术,作(zuo)为价值主体的人就有可能(neng)被僭(jian)越,人性就可能(neng)被异化(hua)。”李斌辉认(ren)为,至于文科(ke)生、理科(ke)生,那就更(geng)不存在所谓的优(you)劣之分(fen),“适合(he)”自己的学科(ke)专业就是好的。在自我价值的实(shi)现中,文科(ke)生、理科(ke)生都能(neng)找到自己的路,而且人生的发展,也不是完全取决(jue)于所学是文科(ke)还是理科(ke)所决(jue)定的。但是,一个(ge)完满的人必定是博雅的人,文理兼容的人,否则就是单向度成长(chang)。文科(ke)生和理科(ke)生都必须德才兼备、文理相通(tong),才能(neng)更(geng)好地奉献于国家和社会。

推动“新(xin)文科(ke)”建设,培养(yang)复合(he)型人才

“大学的文科(ke)专业和高中的文科(ke)科(ke)目有很大不同,高中的文科(ke)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知识点(dian)很宽泛,大家总能(neng)找到自己喜(xi)欢的方(fang)面,但大学文科(ke)专业是一种很精细的学习,如果不是很喜(xi)欢,学起来(lai)就很痛苦。”赵然说,“在我看来(lai),文科(ke)是一类门槛低、上限(xian)高的专业。因为门槛低,所以(yi)很多人都能(neng)学,但也因为上限(xian)高,很多人都是学个(ge)半吊子。”

针对文科(ke)教育中存在的问题(ti),交叉学科(ke)或许是一个(ge)方(fang)向。中国矿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苏冉说:“现在比较倡导交叉学科(ke),文科(ke)专业会和理工科(ke)进行一定程度的交叉。我个(ge)人比较期待这种交叉融(rong)合(he),文科(ke)专业尤其是文科(ke)基础专业的学生多注重纵(zong)向学习,横向学习涉及较少,推出交叉学科(ke)可以(yi)有效地减少持续纵(zong)向学习带来(lai)的思维局限(xian)。”但是,张砂也反映,“我的体验不是很好,反而给学生增加学业上的负担,真正能(neng)用到工作(zuo)的技能(neng)没有多少。”

在这种略显“尴尬”的情况(kuang)下,新(xin)文科(ke)建设被提上日程。

四川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chang)傅林在文章中指出,新(xin)文科(ke)建设就是对文科(ke)教育的创新(xin)发展,它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包括教育理念、课程体系(xi)、育人方(fang)式等多方(fang)面的革新(xin)。“当前大学文科(ke)教育出现种种问题(ti),面临一些‘危机’,但这恰恰也是其发展的转机。”

李斌辉认(ren)为,当前国家实(shi)施(shi)的“新(xin)文科(ke)”建设,无疑是解决(jue)文科(ke)专业人才培养(yang)中存在的问题(ti)的最有效路径。“新(xin)文科(ke)”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xin)理念,是创新(xin)文科(ke)人才培养(yang)机制、提升高等教育质(zhi)量的战略举措。“新(xin)文科(ke)”建设主要(yao)是“针对哲学、文学、语言等传统文科(ke)课程进行新(xin)技术融(rong)入、文理交叉及学科(ke)重组,打破原有以(yi)固化(hua)学科(ke)专业培养(yang)人的传统模式。”

在“新(xin)文科(ke)”建设中,文科(ke)专业在人才培养(yang)上将(jiang)打破学科(ke)专业界限(xian),从宏观上重塑(su)知识体系(xi)和思维模式,推动文科(ke)与文科(ke)、文科(ke)与理工农医学科(ke)深度交叉融(rong)合(he);突破学校(xiao)壁垒、促进科(ke)教产教融(rong)合(he),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重点(dian)加强文科(ke)生实(shi)践能(neng)力和原始(shi)创新(xin)能(neng)力培养(yang);把握新(xin)一轮科(ke)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机遇,借(jie)助(zhu)新(xin)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内容更(geng)新(xin)、教学环(huan)境(jing)优(you)化(hua)、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范式革新(xin),以(yi)数(shu)字(zi)化(hua)建设赋能(neng)高等文科(ke)教育高质(zhi)量发展。

“相信通(tong)过实(shi)施(shi)‘新(xin)文科(ke)’建设,当前文科(ke)专业人才培养(yang)当中存在的问题(ti)会得(de)到有效的解决(jue),文科(ke)教育将(jiang)焕发出新(xin)的生命力。”李斌辉说。

(注:张砂、赵然、苏冉均为化(hua)名)

发布于:广东省(sheng)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