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不懈追求新的艺术境界(艺海观澜),表演,京剧,观众
2024-06-18 07:32:52
不懈追求新的艺术境界(艺海观澜),表演,京剧,观众

我在京剧(ju)舞台摸爬滚打60余年,不仅锤炼了技艺,精进了表(biao)演手法,更坚持和(he)传承了优(you)秀的(de)演剧(ju)精神。

在中(zhong)央广播电视总台龙(long)年春晚中(zhong),我有幸与京剧(ju)马派演员朱强合作,共同演绎了京剧(ju)《龙(long)凤呈祥》。这次合作不仅为戏迷们奉上一道年夜饭,同时也是“南麒(周信芳(fang))北马(马连良)”戏曲艺术传统的(de)延续。2022年,我同样在春晚表(biao)演了麒派经典剧(ju)目《徐策跑城》。这部戏的(de)“跑”是点睛动作,我从颤手抓袖、拂袖、翻袖、抖袖到脚上的(de)踢(ti)袍、搓步、倒步、蹚步、绕步以(yi)及弹须、抖髯、吹髯,一气(qi)呵成,赢得了观众(zhong)的(de)掌声(sheng)和(he)认可。网上有评论说这一套(tao)程式表(biao)演令人“清(qing)气(qi)顿起,浊气(qi)全消”,这对我来说是莫(mo)大的(de)鼓励和(he)支持。

古稀有余的(de)我仍活跃在舞台上,希望(wang)通过自己(ji)的(de)表(biao)演,让观众(zhong)感受传统戏曲艺术的(de)深厚魅力,进而点燃观众(zhong)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文(wen)化的(de)兴趣和(he)热爱,为推动中(zhong)华优(you)秀传统文(wen)化的(de)传承与发展(zhan)尽一份绵(mian)薄(bao)之力。

我出生在戏曲世家,祖父是戏班的(de)盔箱(xiang)师(shi)傅,祖母是老旦演员,父亲是武生。耳濡目染(ran),我从小就对舞台感兴趣,算是个(ge)小戏迷。11岁时,我进入京剧(ju)团的(de)学员班,迷上了质朴、苍劲、雄浑的(de)麒派艺术。同年,在地(di)区少儿戏曲会演中(zhong),我表(biao)演的(de)《徐策跑城》获得第一名,这坚定了我学习麒派艺术的(de)决心。

麒派艺术是讲究完整的(de)艺术,要求演员不仅天赋好、嗓子(zi)好、扮相好,还(hai)要有扎实的(de)基本功(gong)尤其是武功(gong)的(de)底子(zi),有创造人物的(de)能(neng)力。所以(yi),麒派一直主张要涉猎多种流派,从中(zhong)吸取有用的(de)养料。在成长的(de)道路上,我转益多师(shi):早年师(shi)承方航生、侯育臣(chen)、达子(zi)红(hong)等文(wen)武老生,打下扎实基础;后来向麒派演员张信忠、明毓昆和(he)杨(yang)派演员曹世嘉学戏,掌握了很多麒派经典剧(ju)目如《宋士杰》《秦香莲(lian)》《乌龙(long)院》等;麒派老生赵麟童(tong)、周少麟和(he)戏剧(ju)导演阿甲的(de)指导和(he)点拨,更是让我对麒派从单纯的(de)喜爱,发展(zhan)出传承创新的(de)使命和(he)责任(ren)。

上世纪末,我来到上海(hai)京剧(ju)院。这里戏曲氛(fen)围浓厚,艺术空间广阔,众(zhong)多前辈老师(shi)和(he)专家学者给予我热心帮助和(he)悉心指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专注于(yu)周信芳(fang)经典剧(ju)目的(de)学习、体会,从感悟人物内心到体会表(biao)演技巧,反复品味(wei)琢(zhuo)磨《徐策跑城》《清(qing)风(feng)亭(ting)》《平贵别窑》等剧(ju)目内涵(han)。海(hai)派京剧(ju)创新、开放的(de)特色,鼓励着我不断与各(ge)地(di)同行进行艺术交(jiao)流和(he)合作演出。继《狸猫换太(tai)子(zi)》之后,我获得了创演《成败萧(xiao)何》的(de)机会。《成败萧(xiao)何》的(de)创作历(li)程是艰难的(de),也是快乐的(de),其关键就是让萧(xiao)何的(de)人物形象有性格,生动、鲜(xian)活起来,使剧(ju)作的(de)主题思想对当代观众(zhong)有启发意义。我还(hai)先后参与了《贞观盛事》《宰相刘罗锅》《东坡宴》《驼哥与金兰》《金缕曲》等剧(ju)目的(de)创作演出,塑造了一些观众(zhong)喜爱的(de)艺术形象。

我在京剧(ju)舞台摸爬滚打60余年,不仅锤炼了技艺,精进了表(biao)演手法,更坚持和(he)传承了优(you)秀的(de)演剧(ju)精神。麒派演剧(ju)精神最重(zhong)要的(de)有两点,一是为大众(zhong)表(biao)演,注重(zhong)社会责任(ren),展(zhan)现时代精神;二是从生活出发,用心体验人物,用人物的(de)真实情感去调动戏曲程式的(de)技巧与动作。一直以(yi)来,我身(shen)体力行,继承发扬老一辈的(de)艺术传统,同时与时俱进,把自己(ji)的(de)体会融入艺术表(biao)演中(zhong)。

对戏曲艺术来说,演员要有代际传承,观众(zhong)也要后继有人。培养青年观众(zhong)是个(ge)很迫切的(de)任(ren)务。我常常感到自己(ji)的(de)演员生涯(ya)是幸运的(de),这幸运不仅因为我遇到了京剧(ju)艺术,遇到了一个(ge)个(ge)好的(de)角色,更重(zhong)要的(de)是身(shen)处今天这个(ge)安定祥和(he)、蒸蒸日上的(de)时代,文(wen)化繁荣发展(zhan)让更多人爱上京剧(ju),并从中(zhong)得到熏陶(tao)与启迪。

我热爱京剧(ju)事业(ye),观众(zhong)给了我这么多鼓励和(he)荣誉,我必须承担(dan)起自己(ji)的(de)责任(ren)。朝沐杏雨,暮(mu)洒甘霖,师(shi)辈的(de)教导不敢忘怀(huai)。我将继续肩承京剧(ju)薪火相传的(de)使命,既认认真真演戏,不懈(xie)追求新的(de)艺术境界,也用心用情传艺,将自己(ji)的(de)经验传授给青年演员,让戏曲艺术焕(huan)发新的(de)活力。

(作者为京剧(ju)演员,贾(jia)瑞虹采访(fang)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4日 20 版)

发布于(yu):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