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口述史、记忆网络与文化保育,在历史社区中发现“附近”,保护,上海,建筑
2024-07-23 06:11:09
口述史、记忆网络与文化保育,在历史社区中发现“附近”,保护,上海,建筑

·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带来了文化断(duan)层的问题,从拆旧建新、商业开发到文化保育,历史社(she)区的人文意(yi)涵越来越受(shou)到重(zhong)视。

·如何在城市变迁中深度挖掘、记录在地文化,以多样(yang)的形式呈现文化,是文化保育关注的核(he)心议题。口述史、社(she)区营造等是文化保育重(zhong)要的实践方法。

·文化保育项目需要长期扎根社(she)区,鼓励本地居(ju)民参与,在尊重(zhong)和保护本地文化的前提下实现文商结合,才能构(gou)建可持续的合作网(wang)络。

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断(duan)层问题日渐凸显。近(jin)年(nian)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zhong)视挖掘历史社(she)区的人文意(yi)涵。除了政府自上而下地推动外,文化、艺术(shu)组织和专业人士(shi)也主动发起相关实践,唤醒更(geng)多人对历史社(she)区和在地文化的关注。文化保育(culture conservation)便是其中的一(yi)种方式。

本期报告聚焦由候车式工作室主持的“枕流之声”口述史项目、由外滩美术(shu)馆发起的“客堂间”社(she)区公(gong)共项目,以及入选首批“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香港美荷(he)楼活化项目。三个项目都关注本地社(she)区,挖掘在地文化,同时通过多种媒介方式呈现文化保育的研究成(cheng)果。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对项目负(fu)责人采访,分析其中的方法,试图(tu)为文化保育实践提供借鉴。

从拆旧建新、商业开发到文化保育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进入快速扩(kuo)张阶段。在大规模的城市开发中,功(gong)能退化的历史社(she)区往往成(cheng)为旧城改造的对象。以上海为例(li),1980年(nian)代(dai),伴随《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li)》(1982年(nian)5月,国务院(yuan)颁布)和《上海市拆迁房屋管理办法》(1982年(nian),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等一(yi)系(xi)列法律法规的出台(tai),“大拆大建”开始在城市开发中推进。1981年(nian),为建设上海电信(xin)大楼,黄浦区马德(de)里、福兴里、永福里所在的里弄(nong)街区征收动迁。这(zhe)是比较早期的拆迁案(an)例(li)。

1990年(nian)代(dai),旧城空间的商业价值开始受(shou)到重(zhong)视,开发商成(cheng)为历史社(she)区更(geng)新改造的主体。上海新天地——动迁居(ju)民,修缮作为文化符号的历史建筑,引入文旅商业——成(cheng)为备受(shou)推崇的改造范例(li)。

历史社(she)区的拆迁和商业开发的同时,历史风(feng)貌保护制度也在逐步建立。1990至2000年(nian),上海先后公(gong)布三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录。2002年(nian),《上海市历史文化风(feng)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li)》颁布,确定(ding)了44个历史文化风(feng)貌区。2004年(nian),上海市规划局以《衡山路--复(fu)兴路历史文化风(feng)貌区保护规划》为试点,开展历史文化风(feng)貌区控制性(xing)详(xiang)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同年(nian),中心城区12片历史文化风(feng)貌区的控制性(xing)详(xiang)细规划完成(cheng)。

2005年(nian)和2015年(nian),第四批、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分别公(gong)布;2016年(nian),119处风(feng)貌保护街坊和23条风(feng)貌保护道路列入上海市历史文化风(feng)貌区范围(wei)扩(kuo)大名单。上海逐步建立以精(jing)细化管理为特征的历史风(feng)貌保护体系(xi)。

(点击查看上海第一(yi)至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风(feng)貌区)

开发与保护常(chang)常(chang)陷入两难(nan)的“二(er)分法”。“新天地模式”以历史文化价值为卖点进行商业开发,有批评认为其只保留空间外壳而破坏本地文化,导致了街区士(shi)绅化的趋势;而历史风(feng)貌区的保护也常(chang)“重(zhong)空间而轻人文”。同济(ji)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yuan)教授邵甬,上海历史风(feng)貌保护存在“风(feng)”(人文内(nei)涵)“貌”(物质空间)分离的问题。“风(feng)貌保护在实际操作中仅(jin)仅(jin)是对个别地段外部环境的美化和整治,而缺少对街区内(nei)部人居(ju)环境的改善(shan),人文内(nei)涵的挖掘和培育。”

如何挖掘历史遗存的人文内(nei)涵,培育公(gong)众对真实历史的了解和认同?以口述史、田野调查等为方法的文化保育提供了一(yi)种路径。相比于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历史建筑重(zhong)建和修复(fu),文化保育注重(zhong)自下而上的社(she)会参与,关注生(sheng)活历史、集体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的保存和培育,鼓励专业力量、民众、社(she)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历史文化保护。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再生(sheng)是一(yi)项系(xi)统工作,涉及多个领域和视角。如何让历史遗存更(geng)好地“活”在当下,方式不止文化保育一(yi)种。不同的历史遗存面临不同的情况,该采取怎(zen)样(yang)的方式保护,应视具体情况而定(ding)。本文通过3个文化保育活化案(an)例(li)的分析,总结其中可供推广的经验。

“枕流之声”:通过口述史编织跨时代(dai)的社(she)区网(wang)络

《枕流之声:百年(nian)枕流公(gong)寓的口述史》(上海人民美术(shu)出版社(she),2024)

枕流公(gong)寓建于1930年(nian),是第二(er)批上海优秀历史建筑。建筑采用折中主义风(feng)格,内(nei)部装潢高档、名人汇集,有“海上名楼”之称,位于上海静安区华山路,临近(jin)上海戏剧(ju)学院(yuan)、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shu)剧(ju)院(yuan)等艺文机构(gou)。

2020年(nian)底,受(shou)静安寺街道委(wei)托,由城市研究者赵令宾发起的候车式文化工作室对枕流公(gong)寓开展为期四个月的“枕流之声”口述史项目,通过访谈拍摄、文物信(xin)息采集等方法挖掘建筑历史和人文故事。2023年(nian)在静安区文旅局的支持下,团(tuan)队又进行了第二(er)期项目。两期“枕流之声”共访问21个与公(gong)寓联系(xi)密切的家庭,近(jin)30位居(ju)民和工作人员。2024年(nian),项目成(cheng)果集结出版为《枕流之声:百年(nian)枕流公(gong)寓的口述史》一(yi)书。

“枕流之声”项目组汇集了十余位不同领域的成(cheng)员,分别承担访谈、文稿整理和编辑、摄影、摄像、视频剪辑、历史建筑测绘和建模等工作。

2020 年(nian)秋(qiu),由无人机拍摄的枕流公(gong)寓东侧和南侧立面 图(tu)片来源:候车式文化工作室

口述史项目的第一(yi)步是针对历史社(she)区的背景调研和文献梳理。团(tuan)队成(cheng)员向(xiang)静安区档案(an)局、静安区文史馆等单位收集史料,并(bing)从多种渠道搜寻(xun)有关枕流公(gong)寓的文献记载(zai)、历史照(zhao)片和平面图(tu)。曾经居(ju)住(zhu)在这(zhe)里的人的生(sheng)活和记忆同样(yang)是值得挖掘和保存的文化资料,“档案(an)文献中很少会讲到百姓的生(sheng)活方式和记忆细节,通过口述的方式呈现这(zhe)些内(nei)容,能够(gou)填补这(zhe)一(yi)空白。”赵令宾谈到。

对于曾经居(ju)住(zhu)在此的人来说,建筑不仅(jin)仅(jin)是外壳,也是可以触景生(sheng)情的“景”,因而访谈地点通常(chang)选在受(shou)访者的家中。对于已经搬离枕流公(gong)寓的居(ju)民,访问员则(ze)会邀请他们回到公(gong)寓的走廊、楼道等公(gong)共区域进行访谈。“枕流之声”以历史建筑为锚点,“我(wo)们也希望让人们回到这(zhe)个空间中,通过空间唤起大家的很多记忆。”赵令宾说。

运用口述史的方法保存在地文化通常(chang)会遇(yu)到这(zhe)样(yang)的问题:各(ge)个受(shou)访者对于同一(yi)事物的记忆常(chang)有偏差(cha),如何核(he)实口述史材料中的事实真伪?例(li)如对于枕流公(gong)寓的地下室内(nei)是否有游泳(yong)池一(yi)事,不同的人说法不一(yi)。有1950年(nian)代(dai)搬入的居(ju)民说地下室没(mei)有游泳(yong)池;而另(ling)一(yi)位居(ju)民则(ze)转述自己(ji)听到的说法,说泳(yong)池被填埋了。赵令宾指出,如果没(mei)有找到确凿的史料,在口述文稿中一(yi)般会保留不同的说法。“不同年(nian)代(dai)的人对于同一(yi)事物有不同的记忆,这(zhe)本身就是个值得研究的议题。”

2020年(nian)秋(qiu),在居(ju)民家中进行集体预访 图(tu)片来源:候车式文化工作室

作为一(yi)项文化保育项目,“枕流之声”不仅(jin)实现了文化的“保”(保存、保护),也促成(cheng)了文化的“育”(培育),唤起了居(ju)民的文化保护意(yi)识和认同感。一(yi)方面,项目成(cheng)果留存了有关不同世代(dai)居(ju)民生(sheng)活的口述史档案(an)资料,建筑平面图(tu)和3D模型的制作也为今(jin)后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另(ling)一(yi)方面,口述史如同社(she)区的“粘合剂”,借由做口述,许多已经搬离公(gong)寓的居(ju)民重(zhong)新相聚。文稿和视频在网(wang)上发布后,候车式工作室收到了更(geng)多与枕流公(gong)寓有关的线索(suo),受(shou)访的居(ju)民也持续地提供相关的照(zhao)片、物件等资料,很多老人写(xie)邮件来找寻(xun)自己(ji)旧时的朋友、同学。

以枕流公(gong)寓为核(he)心,受(shou)访者和工作人员共同编织出一(yi)张跨越时代(dai)的网(wang)络。通过梳理、讲述私人记忆,历史事件与个人和社(she)区勾连,居(ju)民也增强了对于社(she)区的身份认同。

“客堂间”:艺术(shu)机构(gou)如何与“附近(jin)”交(jiao)流

提起外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黄浦江边的万国建筑群。然而外滩的“背面”——高楼之下的里弄(nong)社(she)区则(ze)常(chang)常(chang)被忽(hu)略。这(zhe)正是“客堂间”关注的区域。

“客堂间”是外滩美术(shu)馆在2020年(nian)发起的社(she)区公(gong)共项目。“客堂间”在上海话中意(yi)为里弄(nong)房屋的“客厅”之意(yi)。该项目长期关注美术(shu)馆所在的外滩区域内(nei)的社(she)区变迁,联合艺术(shu)家、学者、策展人等组建研究小(xiao)组,与社(she)区居(ju)民建立联系(xi)。项目进展和成(cheng)果以印刷册《客堂间·故事》、展览、茶话会等形式呈现,讲述社(she)区变迁和个人的生(sheng)活历史。

郑(zheng)佩菡此前担任外滩美术(shu)馆的教育主管,她也是“客堂间”项目的发起人之一(yi)。她谈到,尽管美术(shu)馆已经在虎丘路开了十多年(nian),但(dan)美术(shu)馆并(bing)不了解居(ju)民,居(ju)民也不了解美术(shu)馆。“了解周(zhou)围(wei)的居(ju)民,了解这(zhe)个区域发生(sheng)过什(shi)么,以及正在发生(sheng)什(shi)么,这(zhe)是‘客堂间’的出发点,也是美术(shu)馆公(gong)共教育的使命。”

“客堂间”项目以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在项目过程中,上海史研究团(tuan)体“城市考古”与外滩美术(shu)馆开展了长期合作,联合进行基于外滩街道的历史和社(she)会研究。项目成(cheng)员梳理了外滩地区百年(nian)前的历史影像资料和文献,追溯这(zhe)一(yi)区域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并(bing)在南苏州路、延安东路、河南路和中山东一(yi)路合围(wei)区域开展实地调研。

“客堂间”项目不仅(jin)关注本地居(ju)民,也调研周(zhou)围(wei)的餐厅老板以及街区内(nei)的劳动者。例(li)如,团(tuan)队曾拜访上海海关钟楼的第四代(dai)守钟人,以及外滩美术(shu)馆的电工。多元化的项目组成(cheng)员也丰富了调研的角度和呈现方式,同济(ji)黄浦设计创意(yi)中学的学生(sheng)参与了社(she)区调研,音乐人孙大肆也以音乐创作参与项目,以调研所得为灵感创作歌曲。

调研成(cheng)果的呈现方式也是至关重(zhong)要的环节,如何让本地居(ju)民真正参与其中,关系(xi)到该项目能否真正实现文化保育之“育”。最终,项目结果呈现采用贴(tie)近(jin)老居(ju)民生(sheng)活习惯的方式。除了展览之外,项目组也设计了《客堂间·故事》画报和茶话会。从2020年(nian)11月到2023年(nian)11月,三年(nian)时间里团(tuan)队一(yi)共制作了八期《客堂间·故事》画报,以图(tu)文、手(shou)绘等形式展现社(she)区故事。郑(zheng)佩菡提到,书报亭和公(gong)告栏过去在小(xiao)区里随处可见,而现在几乎(hu)消失。他们采用了报纸这(zhe)一(yi)“复(fu)古”的媒介,因为“老年(nian)居(ju)民们对这(zhe)种形式最熟(shu)悉,可能更(geng)有感触”。

《客堂间·故事》画报 图(tu)片来源:受(shou)访者提供

项目组还在美术(shu)馆内(nei)举(ju)办了一(yi)系(xi)列茶会会活动,拉(la)近(jin)与居(ju)民的距离。茶会会既开放给美术(shu)馆的观众,也通过街道和居(ju)委(wei)会邀请居(ju)民参与。茶话会鼓励居(ju)民分享。例(li)如2021年(nian)6月的一(yi)次活动中,“城市考古”创始人徐明与居(ju)住(zhu)在虎丘路附近(jin)的居(ju)民孔阿(a)姨共同主持,分享虎丘路、香港路一(yi)带的历史变迁和生(sheng)活记忆。

郑(zheng)佩菡谈到,“客堂间”的一(yi)个重(zhong)要着眼点在于“记录正在消失的普通人的故事”。随着黄浦区新一(yi)轮动迁启动,从2022年(nian)开始,居(ju)民陆续搬离虎丘路、圆明园路区域。面对变迁和消失的历史社(she)区,探索(suo)和记录曾经生(sheng)活于此的人文故事也是为过去留一(yi)份档案(an)。“通过‘客堂间’这(zhe)样(yang)的项目记录和传播,是对历史的见证(zheng)。让更(geng)多人知道这(zhe)个区域曾经的样(yang)貌,在变迁之中有根可循,是很宝贵的事情。”郑(zheng)佩菡说。

客堂间·茶话会活动 图(tu)片来源:受(shou)访者提供

香港美荷(he)楼:文化与商业如何平衡互利

如何在城市变迁中深度挖掘、记录在地文化,以多样(yang)的形式呈现文化,是文化保育关注的核(he)心议题。中国港澳台(tai)地区在文化保育与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方面有成(cheng)熟(shu)的体系(xi)和经验,香港的美荷(he)楼活化项目是经典案(an)例(li)之一(yi)。

1990年(nian)代(dai),港澳台(tai)地区的社(she)区文化保育运动兴起并(bing)日渐繁荣。2010年(nian)以后,扎根于本地社(she)区的文化保育形式日渐多样(yang)化,口述史、社(she)区营造、宗祠和村落(luo)保育等都被纳入文化保育的实践框架。文化保育的体系(xi)逐渐清晰。

香港发展局下辖的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自2008年(nian)开始推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鼓励非营利机构(gou)对属于政府的古迹建筑提出“再利用”建议,以社(she)会企业的形式使用建筑,发挥建筑历史作用,服务本地社(she)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实施至今(jin),已进行七期,活化利用了20余座历史建筑。

美荷(he)楼被纳入首批活化计划,该建筑位于九龙(long)深水埗,曾安置过超过50,000名受(shou)1953年(nian)石硤尾火灾影响的居(ju)民,是香港1950年(nian)代(dai)公(gong)共房屋的代(dai)表。美荷(he)楼在2005年(nian)关闭。2013年(nian),香港青年(nian)旅舍协会将大厦(sha)改造为旅舍,并(bing)在原址设立生(sheng)活馆,展现社(she)区历史和公(gong)屋居(ju)民居(ju)住(zhu)环境。此外,协会还建立了美荷(he)楼旧居(ju)民网(wang)络,联系(xi)往日邻里,通过研究、导赏(shang)等公(gong)共教育活动挖掘、呈现其生(sheng)活文化。

赵令宾此前也是美荷(he)楼活化项目的成(cheng)员之一(yi)。她提到,一(yi)方面政府会给予参与历史建筑活化的企业很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和租金优惠;另(ling)一(yi)方面,活化项目必须自负(fu)盈亏。美荷(he)楼活化项目可分为旅舍业态和文化业态,前者是项目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比较大;而后者则(ze)深入挖掘本地社(she)区的历史文化,输出公(gong)共价值。文化保育的途径之一(yi)是举(ju)办多样(yang)的文化活动。例(li)如,项目成(cheng)员开展过口述历史工作坊,邀请香港本地乐队举(ju)办音乐会,还推出过“美荷(he)影楼”,请曾经居(ju)住(zhu)于此的家庭回到大楼拍照(zhao)留念(nian)。

美荷(he)楼生(sheng)活馆内(nei)的展览 图(tu)片来源:香港青年(nian)旅舍协会

文化如何保育:扎根社(she)区、文商结合与多元力量参与

当下,历史建筑活化项目多通过将建筑原本的工业、居(ju)住(zhu)功(gong)能置换为商业业态实现,缺乏对本地原有文化的深入探索(suo)。重(zhong)视物质空间的符号价值,忽(hu)视空间原本的历史人文内(nei)涵。近(jin)年(nian)来在国内(nei)兴起的文化保育探索(suo)提供了弥补这(zhe)一(yi)缺陷的一(yi)种方法。

从上文提到的文化保育探索(suo)中,可以总结出如下几点经验:

第一(yi),文化保育项目需要长期扎根社(she)区,持续积累和投入。相比于以商业开发为主导的“新天地”模式,文化保育投入的时间长、获利少。长期投入需要足够(gou)的资金支持,政府基金和企业赞助可成(cheng)为资金渠道。

第二(er),文化业态与商业结合,建设可获利、可持续的社(she)区品牌。文化保育应做到“文商结合”,尊重(zhong)和保护本地文化,同时可依托文旅等社(she)区商业营利。与此同时,需要避免过度商业化对在地居(ju)民和文化造成(cheng)的影响。

第三,文化保育项目应构(gou)建包容、开放的框架,鼓励本地居(ju)民参与,群策群力。本地居(ju)民参与是文化保育的重(zhong)要内(nei)容。街道、居(ju)委(wei)会等基层管理者可发挥组织、动员作用,鼓励居(ju)民参与。此外,应鼓励文化艺术(shu)机构(gou)以及城市文化研究者、爱好者开展文化保育项目,通过展览、城市漫步、沙龙(long)等形式传播本地文化,唤醒公(gong)众的文化保育意(yi)识,在专业机构(gou)、公(gong)众、企业、政府之间构(gou)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合作网(wang)络。

参考资料:

1.李彦伯《上海里弄(nong)街区的价值》,同济(ji)大学出版社(she)(2016).

2.邵甬.从“历史风(feng)貌保护”到“城市遗产保护”——论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上海城市规划,2016.

3.袁奇峰,蔡天抒.以社(she)会参与完善(shan)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xi)——来自广东的实践.城市规划,2018.

4.马英豪.驱动与孵化:历史街区文化保育的社(she)会工作策略——以“老济(ji)南记忆馆”为例(li)[J].社(she)会福利,2023.

--------------

澎湃城市报告,一(yi)份有用的政商决策参考。

由澎湃研究所团(tuan)队主理,真问题,深研究。用“脚力”做调研,用“脑力”想问题,用“笔力”写(xie)报告。

发布于:上海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