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澳门天天彩151到157开彩记录-员工忽然发现自己“被辞职” 法院认定辞职报告非员工本人意愿 判令公司赔偿3.6万元,试用期,考核,要求
2024-06-02 20:14:30
澳门天天彩151到157开彩记录-员工忽然发现自己“被辞职” 法院认定辞职报告非员工本人意愿 判令公司赔偿3.6万元,试用期,考核,要求

北京青(qing)年报记者5月29日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获悉,近日东城法院审理的一起关于劳动合同(tong)解除的案(an)件中(zhong),因劳动者提交辞职报告是根(gen)据公司要求,而非出于个人真实意思(si)表示,法院最终认定公司系违法解除劳动合同(tong)。

员工接手新项目时得知(zhi)“被辞职” 劳动仲(zhong)裁(cai)部门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tong)赔偿(chang)金

法院介绍,2022年3月,陈某入职某公司,与该公司签订《劳动合同(tong)》。双方(fang)约定,陈某在该公司担任连锁发展专(zhuan)家一职,负责某省内各个地(di)级城市、县(xian)级城市的公司商业项目的拓展工作,工作地(di)点主(zhu)要为某省,合同(tong)期限为5年。其中(zhong),试用期为6个月,自2022年3月4日起至(zhi)2022年9月3日止。在试用期内,如(ru)果陈某被证明不符合公司录用条件,公司有(you)权解除劳动合同(tong)。陈某也(ye)有(you)权解除合同(tong),但(dan)需至(zhi)少提前三个工作日通知(zhi)公司。试用期内,公司有(you)权随时对陈某进行试用期考核,如(ru)陈某未完成试用期考核指标,就代表不符合公司正式录用的条件。同(tong)日,陈某与公司签订了《绩效考核责任书(shu)》,约定考核期限自2022年3月4日起至(zhi)2022年9月3日止,并(bing)约定了具(ju)体考核指标。

2022年8月底,眼看考核期临近届(jie)满,但(dan)陈某所对接的客户表示需要推(tui)迟几天转款,陈某万分着急,生(sheng)怕因此达不成考核目标。此时,公司主(zhu)动找到陈某,以“为陈某延长试用期到9月30日”为由,向陈某发送事前制作好的《延长试用期申请》和《辞职报告》模板。

陈某随后填写了上述申请和报告,在《延长试用期申请》中(zhong),陈某表示因几个项目即将落地(di),将加快项目签收及收款,申请延长试用期至(zhi)2022年9月30日。辞职报告内容为:“我(wo)是2022年3月份入职公司的员工陈某,自我(wo)进入公司以来,……经过我(wo)思(si)考后,由于个人的原因做出了离(li)职的决定(2022年9月30日离(li)开公司)。再次(ci)感谢(xie)公司、领(ling)导及同(tong)事们(men)对我(wo)帮助和照顾,望领(ling)导批准。2022年8月31日。”

此后,陈某负责的项目款项到账,陈某达到了公司转正的考核条件。在公司工作群中(zhong),其他同(tong)事也(ye)对陈某表示了祝贺:“恭喜华北团队(dui)陈某项目收款100万。”陈某在微信群中(zhong)也(ye)向领(ling)导和同(tong)事表达了感谢(xie):“感谢(xie)领(ling)导在工作上支持帮助,在今后工作中(zhong)我(wo)会(hui)继续努力,全(quan)力以赴完成团队(dui)任务。”随后,公司人力部门也(ye)发来了转正申请,并(bing)告知(zhi)格式要求,陈某按照要求向公司人力发送了转正申请书(shu)。之后的几天,陈某按照公司的要求出差办公,接手新的项目。

令陈某完全(quan)想不到的是,10月20日,公司突然向陈某发送了《解除通知(zhi)》。更(geng)让陈某惊(jing)讶的是通知(zhi)中(zhong)解除的理由:“我(wo)公司已于2022年9月12日收到你的辞职报告,同(tong)意批准你的辞职申请……请你按照公司要求办理离(li)职手续,领(ling)取相(xiang)关证明。”

陈某无(wu)法接受这样的解聘理由,认为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tong),于是向劳动仲(zhong)裁(cai)部门申请仲(zhong)裁(cai),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tong)赔偿(chang)金,仲(zhong)裁(cai)委支持了陈某的请求。但(dan)公司不服仲(zhong)裁(cai)结(jie)果,起诉至(zhi)法院,请求法院确认其无(wu)需向陈某支付解除劳动合同(tong)赔偿(chang)金。

公司诉至(zhi)法院后 员工称辞职报告非自身真实意愿

庭审中(zhong),双方(fang)各执一词。公司认为,陈某因为个人原因提交辞职报告,公司于2022年9月12日收到该报告,并(bing)于10月20日批准其辞职。陈某系主(zhu)动提出辞职,双方(fang)劳动合同(tong)的解除属合法解除,公司不应向陈某支付解除劳动合同(tong)赔偿(chang)金。为此,公司提交了陈某的辞职报告和公司的批准通知(zhi)。

陈某则表示,辞职报告是根(gen)据公司要求所作,并(bing)非自己的真实意愿,且自己在报告中(zhong)也(ye)注明辞职申请仅在2022年9月30日前有(you)效,所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tong)违法。为此,陈某提交了公司人力部门员工陆某于2022年8月26日让自己书(shu)写辞职报告时发的微信记录:“延长试用期的申请和辞职报告都编辑完了打印出来,手动签名,然后把原件寄给我(wo)吧,我(wo)们(men)这边帮大家统一提延长试用期的申请,延长到9月30日,离(li)职申请也(ye)按这个来。您这边还麻烦尽快,因为您的试用期到9月3日。”此外,陈某也(ye)表示,自己没(mei)有(you)辞职的想法,在完成试用期考核任务后,仍然在继续工作、出差,并(bing)按照公司要求提交了转正申请。陈某同(tong)时出示了出差票据,及2022年10月8日公司人力部门让其准备转正申请的微信聊天记录。

法院:证据显示员工没(mei)有(you)个人原因离(li)职的意愿及行动 判(pan)令公司支付赔偿(chang)金3.6万元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an)的争议焦点主(zhu)要为公司依据陈某的辞职报告解除劳动合同(tong)是否合法。

首先,从辞职报告的形成来看,虽然陈某在2022年8月31日向公司提交辞职报告,但(dan)结(jie)合双方(fang)聊天记录内容可知(zhi),陈某同(tong)时提交延长试用期申请的行为已经与“辞职”形成矛盾(dun)。同(tong)时,无(wu)论是辞职报告亦或是延长试用期申请,均系按照公司要求提交,并(bing)非完全(quan)出于个人意愿,且陈某在申请将试用期延长至(zhi)2022年9月30日的同(tong)时,在辞职报告的最后添加了日期“2022年9月30日离(li)开公司”,系对离(li)职的时间(jian)进行限定。结(jie)合该辞职报告的书(shu)写时间(jian)和内容,陈某是因试用期临近,但(dan)项目款需晚些到账,在此情(qing)况(kuang)下同(tong)意按照公司模板书(shu)写辞职报告,其真意为若至(zhi)9月30日,项目款仍然无(wu)法到账,陈某自愿离(li)职。但(dan)根(gen)据审理查明,陈某负责的项目款项最终到达公司账户,在此情(qing)形下陈某所书(shu)辞职报告并(bing)不适用。

从陈某实施的具(ju)体行为来看,在书(shu)写提交辞职报告后,陈某仍然积极工作,推(tui)动项目签约、加盟费的支付,并(bing)最终成功达成考核目标。在按照公司要求发送转正申请后,仍继续出差工作。可以看出,陈某本身并(bing)无(wu)因个人原因离(li)职的意愿及行动。此外,对于为何陈某提交辞职报告后,公司又通知(zhi)其提交转正申请,公司并(bing)未作出合理解释。公司在2022年10月8日通知(zhi)陈某提交转正申请,又在同(tong)月20日“批准辞职”,前后矛盾(dun),不符合常(chang)理。

最终,东城法院认为,某零售公司以陈某提交辞职报告为由解除劳动合同(tong)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tong)的情(qing)形,违背(bei)了诚实信用原则,判(pan)令公司向陈某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tong)赔偿(chang)金36000元,该案(an)现已生(sheng)效。

法院表示,实践中(zhong),当劳动者单方(fang)提交辞职报告后,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tong)的解除往往没(mei)有(you)任何责任。因此,个别(bie)用人单位为了不付代价地(di)解除劳动关系,伪造了劳动者“自愿辞职”的表象。所以在认定辞职报告时,应结(jie)合辞职报告书(shu)写的背(bei)景、启动的主(zhu)体、辞职报告具(ju)体内容、是否附有(you)生(sheng)效或者解除条件、报告书(shu)写后的行为等进行综合考量,探求劳动者的真实意思(si),以更(geng)好确定双方(fang)对于劳动合同(tong)解除的责任。在认定劳动者系试用期自愿离(li)职时应考虑:一方(fang)面劳动者有(you)离(li)开工作单位,终止双方(fang)劳动合同(tong)的主(zhu)观意思(si)表示;另一方(fang)面劳动者实施了停止工作、办理交接等具(ju)体行为,或并(bing)未实施提起转正申请、重新签订正式劳动合同(tong)等矛盾(dun)行为。

具(ju)体到本案(an)中(zhong),陈某按照公司要求提交辞职报告的本意并(bing)非要离(li)职,而是希望延长考核期完成考核目标转正成为正式员工。公司在明知(zhi)陈某真实意思(si)的情(qing)况(kuang)下,罔顾陈某本意,依据陈某提交的辞职报告解除劳动合同(tong),于情(qing)不容,于理不合,于法无(wu)据。

法院表示,用人单位不能只重效益而轻责任,应承(cheng)担起应尽的社(she)会(hui)责任,在劳动合同(tong)的签订、履约、变更(geng)、解除等过程中(zhong),秉持诚实信用原则,规范(fan)用工行为,遵守法律法规。同(tong)时,也(ye)建议劳动者在应单位要求书(shu)写或签署一些文件时,能够将证明其真实意愿的证据加以固(gu)定,依法维(wei)护(hu)自身权利(li)。

文/北京青(qing)年报记者 屈畅

编辑/朱葳

发布于: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