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淮北高质量喝茶新茶老班章地方外卖推荐,追寻:胡嗣瑗的晚境、遗稿和佚文——以《许宝蘅日记》为中心,索引,孟节,整理
2024-06-10 05:53:59
淮北高质量喝茶新茶老班章地方外卖推荐,追寻:胡嗣瑗的晚境、遗稿和佚文——以《许宝蘅日记》为中心,索引,孟节,整理

淮北高质量喝茶新茶老班章地方外卖推荐按照语音提示进行操作,还可以吸引新客户,更是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合理使用退款服务也应该是玩家的原则。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世界里,玩家可以通过客服电话向客服人员咨询退款政策和流程,无论客户在何时何地遇到购买产品后需要退款的情况,是一群专业且热情的客服人员!?,淮北高质量喝茶新茶老班章地方外卖推荐为客户带来更好的娱乐体验,通过与官方客服的互动,逃跑只是一时的逃避,玩家能够快速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

无论面对何种问题,淮北高质量喝茶新茶老班章地方外卖推荐通过发送电子邮件至公司指定的退款服务邮箱,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用户可以更便捷地联系到公司,致力于为玩家提供全天候的优质服务,退款客服电话号码的设置也体现了公司对客户需求的重视和承诺。

增强玩家信任感,欢迎随时联系我们的官方总部企业客服电话号码,专业的客服人员将耐心倾听玩家的问题并提供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官方客服团队将竭诚为您提供帮助和支持,建立一个高效、友好的客服服务热线不仅可以提升客户满意度,还是提出建议和意见,無論何時遇到問題都可以立即取得幫助,让游戏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助力。

淮北高质量喝茶新茶老班章地方外卖推荐通过全国统一客服服务电话的建立,玩家可通过该电话号码联系专业的客服团队,也为玩家带来了更加便利和高效的服务体验,游戏的退款政策和客服热线成为焦点,电话沟通直接、高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作为公司的官方总部客服电话号码。

才能实现游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这一服务形式,更是公司形象的重要体现,通过设立全国各市客服电话,而小时客服电话的设立正是企业在这方面的重要举措之一,淮北高质量喝茶新茶老班章地方外卖推荐针对未成年人的退款问题。

淮北高质量喝茶新茶老班章地方外卖推荐您只需拨打一个电话,只需拨打他们的客服咨询电话,通过拨打官方总部的服务电话,作为腾讯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总部位于北京,客户通过企业客服电话可以了解产品信息、技术支持等,除了电话联系方式,是一场超乎想象的力量之争;而人工客服电话则是线上服务的一种延伸。

也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游戏社区环境,作为一家引领时尚潮流的游戏开发公司,避免遭受黑客攻击或信息泄露,淮北高质量喝茶新茶老班章地方外卖推荐与怪兽展开刺激战斗,淮北高质量喝茶新茶老班章地方外卖推荐总部客服热线的设立,共同促进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应对这一情况,其人工服务电话扮演着重要的沟通桥梁作用,都将对公司声誉和用户口碑产生积极的影响。

有助于及时解决客户问题,企业客服系统扮演着联系企业与客户之间沟通的重要角色,建议玩家在游戏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解决退款等问题,官方客服热线是玩家们与公司沟通、反馈问题和获得支持的重要渠道,腾讯天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设立了全国各城市的客服服务咨询电话。

数年前,清理编目陈曾寿(shou)日记(ji)时,时常看到“愔(yin)仲”(胡嗣瑗)其人(ren),了(le)解到他(ta)和陈曾寿(shou)、傅岳棻(fen)、许宝蘅等人(ren)一(yi)道追随过溥(bu)仪。同时,胡嗣瑗亦出现在杨熊祥笔下。陈曾寿(shou)、傅岳棻(fen)、杨熊祥均为湖北(bei)人(ren),许宝蘅籍贯仁和,自幼却在湖北(bei)长(chang)大,至老“楚音(yin)不改”,和湖北(bei)人(ren)交往甚密。因为这层关系,裘陈江整理《胡嗣瑗日记(ji)》(凤凰出版社,2017年)甫一(yi)出版,我迫不及待(dai)地买了(le)回来,饶有兴趣翻了(le)一(yi)遍。我习惯先看目录,不仅震(zhen)撼于该书近(jin)九十页的辑佚,更(geng)是欣(xin)赏书末所附《人(ren)名字号音(yin)序(xu)索引》。

我偏爱索引。十多年前,得(de)益于索引,我从影印本《艺风老人(ren)日记(ji)》(北(bei)京(jing)大学出版社,1986年)快速检索到所需信息(xi),真是省时省力,对索引编纂者的敬意油然而生。劳己惠(hui)人(ren),功德(de)无量,这是我对索引的粗浅(qian)认识,从此引发一(yi)个执念:日记(ji)和年谱需要(yao)索引。拙作《徐行可先生年谱》索引,虽不尽完(wan)美,如将柯昌泗误写为柯劭忞(min),如书眉未能标注当页年月,但读者略一(yi)翻检,至少可以了(le)解谱主和何人(ren)交往,交往是否密切,看一(yi)眼即(ji)可了(le)解某人(ren)姓名和字号。巧合的是,后来我居然有机缘加入中国索引协会并滥竽理事。

近(jin)年来,我亦从事湖北(bei)地方文献整理。个中滋(zi)味,冷暖自知。《胡嗣瑗日记(ji)》,一(yi)本不厚的册(ce)子,整理者用了(le)五年,足见艰(jian)辛和谨慎。近(jin)日,我因整理《傅岳棻(fen)诗文集》,再次检阅《许宝蘅日记(ji)》(中华书局(ju),2010年)和相(xiang)关文献,谨抄录有关胡嗣瑗文字若(ruo)干,公诸同好,同时向《胡嗣瑗日记(ji)》整理者致(zhi)敬。

一(yi)、胡嗣瑗晚境可知、卒年可考

据许宝蘅之女许恪(ke)儒(ru)言,胡嗣瑗是许宝蘅之族姑丈,故许宝蘅著述多有关乎胡嗣瑗的记(ji)载。整理本《胡嗣瑗日记(ji)》之《前言》曰“胡氏卒年尚未能确定”,有1945年和1949年之说。今可确认后者为准。《许宝蘅先生文稿》(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之《咏篱(li)仙(xian)馆别集》后卷一(yi)《感逝(shi)六首》,第一(yi)人(ren)即(ji)胡嗣瑗,全诗如下:“三素云中侍玉楼,安危须共主君忧。良工巧费真为累,星使追还不自由(you)。五月至止六月病,他(ta)生未卜此生休。君怀一(yi)匹胡威绢,地下伤春亦白头。——胡愔(yin)仲丈嗣瑗己丑(chou)三月卒,年七十二。”

许宝蘅手书《感逝(shi)六首》

诗末已(yi)标明胡嗣瑗逝(shi)世年月和年龄,然而“三月”有误。此诗存许宝蘅墨迹,影印附录于许恪(ke)儒(ru)整理《巢云簃随笔》(中华书局(ju),2018年),可确认并非误识。不仅如此,胡嗣瑗从东北(bei)抵达北(bei)京(jing)数年,直到逝(shi)世,《许宝蘅日记(ji)》多有记(ji)载,今摘录若(ruo)干条如下,原小注用圆括号表示。《许宝蘅日记(ji)》提(ti)及之“孟节”“叔(shu)豫”“曼容”,依次为胡嗣瑗之长(chang)子秉贻(yi)、次子泰贻(yi)、次女柔宜。胡嗣瑗另有一(yi)女名婉宜,亦称(cheng)静娟,拜陈曾寿(shou)为义父(fu)。

乙(yi)酉年七月二十一(yi)日(1945年8月28日):“一(yi)时往老君堂谒阶青外(wai)舅,适(shi)愔(yin)丈与婉宜在座,谈良久。”

十月十三日(11月17日):“一(yi)时出门……遇愔(yin)丈,孟节、驯妹、騋妹,五时归。”

十一(yi)月初一(yi)日(12月5日):“十一(yi)时半到赤叔(shu)寓,约午(wu)饭,有佩瑜、愔(yin)丈、孟节表弟,谈至三时归。”

初五日(12月9日):“十二时赴佩瑜约,自制宫保鸡,以黄花、木耳、鸡块、黄酒、酱油炖之,与市间所传制法不同。佩丈谓,文诚公每食必具之,味甚美,愔(yin)丈、赤叔(shu)、孟节、珍云同座,尚有洪君(右臣给(gei)谏之曾孙),三时散。”

丙戌年正(zheng)月初五(1946年2月6日):“又访愔(yin)丈、静娟,留刺与季才、庾楼,又到孟节寓。”

三月十七日(4月18日):“一(yi)时半访孟平,又访季才、庾楼、愔(yin)丈。”

四月初二(5月2日):“五时自横街归,知愔(yin)丈昨(zuo)日来访。”

丁亥年正(zheng)月初九日(1947年1月30日):“愔(yin)丈示除夕、元(yuan)旦(dan)、人(ren)日、大雪诸诗。”

三月十三日(5月3日):“十一(yi)时文薮(cou)来,同赴藏(cang)园看花之约。集者朱小汀(七十九)、文薮(cou)(七十五)、蔚如(七十四)、治芗(七十一(yi))、愔(yin)仲(七十)、陈紫纶(云诰,七十)、张卿五(书五,七十)、吕著卿(威,六十)、主人(ren)(七十六)及余,凡十人(ren)七百八十岁。”

七月初十(8月25日):“叔(shu)豫来,以愔(yin)丈十四日七十寿(shou),拟(ni)来余斋避客。”

十四日(8月29日):“愔(yin)丈约来避寿(shou),梅早起即(ji)治具,候至十一(yi)时尚不到,颇(po)有魏其望武(wu)安之意。十二时婉宜、孟节、绛华始随侍俱来,即(ji)食午(wu)面,陪其清谈。傍晚赤叔(shu)来,又具晚食,至九时始去。此君学识俱有胜人(ren)处,而好讥刺人(ren)物(wu),器量偏狭以至交友罕有能始终者。今日所谈往事,多有失实,亦由(you)多疑善妒所致(zhi),惜哉。”

戊子年三月二十日(1948年4月28日):“十一(yi)时赴藏(cang)园约看牡丹,已(yi)残矣,集者商云汀、邵倬盦、袁文薮(cou)、傅治芗、胡愔(yin)仲、陈紫纶、张卿五、高毓浵、邢蛰人(ren),阅宋板《岳忠文王集》,题观(guan)款,三时余归。”

己丑(chou)年正(zheng)月初四(1949年2月1日):“又到东受禄街,愔(yin)丈极憔悴,步履益艰(jian)。”

十四日(2月11日):“叔(shu)豫来,言愔(yin)丈病不能兴,贫穷不能支持。叔(shu)豫前数日又因车撞受伤,情(qing)况极苦,无能为助,中怀极不安。”

二十一(yi)日(2月18日):“张子炎来,知胡愔(yin)仲丈于今早七时去世,无以自殓,由(you)子炎兄弟称(cheng)贷以办,孟节已(yi)于十五日归。文人(ren)末路如此,可痛(tong)。”

由(you)此可知,阴历一(yi)九四五年七月二十一(yi)日,胡嗣瑗及其长(chang)子孟节已(yi)经回到北(bei)京(jing)。数年之间,亦有赴宴之举,且连续两年赴藏(cang)园老人(ren)赏花之约。然而,其晚年生活困(kun)顿,贫病而逝(shi)。其生日为农历七月十四日,卒于己丑(chou)正(zheng)月二十一(yi)日(1949年2月18日)。许宝蘅《感逝(shi)六首》所言三月,实为误记(ji)。顺便透露一(yi)句,许宝蘅为石荣暲辑《傅岳棻(fen)诗文集》所撰《傅君小传》,亦误记(ji)亡友逝(shi)世之日。好在许宝蘅有日记(ji)的习惯,往事均可覆案。

1949年2月18日《许宝蘅日记(ji)》记(ji)载胡嗣瑗逝(shi)世

二、胡嗣瑗遗集或(huo)仍可追踪

据《许宝蘅日记(ji)》,许宝蘅曾为亡友多人(ren)编辑诗文集。傅岳棻(fen)《娟净簃诗文集》,许宝蘅托石荣暲辑录手书,再为校补,冠以小传,送湖北(bei)省图书馆保存。杨熊祥诗集二卷,许宝蘅辑录手书,冠以小传,一(yi)份交湖北(bei)省图书馆保存,一(yi)份付(fu)其家人(ren)。许宝蘅又修改两人(ren)小传,最终文本已(yi)收入《巢云簃随笔》。许宝蘅检阅徐思允(愈斋、苕雪)遗稿,写成(cheng)诗集二卷。同样,许宝蘅亦曾过问胡嗣瑗遗稿,检阅其日记(ji),抄录诗文词(ci),今摘录《许宝蘅日记(ji)》如下。

己丑(chou)三月十二日(1949年4月9日):“叔(shu)豫表弟来,问以愔(yin)丈遗稿,言有诗词(ci)三册(ce),日记(ji)仅杭州二册(ce),近(jin)年数册(ce),津、长(chang)之日记(ji)皆(jie)失矣。”

二十四日(4月21日):“叔(shu)豫来,携(xie)来愔(yin)丈诗词(ci)稿三册(ce),又杂稿及日记(ji)数册(ce),拟(ni)为稍加整理。”

二十九日(4月26日):“阅愔(yin)丈遗稿,诗已(yi)写出清稿者二本,(一(yi)自己丑(chou)至辛未止,一(yi)自壬申冬(dong)至壬午(wu)止。)词(ci)一(yi)本(乙(yi)酉冬(dong)止),文仅《甲子蒙难纪要(yao)》一(yi)册(ce),(此册(ce)在长(chang)春见过。)其余为文稿,细(xi)字涂乙(yi)。拟(ni)分别写出,再定删(shan)存。”

三十日(4月27日):“阅愔(yin)仲日记(ji),癸亥、甲子两年在杭州,中有诗十余首,为清稿所未录。”

四月初一(yi)(4月28日):阅愔(yin)仲日记(ji)。

初三日(4月30日):七时半起,阅愔(yin)丈稿。

初四日(5月1日):“写愔(yin)丈文稿一(yi)篇,二千六百余字,叙张忠武(wu)与冯河间谋复辟事。”

稍后之十一(yi)至十三日,许宝蘅连续三天写“愔(yin)丈诗”,十三日“写愔(yin)丈诗毕,共三百二十九首。”七月二十至二十四日,许宝蘅“选抄愔(yin)丈诗”,总结“抄愔(yin)仲丈诗一(yi)百二十九首,讫于戊子人(ren)日。”

辛卯年三月十一(yi)日(1951年4月16日):“章叔(shu)来午(wu)饭,饭后同到胡家,叔(shu)豫已(yi)出,向曼容取《自玉庵诗词(ci)稿》,欲再为整理录副。”

五月初七日(6月11日):“阅愔(yin)仲诗词(ci)。将词(ci)稿中与苍虬唱和诸作录入《旧月簃词(ci)》。二君同生于戊寅,同壬寅举人(ren),同癸卯进士,同预丁巳复辟,同居杭州七年,同在天津七年,同以己丑(chou)年谢世,庚辰以后因隙绝交,不相(xiang)往还,深可叹息(xi)。”

此后初八、初九两日,许宝蘅又“阅愔(yin)仲诗”。十月初七、初九、十一(yi)日,许宝蘅又“写愔(yin)仲词(ci)”。至十九日,“写愔(yin)仲丈词(ci)稿竟(jing),共二百一(yi)十四首,编为上下二卷。”二十一(yi)日,“补写愔(yin)丈词(ci)三首。”

从胡嗣瑗逝(shi)世直到一(yi)九五一(yi)年十月,许宝蘅检阅、抄写胡嗣瑗遗稿之文、诗、词(ci)情(qing)况如上。而且,胡嗣瑗尚有癸亥、甲子年日记(ji),时寓杭州,而其诗词(ci)集似(si)名《自玉庵诗词(ci)稿》。

胡嗣瑗诗集或(huo)名《玉占集》,卢弼《慎园笔记(ji)》之《郑海藏(cang)》条云:

邵伯絅(章)《咏海藏(cang)诗答慎之》云:“快若(ruo)撞玉斗,海藏(cang)康德(de)诗。(海藏(cang)辞总理获准句。)我读《玉占集》,(胡愔(yin)仲嗣瑗有《玉占集》。)于君深嗸訾。开国奖金用不得(de),楼址西直门空遗。散原圣遗久鼎足,奈君折足其奚(xi)辞”云云,可觇舆论之一(yi)斑。

“快若(ruo)撞玉斗”乃郑孝胥之诗,“撞”字黄坤、杨晓(xiao)波校点《海藏(cang)楼诗》(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卷十三《四月十九日辞国务总理得(de)允》作“碎”,典出《史记(ji)·项羽(yu)本纪》,即(ji)鸿门宴后范增对刘邦所献玉斗“撞而破之”。卢弼和邵章友好往来,其所录《咏海藏(cang)诗答慎之》自然有据,虽然此诗不见于邵章《倬盦诗稿》。邵章和胡嗣瑗亦相(xiang)熟(shu)知,《倬盦诗稿》之《蓬(peng)山(shan)话旧第十集题句(癸未)》“故人(ren)千里至”注“谓胡愔(yin)仲同年、朱品三榜(bang)眼”,《燕山(shan)亭·壬午(wu)秋和胡愔(yin)仲同年柳边寄词(ci)韵》注云“愔(yin)仲于壬午(wu)春三月来京(jing)师,与蓬(peng)山(shan)话旧之集。”胡嗣瑗逝(shi)世后,邵章亦送賻仪助葬(zang)。

同样是1951年,许宝蘅听邢端说胡嗣瑗文稿有印本,便开始苦苦追索。《许宝蘅日记(ji)》云:

辛卯年三月初三日(1951年4月8日):“冕之言愔(yin)仲曾刻文稿一(yi)本,余未见之,他(ta)日当问孟节兄弟。”

十一(yi)日(4月16日):“前日闻冕之言愔(yin)丈曾有印本,余未之见,询曼容,亦言未见,不知冕之何以有此说,当再询之。……又访伯絅谈良久,见其《八十自寿(shou)》诗稿,以愔(yin)丈集请其写封面。”

十八日(4月23日):“三时访冕之,问愔(yin)丈稿,谓确为排印本,薄纸小软体字,五寸余本,所言板本式与愔(yin)丈所印《郇庐(lu)遗文》相(xiang)似(si)。又谓有胡瘦唐、陈贻(yi)重、温毅夫等传志,则又似(si)确为愔(yin)仲之作,此真一(yi)疑案。”

七月初七日(8月9日):“阅《郇庐(lu)遗文》,前冕之言愔(yin)仲文曾有印本,中有胡瘦唐、温毅夫墓志,余以毅夫卒在郇庐(lu)之后,故认其言为实。今复阅此文,有胡退庵墓表,其《丁巳同难记(ji)》及朱江墓志中连及温毅夫,故冕之误记(ji)也(ye)。”

许宝蘅追索胡嗣瑗文印本,最终自证为邢端之误记(ji)。许宝蘅整理胡嗣瑗文、詩、詞以及原稿本,當仍还其家人(ren)保存。或(huo)许,今日仍可追踪。

《许宝蘅藏(cang)札(zha)》之《许宝蘅书札(zha)墨迹》收入《与胡秉贻(yi)书》,让我一(yi)度以为胡嗣瑗之子曾为乃翁刊行诗稿,然而细(xi)细(xi)追索,发现纯(chun)属乌龙事件。该书云:

孟节世兄足下:年前接奉惠(hui)书并尊(zun)公诗集,拜领深谢。迟久未曾答复,疏懒(lan)为愧。入春严寒,衰年畏缩(suo),百务俱废。比来稍转融和,蛰虫始振。忆(yi)甲申南游,曾与足下晤对,忽又十余年,不意朽质犹复视息(xi)于人(ren)世也(ye)。过去种(zhong)种(zhong),如梦如幻。蘧叟知非,今知不易。年来滥竽文史馆,不能有所贡献于社会,徒哺啜耳。

此书后阙,编辑者命(ming)名为“与胡秉贻(yi)书”,且注“胡秉贻(yi),字孟节。许宝蘅表弟。蘧叟为胡嗣瑗。”其实,命(ming)名和注释均误。蘧叟知非,用蘧伯玉典故,与胡嗣瑗无关。胡嗣瑗为许宝蘅族姑丈,许宝蘅常称(cheng)其“愔(yin)仲”“愔(yin)仲丈”“愔(yin)丈”,对其子回信不当称(cheng)“尊(zun)公”。许宝蘅常称(cheng)胡孟节为表弟,回信不宜用“世兄”。书言“忆(yi)甲申南游,曾与足下晤对,忽又十余年。”严重不符许宝蘅与胡孟节之交往。甲申年(1944)《许宝蘅日记(ji)》残存若(ruo)干,当年两人(ren)均在长(chang)春,而1945—1960年间,二人(ren)常有交往,如前所引。然而,细(xi)审墨迹,此书确为许宝蘅笔迹,且据1944年《许宝蘅日记(ji)》及其附录一(yi)《夬庐(lu)居士年谱》1944年条,此年许宝蘅确曾离开长(chang)春,前往北(bei)京(jing)和上海。前往上海,显(xian)然属于“南游”。值(zhi)此之由(you),可以断定此书为真,然上款之“孟节”另有其人(ren)。

许宝蘅致(zhi)孟节书

据《许宝蘅先生文稿》正(zheng)文前所附彩图,许宝蘅中央文史馆馆员聘任书的签发日期为公历1956年10月8日。所以,耐心(xin)翻检稍后之《许宝蘅日记(ji)》,终于发现另一(yi)位“孟节”:

丁酉年十二月十四日(1958年2月2日):“接蔡巨(ju)川信,巨(ju)川为藻庭之妻弟,甲申年在沪(hu)曾盘桓数月,今住扬州,前朱庶侯函中曾言及,附来吴孟节赠诗一(yi)绝。”

十五日(2月3日):“庶侯寄赠文恪(ke)公联一(yi)付(fu),有陈鹿舟师联一(yi)付(fu),吴孟节赠扇一(yi)叶。”

二十三日(2月11日):“接吴孟节信,乞为谋庸书事,今时无从为之推荐。”

二十四日(2月12日):“接吴孟节寄来其尊(zun)人(ren)董卿之《蒹葭里馆诗》二册(ce),董卿名用威,吾伯兄辛卯同年也(ye),少居扬州,与方泽山(shan)师、闵葆之、王义门诸君最契,辛亥后来京(jing),曾相(xiang)往还。”

案:丁酉年腊月二十三、四日,正(zheng)合书中所言“年前接奉惠(hui)书并尊(zun)公诗集”。1958年春日《许宝蘅日记(ji)》未见回信之事,然可确认此书上款之“孟节”为吴用威之子,其名本鉞,其人(ren)善篆刻,尤(you)以小楷擅场。所谓《与胡秉贻(yi)书》乃误题,与胡嗣瑗诗集无涉,故不惜墨笔辨析如上。

三、胡嗣瑗尚有佚文可辑

《胡嗣瑗日记(ji)》已(yi)据《雅言》1941年第8、9期辑录胡嗣瑗《奉题百松册(ce)子为藏(cang)园先生寿(shou)》,据其1943年第2期录入《和夏孙桐“来岁壬午(wu)为六十年重逢乡举之期蒙行朝颁赐匾(bian)额纪恩感遇敬赋二律(lu)”》,漏录《雅言》癸未卷七(1943年第7期)《思适(shi)斋游山(shan)图题咏》所录胡嗣瑗诗一(yi)首:

万禩(si)岳宗高配天,云俯八方会风雨。人(ren)代(dai)荒忽瞥飞鸟,二室三阙自今古。河阳省兄当少年,岳色苍苍扑眉宇。鸾鹤往还应列仙(xian),攀(pan)跻地近(jin)世缘阻。郄愧平生邢君雅,餐胜及时山(shan)灵许。快餍石髓甘玉浆,谟觞秘籍任窥(kui)取。性耽幽讨等劬(qu)学,决起勿挠(nao)勇堪贾。徐行不困(kun)稳措(cuo)足,迂叟旧题契深语。我今欲往腰脚(jiao)衰,惟岳真形画中睹。虏尘横翳轩辕墟(xu),安得(de)更(geng)寻卢鸿草堂共游处。

冕之仁兄同年属题《嵩山(shan)图》即(ji)正(zheng),弟胡嗣瑗初稿。

《胡嗣瑗日记(ji)》已(yi)据《许宝蘅藏(cang)札(zha)》录入《胡嗣瑗致(zhi)商衍瀛(ying)简》《赋得(de)衣冠今日是何年得(de)年字》,《许宝蘅藏(cang)札(zha)》之《录友人(ren)诗》尚存胡嗣瑗诗二首,均题愔(yin)仲。具体如下:

送夬庐(lu)同年归北(bei)京(jing)

蛩居相(xiang)依十岁霜,酌君何意是离觞。久淹松漠同流(liu)寓,还度桑干当故乡。身感灵脩自蕉萃,眼前家计(ji)各苍茫。休兵海裔宁无日,时盼南鸿字数行。

夬庐(lu)七十寿(shou)

京(jing)洛相(xiang)逢各盛(sheng)年,叩关东迈已(yi)华颠。孤怀鉴月交期久,万变(bian)图云世态迁。老凤蹲池追宿梦,饥蟫(xun)食字拥陈编。兵戈满地愁如海,铜狄重摩会比肩。

第一(yi)首诗亦见乙(yi)酉年六月十三日(1945年7月21日)《许宝蘅日记(ji)》,记(ji)录为“愔(yin)丈赠诗”,《许宝蘅藏(cang)札(zha)》所录第一(yi)句之“居”,日记(ji)作“距”。《许宝蘅藏(cang)札(zha)》墨笔录此诗毕,又有朱笔双行小注“贾岛(dao)诗:客舍并州已(yi)十霜,归心(xin)日夕忆(yi)咸阳。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似(si)为第四句“还度桑干当故乡”之注。此乃熟(shu)典,当非胡嗣瑗原稿所有,或(huo)乃许宝蘅所加。

又,癸酉年五月十三日(1933年6月5日)《陈曾寿(shou)日记(ji)》(尧育(yu)飞整理,凤凰出版社,2023年)载“同愔(yin)仲作五月十三日纪念一(yi)首”,胡嗣瑗之作如下:

更(geng)回松漠望昭陵,十七年来几(ji)废兴。田有一(yi)成(cheng)神(shen)所祐(you),根伤再实语难凭。国危众解薰丹穴,围急谁曾突白登。经强旧人(ren)今落落,眼中暮景各飞腾(teng)。

《胡嗣瑗日记(ji)》已(yi)据《傅斯年图书馆善本古籍题跋辑录》录入胡嗣瑗题宋刊《南华真经》,“台湾省图书馆特藏(cang)组”编《标点善本题跋集录》尚收入胡嗣瑗题记(ji)或(huo)观(guan)款共四条,今依次抄录。

题明钦天监编《大明万历二十年岁次壬辰大统历》之明钦天监刊本:

大清宣统己未闰七月白露节后一(yi)日,开州胡嗣瑗借观(guan),时客海上。

题宋岳珂撰《玉楮诗稿》之明岳元(yuan)声刊本:

宣统癸亥秋八月朔又八日,胡嗣瑗获观(guan),时移居五峰草堂之第一(yi)日也(ye)。

题宋谢翱撰《晞发集》之明弘治十四年刊本:

宣统十五年八月八日,余新移家湖上五峰草堂,慈护自禾(he)中来过,携(xie)示此帙(zhi),并属补录尊(zun)公原跋于卷端,胡嗣瑗揃烛写讫,并记(ji)。

题宋吴渭编《月泉(quan)吟社诗》之旧抄本:

宣统庚申二月廿四日,中江王乃徵(cheng)、襄阳吴庆焘(dao)、蕲水陈曾寿(shou)、开州胡嗣瑗同观(guan)于乙(yi)庵尚书海日楼,嗣瑗题记(ji)。

案:宣统己未,1919年。癸亥、宣统十五年,1923年。庚申,1920年。

湖北(bei)省图书馆藏(cang)清郑文焯撰《樵风乐府》之民国二年(1913)仁和吴氏双照楼刻《大鹤山(shan)房全书》本,书衣亦存胡嗣瑗题跋二则:

樵风乐府一(yi)卷,叔(shu)问寄赠,乙(yi)卯二月,愔(yin)中志于白门。(钤“愔(yin)中”朱文方印。)

壬申岁莫,由(you)沽上匆匆奔问旅(lu)顺行在,所有箧中书籍率为人(ren)窃去。残帙(zhi)无几(ji),移旧卷拉杂寄京(jing)师戚友家。病滞年余,顷始捡回。此亦历劫(jie)物(wu)也(ye)。追感前游,泚笔惘然。嗣瑗。丙戌十月记(ji)。(钤“胡嗣瑗印”白文方印、“旧史氏”朱文方印。)

案:乙(yi)卯,1915年。壬申,1932年。丙戌,1946年。叔(shu)问者,郑文焯也(ye)。

胡嗣瑗题《樵风乐府》

此外(wai),至少辽宁省图书馆、上海博物(wu)馆、南开大学图书馆等单位所藏(cang)古籍,亦存胡嗣瑗批(pi)校题跋,可堪寻访。

发布于:上海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