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推进医疗检查结果互认,让患者更方便,检验,诊疗,项目
2024-06-18 13:46:57
推进医疗检查结果互认,让患者更方便,检验,诊疗,项目

核心阅读

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yan)的重要措施(shi)。推进这一便民举措,需要明确互认(ren)医疗(liao)机构范围、诊疗(liao)项目、技术(shu)标准;建立互认(ren)共享平台,推动数据互联互通;充(chong)分调动医疗(liao)机构及医务(wu)人员的积极性,形成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

“这是前段(duan)时间在另一家医院拍的CT,您(nin)看要重新拍吗?”近日,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汪女士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时,带上了此前的CT片和报告。医生(sheng)查看了检查日期,结合(he)患者的病情,判断上次的检查结果可以参考。

“我(wo)的孩子有轻度的脊柱(zhu)侧弯,想带他看看其他医院的治疗(liao)方案。如果还要重新拍CT,费(fei)事又(you)费(fei)钱。”汪女士说,“检查结果可以互认(ren),为我(wo)们省去了很多麻烦。”

看同一种病,换一家医院,还要重新做检查检验(yan)吗?这是很多患者遇到的问题。来自安徽(hui)省合(he)肥市的赵禾告诉记者,此前自己查出甲状腺结节,一个月后去另一家医院就诊时要求重新检查。“不同医院的影(ying)像判断可能不同,我(wo)也(ye)认(ren)同应该要重新检查。”赵禾说。

2022年(nian)3月正式施(shi)行的《医疗(liao)机构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管理办(ban)法》(以下简称《管理办(ban)法》)明确,医疗(liao)机构应开展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工作。推进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目前成效如何?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互认(ren)?记者进行了采访。

推进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应明确互认(ren)机构范围、诊疗(liao)项目、技术(shu)标准

“推行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基本原则是以保障(zhang)质量安全(quan)为底线(xian),以质量控制合(he)格为前提(ti),以降(jiang)低患者负担(dan)为导(dao)向(xiang),以满足诊疗(liao)需求为根本,以接(jie)诊医师判断为标准。”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副院长王弋告诉记者。

近年(nian)来,国家接(jie)连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逐步明确了互认(ren)机构范围、诊疗(liao)项目、技术(shu)标准等(deng)内容。

早在2006年(nian),原国家卫生(sheng)部就印发了《关于医疗(liao)机构间医学(xue)检验(yan)、医学(xue)影(ying)像检查互认(ren)有关问题的通知》;2010年(nian)又(you)印发《关于加(jia)强(qiang)医疗(liao)质量控制中心建设推进同级医疗(liao)机构检查结果互认(ren)工作的通知》,要求同级医疗(liao)机构检查结果互认(ren);2021年(nian),国家卫生(sheng)健康委办(ban)公厅发布关于加(jia)快推进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工作的通知。

《管理办(ban)法》明确,医疗(liao)机构应开展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工作,对互认(ren)规则、质量控制、支持保障(zhang)等(deng)方面(mian)提(ti)出了要求。

目前,部分地方已经开展了医学(xue)检查检验(yan)结果省域内的互通共享,比如福建省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平台已经接(jie)入(ru)了243家二(er)级以上的公立医院,基本实现了省、市、县级公立医院之间的检查检验(yan)结果报告调阅共享,累计互认(ren)了2.85亿(yi)项(次),覆盖了1.44亿(yi)就诊人次;甘肃省检查检验(yan)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共接(jie)入(ru)了二(er)级以上医院234家,共享各类检查检验(yan)报告8243万份;广(guang)东省明确了114个首批医学(xue)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的项目,在广(guang)州、深圳两市实现了336家医疗(liao)机构医学(xue)检查检验(yan)结果跨机构的共享调阅。

推动检查检验(yan)结果互通共享,能够提(ti)高医疗(liao)资源的利用率,提(ti)高诊疗(liao)效率,减(jian)轻患者就医负担(dan),改善群(qun)众就医体验(yan)。但哪些项目才可以开展互认(ren)?根据要求,各省级卫生(sheng)健康行政部门要结合(he)实际情况建立本辖区内的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体系,明确互认(ren)机构范围、条件、诊疗(liao)项目(内容)及技术(shu)标准等(deng),优先选取稳定性好(hao)、高值高频的检查检验(yan)项目进行互认(ren)。

“参与(yu)互认(ren)的检查检验(yan)项目一般要具备较(jiao)好(hao)的稳定性,具有统一的技术(shu)标准。”北京大(da)学(xue)第一医院检验(yan)科主任屈晨雪说,“国家规范了医疗(liao)机构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标志,应当在不影(ying)响疾病诊疗(liao)的前提(ti)下,对标有全(quan)国或本机构所(suo)在地区互认(ren)标识的检查检验(yan)结果予(yu)以互认(ren)。未来,随着医疗(liao)和信息化发展,这些项目可能还会动态调整,更加(jia)方便群(qun)众就医。”

打通检查检验(yan)互认(ren)的梗阻,解决“不能认(ren)”的问题

“推动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要解决‘不能认(ren)’的问题。”王弋告诉记者,杭州市中医院2022年(nian)成立了检查检验(yan)互认(ren)共享的工作专(zhuan)班。“一开始效果不太理想,医院通过多次开展培训和工作协调会议,在操作平台方面(mian),尽量降(jiang)低医生(sheng)在互认(ren)操作上的繁琐度,提(ti)升医生(sheng)积极性,医院的检查检验(yan)互认(ren)率有了逐步提(ti)高。”

患者的检查检验(yan)结果数据存储于不同医疗(liao)机构,推行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要建立完善互通共享的信息平台,方便医师调阅影(ying)像报告。目前,各地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shi),破除医疗(liao)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

例如,浙江省统一规划设计建设了省市二(er)级的医学(xue)检查检验(yan)互认(ren)共享平台,推动数据互联互通,从技术(shu)上实现了检查检验(yan)结果跨医院、跨层级、跨区域的智能检索、即时调阅互认(ren)共享;甘肃省卫生(sheng)健康委依托全(quan)省全(quan)民健康新平台,实现省内医疗(liao)机构就诊患者病历信息共享。

国家卫生(sheng)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qun)安说,为进一步推动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要建立检查检验(yan)结果互通共享的信息标准规范,明确检查检验(yan)互认(ren)的项目清单(dan),形成检查检验(yan)项目等(deng)编码(ma)数据库,建立检查检验(yan)结果跨省互通共享的主索引数据服务(wu)接(jie)口,建立完善检查检验(yan)结果的质量控制、授权访问等(deng)管理制度。

另一方面(mian),检查检验(yan)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互认(ren)的基础。“同一级医院,比如说三甲医院之间的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可能会相对容易一些,但对于部分二(er)级医院或更基层的医疗(liao)机构,它的检查仪器、检查质量,以及检查人员的资质和能力等(deng)如何保证,是推进不同医疗(liao)机构间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的一个难点所(suo)在。”屈晨雪告诉记者。

当下,医疗(liao)资源不均造成各地医疗(liao)机构的检查检验(yan)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检查设备的精密程度、人员的能力水平、患者的病情状况等(deng)都会影(ying)响医学(xue)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影(ying)响医生(sheng)的诊断。

更好(hao)开展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要明确互认(ren)规则和互认(ren)项目,并开展质量评价。日前,北京市卫生(sheng)健康委、市医保局等(deng)四部门联合(he)发布《北京市医疗(liao)机构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工作实施(shi)方案》,对181项医学(xue)检验(yan)结果、300项医学(xue)影(ying)像检查结果实行互认(ren)。其中提(ti)出,满足北京市质量评价指标,并参加(jia)北京市医学(xue)检验(yan)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北京市临床检验(yan)中心、北京市医学(xue)影(ying)像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质量评价合(he)格的检查检验(yan)项目,互认(ren)范围为全(quan)市。北京市二(er)级及以下医疗(liao)机构由区级质控中心按照市级质量评价标准完成质量评价工作的,可列入(ru)全(quan)市互认(ren)范围。

专(zhuan)家指出,质量控制是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的必要环节。此外,还需进一步提(ti)高医疗(liao)机构检验(yan)检测水平,推动区域检验(yan)检测水平均质化。可以充(chong)分发挥县域医共体的作用,建成互联互通的医学(xue)检验(yan)、医学(xue)影(ying)像、心电(dian)、病理诊断等(deng)资源共享中心,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区域互认(ren)。

提(ti)高医院和医生(sheng)积极性,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多名(ming)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实践上看,很多医生(sheng)会担(dan)心医疗(liao)风险问题,互认(ren)意愿有待提(ti)升。因为一些病情变化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如果依据外院的检查检验(yan)结果进行诊断,因此产生(sheng)医疗(liao)纠纷,责任划分不明。

北京中医药大(da)学(xue)人文学(xue)院法律系教授、北京大(da)健康法商团(tuan)队负责人邓勇(yong)认(ren)为,应进一步完善立法,推行责任分配机制。比如可在医师履(lu)行诊查义务(wu)后增加(jia)说明,保证司法上不对因结果互认(ren)导(dao)致的医疗(liao)事故责任采取“一刀切”态度。

“要明确的是,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要以患者为中心,让患者真正得到实惠。”王弋说,一方面(mian),要完善保障(zhang)体系,让医师“敢(gan)认(ren)”。另一方面(mian),医务(wu)人员需要加(jia)强(qiang)医患沟通,对于不予(yu)认(ren)可的项目要做好(hao)解释,并且进行充(chong)分告知。

《管理办(ban)法》中明确了医疗(liao)机构及其医务(wu)人员“不能认(ren)”的6种情况,包(bao)括:因病情变化,检查检验(yan)结果与(yu)患者临床表现、疾病诊断不符(fu),难以满足临床诊疗(liao)需求的;检查检验(yan)结果在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变化较(jiao)快的;检查检验(yan)项目对于疾病诊疗(liao)意义重大(da)的;患者处于急诊、急救等(deng)紧急状态下的;涉及司法、伤残及病退等(deng)鉴定的;其他情形确需复(fu)查的。

“以感冒发烧为例,如果患者病情复(fu)杂没有好(hao)转,那么可能一两天内,白细胞、血小板等(deng)指标会随着病情变化而发生(sheng)变化。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重新做血常规等(deng)检查检验(yan),以便医生(sheng)得出更准确的判断,避免贻误病情。”屈晨雪说。

此外,推广(guang)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医疗(liao)机构检查检验(yan)收入(ru)难免受到影(ying)响,这也(ye)造成部分医疗(liao)机构对检查检验(yan)结果“不愿认(ren)”。邓勇(yong)认(ren)为,要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比如积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实行门诊打包(bao)付费(fei)、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fei)等(deng),引导(dao)医疗(liao)机构主动控制成本;强(qiang)化医保基金使用绩效评价与(yu)考核机制,不能因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调减(jian)医保预算总额。

专(zhuan)家告诉记者,打通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的梗阻是一项系统工程。推广(guang)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要充(chong)分调动医疗(liao)机构及医务(wu)人员开展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的积极性,形成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和保障(zhang),也(ye)要加(jia)大(da)检查检验(yan)结果互认(ren)制度的社会宣传力度,保障(zhang)与(yu)患者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知情同意权。

《 人民日报 》( 2024年(nian)06月12日 13 版(ban))

发布于: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