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28龙门预测龙门pc加拿大28-完罍归湘十周年② | 皿方罍身盖合一的百年“回家路”,谭国斌,湖南省,长沙
2024-06-02 01:14:15
28龙门预测龙门pc加拿大28-完罍归湘十周年② | 皿方罍身盖合一的百年“回家路”,谭国斌,湖南省,长沙

编者按:皿方罍,是迄今出土最大最精美的青铜方罍,被誉为“方罍之王(wang)”,是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之实(shi)证。今年恰逢皿方罍器身从海外(wai)回湘,身盖合体十周年。湖南省京(jing)剧保护传承中心创排了“湘”味十足的文博题(ti)材(cai)京(jing)剧大戏《皿方罍》。红网时刻新闻特别策划(hua)推出《完罍归湘十周年》系(xi)列报道,全面讲述皿方罍自身及回归故事,进(jin)一步挖掘文物所(suo)展现的中华文明和(he)湖湘文化,让“国(guo)宝”的磁力越来越强,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wai)民众了解中国(guo)灿烂悠(you)久的历史文化和(he)蓬勃向上的时代风采。

5月下旬,湖南博物院皿方罍展柜前人流如织。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wang)嫣 任晔 摄影 李丹 长沙报道

初夏时节,位于湘江东岸的长沙美术馆内,“完罍归湘”发起人、长沙美术馆馆长谭国(guo)斌再次(ci)回想起十年前皿方罍的回家(jia)之路,依(yi)旧感慨万(wan)千。

“五千年,两分离,一条心,合二为一。”说(shuo)起“完罍归湘”的过程,谭国(guo)斌用一串数字概括(kuo)了皿方罍回归的内心感受。

如今,谭国(guo)斌依(yi)旧会经常去(qu)湖南博物院看皿方罍。他说(shuo),每次(ci)见到皿方罍都会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十年前洽(qia)购、谈判、回归的一幕幕画面仿佛又(you)浮现在了眼前,而(er)文物本身就承载着(zhe)一段历史,背后(hou)蕴藏着(zhe)一个鲜活的故事。

身盖离散,游子颠沛

皿方罍的故事,近乎横贯了整个动荡的二十世纪。

1924年,湖南常德桃源县漆家(jia)河新民学校校长钟(zhong)逢雨辨识出罍盖上的铭文,确认为商代器物后(hou)十分重(zhong)视,开始追索皿方罍器身。

因(yin)心系(xi)器身,钟(zhong)逢雨在1925年6月11日的《大公(gong)报》上发表了题(ti)为“桃源发现商朝太(tai)庙古物,惜(xi)为他人私行购去(qu)”的文章,斥责益阳古董商石瑜璋(zhang)“仅以洋(yang)银百元估买入手,希图媚外(wai)渔利”,是“全国(guo)公(gong)敌”,并恳请当局(ju)沿途检查。

这一文章引起了教育总长章士钊的注意,要求湖南省追查。当时的政府部门长沙内务司发出了第二十三号训令,要求益阳县查办此事,1925年7月26日的《长沙大公(gong)报》报道益阳县长回复了长沙内务司,指出该器身在长沙杨克(ke)昌古玩店,无法查扣,已责令石瑜璋(zhang)五日内归案,将器物缴呈。

让人扼腕又(you)无可奈何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guo)文物保护法是在1927年后(hou)的将近十年里,才相继起草、拟(ni)订的。也因(yin)此,在当时的军阀混战(zhan)中,追索皿方罍的事情不了了之,皿方罍器身也不知所(suo)踪。

皿方罍罍盖和(he)罍身保护程度不一,因(yin)罍身近百年来辗转海外(wai),有多处锈斑。

可好在皿方罍器盖的线(xian)索一直(zhi)十分清晰,自发现者艾清宴父子将其(qi)转到新民学校校长钟(zhong)逢雨之手之后(hou),不久便到了湖南陆(lu)军第二师三旅六(liu)团团长周磐之手。

据《周磐自传》《彭德怀自述》记载,1925年4月至6月周磐驻军于桃源漆家(jia)河,7月已经离开桃源到了澧县。1952年周磐交出皿方罍器盖,同年4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金明将皿方罍器盖交湖南省文物管(guan)理委员会,并嘱“妥为保存”。1956年,湖南省文物管(guan)理委员会与湖南省博物馆合并,罍盖又(you)移(yi)交给了湖南省博物馆,从此安好。

皿方罍器身自被益阳古董商石瑜璋(zhang)买走,在长沙杨克(ke)昌古玩店出现后(hou),便开始了辗转流离的历程。

1931年的英文版《中国(guo)艺术史》图书。

皿方罍器身的再次(ci)现世,是在1928年法国(guo)学者乔治·苏利耶德莫朗所(suo)著的《中国(guo)艺术史》一书中。书中收录了皿方罍照片(pian),并介(jie)绍为包尔禄、姚叔来、卢芹斋等(deng)收藏。该书于1931年在美国(guo)以英文出版。

此后(hou),再次(ci)有关于皿方罍的消息,就到了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此时,皿方罍被日本人浅野梅吉收藏。其(qi)子浅野刚完成父亲遗留(liu)的书稿,1961年出版了《中国(guo)金石陶(tao)瓷图鉴》,其(qi)中有皿方罍的图片(pian)和(he)文字说(shuo)明,并介(jie)绍此器物于1930年购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皿方罍再次(ci)易主(zhu),日本收藏家(jia)新田栋一收藏,据新田栋一自述,于1950年见到此器,当时以重(zhong)金购买,一直(zhi)收藏到2001年美国(guo)纽约佳士得拍卖公(gong)司拍卖。

2001年,新田栋一家(jia)族(zu)将皿方罍器身交美国(guo)纽约佳士得拍卖,上海博物馆和(he)保利艺术博物馆联手筹集了350万(wan)美元,赴(fu)美竞买,但被一位法国(guo)收藏家(jia)以924.6万(wan)美元的高价拍得,打破(po)了当时中国(guo)青铜器以及中国(guo)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

皿方罍现世海外(wai),但因(yin)高价拍卖,器物身盖合一的夙愿再次(ci)落空,一时间,这种遗憾在无数国(guo)人心中蔓延,久久难以释(shi)怀。

偶遇罍身,筹措资金

时隔(ge)12年,2013年11月,再度传来皿方罍器身将于2014年3月20日上拍美国(guo)纽约佳士得拍卖会的消息,已是大明星的皿方罍重(zhong)回拍卖场,一场最为激烈的“罍王(wang)之争”即将来临。

谭国(guo)斌第一次(ci)见到皿方罍的罍身,是在2013年香港佳士得秋(qiu)拍VIP藏家(jia)的拍品预展上。看到器物后(hou),谭国(guo)斌不禁感叹:纹(wen)饰极其(qi)精美,器物十分庄重(zhong)。

皿方罍集立雕、浮雕、线(xian)雕于一身,整器雄浑庄重(zhong)、雕刻精美。

“当时看完皿方罍的器身后(hou),让我感到非常震(zhen)撼,在拍卖会现场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带它回家(jia)。”谭国(guo)斌说(shuo),以前只听过皿方罍的故事,没有见过实(shi)物,那次(ci)在香港见到皿方罍的器身后(hou),心情十分激动,上面的铭文、纹(wen)饰证明了它来自中国(guo),展现着(zhe)中华文明的内涵,这样一件文物,它最好的归宿(xiu),就是回归出土地,回归湖南。

海外(wai)文物回归的渠道有捐赠和(he)购买两种基本途径,购买又(you)有通过收藏家(jia)、古董商、拍卖公(gong)司等(deng)进(jin)行洽(qia)谈收购和(he)竞拍等(deng)不同形式。谈及在完罍归湘的过程中,为何会选择洽(qia)购这种模式,谭国(guo)斌说(shuo),吸取了2001年竞拍失败的经验,这种流散文物,最好是用洽(qia)购的形式更有把(ba)握,也更加稳妥。

从香港回来后(hou),谭国(guo)斌于2014年初时,开始在湖南筹集资金。

虽然洽(qia)购资金的事情让谭国(guo)斌十分苦恼(nao),但谭国(guo)斌仍与佳士得不断沟通。2014年2月,佳士得将皿方罍的起拍底价告诉(su)了谭国(guo)斌,为1800万(wan)到2000万(wan)美元。而(er)对方开出的洽(qia)购价,则(ze)高达5000万(wan)美元。

有了底价之后(hou),事情明朗了不少。

2014年3月,湖南专家(jia)组组成了8人团,赴(fu)美洽(qia)购。他们以湖南省博物馆的名义致信佳士得亚洲区总裁(cai)魏蔚,可没曾想到这封信流传到了网上,使得外(wai)界(jie)均知湖南“仅筹措到2000万(wan)美元”。

万(wan)众一心,洽(qia)购交锋

当时,在启程美国(guo)的飞机上,省博物馆专家(jia)携带了一件特别的物品,这件物品正是对洽(qia)购起到了一定推动作(zuo)用的——3D打印罍盖。

“2014年3月,我们部门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在不拿(na)走皿方罍罍盖的前提(ti)下,做一个罍盖的复制品,让馆长和(he)青铜专家(jia)们带去(qu)美国(guo)拍卖会现场,来证明在湖南的罍盖和(he)在纽约的罍身是一体的。”湖南博物院藏品登录部主(zhu)任、副研(yan)究馆员廖丹回忆,当时的时间十分紧张,要做到和(he)罍盖的大小、纹(wen)饰、器型一模一样,用以前的方法来做复制品,是肯定来不及的。“于是,在讨论(lun)会上,我们部门提(ti)出能不能试一试3D打印。会后(hou),我们就立即把(ba)这个想法汇报给了馆领导,馆领导非常支持,说(shuo)可以试一试。”

廖丹说(shuo),“在这种争分夺秒的情况下,我们找到了一家(jia)专门从事3D打印的公(gong)司。这家(jia)公(gong)司听说(shuo)了文物的情况后(hou),也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zuo)。凭借着(zhe)我们提(ti)供的6张罍盖的照片(pian),4个工程师连夜(ye)完成了数字建模,在电脑中模拟(ni)出罍盖的3D图。然后(hou),经过16个小时的3D打印,终于把(ba)罍盖做了出来”。

幸(xing)运的是,飞机起飞前,这个皿方罍罍盖的3D打印模型被紧急送到洽(qia)购团队手中。

“我们抵达纽约,下了飞机后(hou)就直(zhi)奔佳士得总部,开始洽(qia)购。”谭国(guo)斌介(jie)绍,“在来美国(guo)前,其(qi)实(shi)除了筹集资金,我们也做了大量工作(zuo)。为了统一全球华人战(zhan)线(xian),得到全球华人藏家(jia)的鼎力支持,我们找人起草一封公(gong)开信,信中写道:‘在此谨(jin)代表全球华人藏家(jia)祈(qi)愿此件国(guo)宝能顺利回国(guo),为中华文化再添灿烂华章,也烦请贵公(gong)司促(cu)成此事。同时,我们谨(jin)向全球华人藏家(jia)呼吁(yu):恳请海内外(wai)华人藏家(jia)在拍场中以大局(ju)为重(zhong),万(wan)勿以个人好恶哄抬价格,期待全球华人藏界(jie)和(he)衷共济,为后(hou)世子孙计,促(cu)成此次(ci)国(guo)宝回家(jia)的盛举,成就中华收藏的又(you)一佳话。’”

这一公(gong)开信发布后(hou),来自全球各地的许多华人藏家(jia)都纷纷表示,不参加拍卖,让给湖南团队去(qu)洽(qia)购。与此同时,国(guo)家(jia)文物局(ju)也进(jin)行了发声,让皿方罍身盖合一,让一件文物完整起来,这样的呼声,在文博届(jie)流传。来自文博届(jie)、全球华人藏家(jia)的共同发声,对卖家(jia)拍卖皿方罍形成了很大的压(ya)力。

那次(ci)洽(qia)购谈了三天(tian)三夜(ye),回想起十年前的洽(qia)购过程,谭国(guo)斌依(yi)旧觉得惊(jing)心动魄。

在美国(guo),3D打印的皿方罍罍盖与罍身在工作(zuo)人员的操作(zuo)下,完成合璧。资料图

“交锋肯定是有的,卖家(jia)起初要5000万(wan)美元,而(er)最终谈下来的价格只有2000余万(wan)美元。”谭国(guo)斌回忆,带过去(qu)的3D罍盖对洽(qia)购谈判起了一定的推动作(zuo)用。一开始3D罍盖并没有与器身合上,旋(xuan)转了90度之后(hou),就合上了,大家(jia)看到这一幕十分激动,这样也更加证明了罍盖与罍身是一体的。

“从洽(qia)购谈判起,团队就开始给卖家(jia)讲道理。”谭国(guo)斌说(shuo),毕竟买回去(qu)是为了公(gong)益,将来是要进(jin)博物馆的。皿方罍流散海外(wai)这么多年,也是一件残器,它盖子和(he)器身没有在一起,何不成人之美……当时,卖家(jia)也认可了这些(xie)理由,做了一些(xie)让步,谈了一天(tian),仅少了500万(wan)美元。

第二天(tian)、第三天(tian),谈判依(yi)旧在激烈地进(jin)行,洽(qia)购团队又(you)强调(diao)了“华人收藏家(jia)都支持自己,都不会出手”“湖南流散出去(qu)的文物,按照国(guo)际公(gong)约上的文物法,是要追讨回来的”等(deng)理由,经过不断努力,双方最终在2014年3月19日下午4时达成协议,而(er)此时距拍卖开场不足24小时。

当天(tian),充满戏剧性的一幕是:洽(qia)购成功后(hou),谭国(guo)斌去(qu)佳士得财务室刷卡付定金,因(yin)为外(wai)汇限额,那天(tian)他刷了100多次(ci)卡。尽管(guan)如此,他内心依(yi)旧激动不已,感觉悬在心里的石头(tou)终于落地了。

后(hou)面和(he)谭国(guo)斌一起去(qu)洽(qia)购的团队成员说(shuo),听到拍卖现场说(shuo)洽(qia)购成功了,大家(jia)都在拼命地鼓掌(zhang),现场来了很多记者采访(fang),一时间,皿方罍洽(qia)购成功的消息传遍(bian)了海内外(wai)。

纽约时间2014年3月20日上午11时,一场原定于当天(tian)的最为激烈的“罍王(wang)之争”上演时刻,佳士得拍卖师在展示现场宣布了洽(qia)购成功的消息,根据洽(qia)购协议,皿方罍将被捐给湖南省博物馆(今湖南博物院)永久保存,永远不再出现于拍卖市(shi)场。

完罍归湘,百年梦圆

2014年6月21日,皿方罍入境(jing)通关,重(zhong)归湖南。当年6月28日,湖南为皿方罍举行了隆重(zhong)的合体仪式。湖南出土的商代青铜皿方罍器身与收藏于省博物馆的器盖终于实(shi)现合体,从此身首合一,永存湖南。

如今,皿方罍在湖南博物院“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展览中展陈。

那天(tian),在“完罍归湘合体庆典(dian)”现场,谭国(guo)斌感到非常震(zhen)撼,作(zuo)为“完罍归湘”发起人,看到国(guo)之重(zhong)宝的合体,他的内心有种说(shuo)不出的感受。皿方罍回归湖南后(hou),谭国(guo)斌的使命也就结束了,他感慨地说(shuo),“皿方罍能够回归,还是有很多人在背后(hou)做了不少努力。”

值得一提(ti)的是,在完罍归湘过程中,有6家(jia)企业慷慨捐资,它们是湖南广电、湖南出版、湖南中烟、华菱钢铁、湘投控股、中联重(zhong)科。

当天(tian),廖丹也在“完罍归湘合体庆典(dian)”现场,那天(tian),她的心情既开心又(you)激动。皿方罍能够回归湖南,是文博人、文物专家(jia)、全球华人藏家(jia),还有亿万(wan)中国(guo)人孜孜不倦努力的结果。“希望未来通过不断探(tan)索新的渠道和(he)理性方式,有越来越多的流散在海外(wai)的中国(guo)文物,能够回到祖国(guo),得到更好的保护,有一个完美的归宿(xiu)。”

国(guo)之重(zhong)宝,离散百年,完罍归湘,身盖合一。皿方罍,它不是一件“商品”,而(er)是古代中国(guo)灿烂文明的一个载体,它的回归,为当下提(ti)供了通过“众筹”促(cu)使中华文物回归的新思路,也见证了中国(guo)人和(he)中华文化的自强不息。

相关报道:

完罍归湘十周年① | “方罍之王(wang)”的前世今生

发布于:湖南省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