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台湾青年在大陆大有可为——第二十二届海峡青年论坛上的台青故事,福建厦门,杨于萱,农业
2024-06-18 03:09:47
台湾青年在大陆大有可为——第二十二届海峡青年论坛上的台青故事,福建厦门,杨于萱,农业

6月14日,第二十二届(jie)海峡青(qing)年论(lun)坛在福建厦门举办。本届(jie)海峡青(qing)年论(lun)坛又(you)迎来了一批新的(de)台(tai)湾青(qing)年,他们分享了自己(ji)在大陆生活、学习、交友以及就业创业的(de)故事(shi)。

亲(qin)身实证从乡建乡创寻找机遇

来自台(tai)北的(de)杨于(yu)萱曾经是台(tai)湾联合大学的(de)一名文学教师,现(xian)在在厦门创业,组建了一支两岸青(qing)年团队,主要从事(shi)乡建乡创工作。杨于(yu)萱说,自己(ji)来大陆发展(zhan)的(de)契(qi)机源于(yu)当(dang)初学生的(de)一句质(zhi)疑。

在台(tai)湾教书时,每逢寒暑假,杨于(yu)萱会带着学生到厦门参加交流活动。她经常向学生推介大陆市场前景很(hen)好,有很(hen)多机会,能结识许多人(ren),见识很(hen)多事(shi)。不过,有个(ge)别学生质(zhi)疑道:“老师,你自己(ji)都不在大陆工作,凭什么这样说呢?”

鉴于(yu)此,2019年,杨于(yu)萱只身来到厦门,成为海沧区过坂社区的(de)一名社区营造员。

杨于(yu)萱此前了解过大陆对乡村振兴(xing)的(de)支持力度,做社区营造员是希望借鉴台(tai)湾的(de)社区营造理念,让大陆的(de)村庄真正(zheng)活络起来,而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de)改造。两年时间里,她和同(tong)事(shi)不仅扎根社区开展(zhan)实地调研,做乡村文化挖掘(jue)、规划和人(ren)才培养等(deng)工作,还(hai)主动融入社区,给老人(ren)办晚间老年大学,给孩子办儿童议事(shi)会等(deng)。慢慢地,村子焕发了生机。村里建起了创意民宿、咖啡庭院,过去(qu)寡言(yan)羞怯的(de)村民也能落落大方地给外来游客进行导览解说。

有了首次成功经验,杨于(yu)萱心里有了底气,动员起在台(tai)的(de)亲(qin)戚朋友共赴(fu)大陆干一番(fan)事(shi)业。

2022年,杨于(yu)萱在厦门集美区创办厦门闲闲文创有限公司,入驻聚融壹家(jia)台(tai)湾青(qing)年双创基地。在基地协助下,杨于(yu)萱领到了租房及办公场地补贴(tie),获得了集美区台(tai)湾青(qing)年创新创业项目启动扶持资金(jin)。得益于(yu)一系列(lie)的(de)扶持政策,这位台(tai)湾青(qing)年在大陆扎稳了根,定住(zhu)了心。

从2023年底开始直至今年4月,杨于(yu)萱带领的(de)两岸团队又(you)给集美区后溪(xi)镇城内(nei)村在先前的(de)基础上作了整体(ti)规划设计,其中包括儿童活动空间、长者居家(jia)安(an)全、公共空间无障碍(ai)化等(deng)民生方面的(de)改造。他们的(de)理念是在保护村庄原有人(ren)文风(feng)貌的(de)前提下,传承发扬乡村民俗文化,实现(xian)乡村人(ren)文与(yu)经济和谐发展(zhan)。

科技助农促两岸交流深度融合

吴若瑀是台(tai)湾新竹人(ren),今年是她在福建平潭工作的(de)第8年。她为农业方面的(de)企业提供经营建议和产业上的(de)指(zhi)导。这位乍看起来瘦瘦小小的(de)台(tai)湾姑娘今年还(hai)在平潭参加了拖拉机驾(jia)驶员考试,成为首位参加大陆拖拉机驾(jia)驶员考试的(de)台(tai)胞(bao)。

“为什么会报名参加拖拉机驾(jia)驶员考试?”这是吴若瑀在此次海峡青(qing)年论(lun)坛上被问到最多的(de)一个(ge)问题。她说,自己(ji)观察到平潭当(dang)地农业工作者经常用到拖拉机,为了有更多对田间实际工作的(de)了解和感受,更好地与(yu)农户(hu)交流,就报了名。

吴若瑀以前在台(tai)湾也从事(shi)农业相关的(de)工作。在正(zheng)式到平潭工作前,她经常会到北京、上海、广州等(deng)地区出差。对大陆有一定了解后,吴若瑀觉得大陆的(de)农业有一定的(de)发展(zhan)前景。她说,我们国家(jia)人(ren)口(kou)基数大,农业方面有许多需求。政府一直以来在农业上都有很(hen)多支持性(xing)政策,加上乡村振兴(xing)的(de)战略布(bu)局,这些(xie)都让她看好大陆的(de)农业发展(zhan)前景。

目前,吴若瑀在平潭主要服(fu)务于(yu)做土壤改良和有机农业的(de)台(tai)资企业。她觉得平潭作为国际旅游岛,可以建设农业方面的(de)研学科普实践基地。她也亲(qin)自带着农业企业把(ba)研学基地的(de)授牌申请下来,目前这个(ge)基地已被评为福建省农业融合示范(fan)基地的(de)休闲农业示范(fan)点。

该基地还(hai)与(yu)其他省份(fen)的(de)农业基地有合作,比(bi)如新疆图木舒克的(de)紫玉(yu)米基地、海南的(de)槟榔基地、江西的(de)芦笋基地和山东的(de)苹果基地等(deng)。“我希望在工作中推动两岸农业产业和企业互相交流、互惠互利(li),这也是一种两岸交流融合的(de)方式。”吴若瑀说。

新兴(xing)模式建闽台(tai)联合棒球队伍(wu)

棒球运动中的(de)本垒,英文叫作“homebase”,有家(jia)的(de)意思。在棒球比(bi)赛中,球只有从本垒出发再回到本垒才能得分,来自台(tai)湾台(tai)中的(de)福建省棒球队教练曾华伟(wei)在海峡青(qing)年论(lun)坛上向记者们介绍道。曾华伟(wei)觉得,两岸青(qing)少(shao)年能在棒球这项运动上合作,很(hen)有意义。

去(qu)年9月,《中共中央(yang)国务院关于(yu)支持福建探索(suo)海峡两岸融合发展(zhan)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zhan)示范(fan)区的(de)意见》提出,鼓励两岸青(qing)少(shao)年交流交往,支持闽台(tai)两地开展(zhan)棒垒球等(deng)青(qing)少(shao)年特色体(ti)育项目合作。

在此政策背景下,以“闽台(tai)联合组队”形式组建的(de)福建省棒球队在今年正(zheng)式成立。这支队伍(wu)参加了2024年中国棒球联赛威海站的(de)比(bi)赛。这种“闽台(tai)联合组队”形式参加国家(jia)级体(ti)育赛事(shi),在全国尚属首次。

供职于(yu)厦门大学的(de)涂伟(wei)龙是福建省棒球队的(de)另一位教练。厦大是福建省内(nei)较早开展(zhan)棒球运动的(de)高校之一,涂伟(wei)龙此前就经常带着学校队员到台(tai)湾参加棒球比(bi)赛或联谊(yi)活动。涂伟(wei)龙说,相比(bi)于(yu)过去(qu),这次闽台(tai)联合组队,是两岸球员住(zhu)在一起、吃在一起、练在一起,真正(zheng)深度融入彼此生活。

福建省棒球队队长林煜俊是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de)学生,他在去(qu)年年底就听说要组建一支“闽台(tai)联合”棒球队,从那时起就满心期待。队伍(wu)组建后,林煜俊说,在专业方面,两岸青(qing)年是互相学习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他和其他大陆队友经常带着台(tai)湾队友去(qu)吃一些(xie)地道的(de)美食小吃。

台(tai)湾棒球队员来到大陆后是否适(shi)应这边的(de)生活?来自台(tai)湾台(tai)中的(de)00后队员张员菘分享了一个(ge)故事(shi)。

在福建省棒球队刚组建没多久的(de)一次集训上,突然下了大雨,所有人(ren)挤在休息区躲雨,张员菘这个(ge)时候打开小音响,放起了音乐。音乐响起,队友们不约而同(tong)跟着一起唱歌。这让张员菘很(hen)意外,也迅速拉近了与(yu)大陆队友的(de)距离。他说,自己(ji)很(hen)喜欢唱歌,在台(tai)湾的(de)时候,会和好朋友一起唱。没想到来大陆没几天,就能跟队友们一起合唱。他觉得,能在一起唱歌的(de)都是好朋友。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