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人民领袖|照见传承的两棵榕树,习仲勋,改革,习近平
2024-06-18 09:04:43
人民领袖|照见传承的两棵榕树,习仲勋,改革,习近平

榕树,有着令人惊叹(tan)的生命力。无(wu)论(lun)多么贫瘠的土地,乃至乱石破(po)崖,它都能破(po)土而出,傲首(shou)云天。

2000年3月12日,87岁的习仲勋和家人在深圳住所“兰(lan)园”内(nei),一起种下一棵榕树。习仲勋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也要扎根深圳。”

作为广东改革开(kai)放的主要开(kai)创(chuang)者和重要奠基人之一,习仲勋种下这棵榕树,表(biao)达他(ta)扎根改革开(kai)放这片热土的心愿。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zhuan)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kai)放的历史(shi)性决策,开(kai)启了改革开(kai)放和社(she)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shi)新时期。

几个月后,时任中共广东省(sheng)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在参加(jia)中央工作会议时提出,希望中央给广东更多自主权,在改革开(kai)放中先走一步。他(ta)说:“广东邻近港澳,华(hua)侨众多,应充分利用(yong)这个有利条(tiao)件(jian),积极开(kai)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这个大胆的提议,是习仲勋对广东进行深入调研后得出来的。

1978年7月,习仲勋下乡调研,首(shou)站就到了宝安县。一条(tiao)河(he)从罗芳村(cun)穿过,把村(cun)里的农田分成两半,一半在广东,一半在香港。习仲勋实地了解到,广东这边的罗芳村(cun)村(cun)民人均年收入仅134元人民币,而河(he)对岸的香港罗芳村(cun)村(cun)民人均年收入达1.3万元港币。

在中英街,他(ta)看到香港一侧人头涌动,车水马龙;内(nei)地一侧却杂草丛生,萧条(tiao)凋敝。来到荔枝园,听到果农关于一斤荔枝只(zhi)卖八(ba)分钱的一声叹(tan)息,他(ta)思索良久……

1978年8月,习仲勋(左三)在广东惠阳农村(cun)调研。在清华(hua)大学读书的习近平(左一)利用(yong)暑假时间参加(jia)社(she)会实践,随同(tong)父亲一起下乡。

这一年夏天,习仲勋一连跑了23个县。

在掌握了广东的真实情况后,习仲勋向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石破(po)天惊的改革建议,并得到中央支持。1979年3月,深圳市建立。不久,习仲勋同(tong)志再次提出在毗邻港澳的深圳市、珠海市和重要侨乡汕(shan)头市,划出一块地方单(dan)独管理,作为华(hua)侨、港澳同(tong)胞和外商的投资场所。这一建议得到中央领导同(tong)志的重视(shi)。1980年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shan)头、厦门(men)设置经济特区。

在广东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习仲勋做了许多开(kai)创(chuang)性工作。

他(ta)带领广东人民探索农村(cun)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子,提出在保证粮食自给的前提下,放手发展经济作物、畜牧业和渔业,放手发展农副产品加(jia)工等社(she)队企业。他(ta)还结合广东毗邻港澳的地域优势,推动开(kai)展边境(jing)小额贸易,引(yin)进港商投资开(kai)办来料加(jia)工厂……一系列创(chuang)新之举,为广东在中国改革开(kai)放中先行一步打下基础(chu)。

改革开(kai)放之初父亲带领广东人民解放思想、锐意(yi)改革的伟大实践,深深影响着习近平。

1982年,习近平主动申请到地方工作,离开(kai)国务(wu)院办公(gong)厅、中央军委办公(gong)厅,来到地方任职。

在河(he)北正定工作期间,面对全县大多数企业和单(dan)位存在不同(tong)程度的科技人才(cai)和技术骨干(gan)力量不足问题,习近平在深入调研后提出“大胆起用(yong)和广泛接受各种人才(cai)”“允许研究项目失败,不追究责(ze)任,工资报酬、往返车费照付”等九条(tiao)用(yong)人措施。

“人才(cai)九条(tiao)”涉及分配制度、人事体制、粮食政策、户籍管理等多方面,在当(dang)时可谓破(po)冰之举。

1983年,时任河(he)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前排居中),临时在大街上(shang)摆(bai)桌(zhuo)子听取老百姓意(yi)见。

在福(fu)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在多次调研后总结出“晋江(jiang)经验”,提出县域经济发展方向;倡导建立外经“一栋楼(lou)”,推进简政放权;主导开(kai)展集体林(lin)权制度改革等。

在浙江(jiang)工作期间,习近平提出“八(ba)八(ba)战(zhan)略”;到了上(shang)海,他(ta)力推长三角一体化……这些在不同(tong)地方立足深入调查(cha)研究、着眼当(dang)下与未来长远发展并在地方实践中形(xing)成的改革方法和经验总结,在新时代仍具有重大现实和指导意(yi)义。

习近平强调,应对当(dang)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dun)和挑战(zhan),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这也意(yi)味着,改革要有敢(gan)于突进深水区、敢(gan)于啃硬骨头、敢(gan)于涉险滩的毅力和勇气。

党的十八(ba)大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打破(po)城乡藩篱(li),司法责(ze)任制改革破(po)除“审者不判、判者不审”顽疾,“绿(lu)水青山(shan)就是金山(shan)银山(shan)”理念深入人心,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dan)制度成为中国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的缩影,“最多跑一次”逐(zhu)渐取代“脸(lian)难看、门(men)难进、腿跑断”,政府职能发生深刻变革……

有美国学者说,中国强势反腐(fu)是改革,依法治国是改革,脱贫攻坚是改革,重组军队是改革,党政机构改革也是一项重大改革。参与中共十八(ba)届三中全会文件(jian)起草的一位学者回忆:“没(mei)有习近平下决心,很多重大改革是难以出来的。”

对于习仲勋当(dang)年坚定推动广东改革开(kai)放展现出的担当(dang),人们也给予类似的评价。

与习仲勋一起工作过的一位老同(tong)志坦言(yan):“如(ru)果没(mei)有习仲勋同(tong)志那么尖锐地、鲜明地提出放权,广东还会徘徊不前。”“他(ta)使扩大地方自主权这一共识(shi)从理论(lun)探讨变成了可以在广东操作的实际行动。”

2012年12月8日,习近平在广东深圳莲花山(shan)公(gong)园种下一棵高山(shan)榕树。

父子之间不畏艰难、敢(gan)于担当(dang)的精(jing)神传承和两代共产党人之间勇于变革、勇于创(chuang)新的改革接力,不言(yan)而喻。正如(ru)习近平在给父亲习仲勋的祝寿信中所写道的“学您做人”“学您做事”。

2012年,党的十八(ba)大后,习近平首(shou)次地方考察选择了广东。

在深圳莲花山(shan)公(gong)园,习近平向邓小平铜像(xiang)敬献花篮,并在山(shan)顶广场种下一棵榕树。在这里,他(ta)回顾父辈(bei)们的改革之路,思考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后的改革路径,发出深化改革动员令。

如(ru)今,由习仲勋、习近平在深圳分别种下的两棵榕树均已亭亭如(ru)盖。以广东为中国改革开(kai)放的起点,中华(hua)大地在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巨变之后,正在绘就全面建设社(she)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蓝图,向着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奋进。观照当(dang)下,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的正是弘(hong)扬榕树这种扎根深壤、不畏艰难的顽强精(jing)神。

发布于:北京市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