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权威观点丨强化资本市场对硬科技支撑作用 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创新,发展,企业
2024-06-19 01:18:09
权威观点丨强化资本市场对硬科技支撑作用 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创新,发展,企业

证券时报、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推出“提信心促发(fa)展 证券业贯彻落(luo)实‘两强两严’”系列第十(shi)六篇。

6月(yue)7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fa)展的政策举措,提出要(yao)全链条优(you)化(hua)对创业投资的政策支持,积极营(ying)造支持创业投资发(fa)展的良好生态,同时深化(hua)政府性基金和市场化(hua)基金协同机制,加速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资本市场作为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shui)平循环的重要(yao)枢纽,以高质量综(zong)合金融服务,推动科技创新高水(shui)平发(fa)展,以高效能科技金融,助力产业迭代升级,加快构建(jian)现代化(hua)产业体系,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cheng),在中国式现代化(hua)进程中发(fa)挥重要(yao)作用。

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取得积极成(cheng)效

一是(shi)风险投资推进硬科技领域技术创新产业化(hua)落(luo)地。我国风险投资历经30多年(nian)发(fa)展,已进入(ru)高速发(fa)展期,并贯彻“投早投小投科技”理念,积极布局硬科技领域,持续(xu)推进基础研究关键性技术突破。近3年(nian)我国VC/PE(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共有超1.5万亿元资金投向半导体及电(dian)子设备、IT和生物(wu)医疗领域。我国“未来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xu)增强,独(du)角兽企业家数位列全球(qiu)第二(er),仅次于美国,且远超其他(ta)国家。同时,一二(er)级市场衔接和联动机制逐步形成(cheng)与(yu)完(wan)善。在半导体及电(dian)子设备、IT和生物(wu)医疗领域,VC/PE对上市公司的渗(shen)透率高达80%以上,超九成(cheng)科创板企业上市前获得过创投机构资金和服务支持。

二(er)是(shi)对创新型(xing)企业融资需求的支持力度持续(xu)提升。如科创板重点支持战略新兴产业优(you)质企业发(fa)展,根据2023年(nian)财报数据,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fa)投入(ru)高达1402亿元,研发(fa)人员占比突破30%。在科技研发(fa)带动下,2023年(nian)科创板上市公司合计(ji)实现营(ying)业总收入(ru)1.4万亿元,同比增长4.7%。支持科技创新债券类产品不断丰富(fu),科创债和科创票据存量分别突破5000亿元和3000亿元。2023年(nian)7月(yue)正式推出的混(hun)合型(xing)科创票据,通过交易条款设定(ding)实现“股债混(hun)合”结构,大幅(fu)提升创新型(xing)企业融资灵活性。

三是(shi)加快资本集聚与(yu)产业集聚互促发(fa)展。产业龙头、链主企业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区域集聚现象显著,广东(dong)、浙(zhe)江、江苏、上海和北京近3年(nian)境内外首发(fa)(IPO)数量全国居前,融资总规模超1.4万亿元,协同创新生态圈逐步形成(cheng)。同期,上述区域IT(信息技术)、半导体及电(dian)子设备、生物(wu)医疗、机械制造等重点领域加速发(fa)展,集聚资本亦超1.3万亿元,推动创新产业生态体系建(jian)设。

推动产业迭代升级仍面临挑(tiao)战

对基础研究重点领域颠覆性技术突破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我国研发(fa)强度近30年(nian)虽增长近5倍,由0.5%提升至2.4%,但仍低于全球(qiu)2.5%的平均(jun)水(shui)平,且科研机构超八成(cheng)研发(fa)经费由政府支持,金融和市场化(hua)资金占比较少。

科技金融供给与(yu)科技创新需求之间的匹配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我国风险投资对种(zhong)子期和初创期企业支持相对较少,2021年(nian)至2023年(nian)我国VC/PE(风险投资与(yu)私募股权投资)分别有3097亿元、1859亿元和1917亿元投向种(zhong)子期和初创期企业,占各年(nian)风险投资总额的比重未及三成(cheng)。

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研发(fa)投入(ru)较高,但创新成(cheng)果转化(hua)成(cheng)效不够显著,且东(dong)西部科技金融资源分布差异较大。有研究指(zhi)出,我国仅1/3的省份实现了科技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从三方面推动产业迭代升级

结合上述现状和挑(tiao)战,就资本市场高质量支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迭代升级提出以下建(jian)议:

加强风险投资机构等对技术创新产业的支持力度,激发(fa)前沿领域突破。基于当前政府、金融、产业和社(she)会等多渠道资本持续(xu)流入(ru)前沿科技领域现状,进一步强化(hua)各层次资本功能定(ding)位:加强国有资本对各类资本的引导作用和“杠杆效应”,持续(xu)激发(fa)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科技创新源动力;加强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对科技创新的资源整合作用,以优(you)势(shi)资源促进科技创新成(cheng)果转化(hua)和产业落(luo)地;同时,以社(she)会资本的加大流入(ru)扩大科技金融体系的整体规模。打造多层次基金集群,满足科技创新从成(cheng)果化(hua)、产业化(hua)到生态化(hua)的全周期金融需求。

优(you)化(hua)科技金融供给,打造立体式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一是(shi)在前沿科技领域重点赛道,加快服务模式从支持单个(ge)技术、项目、企业发(fa)展,向促进科技创新全产业链高质量发(fa)展转变。二(er)是(shi)聚焦产权“科创性”,结合相关特征及发(fa)展趋(qu)势(shi),完(wan)善并优(you)化(hua)产权评估体系,针对前沿领域技术专利(li)、创新项目、科技产品,提升研判、估值(zhi)、投资和管理能力。三是(shi)不断丰富(fu)科技金融产品供给,围绕知(zhi)识产权推出灵活债项、科技保险等产品,发(fa)展科技创新指(zhi)数类产品,稳慎探索(suo)创新金融衍(yan)生产品,帮助自主创新企业规避市场风险,助力创新企业度过成(cheng)长关键期。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cheng)。一方面要(yao)加强一、二(er)级市场有效联动。一是(shi)加速科技创新资产证券化(hua),为创新型(xing)企业上市提供“绿色通道”,不断强化(hua)资本市场的科创属性。二(er)是(shi)通过发(fa)展科创接棒基金、完(wan)善S基金市场交易机制等,畅通股权投资退(tui)出渠道,促使退(tui)出资金再次投入(ru)科技前沿领域,助力实体产业转型(xing)升级。三是(shi)在投资理念、估值(zhi)定(ding)价(jia)、交易效率、优(you)胜劣汰等方面,提高一、二(er)级市场的协同性,不断优(you)化(hua)并完(wan)善“投资科技创新→创新创业→投资退(tui)出→下一轮科技创新投资”的正向循环机制。

另一方面也(ye)要(yao)推进产业升级金融服务平台建(jian)设。发(fa)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汇聚政府、金融、产业、社(she)会等多元化(hua)主体优(you)势(shi)资源,共建(jian)产业转型(xing)升级金融服务平台。一是(shi)强化(hua)信息共享,加快科技创新需求及发(fa)展趋(qu)势(shi)分析的大模型(xing)建(jian)设;二(er)是(shi)强化(hua)科技金融信用评估和担保机制,完(wan)善法律、财务等服务配套;三是(shi)提升科技创新孵化(hua)效能,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duan)的创新型(xing)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hua)的综(zong)合金融服务,帮助科技创新企业高效完(wan)成(cheng)资质申(shen)请、产权确立、专利(li)转移等事宜,推动产业高端化(hua)、促进现代化(hua)产业体系发(fa)展。

作者系申(shen)万宏源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

责编(bian):李丹

校对:彭(peng)其华

发(fa)布于:广东(dong)省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