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澳门一肖一码100%期期精准-六一这天回望童年,我们都长成了很棒的大人,故事,小时候,父亲
2024-06-02 04:30:32
澳门一肖一码100%期期精准-六一这天回望童年,我们都长成了很棒的大人,故事,小时候,父亲

再给自己一次做孩子的机会,蹦蹦跶跶地跟(gen)夏天撞个满怀。我们(men)可以写出无数这样的句子,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给予彼此(ci)宽慰,抓住哪怕只(zhi)有一刻的放肆。但今年,我们(men)想再进一步。作为成长的起点,童(tong)年,若只(zhi)视(shi)作怀旧的标的,或许会让我们(men)错过重要的自我命题。它(ta)关(guan)乎(hu)你(ni)今天的行动与选择。

童(tong)年,如何给予成年后的我们(men)以力量?反刍童(tong)年,今天的你(ni)何以这样生活?抱着对这个问(wen)题的探索,六一儿童(tong)节之际,我们(men)在“人间任天真——大人也(ye)要孩子气”新刊专题中,邀访了多位创作、出版领域的大人,收到的回复(fu)恰好(hao)来自四位女性。她们(men)的童(tong)年有着不同的底色(se),长大后也(ye)走向了不同的人生,但我们(men)能从她们(men)的故事里,读出温柔(rou)与坚持,读出深思与责任。这或许就是童(tong)年的魔法(fa),你(ni)萌生的行动,会让今天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相拥。

今天的我们(men)啊,都长成了很棒的大人。

六一专题

「主题」B01 人间任天真

「主题」B02-B03 蔡皋(gao):童(tong)年是我清澈的源头,是一辈子保守的地方

「主题」B04-B05 童(tong)年的魔法(fa):我们(men)都长成了很棒的大人

「主题」B06-B07 张春:用“出尔反尔”的方式重新养育自己

「文学」B08 《心归故里》:故土难(nan)离亦难(nan)归

1

童(tong)年听(ting)到的故事

打开了我对世界的好(hao)奇

愚公子 独立(li)动画(hua)导演、插画(hua)作者

从小到大我都在干一件事,那就是画(hua)画(hua)。画(hua)画(hua)的初衷,是为了讲故事。

小时候我的家人经常给我讲故事。有报纸上的,有电视(shi)剧里的,也(ye)有在单位里真实发生的故事。他(ta)们(men)都是善于(yu)讲述故事的人,会模仿不同的角(jiao)色(se),绘声绘色(se)地描述细节,设计精彩(cai)的反转(zhuan),以及最后加入自己对事件的看法(fa)。小时候的我总是听(ting)不够,我记得有一次,我央(yang)求奶奶再讲一个,她说奶奶的故事都在肚子里,明天再给你(ni)讲。于(yu)是我晚上非(fei)要住进她的肚子里睡觉。

我想可能就是这些故事,打开了我对这个世界的好(hao)奇心。

《内(nei)向游戏》内(nei)页(ye)。

我的父亲是一名画(hua)家,但小时候他(ta)从不教我画(hua)画(hua),他(ta)很担心那些刻板的规则,会束缚(fu)我的想象力。他(ta)会让我给他(ta)讲故事,编(bian)完(wan)后让我为自己的故事配上画(hua)面。还记得我小时候编(bian)过一个关(guan)于(yu)狐狸和羊(yang)去找宝藏的故事,现在想来大概算(suan)是公路片。每次编(bian)不下去的时候,父亲会给些提示,接着问(wen)我,“然(ran)后呢?”我还记得父亲给我订厚厚的本子,买许多的颜料,鼓励我把每天有趣的事情(qing)都画(hua)下来,任由我肆意铺展我的想象力。我可以在本子上画(hua),在T恤上画(hua),在家里的墙上画(hua)……

我的父亲保留了很多我小时候的作品,甚至(zhi)是我们(men)互相书写的字条。这些东西对我来说非(fei)常宝贵(gui),是我回不去的时间,是我长大后一切创作的最原始动力。

《内(nei)向游戏》内(nei)页(ye)。

小时候的我曾经以为自己长大后会成为一名作家,直(zhi)到高中决(jue)定报考艺(yi)术方向,才开始系统学习素描之类的考试(shi)科目。其实无论是写作还是画(hua)画(hua),核心对我来说还是讲故事,包括后来去学习动画(hua)。而(er)学习动画(hua)的根源是热衷电影,它(ta)是加入了时间的艺(yi)术,于(yu)是我可以拥有更多的手段去描述一个故事。

《内(nei)向游戏》内(nei)页(ye)。

长大以后,我把对讲故事的关(guan)注点,放在自己真实发生的经历上。一直(zhi)以来,我都在观察这个世界,用旁观者的视(shi)角(jiao)去观察周遭的人和事,包括自己。我喜欢画(hua)下那些生活里在我心里触发细小涟(lian)漪的瞬(shun)间。

我观察人和事的习惯,主要是受到我父亲的培养。小时候他(ta)带我上街,回家后一起讨(tao)论刚刚发生的有趣事情(qing)。小时候家里还有许多书,我大部(bu)分时间都泡在里面。我的父母很喜欢看电影,我想这些都是滋养我创作的重要源泉。我擅长画(hua)短小的故事,但随着年纪的增长,也(ye)开始渴望创作篇幅(fu)更长一点的故事,还需要一点时间画(hua)完(wan)。

《好(hao)像有什么不对劲》,作者:愚公子,版本:乐府文化 | 中信出版集团(tuan) 2023年11月。

现在回看自己的童(tong)年,它(ta)对于(yu)我来说最宝贵(gui)的,是给了我一双冷(leng)静观察的眼睛和温柔(rou)细腻的心。借(jie)用一支(zhi)笔(bi),或写或画(hua),让我渐渐走向成为自己的那条路,和这个世界有了些许的关(guan)系。

你(ni)问(wen)我最想跟(gen)小时候的自己说什么?嗯,我想说:

“别老大半夜趴着画(hua),

不然(ran)你(ni)小学三(san)年级

就要戴眼镜了!”

《内(nei)向游戏》,作者:愚公子,版本:乐府文化 | 北京联合(he)出版社 2021年4月。

2

多亏童(tong)书

30岁的我

更像一个快(kuai)乐的孩子

吴回音 童(tong)书编(bian)辑(ji)、童(tong)书书评(ping)人

我的童(tong)年是不快(kuai)乐的、慌(huang)张的。

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两家人互相看不惯。父母离婚后,紧张关(guan)系好(hao)像都施压给了我,奶奶曾冲来学校把来看望我的外婆扯出教室揍了一顿,爷爷对我说:“要不是看你(ni)成绩好(hao),早就把你(ni)掐死。”有一次半夜听(ting)到他(ta)起夜,我赶(gan)紧从后门溜去厨房,摸摸菜刀还挂没挂在墙上,心里想着“要是不在,得马(ma)上逃命”,我就是在这样一种忧虑中长大。

青春期时,我的性格变得格外恶劣。因为某人不记得我生日(明明我也(ye)不记得她的),因为臆测某人不和我玩,动不动就嚎哭、吵架(jia)。很多年后同学说:中学那会儿真是对你(ni)“敬而(er)远之”,太恐怖了。

去外地读大学后,状况才有了改变。到了一个人也(ye)不认识的崭新环境,我得以远离家庭纷争与冷(leng)热暴力。起初我会思考怎么拥有新的开始——为什么过去的我会被讨(tao)厌,怎么样才能被大家喜爱,而(er)当大二(er)时开始上儿童(tong)文学研究课,我隐隐约(yue)约(yue)感觉自己被拥抱了。

吴回音的童(tong)书(拍摄 / 吴回音)

在儿童(tong)文学课上,老师介绍了许多绘本,诸如《獾的礼物》《荷花镇的早市》《来喝水(shui)吧》等等偏经典的作品。在农村与乡镇长大的我,此(ci)前从不知道“绘本”是什么东西,觉得新奇,不过,内(nei)心的感触有限。一次课间,老师正好(hao)坐在我旁边(bian)休息(xi),我问(wen)她:老师,您介绍的作品,讲的好(hao)像都是和我完(wan)全(quan)不相关(guan)的东西。儿童(tong)文学会不会讲破碎的家庭、痛苦(ku)之类的呢?老师推荐(jian)了秦文君、殷健灵的作品,后来印象深刻的还有陈丹燕的《女中学生三(san)部(bu)曲》。

《荷花镇的早市》,作者:周翔,版本:蒲蒲兰绘本馆 | 二(er)十一世纪出版社 2013年4月。

《女中学生三(san)部(bu)曲》,作者:陈丹燕,版本:福建少年儿童(tong)出版社 2014年10月。

读这些国内(nei)的少女成长小说时,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触动,每一个文字好(hao)像会变成真实的形象,而(er)我在半空中俯瞰她们(men)煎熬、破茧。她可能被期许着做好(hao)学生,不知如何反叛,又对自己不满;可能被家庭、学校、具体的人伤害,怀疑自己没有出生的话(hua)一切是不是会更好(hao);还可能以为自己没有容(rong)身之所,好(hao)不容(rong)易才遇(yu)到理解自己的人……那些身影模模糊糊,总觉得每个故事都叠加着我的真实经验。过去我一团(tuan)乱麻的假想逐渐凝聚:

我不是天生的坏(huai)孩子,

不会永远被讨(tao)厌;

以及,大人们(men),

请你(ni)们(men)不要再制造

新的“坏(huai)孩子”了。

世界上一定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小孩。抱着“要让像我一样的少年都能读到这样的书、得到治(zhi)愈”的念头,我选择了继续(xu)读儿童(tong)文学硕士,进童(tong)书出版行业……

说到工作,比起家长毫不犹豫(yu)购买的功能性童(tong)书,我更想编(bian)辑(ji)、推荐(jian)那些拥抱孩子的童(tong)书。除此(ci)以外,我也(ye)依然(ran)是一个普通的童(tong)书读者。绘本是我的伙伴,鼓励我做事情(qing)。比如《古(gu)仑巴(ba)幼儿园》,它(ta)讲一只(zhi)小象抱着热情(qing)做事,做出了巨大的饼干、巨大的皮鞋,可是教小象做这些东西的人很不满意,说造得这么大,根本用不了。

直(zhi)到来到幼儿园,小朋友们(men)在巨大皮鞋上玩耍,分吃巨大的饼干。这本绘本好(hao)像在对我说:

“你(ni)做的一切努力,都不会是无用之功,总有一天会变成宝贵(gui)的东西。”

身处职场这种成人世界,在我犹豫(yu)要不要做那些过于(yu)理想的事时,《古(gu)仑巴(ba)幼儿园》总给我力量。如今,身边(bian)人常评(ping)价我“有孩子气”,想做纯(chun)粹理想的事,这大概就是我的“孩子气”吧!

多亏童(tong)书,它(ta)们(men)使我在快(kuai)30岁的时候,比10岁时更像一个快(kuai)乐的孩子。

《古(gu)仑巴(ba)幼儿园》,作者:[日]西内(nei)南 / [日]堀内(nei)诚一 ,译者:唐(tang)亚明,版本:小活字策划(hua)、三(san)环出版社(新版2024年即将出版)。

3

现在的我

羡慕小时候

在戈壁(bi)荒野(ye)生活的我

欧阳婷 自然(ran)写作者

我童(tong)年生活的地方,与戈壁(bi)荒野(ye)无限接近(jin)。父母是在建设新疆(jiang)的年代里毕(bi)业分配到那里去的,在位于(yu)南疆(jiang)塔里木盆地边(bian)缘(yuan)的一处军工厂扎下根来。风沙侵袭之下,有一个属(shu)于(yu)我们(men)自给自足的小世界,厂房、学校、医(yi)院、办公楼都是父母那一代人亲手建起来的,那时候戈壁(bi)滩的砂质土壤不能建太高的楼房,最多三(san)四层。

小时候我会觉得自己生活的地方跟(gen)“大城市”是有差别的,每个假期也(ye)期待能坐着厂里的“老解放”车,去往乌鲁(lu)木齐的姥姥姥爷家,更宽的街道、更高的商场、更丰富的物质,便是我对“大城市”生活的全(quan)部(bu)想象与感知。不过,我的童(tong)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富足,现在想起来,我都很羡慕我小时候,在那样一个比较(jiao)特殊的军事化管理的工厂里,上下班的军号声是我们(men)生活的时钟,旷野(ye)就是我们(men)的乐园。

父母对我们(men)是放养式的教育,没有过多管束,那时候我也(ye)是个 “野(ye)孩子”,现在回想,我们(men)小时候做的许多事都是在“危险(xian)”的边(bian)缘(yuan)试(shi)探(尤其是男孩)。出了厂区就是戈壁(bi)滩,附近(jin)有河流的支(zhi)脉,还有湿地、芦苇荡。冬天芦苇荡结很厚的冰,父亲给我们(men)用钢(gang)刃(ren)和薄木条做冰车,在上面滑冰,冰车有单刃(ren)和双刃(ren)的。春夏之交,旱柳、沙枣树(shu)、杨树(shu)绿意葱茏(long),它(ta)们(men)扎根于(yu)沙地之中,老柳树(shu)树(shu)干特别粗,我们(men)放学以后经常爬到柳树(shu)上玩,用新生柳枝的树(shu)皮做柳哨。还会去更远的地方探险(xian),游野(ye)泳(yong),去附近(jin)的小黑山,戈壁(bi)上的小山头不都是有树(shu)的,小黑山是风化的石(shi)灰岩,远足路上会遇(yu)到隐匿在荒滩中有保护色(se)的蜥蜴,还有拦(lan)洪坝,从大坝的边(bian)缘(yuan)往坝底滑沙而(er)下,细细的沙子很洁(jie)净,完(wan)全(quan)没有土。

家里住平房,没有卫(wei)生间,晚上出去上旱厕(ce),还可以借(jie)机在外面“浪游”一番。你(ni)还能想出在全(quan)然(ran)没有光污(wu)染的地方,夜里看天空是什么样的吗?月圆的时候,夜里的戈壁(bi)简直(zhi)像白昼一样明亮,能看清月光里的每一样事物。

或许每个人都会有那样一个阶段,想远离自己的成长环境,到一个更大的世界里去。我也(ye)同样,读书、考学到城市,后来在北京工作生活,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生活好(hao)像逐渐远离戈壁(bi)和那个小厂了,即使它(ta)们(men)仍然(ran)还会存在于(yu)我和家人的语(yu)境里,但我确实是在为谋求我自己的另一种具体的生活而(er)努力了。

重新回望故乡,是因为母亲离世,因为年纪增长,也(ye)缘(yuan)于(yu)后来我想写作,想思考我自己的来处、父母亲他(ta)们(men)那一代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小时候认为所谓的幸(xing)福安(an)稳不过就是当下所过的生活,工厂后来经历了国企改制、工人下岗、工龄买断,我父母那一代人把他(ta)们(men)的青春留在了戈壁(bi),在需要养老的时候,当年的工厂已经不复(fu)存在了。2017年冬天,我时隔很久再次回到厂里,它(ta)与我多年来在心里反复(fu)回味的样子已然(ran)面目全(quan)非(fei),厂区缩小了很多,房屋因久无人住都破败了,小时候特别喜欢的“大树(shu)林”,因为没有人养护浇(jiao)水(shui),许多长得很粗的树(shu)都枯死了,这些作为防风林的树(shu)也(ye)都是我们(men)父辈在建厂时种下的。对这片土地我有了想要去深入了解它(ta)的历史的渴望,我想用我现在成年的眼去重新看待不仅仅只(zhi)是充满童(tong)年野(ye)趣的地方。我想书写这里,想为我自己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留下痕迹,为父母他(ta)们(men)这一代人比较(jiao)特殊的经历留下痕迹。

现在的我并没有想再做一个孩子的念头,但我想找回童(tong)年。记忆其实并不可靠(kao),我们(men)的童(tong)年准确来说是被记忆塑造出来的,我想以后尽我所能重新去现场,找到儿时的伙伴,找到我们(men)共同的回忆,确保我写出来的是准确的。

回想起来,童(tong)年在我的生命中都是明亮的,是我成年后在比较(jiao)灰暗的时刻可以从中汲取很多力量的一个源泉。我的六一儿童(tong)节记忆也(ye)总是在明晃晃的太阳底下的印象,因为每年六一我们(men)都会出去野(ye)游,南疆(jiang)的六月,戈壁(bi)滩上的光都是直(zhi)射的白光,像过曝的照(zhao)片一样。

我有时觉得无论是我的性格,我为人处事的方式,还是我看待世界的这种眼光,跟(gen)我的童(tong)年生活都是有关(guan)系的。我后来走上自然(ran)写作的道路,大概也(ye)是童(tong)年无形中给予了我养分。我记得小时候家里院子种的梨树(shu),还有葡萄架(jia),冬天葡萄藤要浅(qian)浅(qian)地埋(mai)在地里,这样它(ta)就不会受冻,到第二(er)年开春再挖出来。每年春天四、五月,沙尘暴之后,杨树(shu)便开始迅(xun)速地抽芽,叶片在风中哗啦啦地响。有一种银(yin)白杨的叶子,背面是白色(se)的,在风中翻飞,就像白色(se)的蝴蝶在树(shu)间喧(xuan)闹地飞舞。我和我爸爸到现在仍旧对“绿”、对“树(shu)”有很深的感情(qing),我有时也(ye)会让他(ta)帮我拍一些家里小区、公园里我惦记的树(shu),让他(ta)帮我收集些种子,他(ta)用手机拍下的照(zhao)片,也(ye)能补足我对新疆(jiang)的树(shu)的辨(bian)识细节。我很小的时候就体会到天大地大,人是再渺小不过的存在,在那片广袤和无垠之中,我们(men)和树(shu)木一起,扎根,生存。

《北方有棵树(shu)》,作者:欧阳婷,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1年1月。

4

童(tong)年给我

上了一堂

关(guan)于(yu)平等的课

蓝蓝 诗人

想起童(tong)年,脑海里第一个画(hua)面就是深夜我的姥姥坐在炕头,我睡在她旁边(bian),月光从窗棂照(zhao)进屋子,洒在她的身上。她总是在夜里久久坐着沉默。这个画(hua)面我永生不忘,那是我人生最初获得的爱和安(an)全(quan)感,静谧(mi)又温柔(rou)。然(ran)后就是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一家人围着饭桌吃饭,听(ting)爸爸讲故事,妈妈唱歌(ge)。还有就是我漫山遍(bian)野(ye)乱跑到处玩,我的舅(jiu)舅(jiu)、小姨(yi)在叫我回家吃饭……想起这些,是因为最深的情(qing)感始终来自我的亲人和家庭,我一生都从这里获取心灵的滋养,它(ta)让我相信爱,相信无论这个世界多糟糕,我都有一个可以回去的地方。

在胶东的大海边(bian)度(du)过人生的头几年后,我又随母亲父亲到了河南豫(yu)西山区。大山大海都见(jian)过,城市和贫困的山区人们(men)的生活也(ye)都见(jian)到过。这里面有强烈(lie)的反差,但大家都是人,为什么生活那么不一样?童(tong)年在山区牛棚(peng)里和村里的小朋友一起读书的生活,给我上了一堂关(guan)于(yu)平等的课。至(zhi)今我也(ye)不后悔我有过这样的经历,甚至(zhi)这经历为我以后的文学道德(de)打下了不可撼动的基础。

疫情(qing)期间我写了一本童(tong)诗集《我和毛毛》,写的全(quan)是我小时候的回忆。大自然(ran)的启(qi)示,村里孩子和我的友谊,一个人如何获得灵魂(hun)的过程。譬如我有裙子和小皮鞋穿,我的小伙伴们(men)中间就有几个穷孩子,五冬六夏,只(zhi)穿一件衣裳,夏天就光着脚,这令(ling)我十分羞愧。譬如农村妇女里因为生女儿而(er)被丈夫打骂嫌弃,跳井(jing)自尽。换亲这种陋习当时也(ye)很多。我不知道如何帮助他(ta)们(men)。那种痛苦(ku)时常会折磨我。这些事情(qing)我写进诗中,是为了不要忘记他(ta)们(men),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有人就是这样生活过,但这一切都不应(ying)该发生。

《我和毛毛》,作者: 蓝蓝,版本: 浙(zhe)江(jiang)少年儿童(tong)出版社 2020年12月。

不止一个朋友告诉我,他(ta)们(men)读这本诗集时潸然(ran)泪(lei)下。如果我的诗能打动了一些读者,我已经非(fei)常满足了。另外就是农村生活让我从大自然(ran)的山水(shui)草木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ye)意识到大自然(ran)给我无穷的安(an)慰。你(ni)没法(fa)不爱大自然(ran),没法(fa)不爱星空四季,你(ni)每天吃饭的时候,你(ni)没法(fa)忘记那些种庄稼(jia)的人。

七月黄豆地里蝈蝈的歌(ge)声,

八月玉米地里纺织娘的歌(ge)声。

我和毛毛赤脚上的露珠,

毛茸茸头发上的红色(se)玉米缨。

池(shi)塘里雨后大声唱歌(ge)的青蛙,

冬夜灶台后小声唱歌(ge)的蟋蟀。

——《大地和天空的歌(ge)》,摘自《我和毛毛》

如果我还是一个孩子,我并没有改变自己命运轨迹的想法(fa)。我依然(ran)愿(yuan)意在海边(bian)出生,在山区开始识字,和穷孩子们(men)一起读书、放羊(yang)、割麦(mai)子,跟(gen)他(ta)们(men)学会很多种庄稼(jia)、辨(bian)识草木的知识。我只(zhi)是希望那个时候我已经是大人,有能力去帮助我爱的家人和朋友,早早带我姥姥去看病,而(er)不是眼看着她53岁就去世;为我们(men)那个小牛棚(peng)教室买好(hao)一点的黑板,让那些只(zhi)能坐在土坯上的孩子有板凳。除了这些之外,我在大家庭里的生活是幸(xing)福的,我领受到来自亲人和朋友们(men)非(fei)常多的爱,这已经足够我感恩(en)和怀想一生。

采写/吕婉(wan)婷 王铭博

编(bian)辑(ji)/吕婉(wan)婷 宫(gong)子

校对/薛京宁

发布于(yu):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