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向“新”发力 中国银行“贷”动新质生产力跑出“加速度”,企业,发展,产业
2024-06-18 04:55:17
向“新”发力 中国银行“贷”动新质生产力跑出“加速度”,企业,发展,产业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li)推进现代化产(chan)业体系建设(she),加快发展新质(zhi)生产(chan)力(li)。发展新质(zhi)生产(chan)力(li),离(li)不开金融的高质(zhi)量服务。对于金融机构而(er)言,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以高质(zhi)量的综合金融服务支持企业向(xiang)“新”而(er)行,服务发展新质(zhi)生产(chan)力(li)?

近期,中国网财经记者前往天津进行调研,采访天开高教科创园、物质(zhi)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博迈科海洋工程股份(fen)有限公司(si)(下(xia)称“博迈科”)等,探访中国银行以金融之力(li)助力(li)传统产(chan)业升级和新兴产(chan)业壮大背后(hou)的探索与实践。

夯(hang)基础:强化科技创新服务能(neng)力(li)

“柔性有机太阳能(neng)电池模组(zu)”“基于石墨烯的超(chao)级电容器”“吸热(re)型碳氢燃料(liao)”……在物质(zhi)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记者注意到诸多科研成果,包括新能(neng)源电池、高端化学(xue)品等。目前,天津市拥有6家(jia)海河实验室,实验室依托(tuo)南(nan)开大学(xue)和天津大学(xue)研发力(li)量,在科研设(she)施、产(chan)业孵化等方面拥有坚实基础。

此外,记者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于2023年5月正式开园的天开高教科创园,园区核心区如今注册企业数量超(chao)过500家(jia),已经有300多家(jia)企业入(ru)驻园区。“园区入(ru)驻的企业都是(shi)科技型企业,涉及天津的十(shi)几条产(chan)业链(lian),包括航空航天、智能(neng)装备、新能(neng)源、新材料(liao)、生物医药等。”天开高教科创园相(xiang)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科技创新能(neng)够催生新产(chan)业、新模式、新动能(neng),是(shi)发展新质(zhi)生产(chan)力(li)的核心要素(su)。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行长马明俊介绍称,聚焦天开高教科创园、滨海高新区等重点园区和海河实验室等天津市发展新质(zhi)生产(chan)力(li)的重点布局,中国银行与天津市天开发展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yi),率先出台支持天开园企业8条金融服务专项措施;与滨海高新区联(lian)合开发“科创积分贷”产(chan)品;为全部6家(jia)海河实验室提供金融服务。

在助力(li)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依托(tuo)集团资源,中国银行引入(ru)了以中银科技创新母(mu)基金为代表的各类投资机构,参(can)与股权(quan)投资并为被投企业提供投后(hou)赋能(neng)。通过跨市场、全周期、多层次的“股权(quan)+债权(quan)+投行”等多元(yuan)化金融服务,满足企业科研筹备、技术攻关、产(chan)业转化等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

据马明俊介绍,聚焦“卡脖子”技术突(tu)破、专精特新“小(xiao)巨人”等领域,中国银行开展需求摸(mo)排、金融供给、跟进回(hui)访的全流程服务,组(zu)织“专精特新普惠(hui)行”“产(chan)业集群普惠(hui)行”等专项行动。截(jie)至2024年3月末,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超(chao)过200亿元(yuan),年内(nei)新增超(chao)过25亿元(yuan);服务战略性新兴产(chan)业贷款超(chao)过470亿元(yuan),年内(nei)新增近80亿元(yuan)。

解难题:支持传统企业转型发展

以新质(zhi)生产(chan)力(li)赋能(neng)传统产(chan)业转型升级,是(shi)建设(she)现代化产(chan)业体系的重要路径。中国银行以金融服务建设(she)现代化产(chan)业体系为落点,巩固(gu)提升传统优势产(chan)业,抓好产(chan)业链(lian)金融服务,推动产(chan)业成龙配套、成链(lian)成群。

在传统产(chan)业升级方面,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深化金融改革创新,通过开办B2B在线支付(fu),提供150亿元(yuan)传统银行信贷和金融租赁融资支持,助力(li)天津港集团打造世界一流智慧(hui)港口。

记者了解到,天津某化工企业与中国银行的合作已有百(bai)年历史,双方在在授信业务、贸易融资、供应链(lian)金融、跨境业务等领域建立了密切合作。近年来,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为其“两(liang)化”搬迁、天碱搬迁等多个重点项目提供金融服务,助力(li)企业产(chan)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天津某钢管制造企业拥有国内(nei)最大的石油套管生产(chan)基地,是(shi)天津市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积极支持企业改革转型发展,助力(li)企业经营情(qing)况大幅改善、迈入(ru)新的发展阶段。

在产(chan)业链(lian)金融服务方面,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积极响应天津市工作专班要求,持续开展全市新能(neng)源、新材料(liao)、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12条重点产(chan)业链(lian)的金融服务工作,并担任(ren)了“新材料(liao)”“绿色石化”“集成电路”三(san)条产(chan)业链(lian)主办行,为优势产(chan)业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助力(li)产(chan)业链(lian)高质(zhi)量发展。

通过举办产(chan)业链(lian)专场对接活动、深入(ru)企业开展调研等方式,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已于2023年对链(lian)上全部1000余家(jia)企业进行了服务对接。截(jie)至2024年3月末,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为全部12条重点产(chan)业链(lian)企业提供授信总额超(chao)过100亿元(yuan),年内(nei)新增超(chao)过18亿元(yuan)。

显特色:发挥自身特色业务优势

在位于天津的博迈科厂区内(nei),记者注意到,多个模块工程宛如巨型“乐(le)高”,工人们正在忙(mang)着建造,不久后(hou)这些“海上超(chao)级工厂”将(jiang)在这里启航,驶向(xiang)海外。“近年来,我们不断拓展在全球的业务范围,目前近100%产(chan)品出口海外。”博迈科相(xiang)关负责人介绍称。

据了解,博迈科作为海洋装备制造企业,致力(li)于以海洋油气工程、液化天然气工厂和矿(kuang)业为主的各类模块的设(she)计和集成建造,相(xiang)比较传统生产(chan)力(li),该企业更新机械(xie)设(she)备替代人工,在技术上形成突(tu)破,进一步提升产(chan)能(neng)。

博迈科产(chan)品“出海”的背后(hou)离(li)不开金融力(li)量的支持。博迈科相(xiang)关负责人介绍称,早(zao)在2006年,中国银行便与博迈科建立合作关系,围绕境内(nei)、境外结算(suan),到保函及境外收款,提供全方位的国际结算(suan)业务,自2014年开始累计开立保函达(da)20亿元(yuan)人民币,对应工程合同总金额超(chao)300亿元(yuan),年平均结算(suan)量达(da)2亿美元(yuan)。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因境外结算(suan)涉及美元(yuan)较多,中国银行为博迈科上线结售汇平台,同时每日预告结售汇相(xiang)关产(chan)品方案(an),帮(bang)助企业防范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上线多银行现金管理系统,实现资金统筹划拨,帮(bang)助企业通过网上银行发放员工工资及其他款项,年工资代发量超(chao)人民币5000万元(yuan)。

值(zhi)得一提的是(shi),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银行全球化、综合化经营特色,助力(li)天津市依托(tuo)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汇聚全球创新要素(su),提升产(chan)业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li),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于2023年先后(hou)挂牌成立了“航运金融中心”“租赁金融中心”,不断打造具有中国银行特色、符(fu)合市场需求的产(chan)品和服务模式。

马明俊介绍称,航运金融中心成立一年来,累计向(xiang)航运金融客(ke)户提供资金支持超(chao)过268亿元(yuan),提供结算(suan)服务客(ke)户超(chao)7200家(jia),结算(suan)量超(chao)260亿美元(yuan),为航运金融客(ke)户叙做(zuo)供应链(lian)融资业务超(chao)15亿元(yuan);租赁金融中心成立以来,持续发挥专业化、综合化服务优势,稳步提升租赁行业业务规模,累计投放贷款超(chao)200亿元(yuan),授信余额超(chao)600亿元(yuan)。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作为北方唯一上线 FT 分账核算(suan)体系的国有商业银行,充分利用FT账户体系开展金融创新,助力(li)航运企业和租赁企业有效利用“两(liang)个市场、两(liang)种资源”,在稳外资稳外贸、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来,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将(jiang)立足天津市‘一基地三(san)区’功(gong)能(neng)定位,以金融之力(li)助力(li)全市新产(chan)业、新模式、新动能(neng)发展,助力(li)传统产(chan)业升级和新兴产(chan)业壮大、未来产(chan)业培育。”马明俊称。

发布于: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