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2024澳门资料免费大全猛料-年轻人拒绝生育,不止是因为房价,儿子,人口,中国
2024-06-02 10:53:06
2024澳门资料免费大全猛料-年轻人拒绝生育,不止是因为房价,儿子,人口,中国

人口,永远是中国人讨论最激烈的(de)话题

最近,各省陆续发布(bu)2023年的(de)人口数据。

全国只有浙江、广东、海南、上海、江苏、新疆、贵州、北京、天津、宁夏10个省/市人口呈正增长(chang),合计增量161.04万人。

其余的(de),一个比一个惨淡。

河南省,出生人口69.5万人,死亡人口78.7万;

湖南省,出生人口39.5万,死亡人口59.8万;

江西省,出生人口29.5万,死亡人口33.3万;

山西省,出生人口21.31万,死亡人口29.11万;

湖北省,全年出生人口32.0万,死亡人口50.4万;

安徽(hui)省,全年出生人口39.5万,死亡人口52.4万……

河南省,出生人口69.5万人,死亡人口78.7万;

湖南省,出生人口39.5万,死亡人口59.8万;

江西省,出生人口29.5万,死亡人口33.3万;

山西省,出生人口21.31万,死亡人口29.11万;

湖北省,全年出生人口32.0万,死亡人口50.4万;

安徽(hui)省,全年出生人口39.5万,死亡人口52.4万……

这种趋势,各位(wei)见(jian)仁见(jian)智。

每到(dao)这个时候,全民都(dou)在反思:为(wei)啥年轻人不爱生孩子了?

不妨先(xian)反过来想一下:繁衍后代是人的(de)天性,为(wei)什(shi)么人要反抗天性?

很多看似荒谬的(de)事情,其实都(dou)有潜在的(de)逻辑。

只不过不能拿到(dao)明面(mian)上说。

本文(wen)部分(fen)观点可能有些露(lu)骨,但绝对没有恶意,请各位(wei)理性阅读。

01父与子的(de)本质

从古(gu)至今,中国都(dou)是一个农业国。

中国文(wen)化,尤(you)其是中国式的(de)家庭文(wen)化,是以小农经济为(wei)基础的(de)。

在40年前,小农经济还是中国家庭的(de)主要生活(huo)方式。

哪怕是今天,绝大多数老(lao)一辈(bei)、甚至中年人,在思想上依然没有摆脱小农。

什(shi)么叫小农经济?

比如你家是三(san)代贫农,从你爹那继承了一间瓦(wa)房、几亩薄田,勉强讨了个媳(xi)妇、收入仅能糊口。

你要怎样(yang)才能过上好日子?

去读书考科举?

别逗了,就算是科举制最巅峰的(de)满清(qing),秀才占(zhan)人口的(de)比例(li)也没超过万分(fen)之二,举人进士那更是凤毛麟角(jiao)。

家里没点底蕴,你连识字都(dou)没机会,怎么去走这座独木桥?

去练武挣军功?

更别逗了。所谓“穷文(wen)富武”,你连肉都(dou)吃不上,打得过谁?

像(xiang)你这样(yang)的(de),乱(luan)世就是炮灰,治世永远是大头兵。

作为(wei)普通农民,你能过上好日子的(de)唯一方法就是:哐哐哐哐哐,和你媳(xi)妇生5个儿子5个女儿。

农家的(de)孩子相当于(yu)大牲(sheng)口,五(wu)六岁就能帮家里干活(huo)了,制造(zao)成本几乎为(wei)零,抚养成本不过就是粥里多加一碗水、桌上多摆一副碗筷。

这可比买头牛划算。

等孩子大了,你就牛逼(bi)了。

家里直接多5个壮劳力,能干活(huo)、能开荒,和隔壁村(cun)干架也不怕。

你说还要给5个儿子娶媳(xi)妇?你还有5个女儿呢(ne),彩礼嫁妆帐上还能吃亏?

女儿们嫁出去后,你还多了5个亲家,同(tong)气(qi)连枝,谁敢欺(qi)负你?

更重要的(de)是,儿子还会再生儿子,等孙子们也长(chang)大了,一家子十几条大汉唯你独尊,谁能不羡慕你?

这就是过去几千年,中国家庭最理想的(de)模式,是养儿防老(lao)的(de)真正含义。

你本来只有5亩地,但你的(de)5个儿子长(chang)大后,等于(yu)你家的(de)生产(chan)价值翻了五(wu)倍,用来换(huan)更多的(de)地,若干年后你就有了三(san)十亩地。

儿子还会生孙子,你活(huo)得越久,掌握的(de)财富就越多,日子就越舒坦。

等你嗝屁了,儿子们分(fen)家,一人能分(fen)六亩地,个人、整体财富都(dou)增加了,再来下一个轮回。

从古(gu)至今的(de)农村(cun)富户,基本都(dou)是这么来的(de)。

在小农经济社会中,多生孩子,是大多数人唯一可行的(de)上升通道。

你和你的(de)儿子们实际上存在一个契约,就是你把(ba)他们抚养成人,他们给你免费打工直到(dao)你死。

然后分(fen)掉你的(de)遗产(chan)作为(wei)回报。

但这是不能明说的(de),因为(wei)这个契约存在一个明显的(de) BUG:你活(huo)的(de)时间越长(chang),你的(de)儿子就越吃亏。

人毕竟是人,不是真的(de)牲(sheng)口,是有自己(ji)的(de)念头的(de)。

你开始(shi)担心你还没死呢(ne),他们就开始(shi)挑战你的(de)领导权(quan)了。

然而你越来越老(lao)、儿子越来越强壮的(de)趋势是不可避免的(de),你不可能再像(xiang)他们小时候那样(yang)用拳头来控制,那怎么办?洗脑。

从某种角(jiao)度(du)来看,以家庭为(wei)单位(wei)的(de)小农经济,是几千年中国社会的(de)基石,国家机构必须要维持这一体系的(de)稳定,所以历朝历代都(dou)大力推行“孝道”。

为(wei)什(shi)么要推崇“埋(mai)儿奉母,卧冰求鲤”这种明显的(de)自残行为(wei)?因为(wei)剩余价值要给父母。

为(wei)什(shi)么要说“棍棒(bang)底下出孝子”?因为(wei)要明确父母惩(cheng)罚子女的(de)合理性。

……

二十四孝之卧冰求鲤

不能说父母和子女之间就是完全没有爱的(de),但在“孝文(wen)化”中,本能的(de)父爱母爱更多被利用来强化小农经济的(de)稳定性。

某种程度(du)上看,“孝文(wen)化”是家庭稳定的(de)基础,家庭稳定是小农经济稳定的(de)基础,小农经济是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稳定的(de)基础。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wen)化最大的(de)作用,就是为(wei)了帮助你约束自己(ji)的(de)儿子。

只有儿子听爹的(de)话,农民听县太爷的(de)话,官员(yuan)听皇上的(de)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会才稳定。

一切看起(qi)来难以理解却又(you)广泛存在的(de)神逻辑,都(dou)是为(wei)这个目标(biao)服务的(de)。

这个完美循环了几千年的(de)系统,今天出现了裂缝。

02新与旧(jiu)的(de)撕裂

在农业社会,合格(ge)劳动力的(de)第一要求是要听话,其次是身(shen)体健康(kang)。

有没有知识、聪明不聪明,那根本就不重要。

有自我意识,有思考欲(yu)望,有感情,有个人追(zhui)求,这些都(dou)是负面(mian)因素。

直到(dao)改革开放后,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中国社会发生了亘古(gu)未有的(de)变(bian)化,小农经济才开始(shi)瓦(wa)解。

通过下面(mian)两张图,我们能很明显看到(dao),中国的(de)城乡人口结构,从80年代开始(shi)明显逆转;我们的(de)出生率,也是从80年代开始(shi)就一路下降。

当然,这其中有计划SY的(de)原因,但更重要的(de)还是人口结构。

因为(wei)计划SY变(bian)相取消后,在城市人口占(zhan)比加速上升时,生育(yu)率依然是加速下滑的(de)。

为(wei)什(shi)么?因为(wei)我们对劳动力的(de)定义发生了变(bian)化。

以前,只需(xu)要管吃喝,顶多十几年,你儿子就能成为(wei)合格(ge)劳动力。

即(ji)便在改开初期,大部分(fen)人的(de)出路也就是去厂里拧螺丝、去工地搬砖(zhuan),和过去在村(cun)里下地干活(huo)区别并不大。

但现在,你想在城市培(pei)养一个合格(ge)劳动力的(de)成本,是非常高(gao)的(de)。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91元(yuan),农村(cun)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32元(yuan)。

众所周知,小孩可比大人费钱多了。我们保守一点,就按平均值算。

把(ba)孩子抚养到(dao)18岁,城镇孩子的(de)平均养育(yu)成本为(wei)30391*18=547038元(yuan),农村(cun)孩子的(de)平均养育(yu)成本为(wei)16632*18=299376元(yuan)。

这还只是城镇的(de)平均值,而且没算孕(yun)期和大学(xue)学(xue)费的(de)开支,在一二线(xian)城市只会更贵。

但即(ji)便你花了这么多钱,孩子能在大学(xue)毕业后自立就非常不错了,更别谈给你什(shi)么回报。

尤(you)其是这几年,就业市场越来越饱和,年轻人立足社会的(de)门槛越来越高(gao)。

很明显,通过孩子来累积财富,越来越不划算了。

就像(xiang)在农业社会,大多数农民都(dou)不会、也没有条件去走科举、军功路线(xian)一样(yang),但凡需(xu)要前期大量投资,回报却不是立竿见(jian)影的(de),普通人会选(xuan)择放弃。

但是,这话不能明说。

为(wei)什(shi)么?当代中青年的(de)父辈(bei),大多是60后、70后,世界观、人生观早在改开前就固定了,思维和行为(wei)还是小农经济家庭的(de)方式。

因为(wei)爷爷辈(bei)是这么教他们的(de)。

甚至许多“听话”的(de)80、90后也并不觉得这样(yang)不妥,因为(wei)父母是这么教他们的(de)。

这是历史惯性,是小农时代到(dao)城市时代转变(bian)的(de)必经阶段,相当大一部分(fen)人都(dou)属于(yu)过着城市生活(huo)、思想上却还是老(lao)一套(tao)。

所以,当代城市青年遇到(dao)的(de)绝大多数问(wen)题,某种程度(du)可以说是现代生产(chan)生活(huo)方式和小农经济文(wen)化冲突的(de)反映。

如果时间倒退(tui)回40年前,你去过最远的(de)地方是县城,除了在家种地很难找到(dao)其他谋(mou)生方式,你是不会觉得你的(de)父母难以理解的(de)。

我们其实是新旧(jiu)思想交替(ti)的(de)一代人,所以才表现得非常撕裂。既向往自由的(de)生活(huo),又(you)无法割舍(she)血缘、宗族关系的(de)桎梏。

但大趋势不可更改:人口会越来越往城市集中,乡村(cun)的(de)人口会越来越少。

一个很明显的(de)现象就是,农村(cun)的(de)老(lao)龄化程度(du)远比城市高(gao)。为(wei)什(shi)么?

年轻人走了是一方面(mian),更因为(wei)在外讨生活(huo)的(de)父母,越来越不愿意把(ba)小孩扔在老(lao)家给爷爷奶奶照顾。

根据《中国农村(cun)教育(yu)发展报告2020—2022》:2022年相比2012年,全国留守儿童(tong)减少了1071.87万人,降幅(fu)高(gao)达47.2%。

说明什(shi)么呢(ne)?说明越来越多小孩从小就在城市长(chang)大,基本没有被小农经济那一套(tao)“熏陶”过。

他们才是真正纯粹的(de)城市人口。

在小农思想中,子女是一定要给父母带来经济回报的(de)。

而在当代,虽然很多父母已(yi)经没像(xiang)以前那么期待子女带来经济回报,但受限于(yu)几千年的(de)传统思想惯性,他们依然对“养儿防老(lao)”将信将疑。

但对完全城市化的(de)新一代人而言(yan),他们既没有收到(dao)小农思想的(de)舒服,也明白(bai)生儿育(yu)女没有收益,请问(wen)他们生育(yu)的(de)目的(de)在哪?

这才是生育(yu)率加速下滑的(de)重要原因之一

03尾(wei)声

房价的(de)确是打击人口的(de)最重要原因之一,但真不是罪魁祸首。

以文(wen)化与我们最相近的(de)日本为(wei)例(li)。

不论是1990年前房价上升阶段,还是1991-2009年房价下降阶段,亦或是2009年后重新进入房价上升期,日本的(de)生育(yu)率一直加速下降。

这一点,与欧美国家就不太一样(yang),因为(wei)东西方的(de)文(wen)化属性就不一样(yang)。

这不是光靠补贴、降房价就能完全解决的(de)问(wen)题。

再比如韩国,奖励生育(yu)的(de)政策够多吧(ba)?生育(yu)率有起(qi)色吗?一点没有。

人类最大的(de)本事,就是趋利避害。此时此刻,正是新一代人打破(po)思想束缚的(de)关键时期。

如果繁衍的(de)好处远远小于(yu)坏处,成本远远高(gao)于(yu)收益,为(wei)什(shi)么要去做?

发布(bu)于(yu):广东省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