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95后女孩带火千年绝技,这次新作又惊艳无数网友,实验,科学,科普
2024-06-19 04:10:39
95后女孩带火千年绝技,这次新作又惊艳无数网友,实验,科学,科普

?文观察者网李贝

“起猛了(le),一大早看到有人徒手接闪电!”

这两天,因打(da)铁花(hua)、雕冰龙出圈的抖音(yin)非遗创作者@江寻千(九月)又开(kai)辟新赛道,用硬核物理实验《闪电浴缸》震撼了(le)数百万网友(you),被网友(you)惊呼(hu)“徒手接闪电的大侠”。

“我相信科学”

视频中,九月身(shen)穿金属丝打(da)造的斗(dou)笠、长衫,站在注满了(le)水的浴缸中,伴着“噼里啪啦(la)”的电流声(sheng),一点一点用手接到了(le)特斯拉线圈所产生的高压电弧。

这是6月1日晚播出的“抖音(yin)科学夜(ye)”中的其中一个实验。据(ju)实验的设(she)计者、北京交(jiao)通大学副(fu)教授陈征教授介绍,现场所用的特斯拉线圈能够产生百万伏以上(shang)的电压,浴缸里的水也预先溶(rong)解了(le)200斤食盐。

高压电、高浓度盐水、金属衣,怎么看都和绝缘、防(fang)触电没什么关系(xi),甚至有点“反常(chang)理”。

参与(yu)实验的人大附中@李永乐老师 解释说,之(zhi)所以能够实现“安全接触闪电”,一是金属衣能够形成一种类似电容的效果,起到屏蔽闪电的作用;二是高频交(jiao)流电具有趋肤(fu)性,会选择(ze)导电性更强(qiang)的金属衣、浓盐水去通过,被包裹(guo)其中的人体(ti)则相对安全;三是因为(wei)特斯拉线圈所产生的电弧具有高电压、低电流的特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shang)提(ti)高实验安全性。他也提(ti)醒大家,专业实验需要有扎实严谨的科学操作做(zuo)基础,不(bu)要在家中随意模仿。

事实上(shang),开(kai)始下水前,面对疯狂舞动(dong)的“人造闪电”,主持人也忍不(bu)住问九月:不(bu)害怕吗(ma)?九月回答(da)说:“害怕,不(bu)过我相信科学。”

除了(le)《闪电浴缸》,“抖音(yin)科学夜(ye)”也设(she)计了(le)多个实验类节目。

同济大学退休物理教授吴於人 与(yu)国(guo)乐大师方锦龙跨界合作,带来世(shi)界上(shang)唯一一种不(bu)用身(shen)体(ti)接触就能发出声(sheng)音(yin)的乐器——特雷门琴。

只(zhi)见演奏(zou)者在乐器的天线周围挥动(dong)双手,就能奏(zou)出神秘感十足的音(yin)乐。吴於人教授介绍说,这是因为(wei)特雷门琴安装有两个LC振荡(dang)器,手的位(wei)置改变后,与(yu)天线之(zhi)间的电容也会随之(zhi)改变,进而起到控制声(sheng)音(yin)音(yin)调(diao)与(yu)强(qiang)度的作用。

今年(nian)74岁的她,这几年(nian)一直(zhi)坚持用物理实验短视频做(zuo)科普,抖音(yin)号@不(bu)刷题的吴姥姥 吸引了(le)515万粉丝,是众(zhong)多网友(you)喜爱的“科学姥姥”。

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戴伟则以相声(sheng)形式,串联了(le)多个化学小实验:液氮玫瑰、七彩“饮料”、可以点燃的泡泡、浪漫十足的“萤火虫实验”……在欢笑声(sheng)中,为(wei)大家展(zhan)示了(le)化学实验的百变魅力。

已(yi)经(jing)来中国(guo)28年(nian)的他,除日常(chang)授课和科研,还坚持在线上(shang)线下为(wei)中小学生做(zuo)化学科普,被称(cheng)为(wei)“化学魔法师”,抖音(yin)号@戴博士实验室 的粉丝数超过百万。

“好奇比答(da)案重要”

为(wei)什么选择(ze)实验作为(wei)一场科学晚会的重点?

炫酷的效果之(zhi)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实验带来的启(qi)发和思考(kao)。陈征副(fu)教授说:“即便一个书本上(shang)最(zui)简单的实验,在实际做(zuo)的时候,也会发现不(bu)一定是你(ni)想(xiang)象的样子,因为(wei)现实中有若干因素在影响。其实这才是科学真正的样貌,没有一个简单的标准答(da)案。”

在陈征看来,既往课堂上(shang)、节目里的科普内容,大多以“标准答(da)案”的形式呈现。久而久之(zhi),会让(rang)孩子们形成一种思维习惯,更愿(yuan)意去面对有标准答(da)案的事。一旦遇(yu)上(shang)没有答(da)案的问题,往往就会无所适从。然而,无论(lun)是科学研究还是人生中面临的大部分(fen)问题,没有标准答(da)案才是常(chang)态。

实验,是探索未知的重要方式。“从零开(kai)始设(she)计实验,如何限制条(tiao)件、怎么优化设(she)计、怎么测试,要不(bu)断摸索,在这个过程中就把科学研究的全过程走了(le)一遍”,陈征说。中国(guo)科学院院士刘嘉麒(qi)也在为(wei)此次晚会“点题”时强(qiang)调(diao):“好奇比答(da)案重要,提(ti)问比回答(da)重要。”

直(zhi)播评论(lun)区里,网友(you)们关于各个实验的热烈讨论(lun),无疑是对晚会主题“点亮每一刻好奇”的最(zui)佳回应。

据(ju)《2024抖音(yin)自然科学数据(ju)报(bao)告》显示,过去一年(nian),实验类短视频播放量(liang)超346亿(yi),获得点赞4.63亿(yi),超过8831万人次选择(ze)分(fen)享(xiang)。单条(tiao)视频获得354万点赞的鲁米(mi)诺实验、被15.6万人收藏的银镜反应……清晰的画(hua)面、生动(dong)的讲解,让(rang)屏幕另一端的人也能感受科学的魅力,实验短视频也因此成为(wei)科普传播的重要形式。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le)解到,“抖音(yin)科学夜(ye)”彩排现场,吴姥姥与(yu)方锦龙尝试用唢呐震碎玻(bo)璃杯(bei)时,曾一度失败。“久经(jing)实验”的吴姥姥安慰工作人员说:实验就是这样,失败是很经(jing)常(chang)的事,重要的是失败后能够分(fen)析原因,用科学的方法去调(diao)整。果然,在及时调(diao)整实验装置后,玻(bo)璃杯(bei)在共振作用下应声(sheng)而碎。“不(bu)是每个人都能成为(wei)科学家,但每个人都能成为(wei)科学家式的人”,这句来自吴姥姥的鼓励,也成为(wei)“抖音(yin)科学夜(ye)”最(zui)希望传递的信息。

抖音(yin)相关负责人表示,“抖音(yin)科学夜(ye)”是平台在丰富科普内容方面的一次尝试,希望能够用更加多元丰富的形式,回应网友(you)对于科学的好奇心。未来抖音(yin)也将(jiang)持续与(yu)权威机(ji)构、专家学者展(zhan)开(kai)合作,生产更多优质的自然科学内容,助(zhu)力科普传播。

来源|观察者网

发布于:上(shang)海(hai)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