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六个数四中四复式多少组-余鹏鲲:教师自杀是个例,但高校确实有两大问题亟需重视,影响,患者,研究生
2024-06-02 06:03:43
六个数四中四复式多少组-余鹏鲲:教师自杀是个例,但高校确实有两大问题亟需重视,影响,患者,研究生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余鹏鲲(kun)】

南京林(lin)业大学(xue)生态与环境学(xue)院副(fu)教授宋凯(kai),在学(xue)校的聘期(qi)考核未通(tong)过后,于今年4月2日(ri)被发现在家中自杀,时年38岁。

近期(qi)多家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由于自杀的时间距离考核失败很近,一些网友(you)激烈地抨击高校教师的选拔和晋升机制,尤其是“非升即走”和“末位淘(tao)汰”等制度。

将年轻教师的自杀与考核失败简单(dan)地关联起来,是不负责(ze)任的猜测。根据宋凯(kai)亲友(you)的描述,他患有抑(yi)郁症。抑(yi)郁症有可能是因为精神长期(qi)焦虑紧张引起的,但发展为抑(yi)郁症后,已经表现为身体机能的改变,比(bi)如一些严重的抑(yi)郁症患者,在没有外界(jie)刺(ci)激的情况下,就(jiu)可能出现听觉丧失、视物不清(qing)的症状。

南京林(lin)业大学(xue)也表示,没有通(tong)过考核导(dao)致待遇降低了一些,并没有降职,也没有解(jie)除聘用(yong),后续还将给与家属抚(fu)恤金。

宋凯(kai)在谷歌学(xue)术的页面

自杀,值得严肃地探讨。

一个人选择(ze)自杀,除了一时冲动,要么(me)就(jiu)是自认为遇到了过不去的坎,要么(me)就(jiu)是否定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自杀者强烈的厌世冲动,也说明其对社会的评(ping)价也存疑,至少不值得留恋(lian)。

正因为自杀是这样严肃的事,很多人不敢面对,倾(qing)向于进行解(jie)构和否认。

一是将其庸俗化(hua),认为自杀者是傻、懦弱(ruo)或(huo)者精神病,总之就(jiu)是要否认他是个正常人。“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zhe)吗?”这样的梗并不高明,鲁(lu)迅就(jiu)曾经讽刺(ci)过“倘有谁以为容易么(me),那么(me),你倒试试看(kan)!”。

二是不承认主动性,将弃世描述为完全被迫的,或(huo)至少是走投无路的选择(ze)。

因此,高校教师自杀虽然是个例,但这背后还有多少教师对自己的价值持否定态度,这些困惑(huo)的老师,他们能教出不惑(huo)的学(xue)生么(me)?

高校精神健(jian)康现状值得忧(you)虑

这个问题(ti)已经有答案了。

学(xue)生群体的抑(yi)郁症发病率不断上升,据《2022年国民抑(yi)郁症蓝皮书》显示,50%的抑(yi)郁症患者为在校学(xue)生。值得一提的是,18岁以下的抑(yi)郁症患者只占总人数(shu)的30%,也就(jiu)是说还有20%的患者是在就(jiu)读本科后才发病的。

从发病机理(li)上讲(jiang),无论是家庭关系过于紧张、学(xue)习困难,还是基(ji)因遗传导(dao)致,发病年龄都较早。此类(lei)患者通(tong)常在初高中就(jiu)有严重的表现。而且,通(tong)过初高中的成长,除了少数(shu)天(tian)纵英才,大学(xue)生已经习惯了挫折,伴随着(zhe)身体发育,抗压能力也达到了高峰。

从数(shu)量(liang)上讲(jiang),2022年本科及以上的在校生,仅占一般教育在校生的约19.2%,而抑(yi)郁症患者的数(shu)量(liang)却达到在校生的40%。

因此,本科生和研究(jiu)生出现了这么(me)多抑(yi)郁症患者不能称之为正常,高校师生的精神健(jian)康状况值得忧(you)虑。而且还有三个问题(ti)需要关注:

1.教师的精神健(jian)康现状如何?

2.教师的精神状况是否会影响学(xue)生?

3.教师和学(xue)生的精神状况是否会互相影响?

1.教师的精神健(jian)康现状如何?

2.教师的精神状况是否会影响学(xue)生?

3.教师和学(xue)生的精神状况是否会互相影响?

很遗憾,这三个问题(ti)的答案都难言乐观。

高校教师的精神状况研究(jiu)呈现出众说纷纭的特征。

中国科学(xue)院心理(li)学(xue)研究(jiu)院发布(bu)的《中国国民心理(li)健(jian)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近25%的科技工(gong)作者有抑(yi)郁情绪,50%以上有焦虑症状,高于一般的行业。

该(gai)研究(jiu)还指出,相对低薪叠加工(gong)作压力对心理(li)影响最(zui)大,因此月收入在 6000~8000元的教师心理(li)健(jian)康水平最(zui)低;而收入更低的教师,由于工(gong)作压力相对较小,反而呈现出较高的心理(li)健(jian)康水平。

《2022年国民抑(yi)郁症蓝皮书》的分析也说明,抑(yi)郁症患者中来自教育培训/科研行业的工(gong)作者比(bi)例第二高,仅次于从事互联网/IT/电子/通(tong)信等领域的从业者,而后者的薪酬则明显高于前者。

但也有不少基(ji)于实证统计的研究(jiu)指出,高校教师的焦虑程度与社会平均水平近似(si),出现这样差异可能与教师焦虑水平存在地区或(huo)季节变化(hua)有关。

所有连续的统计研究(jiu)都指出:高校教师的抑(yi)郁和焦虑问题(ti)呈现逐(zhu)步上升趋势。

更扎心的是,大量(liang)研究(jiu)指出,高校教师的心理(li)问题(ti)存在明显的结构性,而且这些结构性的变化(hua)往往体现为对学(xue)生的负面影响。

有一项关于吉林(lin)省某高校教师心理(li)健(jian)康现状的研究(jiu)认为,某高校教师的心理(li)问题(ti)发生率与普通(tong)人群无异,但依次表现为强迫症状、躯体化(hua)、偏执、人际关系紧张和抑(yi)郁。也就(jiu)是说,抑(yi)郁发生率仅排名第五,其他问题(ti)更为严重,而绝(jue)大部分职业的从业者心理(li)问题(ti)主要表现为抑(yi)郁。

其中,强迫症状和抑(yi)郁的负外部性较小,躯体化(hua)、偏执和人际关系紧张则会对教学(xue)和科研工(gong)作产生影响。

除了表现具有结构性,该(gai)研究(jiu)还发现,心理(li)问题(ti)的发生率随着(zhe)职称的晋升而降低,职称最(zui)高的教授最(zui)不容易出现心理(li)问题(ti),而与最(zui)有可能影响学(xue)生的助(zhu)教和讲(jiang)师心理(li)健(jian)康状况最(zui)差。

值得注意的是,在没有外界(jie)干预的情况下,高校教师与学(xue)生的心理(li)状况还会相互影响,并导(dao)致恶性循环。

绝(jue)大部分高校教师没有非高校、非研究(jiu)所的社会工(gong)作经历,他们还是学(xue)生的时候,不仅从自己的老师那里接(jie)受学(xue)术训练(lian),而且行为逻辑和自我调节的方式方法也受老师潜移(yi)默化(hua)的影响。

因此,焦虑的老师会制造焦虑的学(xue)生,而这些学(xue)生成为老师后,往往更加依赖制造焦虑的方法管理(li)学(xue)生,进而产生更加焦虑的一代。

拒绝(jue)崇高是时代背景

“师者,道之教训;傅者,傅之德义;保者,保其身体。”从古到今,很多词语的含义都发生了变化(hua),师、傅、保的含义却一以贯(guan)之。“老师”是那个指点(dian)和帮助(zhu)我们的人,“师傅”是道德高尚的行业前辈,照(zhao)料儿童的人叫(jiao)保育员。

在这样的价值体系里,教书育人、潜心学(xue)问、提升修养和升官发财一样,都构成了教师职业获得感(gan)的重要来源。而今天(tian),人们更多地从工(gong)资(zi)待遇、稳定性和行政级别等角度功利化(hua)地看(kan)待教师,教师职业本身提供的价值和道德修养越来越不受重视。

首先是高校教师的选拔和晋升机制对这些内容的关注还很不够。

纵观各大高校的招生资(zi)格审(shen)核方案,呈现出明显的重科研、轻教学(xue)的特点(dian)。对科研内容条(tiao)目较多,有的甚至还专门(men)在附录中有详细规定,且要求严格。对于教学(xue),少数(shu)院校没有规定,有的只规定了要有可以资(zi)助(zhu)研究(jiu)生的项目,其他的要求基(ji)本不构成任何障碍。

建议(yi)高校教师在第一次成为硕导(dao)前,抽取几个诸如研究(jiu)选题(ti)、实验设计、专业前沿、论文写作、论文图表制作等涉(she)及到指导(dao)学(xue)生开展研究(jiu)的相关主题(ti),在随机选择(ze)的资(zi)深初高中教师面前进行试讲(jiang),由选中的初高中教师打分。对于逻辑混乱、前言不搭后语、晦涩难懂的,坚决推迟其成为硕导(dao)。

事实上,某些高校教师连以正常语速有条(tiao)理(li)地念稿子30分钟都办(ban)不到。这已经不是能力问题(ti)了,而是态度问题(ti)。试想如果一个老师光(guang)是讲(jiang)话30分钟就(jiu)面红气喘,那他面对请(qing)教的学(xue)生,肯(ken)定不会循循善(shan)诱、不厌其烦。

除了高校过于看(kan)重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本身也已经不再那么(me)重视作为学(xue)生道德楷模的传统责(ze)任和教学(xue)工(gong)作。这点(dian)在远离高台和聚(ju)光(guang)灯后表现得尤其明显,他们普遍认为“教师并不是神”,这当然是对的,却并不意味着(zhe)大学(xue)教授就(jiu)应该(gai)是普通(tong)人,甚至不如社会平均道德水平。

大学(xue)教师如果功利、偏执、不宽容、不公正、攀比(bi),会对学(xue)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普通(tong)的父母(mu)最(zui)担心的就(jiu)是一些高校教师对这种职业特点(dian)不仅不注意提防,反而当成自己的特权和职业福利。

针对这一点(dian),社会上也有很多议(yi)论,当然“身边(bian)统计学(xue)”和个例说服(fu)力是很弱(ruo)的,而且也是很难证明的。2010-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xue)规划基(ji)金项目课题(ti)组曾经的一个涉(she)及数(shu)千人的、关于高校教师思想道德和心理(li)健(jian)康状况调查就(jiu)有一定的说服(fu)力了。

对于中国最(zui)需要解(jie)决的问题(ti),49.8%的高校教师认为是教育、医疗、住房、就(jiu)业等民生问题(ti),第二位的经济问题(ti)仅占17.3%,接(jie)下来腐(fu)败占14.4%,价值观和信仰问题(ti)占12.1%,食品安全占5.4%,后面的国防和宗教分别只占0.6%和0.4%,其他问题(ti)可以忽略(lue)不计了。

这说明高校教师在非专业问题(ti)上,也是根据生活经验做出判断,因此会将对他们最(zui)想改善(shan)的问题(ti),当作中国最(zui)需要解(jie)决的问题(ti)——这点(dian)和一般职业已经非常接(jie)近了,完全看(kan)不出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高校教师在对职业道德现状进行评(ping)价时,认为师德师风高尚的占43%,认为职业道德滑坡(po)的占23.1%,认为重业务(wu)、轻师德的占23.2%,认为学(xue)术腐(fu)败和学(xue)术造假严重的占10.8%。

有意思的是,关于人生目的的调查显示,83.9%选择(ze)家庭美满、事业有成,10%选择(ze)大公无私、为人民服(fu)务(wu),通(tong)过合法手段追求名誉和地位的占1.7%。

也就(jiu)是说,有57.1%的高校教师对职业道德现状不满的同时,有99.9%的高校教师对自己人生目的的评(ping)价是积(ji)极(ji)的,而又(you)只有10%明确愿意努力改变。这说明高校教师的自省意识、对职业美誉度的奉献意识,也非常接(jie)近于普通(tong)职业从业者。这就(jiu)难怪(guai)有66.5%的高校教师在调查中对校外兼职持正面观点(dian)。

高校教师的个人评(ping)价和集体评(ping)价

我们的讨论,必须放到教师自身和使用(yong)教师者都拒绝(jue)崇高的大背景下进行,才算是接(jie)近客观。

拒绝(jue)崇高的代价,就(jiu)是科研工(gong)作者越来越“输不起”。接(jie)受了多年科研教育,最(zui)后没能谋到高校教职或(huo)者被降级为实验室管理(li)人员,从纯功利的角度出发,确实是让人难以接(jie)受的。

这里并不是说高校教师的选拔和晋升机制不需要检讨和改进,而是说在博士(shi)招生比(bi)高校职位需要明显偏多,而且除工(gong)科外普遍将进高校作为第一选择(ze)的情况下,注定有很多人的高教梦是要失败的。

更何况获得高校编制只是开始,上面还有副(fu)教授和教授在职称上的区别,教授也还分为四级,除了教授还有“杰青”、“千人”、院士(shi)等职业荣誉。谁能保证自己一定是命运的宠儿呢?

多年的教育告诉他们要“不服(fu)输”,有很多人“输不起”,但是从概率上讲(jiang),很多人“一定输”,他们的困惑(huo)该(gai)怎(zen)么(me)办(ban)?这个问题(ti)确实值得有关部门(men)和社会认真考虑,并切实给予关怀。

高校教师选拔、晋升机制不连贯(guan)

如今从成为讲(jiang)师或(huo)者特聘人员,拿到竞争(zheng)编制的入场券,到完成相应的考核拿到编制,在很多一本高校其实成功率已经不到一半了,部分极(ji)端(duan)的高校只有10%左右甚至更低。

而能拿到入场券的人,已经都是大众眼里“别人家的孩(hai)子”、“卷(juan)王”了,基(ji)本上必须要有国内外顶级高校的博士(shi)学(xue)位,还要有耀眼的学(xue)术发表成果,最(zui)好在学(xue)术界(jie)拥有良好的社交关系并获得前辈的鼎立(li)推荐。不少高校还很看(kan)重第一学(xue)历,那就(jiu)要求从高中开始就(jiu)要一直优(you)秀(xiu)。

以上条(tiao)件若有一条(tiao)不满足(zu),那学(xue)术发表成果的要求还要比(bi)一般人高得多。至于满足(zu)不了学(xue)术发表要求的,则往往一票否决。反过来说,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高校如果特事特办(ban)放宽对某些学(xue)者的发表要求,反而会被怀疑是私相授受“量(liang)身定制”的结果。

有资(zi)格参与高校教师选拔的条(tiao)件不仅高,而且近几年由于“僧多粥少”的情况加剧,哪怕时间节点(dian)只相差一年,选拔条(tiao)件也有可能又(you)增加不少。这一现象(xiang)反过来又(you)加剧高校用(yong)人中的年龄歧视,让有志于科研者缺乏容错空间,更加如履薄冰、谨小慎(shen)微。

一方面是有志于科研者普遍内卷(juan),另一方面是缺乏容错机制,这就(jiu)导(dao)致高校教师选拔、晋升机制不连贯(guan)造成的危害更加突(tu)出和尖锐。

目前在研究(jiu)生培养中,硕士(shi)更加强调掌握科研技能,博士(shi)则要产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成果,理(li)论上要求有一定的独立(li)科研能力。在这个阶段里,如果具有一定的学(xue)术发表成果,那就(jiu)能拿到成为高校教师的入场券。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采(cai)取“非升即走”的选拔机制,也就(jiu)是说先将符合要求的聘用(yong)为临时岗位,经过一段时间(通(tong)常是五年)后,如果科研成果质量(liang)达不到学(xue)校的要求,则不能获得该(gai)校的教学(xue)编制,也不能留任在先前聘用(yong)的临时岗位上。

当然,和采(cai)取类(lei)似(si)制度的美国高校相比(bi),国内一些高校增加了保底机制。例如,没有通(tong)过“非升即走”的可以获得实验室管理(li)员或(huo)者助(zhu)教等岗位,有个别高校还可转到辅导(dao)员这样的行政岗。

获得教学(xue)编制之后,后续的竞争(zheng)主要围绕能否长期(qi)产生高质量(liang)科研成果、成果与科学(xue)前沿的相关性、成果与国家需要的匹配(pei)度等三个方面展开。

可能在一些人看(kan)来,这样的选拔和晋升体系是循序渐进、秩(zhi)序井然的,但实际上往往已经属于更换赛道了,局部最(zui)优(you)结果与全局最(zui)优(you)很难协(xie)调出现,不仅造成大量(liang)学(xue)术资(zi)源的浪费,还导(dao)致学(xue)者的学(xue)术生命容易“猝死”。

理(li)论上的学(xue)术选拔、竞争(zheng)机制

以博士(shi)生培养为例,如果按照(zhao)相关法律(lu)的要求,博士(shi)生相对独立(li)地开展科研,那么(me)这些博士(shi)生毕业的时候,就(jiu)很难达到高校的学(xue)术发表要求,连成为高校教师的入场券都拿不到。

为了多发好论文,增加成为高校教师的赢面,内部分工(gong)合作已成为很多课题(ti)组的常态,每个人只负责(ze)自己最(zui)擅长的部分,这样才更有可能“量(liang)产”高水平论文。很多高校也鼓励这种趋势,反对甚至敌视学(xue)生自由探索。

因此,很多拿到入场券的临聘教师,只是某一项学(xue)术技能非常突(tu)出,自主确定研究(jiu)课题(ti)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并不突(tu)出。于是有的临聘教师,干脆又(you)在新的学(xue)校拜入优(you)秀(xiu)学(xue)术前辈的课题(ti)组,继(ji)续维持与博士(shi)生期(qi)间类(lei)似(si)的合作发表关系,以此达到学(xue)校的考核要求。

这就(jiu)造成一种奇怪(guai)的现象(xiang),即临聘教师虽然已经有过6~8年的学(xue)术经历,而且考核期(qi)一般长达5年,但却觉得考核期(qi)做不了什么(me)明显的创新。因为打下坚实基(ji)础的博士(shi)生,很难成为临聘教师;而成为临聘教师的人,往往并没有很好地打下基(ji)础。

后面这类(lei)教师,倾(qing)向于对学(xue)生复制自己当年的那一套,强调学(xue)生只要掌握某项技能就(jiu)行了,对学(xue)术生涯进行总体设计和指导(dao)学(xue)生的能力并不强。学(xue)生有可能发现自己即使在一门(men)技术上花(hua)费大量(liang)时间后,导(dao)师规划的研究(jiu)课题(ti)却做不通(tong),甚至不具有可行性,不得不开始独立(li)研究(jiu)时,已经无法按时毕业。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仅意味着(zhe)该(gai)学(xue)生从事学(xue)术工(gong)作的可能性剧烈下降,并影响在工(gong)业界(jie)的就(jiu)业,而且将导(dao)致学(xue)生与老师的冲突(tu)迅速白热化(hua)。

在拿到教师编制后,也会遇到类(lei)似(si)的问题(ti)。

为了拿到编制,科研工(gong)作者往往热衷于研究(jiu)刮(gua)痧式的问题(ti),这样才能每年都有明确的进步,甚至按日(ri)计功。而那些更加深入和本质的问题(ti),需要连续攻克(ke)若干个难点(dian),甚至是非本专业的难点(dian),才能取得明显的进步。

比(bi)如说一个厨(chu)师,在水煮肉(rou)片的基(ji)础上,今天(tian)搞一个水煮鱼(yu),明天(tian)搞一个水煮豆腐(fu)都不难。但如果要做一道滑嫩鲜香可与水煮肉(rou)片相媲(bi)美,但既不能高盐也不能高油,成本还得类(lei)似(si)的菜,那就(jiu)很难了。

即使是做出来了,由于连续攻克(ke)若干个难点(dian),这样的论文想要既脉络清(qing)晰又(you)逻辑顺畅,也是非常难写的。再退一步说,就(jiu)算写出来了,由于这样的论文读起来思维负担偏大,也是不容易被学(xue)术期(qi)刊接(jie)收并认识到价值的。最(zui)近大热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的团队(dui)在第一次投稿时,就(jiu)因为类(lei)似(si)的原因失败了。

因此,符合国家需要或(huo)科学(xue)意义很大的研究(jiu),本身就(jiu)不是那些刮(gua)痧式研究(jiu)的发展和后续,而是涉(she)及到重新学(xue)习和重新选题(ti)的问题(ti)。此时,由于需要考虑这些问题(ti)的高校教师已经有编制了,因此有一些就(jiu)倾(qing)向于让学(xue)生做不同的方向去试错,这也是导(dao)致高校师生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由于频繁换道,产生最(zui)有价值的成果的时间反而一再推迟。每次换道将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gan),降低了科研的价值感(gan),导(dao)致学(xue)者过早地丧失探索的兴(xing)趣,丧失学(xue)术追求。

同时每次换道,补(bu)课任务(wu)和新的挑战越来越大,违(wei)反了一般职业生涯先难后易的普遍规律(lu),导(dao)致中国学(xue)术圈(quan)竞技体育化(hua),学(xue)者的学(xue)术生命不仅短,而且很容易突(tu)然终结。

高校教师自杀虽是个例,但高校师生的心理(li)健(jian)康需要引起重视。如何在“拒绝(jue)崇高”的大背景下,重新定义高校教师和教书育人的价值已然是迫在眉睫。同时,不合理(li)的选拔、晋升机制也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dian),不代表平台观点(dian),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jiu)法律(lu)责(ze)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ri)阅读趣味文章。

发布(bu)于:上海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