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澳门码开奖近30-梁小民丨3月读书报告,曹操,中国,国家
2024-06-04 09:14:09
澳门码开奖近30-梁小民丨3月读书报告,曹操,中国,国家

3月(yue),我主要在校自己即将在中信(xin)出版社(she)出版的一本随笔集《读书的三(san)重境界》,共收入五(wu)十篇文章,介(jie)绍(shao)了六(liu)十本书,约三(san)十万字。所(suo)以(yi),尽管本月(yue)有三(san)十一天,但我只读了二十四本书。与前两个月(yue)合并起来,第一季度共读了八十本书。

《中世纪:权力、信(xin)仰和现代世界的孕育》

李(li)筠的《中世纪:权力、信(xin)仰和现代世界的孕育》(岳麓书社(she),2023年)。过去读中世纪历史的书,留下的大体印象是:中世纪是一个停(ting)滞、黑暗的时代,宗教(jiao)裁判所(suo)、十字军(jun)东征(zheng)所(suo)造成的破坏,都成为抹之不去的阴(yin)影。但读了这本书,我对中世纪有了更全(quan)面、客观的印象。起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文明也(ye)是处于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之中,若非中世纪的传承,就(jiu)不会有现代的西方文明。作者从帝国、教(jiao)会、王国、大学和城(cheng)市(shi)等角度,全(quan)面展现了一个完整的中世纪。值得指出的是,作者的写法特别适合中国读者阅(yue)读,尤其是对中世纪了解(jie)不多(duo),或怀有偏见的读者。

《海上收藏世家(jia)》

《京华收藏世家(jia)》

我自己并不收藏文物,但对这类书颇(po)有兴趣。这个月(yue)读了郑重先(xian)生(sheng)的《海上收藏世家(jia)》(生(sheng)活·读书·新知三(san)联书店,2022年)和《京华收藏世家(jia)》(生(sheng)活·读书·新知三(san)联书店,2024年)。前者介(jie)绍(shao)了上海乃至江南地区的四十位收藏家(jia),后者介(jie)绍(shao)了北(bei)京的十三(san)位收藏家(jia)。世代相传的收藏家(jia),方能成为“世家(jia)”。收藏当然要有经济实(shi)力,或者得自祖辈遗泽(ze),或者依靠个人奋斗(dou)。不过,在此基础上,文化传承也(ye)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对所(suo)购藏的文物进行深入研究,以(yi)揭开历史真相,又(you)如将自己珍藏多(duo)年,甚至历经数代人传承的珍贵文物赠给国家(jia)——这就(jiu)是书中记载的收藏家(jia)有别于古董商的地方。这些收藏世家(jia),有些已被我们熟知,如张伯驹(ju)先(xian)生(sheng),但还(hai)有不少一般(ban)读者并不熟悉,他们融文化底蕴与爱国情怀于一身,令人敬仰。读这两本书,不仅可以(yi)了解(jie)这些可敬的人物,也(ye)可以(yi)增加对文物知识的了解(jie)。

《曹操(cao):冲出危局的清(qing)醒者》

韩昇的《曹操(cao):冲出危局的清(qing)醒者》(中华书局,2023年)。读了韩昇先(xian)生(sheng)的《从封建到大一统》,深喜(xi)他的历史写作风格,于是又(you)读了这一本。关于曹操(cao)的书极多(duo),我也(ye)读过几本,都是传统的历史人物传记写法,读之无(wu)味。而这本书并不厚,仅几万字,抓(zhua)住曹操(cao)一生(sheng)的重点:官渡之战和赤(chi)壁之战。无(wu)论是官渡之战的筹划还(hai)是赤(chi)壁之战的及(ji)时止损,都能体现曹操(cao)的清(qing)醒之处。此外,还(hai)探讨(tao)了曹操(cao)的家(jia)世出身,澄清(qing)了一些错误(wu),如《三(san)国志》中所(suo)说的曹操(cao)是曹参后裔。老题目不怕重写,关键是写出新意。这本书做到了。

《科举与士林风气》

王炎平的《科举与士林风气》(四川(chuan)人民出版社(she),2024年)。科举制被称为中国的“第五(wu)大发明”,本书正是分析科举制对中国社(she)会与文化的深刻影响。自从科举成为读书人进入官场的主要渠道之后,整个知识界(士林)的风气就(jiu)形成了以(yi)科举为中心的风气。书中谈到了科举制对官场风气与教(jiao)育、文化的影响,也(ye)探讨(tao)了科举制下所(suo)形成的文人的不同心态。全(quan)书的内容以(yi)唐代为主,写得生(sheng)动、有趣,比许多(duo)讨(tao)论科举的专(zhuan)著要好读得多(duo)。

《南国多(duo)秀士:唐宋之际的东南士人与中国文化重心南移》

黄庭硕的《南国多(duo)秀士:唐宋之际的东南士人与中国文化重心南移》(东方出版中心,2024年)。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由北(bei)向南转移的趋(qu)势(shi),从魏晋南北(bei)朝开始,到唐朝安史之乱时已大体形成,最终完成于宋。全(quan)书资料丰(feng)富,分析深入,有独创性(xing),且可读性(xing)相当高。作者以(yi)唐末杨吴政权和南唐为中心,着重讨(tao)论唐代科举中南方士人的增加及(ji)杨吴政权与南唐的文治转向,可谓抓(zhua)住了中国文化重心南移这一重大转变的关键,相较于笼(long)统地讲宋以(yi)后文化中心转向南方,更为精准(zhun)、独特。

《失落的世界:新兴国家(jia)发展的陷阱与教(jiao)训》

郭建龙(long)的《失落的世界:新兴国家(jia)发展的陷阱与教(jiao)训》(当代中国出版社(she),2023年)。发展是一道窄门,许多(duo)国家(jia)一再努力,却始终无(wu)法穿过去。经济学理论关注(zhu)的是自由贸易如何实(shi)现共赢,而现实(shi)中的发达国家(jia)往往是在对自己有利(li)时才推行自由贸易,否则(ze)就(jiu)对贸易加以(yi)限制,这就(jiu)会妨害全(quan)球化进程中欠发达国家(jia)的发展。本书并没有讲述这些大道理,作者行走在诸多(duo)发展中国家(jia),通过实(shi)地调查(cha),切实(shi)地得出了种种教(jiao)训。作者去过阿富汗(han)、印度、土耳其、伊朗、埃及(ji)、缅甸、巴基斯坦等国家(jia),关注(zhu)的重点包括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伊斯兰教(jiao)的影响,以(yi)及(ji)战争对这些国家(jia)的影响。从全(quan)书涉及(ji)的种种问题中,中国读者也(ye)可以(yi)得到许多(duo)启发。

《知识与国运:近世政治人的困惑》

羽戈的《知识与国运:近世政治人的困惑》(上海书店出版社(she),2024年)。“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历史规律(lu)或许是存在的,但在某一时刻内,个别政治人物的胸怀眼光往往决定了一个国家(jia)的命运。在清(qing)末民初(chu),中国社(she)会面临转型之际,遭到了种种挫败。其中当然有许多(duo)复杂(za)的因素,缺乏具备战略眼光的政治家(jia)是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作者分析了这个时期的关键政治人物:慈禧、李(li)鸿章和袁(yuan)世凯。这些政治人物或者无(wu)学无(wu)术,或者有学无(wu)术,或者无(wu)学有术,他们犯下的战略错误(wu)使得中国坐失良机。此外,作者还(hai)论及(ji)了一些次要的政治人物,如奕?、文祥、荣禄、刚毅、弈劻等。全(quan)书以(yi)这八个人物为中心,分析中国转型失败的原(yuan)因,独具一格。全(quan)书仅十三(san)万字,篇幅(fu)不长(chang),但内容丰(feng)富。身为八〇后学者,作者对这种历史题材的书写颇(po)有自己的风格特色。

《水(shui)润华夏(xia)大长(chang)江》

蓝(lan)勇的《水(shui)润华夏(xia)大长(chang)江》(江苏人民出版社(she),2024年)。长(chang)江文化与黄河文化同为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书从长(chang)江的地质、历史、人才与文化、城(cheng)市(shi)风情、饮食、民宿、水(shui)上交(jiao)通、河流等方面介(jie)绍(shao)长(chang)江文化,但读过之后感(gan)到过于宽泛而肤(fu)浅,未能抓(zhua)住长(chang)江文化的本质,也(ye)没有厘清(qing)来龙(long)去脉。也(ye)许作者的立足点就(jiu)在于广泛介(jie)绍(shao)吧。尽管有三(san)位名家(jia)推荐此书,但我并没读出妙处来。

《失衡的利(li)维坦:美国分裂的文化与政治根源》

欧树军(jun)的《失衡的利(li)维坦:美国分裂的文化与政治根源》(生(sheng)活·读书·新知三(san)联书店,2024年)。美国是一个巨大的“利(li)维坦”,有先(xian)进的技(ji)术、强大的国力,同时也(ye)是一个长(chang)期分裂的国家(jia)。这种分裂,表现在种族、收入与财富、文化观念、政治态度各方面。本书正是要探讨(tao)这种分裂背后的文化、政治根源。从历史上看,殖民地时代“两个新英格兰”的背离成为分裂之始,奠定了分裂的底色;五(wu)六(liu)十年以(yi)来两大政党所(suo)代表的两种意识形态在延续与发展这种分裂。这种分裂表现在各个方面,使得这个利(li)维坦失衡。如何达成共识,是当下美国要解(jie)决的问题。这本书吸收了亨廷顿的许多(duo)思想,篇幅(fu)只十五(wu)万字不到,内容却相当深刻,值得认(ren)真读。

《意外的旅程》

许知远的《意外的旅程》(云南人民出版社(she),2024年)。我爱旅行,也(ye)爱看别人写的各类游记。这套游记包括三(san)本:从黑河到腾冲,写国内旅行;加尔(er)各答、开罗与幸福的国度,写国外旅行;马六(liu)甲、檀香(xiang)山以(yi)及(ji)永井荷风的浅草,则(ze)是新冠疫情期间的海外见闻。这三(san)本游记都是融当地风土人情、历史人物、现实(shi)观感(gan)与个人感(gan)受于一体,历史与现实(shi)、景(jing)物与情感(gan)交(jiao)织在了一起。许知远的风格洒脱而自由,语言朴实(shi)且流畅(chang)。我爱这种文风的游记。

《韩家(jia)往事》

徐泓的《韩家(jia)往事》(商务印书馆,2024年)。我一直对研究家(jia)族史极有兴趣,因为家(jia)族史是一个社(she)会的缩影,从中可以(yi)看到历史的风风雨雨与文化的传承演变。韩家(jia)是天津八大名门望族之一,作者的外公(gong)即出自这个家(jia)族,其中也(ye)出过清(qing)华校长(chang)梅(mei)贻琦的夫人这样的名人。作者利(li)用自己的优势(shi),基于众多(duo)资料和采访口述,对韩家(jia)各代人物做了介(jie)绍(shao)。随着时代变迁,韩家(jia)后代的个人命运也(ye)在变化,或许不复祖上的辉煌,但家(jia)族文化依然得到了传承。此书资料丰(feng)富,写法细(xi)致,写活了每一代人中不同个体的特色,也(ye)就(jiu)写活了整个大家(jia)族。

《历史的倒影:中国古代典(dian)籍的26个谜题》

黄西蒙的《历史的倒影:中国古代典(dian)籍的26个谜题》(中国工人出版社(she),2024年)。此书依托(tuo)于古代典(dian)籍,给我们讲述了种种历史的细(xi)节。作者写了不少有趣的历史小故事。例如,之前读司马迁笔下的鸿门宴,总觉得是一种文学创作,读过本书才知道,这是司马迁拜访樊哙孙(sun)子得来的“口述历史”,会有一些夸张,但还(hai)是有事实(shi)依据的。而对有些熟悉的书籍,读罢本书,也(ye)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jie),如《水(shui)浒传》中英雄的创造。从本书的每篇小文章中都可获(huo)得有趣的新知,文章活泼、生(sheng)动,是极好的休闲读物。

《我在北(bei)京送快递》

胡安焉的《我在北(bei)京送快递》(湖南文艺出版社(she),2023年)。本书在各种图书评选活动中获(huo)奖,知名度相当高。我买到的书,已是2024年2月(yue)的第八次印刷了。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向我们呈现了奋斗(dou)在社(she)会底层的青年的生(sheng)活史,不仅写出了快递小哥的艰辛,也(ye)折射出了社(she)会各个阶层的状态。作者对自身经历的描写,真实(shi)、亲切又(you)感(gan)人。希望以(yi)后会有更多(duo)此类反映社(she)会现实(shi)的好书。

《深渊》

深蓝(lan)的《深渊》(中信(xin)出版集团,2024年),本月(yue)读的唯一一本小说,是我喜(xi)欢的侦探小说,写上世纪九十年代某石(shi)油城(cheng)发生(sheng)的系列杀人案,五(wu)年后方才破案,情节相当曲折,悬念也(ye)多(duo),将包括公(gong)安人员与犯罪嫌疑人在内的各种人物都写得栩栩如生(sheng)。读来消闲,相当合适。

《布达佩斯之秋》

还(hai)有一本《布达佩斯之秋》(天津人民出版社(she),2024年),写1956年的“匈牙(ya)利(li)事件”,没有什么新资料,也(ye)缺乏深入分析,仅仅是描写了整个事件的过程。这本硬邦邦的小册(ce)子是我在网上买的,如果不是收在一套丛书中,恐怕难以(yi)出版。读罢颇(po)有上当之感(gan)。

这个月(yue)国内作者的书读了十六(liu)本,占三(san)分之二,以(yi)下就(jiu)是译作了。

《生(sheng)而无(wu)权:资本主义(yi)与奴隶制度》

埃里克·威廉斯的《生(sheng)而无(wu)权:资本主义(yi)与奴隶制度》(北(bei)京科学技(ji)术出版社(she),2024年)。作者是特立尼(ni)达-多(duo)巴哥独立后的首任总统,也(ye)是一位研究奴隶制的历史学家(jia)。资本主义(yi)的发展伴随着血和泪,它的繁荣建立在奴隶的苦(ku)难之上。英国先(xian)是靠私(si)掠船(chuan)这种海盗行为来积(ji)累原(yuan)始资本,此后主要从事奴隶的“三(san)角贸易”,即先(xian)从英国将廉价的工艺品运到非洲出售,再将非洲的奴隶运到美洲出售,最后将美洲的糖(tang)运回英国出售。这种贸易使许多(duo)人致富,也(ye)为资本主义(yi)的发展带(dai)来了第一桶金。等到英国工业革(ge)命成功,才开始禁止三(san)角贸易。无(wu)论从事还(hai)是禁止奴隶贸易,完全(quan)由资本主义(yi)发展的需求决定,与道德、信(xin)仰无(wu)关。本书正是详细(xi)介(jie)绍(shao)这一段历史的。作者既(ji)有历史学家(jia)的眼光,又(you)有对奴隶的深切人文关怀和对奴隶制的刻骨仇恨(hen)。这样一来,作者笔下的这段历史就(jiu)格外感(gan)人。

《隔离:防疫安全(quan)线的历史与未来》

杰夫·马纳夫与妮古拉·特莉的《隔离:防疫安全(quan)线的历史与未来》(生(sheng)活·读书·新知三(san)联书店,2024年)。一场全(quan)球流行的疫情,让普通民众对隔离政策有了切身体会。回顾(gu)历史,从1377年黑死病爆发到今天,隔离都是一种重要的防疫方法。本书通过田野调查(cha),从公(gong)众卫生(sheng)、历史和社(she)会的角度分析了历次隔离政策带(dai)来的种种影响。如何建立一种既(ji)有利(li)于防疫又(you)能最大限度地保(bao)障(zhang)人权的制度,是各国都在探讨(tao)的问题。书中既(ji)有实(shi)际案例,又(you)有理论分析,写法有趣,分析深入。与历史长(chang)河之中的许多(duo)重大事件相比,隔离似乎只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只是,我们未来可能还(hai)会面对各类流行病,也(ye)可能还(hai)会采取隔离手段。从这段隔离的历史中,我们可以(yi)尽量(liang)汲(ji)取经验与教(jiao)训,这就(jiu)是本书的意义(yi)。

《流动的森林:一部清(qing)代市(shi)场经济史》

张萌的《流动的森林:一部清(qing)代市(shi)场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she),2024年)。木材是生(sheng)活的必需品,政府和民间都存在大量(liang)的建造需求,而在不断满足这些需求的过程中,木材市(shi)场就(jiu)渐渐形成了,与此同时,各种制度也(ye)在交(jiao)易中不断形成和完善。森林资源是有限的,要保(bao)证(zheng)供给能持续满足需求,就(jiu)需要造林,并保(bao)持生(sheng)态平衡。有些国家(jia)采取的是政府干预的方法,而对清(qing)代中国而言,更多(duo)地是依靠市(shi)场来解(jie)决。木材的利(li)用源源不断地吸引造林者,而树木生(sheng)长(chang)的长(chang)期性(xing)要求未来的利(li)益得到保(bao)证(zheng),这就(jiu)有了共有制的产权结构。自发的市(shi)场秩序是如何形成的?这段林业的发展历程,恰恰是市(shi)场机制自发形成的过程。

《艺术与犯罪:艺术市(shi)场的掠夺、造假与诈骗》

史蒂芬·科德霍(huo)夫、托(tuo)比亚斯·蒂姆的《艺术与犯罪:艺术市(shi)场的掠夺、造假与诈骗》(上海书店出版社(she),2023年)。源于人性(xing)的贪婪会激发许多(duo)犯罪行为,而艺术品交(jiao)易的高价位尤其会使得这类犯罪高发,而现代科技(ji)手段的发展也(ye)让许多(duo)犯罪行为更具可行性(xing)和隐蔽性(xing)。本书描述的犯罪包括低级的盗窃、绑架,也(ye)包括更为高级的造假、诈骗。本书从这些犯罪行为中总结出一些值得关注(zhu)的问题,这也(ye)是艺术品市(shi)场得以(yi)正常(chang)运行的关键。本书的事例很多(duo),读来有趣,也(ye)可以(yi)增加对艺术品的知识。

《被遗忘的倒霉蛋(dan):苏联战场的美国空军(jun)与大同盟的瓦解(jie)》

沙希利(li)·浦洛基的《被遗忘的倒霉蛋(dan):苏联战场的美国空军(jun)与大同盟的瓦解(jie)》(广东人民出版社(she),2024年)。二战期间,美军(jun)为了成功轰炸德国,经苏联同意,在其境内修建了三(san)个机场。这种协(xie)议之所(suo)以(yi)能够达成,是出于反法西斯的共同利(li)益,对苏联来说,这种合作对苏军(jun)反攻也(ye)是有利(li)的。然而,由于双方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存在巨大差异,合作并不顺(shun)利(li),例如苏军(jun)利(li)用财务手段对美军(jun)处处加以(yi)限制,而苏美双方的人员由于经济发展水(shui)平、思想意识与生(sheng)活习(xi)惯都不相同,相处也(ye)并不愉快。一旦共同的利(li)益弱化乃至消失,分歧与对立就(jiu)会迅速扩(kuo)大,何况苏方的无(wu)理取闹给美方造成了种种困难。因此二战结束后,这种合作关系就(jiu)彻底破裂了,“冷战”随即开启。作者是著名历史学家(jia),这类非虚构作品是他的拿(na)手好戏(xi)。他的另外三(san)本书也(ye)由广东人民出版社(she)翻译出版,同样精彩,值得一读。

《诱拐》

本田靖春的《诱拐》(上海译文出版社(she),2024年)。本书是“译文纪实(shi)”中“真实(shi)罪案”系列之一种,写的是日本某个诱拐杀人事件经历两年告(gao)破的过程。这一事件发生(sheng)在上世纪六(liu)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chang)时期,而背后折射出了残酷的社(she)会现实(shi):经济高速增长(chang)并没有带(dai)来普惠的福利(li),罪犯正是繁荣时期仍(reng)然生(sheng)活贫困的社(she)会底层人员,甚至他对赎金的要求也(ye)仅仅是五(wu)十万日元。诱拐自然是犯罪行为,而作者提醒我们,在此之外,罪犯的命运也(ye)值得关注(zhu)和思考。

《人类知识演化史》

于尔(er)根·雷恩的《人类知识演化史》(九州出版社(she),2024年)。一本大部头(tou)的学术精品,全(quan)书六(liu)十一万多(duo)字,读起来并不容易,想要理解(jie)全(quan)书,开头(tou)“本书的故事”中对全(quan)书内容的概括介(jie)绍(shao)值得仔(zai)细(xi)阅(yue)读。本书建构了一个有关知识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知识的定义(yi)、知识结构与社(she)会的相互影响、知识的传播(bo),以(yi)及(ji)未来知识的发展等方面。应该讲,全(quan)书的论述是全(quan)面而精辟的,有许多(duo)创见,体现出德国学者严肃的治学态度,但不适合一般(ban)读者读,关心这种专(zhuan)业话(hua)题的读者不妨一读,从中可以(yi)大有所(suo)得。

《我们从未中产过:社(she)会流动性(xing)如何误(wu)导了我们》

豪道斯·魏斯的《我们从未中产过:社(she)会流动性(xing)如何误(wu)导了我们》(上海文艺出版社(she),2024年)。不少人的自我定位是“中产阶级”,而这个概念是由社(she)会学、经济学提出来的,将之作为社(she)会稳定的基本力量(liang)。但作者通过对德国、以(yi)色列和美国的民族志调查(cha),否定了这一范畴。作者认(ren)为,“中产阶级”暗示了许多(duo)我们其实(shi)并不享有的权利(li),这只是一种强加给人们的意识形态。这本书篇幅(fu)不大,却带(dai)给我们相当多(duo)的思考。

这个月(yue)读到的好书不少,依惯例推荐五(wu)本:《中世纪》《科举与士林风气》《南国多(duo)秀士》《生(sheng)而无(wu)权》以(yi)及(ji)《隔离》。像《中世纪》这样的书,网上的相关介(jie)绍(shao)并不多(duo),但依旧值得推荐,希望引起大家(jia)注(zhu)意。

发布于:上海市(shi)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