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江西鹰潭余江区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精密制造向新发展,企业,产业,生产
2024-06-18 09:41:59
江西鹰潭余江区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精密制造向新发展,企业,产业,生产

江(jiang)西(xi)沃(wo)德尔科(ke)技产业园生产现场。 吴紫云摄

在(zai)江(jiang)西(xi)瑞源精密制造有(you)限公司“5G+”数字无尘(chen)车间(jian)里,一个个精密零(ling)部件通过全自动设(she)备实(shi)现产出并(bing)进行自动质检。“这是新能源汽(qi)车刹车系统零(ling)部件,对生产环境和产品精度要求都很高。”公司总经理徐俊(jun)说,公司已成立20多年,之前主要生产光学接插件等小微产品,技艺不精,利润不高,10年前开(kai)启(qi)了二次创业,向精密制造进军,不断发展壮大。

江(jiang)西(xi)瑞源精密制造有(you)限公司的转型升级,折射出江(jiang)西(xi)省鹰(ying)潭(tan)市余江(jiang)区微型元件产业向“大精密”产业嬗变的历程。

余江(jiang)区是全国三大微型元件生产基地之一,但(dan)受制于产品单调、精度不高、工艺老旧等因素,产业发展举(ju)步维艰。近年来,余江(jiang)区结合自身禀赋特点和比较优势,引(yin)导企业将(jiang)目光从微型元件的小门类,放大到涵盖高端汽(qi)配、光学眼镜、电子元器件等多门类的“大精密”产业,打造“多条腿走路”的链式发展集群,闯出了一片(pian)发展新天地。

“通过技术(shu)、设(she)备的升级,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降(jiang)低了生产成本。”近10年间(jian),余江(jiang)恒(heng)欣精密元件有(you)限公司技术(shu)总监(jian)范焦余参与了企业4次技术(shu)改(gai)造。以光纤连接件为例,从改(gai)用成型料,到自动上料,再(zai)到全自动化,“以前一台手工设(she)备一天产量只能达到2000个,现在(zai)一台自动设(she)备20分钟就可以完成。”

帮(bang)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余江(jiang)区大力实(shi)施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推(tui)进工艺现代化、产品高端化,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效益;出台企业增资扩产、技改(gai)扶持办(ban)法,支持企业开(kai)展技术(shu)改(gai)造和设(she)备更新。

“政府设(she)立产业发展基金,推(tui)广财园信贷通、设(she)备贷等政策,让企业大胆闯新路。”余江(jiang)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吴翠薇介绍,比如瑞源精密等企业,在(zai)政策支持下经历二次创业,呈现良好(hao)发展势头,营收成倍(bei)增长。目前,余江(jiang)生产的光纤通信精密连接件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5%以上。

培(pei)优做大强“链主”,谋划健全产业链。余江(jiang)区主动拓宽(kuan)“大精密”产业发展路径,瞄准(zhun)智能设(she)备、新能源汽(qi)车等新兴产业的中上游配套产业,实(shi)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在(zai)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优的同时,厚植链式思维,全力引(yin)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实(shi)现强链补链延(yan)链。

鹰(ying)潭(tan)金庄机械有(you)限公司负(fu)责人熊丁金以前在(zai)浙江(jiang)从事标准(zhun)件汽(qi)车螺丝(si)螺母销售。2015年,金庄机械落户余江(jiang)精密制造产业园,转型生产精密汽(qi)车底盘配件。熊丁金刚回来时,企业也曾面临发展困(kun)境,“周边没有(you)配套产业,模具都买不到。”当(dang)地政府围绕金庄机械开(kai)展以商(shang)招商(shang),自2019年起(qi)先后(hou)引(yin)进力贝汽(qi)车配件、鑫达源机械制造、迈孚机械、勇裕锻(duan)压等多家上下游相关配套企业。

在(zai)精密制造产业园里,从一家企业发展成为一条有(you)20多家相关配套的汽(qi)车底盘配件产业链;沃(wo)德尔科(ke)技产业园连年投资扩产,6年间(jian)从一期发展到九期,吸(xi)引(yin)来一大批配套企业落户;余江(jiang)眼镜从销售端回溯到生产端,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并(bing)获评国家级特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眼镜、汽(qi)配等多个产业都实(shi)现了区域内小‘链条’,并(bing)通过抱团发展,形成有(you)竞争力的区域品牌。”余江(jiang)区商(shang)务(wu)局局长孙智栋说,政府通过深化“大精密”产业产品链、供应链、创新链的研究,结合实(shi)际精准(zhun)招商(shang)、补缺补弱,推(tui)动产业向集群化方向迈进,不断延(yan)伸产业链。

对外延(yan)伸产业链,对内助企练“内功”。余江(jiang)区紧紧围绕企业发展需求,着(zhe)力打基础、利长远,为企业提供贴身服务(wu)。强化精密制造产业运行监(jian)测调度,助力企业增强风险防范和管控能力;联合本地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在(zai)沿海地区设(she)立“人才飞地”等,助力企业招才引(yin)智;打造32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助力企业科(ke)技创新;等等。

“我们着(zhe)力打造良好(hao)产业生态,推(tui)动‘大精密’产业形成集群,推(tui)动开(kai)发区集群式满园扩园。”余江(jiang)区委书记罗卫(wei)国表示,目前,余江(jiang)区“大精密”产业实(shi)现量质齐升,全区共有(you)精密制造产业规上企业47家、高新技术(shu)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14家,2023年实(shi)现营业收入(ru)52亿元。 (经济日报记者 赖永峰)

发布于: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