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龙门客栈资料库马料-六一这天回望童年,我们都长成了很棒的大人,故事,小时候,父亲
2024-06-02 03:24:02
龙门客栈资料库马料-六一这天回望童年,我们都长成了很棒的大人,故事,小时候,父亲

再给自己一次做孩子的机(ji)会,蹦蹦跶跶地跟夏(xia)天撞个满怀。我们可以(yi)写出无数这样的句子,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给予(yu)彼此(ci)宽慰,抓住哪怕只有一刻的放肆。但今年,我们想再进一步。作为成(cheng)长(chang)的起点,童年,若只视作怀旧的标的,或许会让我们错过(guo)重要(yao)的自我命题。它关乎(hu)你今天的行动(dong)与选择。

童年,如(ru)何给予(yu)成(cheng)年后的我们以(yi)力量?反刍童年,今天的你何以(yi)这样生活?抱着(zhe)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六一儿童节(jie)之际(ji),我们在“人间(jian)任天真——大人也要(yao)孩子气”新刊专题中,邀(yao)访了多位创作、出版领域的大人,收到的回复恰好来(lai)自四位女性。她们的童年有着(zhe)不(bu)同的底色,长(chang)大后也走向(xiang)了不(bu)同的人生,但我们能从她们的故事里,读出温柔与坚(jian)持,读出深(shen)思与责任。这或许就是(shi)童年的魔法,你萌(meng)生的行动(dong),会让今天的自己与过(guo)去的自己相拥。

今天的我们啊,都长(chang)成(cheng)了很棒的大人。

六一专题

「主题」B01 人间(jian)任天真

「主题」B02-B03 蔡皋:童年是(shi)我清澈的源头,是(shi)一辈子保(bao)守的地方

「主题」B04-B05 童年的魔法:我们都长(chang)成(cheng)了很棒的大人

「主题」B06-B07 张春:用“出尔反尔”的方式重新养育自己

「文学」B08 《心归故里》:故土难离亦难归

1

童年听到的故事

打(da)开了我对世界的好奇

愚公子 独立动(dong)画导演、插(cha)画作者

从小到大我都在干一件事,那就是(shi)画画。画画的初衷,是(shi)为了讲故事。

小时候我的家人经常给我讲故事。有报纸上的,有电视剧里的,也有在单(dan)位里真实发(fa)生的故事。他们都是(shi)善于讲述故事的人,会模仿不(bu)同的角色,绘声绘色地描述细节(jie),设计精彩的反转,以(yi)及最后加入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小时候的我总是(shi)听不(bu)够,我记得(de)有一次,我央求奶奶再讲一个,她说奶奶的故事都在肚子里,明天再给你讲。于是(shi)我晚上非要(yao)住进她的肚子里睡觉。

我想可能就是(shi)这些故事,打(da)开了我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内向(xiang)游戏》内页。

我的父亲(qin)是(shi)一名画家,但小时候他从不(bu)教我画画,他很担心那些刻板的规则,会束缚我的想象力。他会让我给他讲故事,编完后让我为自己的故事配上画面。还记得(de)我小时候编过(guo)一个关于狐狸和羊去找宝藏(cang)的故事,现在想来(lai)大概算是(shi)公路片。每次编不(bu)下去的时候,父亲(qin)会给些提示,接(jie)着(zhe)问我,“然后呢?”我还记得(de)父亲(qin)给我订厚厚的本子,买许多的颜料,鼓励我把每天有趣的事情都画下来(lai),任由我肆意铺展我的想象力。我可以(yi)在本子上画,在T恤上画,在家里的墙上画……

我的父亲(qin)保(bao)留了很多我小时候的作品,甚至是(shi)我们互相书写的字条(tiao)。这些东西对我来(lai)说非常宝贵,是(shi)我回不(bu)去的时间(jian),是(shi)我长(chang)大后一切创作的最原始动(dong)力。

《内向(xiang)游戏》内页。

小时候的我曾经以(yi)为自己长(chang)大后会成(cheng)为一名作家,直到高中决定(ding)报考艺术(shu)方向(xiang),才开始系统学习素(su)描之类的考试科目。其实无论是(shi)写作还是(shi)画画,核心对我来(lai)说还是(shi)讲故事,包括后来(lai)去学习动(dong)画。而学习动(dong)画的根源是(shi)热衷电影(ying),它是(shi)加入了时间(jian)的艺术(shu),于是(shi)我可以(yi)拥有更多的手段去描述一个故事。

《内向(xiang)游戏》内页。

长(chang)大以(yi)后,我把对讲故事的关注点,放在自己真实发(fa)生的经历上。一直以(yi)来(lai),我都在观察这个世界,用旁观者的视角去观察周遭(zao)的人和事,包括自己。我喜(xi)欢画下那些生活里在我心里触发(fa)细小涟漪的瞬间(jian)。

我观察人和事的习惯,主要(yao)是(shi)受到我父亲(qin)的培养。小时候他带我上街,回家后一起讨(tao)论刚刚发(fa)生的有趣事情。小时候家里还有许多书,我大部分时间(jian)都泡在里面。我的父母(mu)很喜(xi)欢看电影(ying),我想这些都是(shi)滋养我创作的重要(yao)源泉。我擅长(chang)画短小的故事,但随着(zhe)年纪的增长(chang),也开始渴望创作篇幅更长(chang)一点的故事,还需要(yao)一点时间(jian)画完。

《好像有什么不(bu)对劲》,作者:愚公子,版本:乐府文化 | 中信出版集团 2023年11月(yue)。

现在回看自己的童年,它对于我来(lai)说最宝贵的,是(shi)给了我一双冷(leng)静观察的眼(yan)睛和温柔细腻的心。借用一支笔,或写或画,让我渐(jian)渐(jian)走向(xiang)成(cheng)为自己的那条(tiao)路,和这个世界有了些许的关系。

你问我最想跟小时候的自己说什么?嗯,我想说:

“别老大半夜趴着(zhe)画,

不(bu)然你小学三年级

就要(yao)戴眼(yan)镜(jing)了!”

《内向(xiang)游戏》,作者:愚公子,版本:乐府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社 2021年4月(yue)。

2

多亏童书

30岁的我

更像一个快乐的孩子

吴回音 童书编辑(ji)、童书书评人

我的童年是(shi)不(bu)快乐的、慌张的。

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两家人互相看不(bu)惯。父母(mu)离婚后,紧张关系好像都施压给了我,奶奶曾冲(chong)来(lai)学校把来(lai)看望我的外婆扯出教室揍了一顿,爷爷对我说:“要(yao)不(bu)是(shi)看你成(cheng)绩好,早就把你掐死。”有一次半夜听到他起夜,我赶紧从后门(men)溜去厨房,摸摸菜刀还挂没挂在墙上,心里想着(zhe)“要(yao)是(shi)不(bu)在,得(de)马上逃命”,我就是(shi)在这样一种(zhong)忧虑中长(chang)大。

青春期时,我的性格变得(de)格外恶劣。因为某人不(bu)记得(de)我生日(明明我也不(bu)记得(de)她的),因为臆测某人不(bu)和我玩,动(dong)不(bu)动(dong)就嚎哭、吵架。很多年后同学说:中学那会儿真是(shi)对你“敬而远之”,太(tai)恐怖了。

去外地读大学后,状况才有了改变。到了一个人也不(bu)认识的崭新环境(jing),我得(de)以(yi)远离家庭纷争与冷(leng)热暴力。起初我会思考怎么拥有新的开始——为什么过(guo)去的我会被讨(tao)厌,怎么样才能被大家喜(xi)爱(ai),而当大二时开始上儿童文学研究课,我隐(yin)隐(yin)约约感觉自己被拥抱了。

吴回音的童书(拍摄 / 吴回音)

在儿童文学课上,老师介绍了许多绘本,诸如(ru)《獾的礼物》《荷(he)花镇的早市》《来(lai)喝水吧》等等偏经典的作品。在农(nong)村与乡镇长(chang)大的我,此(ci)前从不(bu)知道“绘本”是(shi)什么东西,觉得(de)新奇,不(bu)过(guo),内心的感触有限。一次课间(jian),老师正好坐在我旁边休(xiu)息,我问她:老师,您介绍的作品,讲的好像都是(shi)和我完全不(bu)相关的东西。儿童文学会不(bu)会讲破碎(sui)的家庭、痛苦(ku)之类的呢?老师推荐了秦文君、殷健灵的作品,后来(lai)印象深(shen)刻的还有陈丹燕的《女中学生三部曲》。

《荷(he)花镇的早市》,作者:周翔,版本:蒲蒲兰绘本馆(guan)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13年4月(yue)。

《女中学生三部曲》,作者:陈丹燕,版本: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4年10月(yue)。

读这些国内的少女成(cheng)长(chang)小说时,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触动(dong),每一个文字好像会变成(cheng)真实的形象,而我在半空(kong)中俯(fu)瞰她们煎熬、破茧。她可能被期许着(zhe)做好学生,不(bu)知如(ru)何反叛,又对自己不(bu)满;可能被家庭、学校、具体的人伤害,怀疑自己没有出生的话一切是(shi)不(bu)是(shi)会更好;还可能以(yi)为自己没有容身之所,好不(bu)容易才遇到理解自己的人……那些身影(ying)模模糊(hu)糊(hu),总觉得(de)每个故事都叠加着(zhe)我的真实经验。过(guo)去我一团乱麻的假想逐渐(jian)凝聚:

我不(bu)是(shi)天生的坏(huai)孩子,

不(bu)会永远被讨(tao)厌;

以(yi)及,大人们,

请你们不(bu)要(yao)再制造

新的“坏(huai)孩子”了。

世界上一定(ding)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小孩。抱着(zhe)“要(yao)让像我一样的少年都能读到这样的书、得(de)到治(zhi)愈”的念头,我选择了继续读儿童文学硕士,进童书出版行业……

说到工作,比起家长(chang)毫(hao)不(bu)犹豫购买的功能性童书,我更想编辑(ji)、推荐那些拥抱孩子的童书。除(chu)此(ci)以(yi)外,我也依然是(shi)一个普通的童书读者。绘本是(shi)我的伙伴,鼓励我做事情。比如(ru)《古仑巴幼儿园(yuan)》,它讲一只小象抱着(zhe)热情做事,做出了巨大的饼干、巨大的皮(pi)鞋,可是(shi)教小象做这些东西的人很不(bu)满意,说造得(de)这么大,根本用不(bu)了。

直到来(lai)到幼儿园(yuan),小朋友们在巨大皮(pi)鞋上玩耍,分吃巨大的饼干。这本绘本好像在对我说:

“你做的一切努力,都不(bu)会是(shi)无用之功,总有一天会变成(cheng)宝贵的东西。”

身处职场(chang)这种(zhong)成(cheng)人世界,在我犹豫要(yao)不(bu)要(yao)做那些过(guo)于理想的事时,《古仑巴幼儿园(yuan)》总给我力量。如(ru)今,身边人常评价我“有孩子气”,想做纯粹理想的事,这大概就是(shi)我的“孩子气”吧!

多亏童书,它们使我在快30岁的时候,比10岁时更像一个快乐的孩子。

《古仑巴幼儿园(yuan)》,作者:[日]西内南 / [日]堀内诚一 ,译者:唐亚明,版本:小活字策划、三环出版社(新版2024年即将(jiang)出版)。

3

现在的我

羡慕小时候

在戈壁荒野生活的我

欧阳婷 自然写作者

我童年生活的地方,与戈壁荒野无限接(jie)近。父母(mu)是(shi)在建设新疆的年代里毕业分配到那里去的,在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边缘的一处军工厂扎(zha)下根来(lai)。风沙侵袭之下,有一个属于我们自给自足的小世界,厂房、学校、医院、办(ban)公楼都是(shi)父母(mu)那一代人亲(qin)手建起来(lai)的,那时候戈壁滩的砂质土壤不(bu)能建太(tai)高的楼房,最多三四层(ceng)。

小时候我会觉得(de)自己生活的地方跟“大城市”是(shi)有差别的,每个假期也期待能坐着(zhe)厂里的“老解放”车,去往乌鲁木齐(qi)的姥姥姥爷家,更宽的街道、更高的商场(chang)、更丰富的物质,便是(shi)我对“大城市”生活的全部想象与感知。不(bu)过(guo),我的童年是(shi)另一种(zhong)意义上的富足,现在想起来(lai),我都很羡慕我小时候,在那样一个比较特殊的军事化管理的工厂里,上下班的军号声是(shi)我们生活的时钟,旷野就是(shi)我们的乐园(yuan)。

父母(mu)对我们是(shi)放养式的教育,没有过(guo)多管束,那时候我也是(shi)个 “野孩子”,现在回想,我们小时候做的许多事都是(shi)在“危险”的边缘试探(尤其是(shi)男孩)。出了厂区就是(shi)戈壁滩,附近有河(he)流的支脉(mai),还有湿地、芦(lu)苇荡。冬天芦(lu)苇荡结很厚的冰,父亲(qin)给我们用钢刃和薄木条(tiao)做冰车,在上面滑冰,冰车有单(dan)刃和双刃的。春夏(xia)之交,旱柳、沙枣树、杨树绿意葱茏,它们扎(zha)根于沙地之中,老柳树树干特别粗,我们放学以(yi)后经常爬到柳树上玩,用新生柳枝的树皮(pi)做柳哨。还会去更远的地方探险,游野泳,去附近的小黑(hei)山,戈壁上的小山头不(bu)都是(shi)有树的,小黑(hei)山是(shi)风化的石(shi)灰岩,远足路上会遇到隐(yin)匿(ni)在荒滩中有保(bao)护色的蜥蜴,还有拦洪坝,从大坝的边缘往坝底滑沙而下,细细的沙子很洁(jie)净(jing),完全没有土。

家里住平房,没有卫生间(jian),晚上出去上旱厕,还可以(yi)借机(ji)在外面“浪游”一番。你还能想出在全然没有光(guang)污染(ran)的地方,夜里看天空(kong)是(shi)什么样的吗?月(yue)圆的时候,夜里的戈壁简直像白昼一样明亮,能看清月(yue)光(guang)里的每一样事物。

或许每个人都会有那样一个阶段,想远离自己的成(cheng)长(chang)环境(jing),到一个更大的世界里去。我也同样,读书、考学到城市,后来(lai)在北京工作生活,有很长(chang)一段时间(jian),我的生活好像逐渐(jian)远离戈壁和那个小厂了,即使它们仍然还会存在于我和家人的语境(jing)里,但我确(que)实是(shi)在为谋(mou)求我自己的另一种(zhong)具体的生活而努力了。

重新回望故乡,是(shi)因为母(mu)亲(qin)离世,因为年纪增长(chang),也缘于后来(lai)我想写作,想思考我自己的来(lai)处、父母(mu)亲(qin)他们那一代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小时候认为所谓(wei)的幸福安稳不(bu)过(guo)就是(shi)当下所过(guo)的生活,工厂后来(lai)经历了国企改制、工人下岗、工龄买断,我父母(mu)那一代人把他们的青春留在了戈壁,在需要(yao)养老的时候,当年的工厂已经不(bu)复存在了。2017年冬天,我时隔很久再次回到厂里,它与我多年来(lai)在心里反复回味的样子已然面目全非,厂区缩(suo)小了很多,房屋(wu)因久无人住都破败了,小时候特别喜(xi)欢的“大树林(lin)”,因为没有人养护浇水,许多长(chang)得(de)很粗的树都枯死了,这些作为防风林(lin)的树也都是(shi)我们父辈在建厂时种(zhong)下的。对这片土地我有了想要(yao)去深(shen)入了解它的历史的渴望,我想用我现在成(cheng)年的眼(yan)去重新看待不(bu)仅仅只是(shi)充满童年野趣的地方。我想书写这里,想为我自己青少年时代的成(cheng)长(chang)留下痕迹(ji),为父母(mu)他们这一代人比较特殊的经历留下痕迹(ji)。

现在的我并没有想再做一个孩子的念头,但我想找回童年。记忆其实并不(bu)可靠,我们的童年准确(que)来(lai)说是(shi)被记忆塑造出来(lai)的,我想以(yi)后尽我所能重新去现场(chang),找到儿时的伙伴,找到我们共(gong)同的回忆,确(que)保(bao)我写出来(lai)的是(shi)准确(que)的。

回想起来(lai),童年在我的生命中都是(shi)明亮的,是(shi)我成(cheng)年后在比较灰暗的时刻可以(yi)从中汲取很多力量的一个源泉。我的六一儿童节(jie)记忆也总是(shi)在明晃晃的太(tai)阳底下的印象,因为每年六一我们都会出去野游,南疆的六月(yue),戈壁滩上的光(guang)都是(shi)直射的白光(guang),像过(guo)曝的照片一样。

我有时觉得(de)无论是(shi)我的性格,我为人处事的方式,还是(shi)我看待世界的这种(zhong)眼(yan)光(guang),跟我的童年生活都是(shi)有关系的。我后来(lai)走上自然写作的道路,大概也是(shi)童年无形中给予(yu)了我养分。我记得(de)小时候家里院子种(zhong)的梨(li)树,还有葡萄架,冬天葡萄藤要(yao)浅浅地埋在地里,这样它就不(bu)会受冻(dong),到第二年开春再挖出来(lai)。每年春天四、五月(yue),沙尘暴之后,杨树便开始迅(xun)速(su)地抽芽,叶片在风中哗啦啦地响。有一种(zhong)银白杨的叶子,背面是(shi)白色的,在风中翻(fan)飞,就像白色的蝴蝶在树间(jian)喧(xuan)闹地飞舞。我和我爸爸到现在仍旧对“绿”、对“树”有很深(shen)的感情,我有时也会让他帮我拍一些家里小区、公园(yuan)里我惦记的树,让他帮我收集些种(zhong)子,他用手机(ji)拍下的照片,也能补足我对新疆的树的辨识细节(jie)。我很小的时候就体会到天大地大,人是(shi)再渺小不(bu)过(guo)的存在,在那片广袤和无垠之中,我们和树木一起,扎(zha)根,生存。

《北方有棵(ke)树》,作者:欧阳婷,版本:商务印书馆(guan) 2021年1月(yue)。

4

童年给我

上了一堂

关于平等的课

蓝蓝 诗人

想起童年,脑海里第一个画面就是(shi)深(shen)夜我的姥姥坐在炕头,我睡在她旁边,月(yue)光(guang)从窗(chuang)棂照进屋(wu)子,洒在她的身上。她总是(shi)在夜里久久坐着(zhe)沉默。这个画面我永生不(bu)忘(wang),那是(shi)我人生最初获(huo)得(de)的爱(ai)和安全感,静谧又温柔。然后就是(shi)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一家人围着(zhe)饭(fan)桌吃饭(fan),听爸爸讲故事,妈妈唱歌。还有就是(shi)我漫山遍野乱跑到处玩,我的舅舅、小姨在叫我回家吃饭(fan)……想起这些,是(shi)因为最深(shen)的情感始终来(lai)自我的亲(qin)人和家庭,我一生都从这里获(huo)取心灵的滋养,它让我相信爱(ai),相信无论这个世界多糟糕,我都有一个可以(yi)回去的地方。

在胶(jiao)东的大海边度过(guo)人生的头几年后,我又随母(mu)亲(qin)父亲(qin)到了河(he)南豫西山区。大山大海都见过(guo),城市和贫困(kun)的山区人们的生活也都见到过(guo)。这里面有强烈的反差,但大家都是(shi)人,为什么生活那么不(bu)一样?童年在山区牛棚里和村里的小朋友一起读书的生活,给我上了一堂关于平等的课。至今我也不(bu)后悔(hui)我有过(guo)这样的经历,甚至这经历为我以(yi)后的文学道德(de)打(da)下了不(bu)可撼动(dong)的基础。

疫情期间(jian)我写了一本童诗集《我和毛毛》,写的全是(shi)我小时候的回忆。大自然的启示,村里孩子和我的友谊,一个人如(ru)何获(huo)得(de)灵魂(hun)的过(guo)程。譬如(ru)我有裙子和小皮(pi)鞋穿,我的小伙伴们中间(jian)就有几个穷孩子,五冬六夏(xia),只穿一件衣裳,夏(xia)天就光(guang)着(zhe)脚,这令我十分羞(xiu)愧。譬如(ru)农(nong)村妇女里因为生女儿而被丈夫(fu)打(da)骂嫌弃,跳井自尽。换亲(qin)这种(zhong)陋习当时也很多。我不(bu)知道如(ru)何帮助他们。那种(zhong)痛苦(ku)时常会折磨我。这些事情我写进诗中,是(shi)为了不(bu)要(yao)忘(wang)记他们,是(shi)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有人就是(shi)这样生活过(guo),但这一切都不(bu)应该发(fa)生。

《我和毛毛》,作者: 蓝蓝,版本: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0年12月(yue)。

不(bu)止一个朋友告(gao)诉我,他们读这本诗集时潸然泪下。如(ru)果我的诗能打(da)动(dong)了一些读者,我已经非常满足了。另外就是(shi)农(nong)村生活让我从大自然的山水草木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意识到大自然给我无穷的安慰。你没法不(bu)爱(ai)大自然,没法不(bu)爱(ai)星空(kong)四季,你每天吃饭(fan)的时候,你没法忘(wang)记那些种(zhong)庄稼的人。

七月(yue)黄豆地里蝈(guo)蝈(guo)的歌声,

八月(yue)玉米地里纺(fang)织娘(niang)的歌声。

我和毛毛赤脚上的露珠,

毛茸(rong)茸(rong)头发(fa)上的红色玉米缨。

池(shi)塘里雨后大声唱歌的青蛙,

冬夜灶台(tai)后小声唱歌的蟋蟀。

——《大地和天空(kong)的歌》,摘自《我和毛毛》

如(ru)果我还是(shi)一个孩子,我并没有改变自己命运轨迹(ji)的想法。我依然愿意在海边出生,在山区开始识字,和穷孩子们一起读书、放羊、割麦子,跟他们学会很多种(zhong)庄稼、辨识草木的知识。我只是(shi)希(xi)望那个时候我已经是(shi)大人,有能力去帮助我爱(ai)的家人和朋友,早早带我姥姥去看病,而不(bu)是(shi)眼(yan)看着(zhe)她53岁就去世;为我们那个小牛棚教室买好一点的黑(hei)板,让那些只能坐在土坯上的孩子有板凳。除(chu)了这些之外,我在大家庭里的生活是(shi)幸福的,我领受到来(lai)自亲(qin)人和朋友们非常多的爱(ai),这已经足够我感恩和怀想一生。

采写/吕(lu)婉(wan)婷 王铭(ming)博

编辑(ji)/吕(lu)婉(wan)婷 宫子

校对/薛京宁

发(fa)布于: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