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智能家居APP各自为战!为何难以互联互通,“堵点”在哪?,品牌,吴欣,产品
2024-06-18 11:49:15
智能家居APP各自为战!为何难以互联互通,“堵点”在哪?,品牌,吴欣,产品

6月17日18点,在拥挤的北京晚高峰地铁上,吴欣依次打开手机上5个不同的智能家居APP进(jin)行远程操作,为回家做准(zhun)备:热水器提前烧水、打开客厅空调制冷、点击监控摄像(xiang)头观察(cha)宠物猫的居家情况、查看宠物自(zi)动喂食机里的猫粮(liang)余量、确认(ren)电饭煲是否按照预(yu)约时间开始煮饭……一(yi)通操作下来(lai),地铁已(yi)经驶过2站。这样的智能家居APP,吴欣的手机里安装了12个。

随着(zhe)物联(lian)网技术在家居领域的应用,如今,许多家居产品都可以通过APP实现远程控制,家居生活的科技感和便利性大幅提升。然而,大部分(fen)智能家居APP生态封闭、各自(zi)为战,无法互联(lian)互通,每购置一(yi)个品牌的智能家居产品,就需下载一(yi)个APP。手机越来(lai)越“臃(yong)肿”,导致消费者智能家居生活面临新的“堵点”。

冗余的软件与(yu)出让(rang)的隐私

作为一(yi)个上班族(zu),吴欣热衷选购各种新潮的智能家居产品。然而,随着(zhe)家里的智能家居产品越来(lai)越多,吴欣手机里下载的家居品牌APP数量也越来(lai)越多。如今,她的手机里已(yi)经安装了12款智能家居APP。

“有时候打开手机都是懵的,得(de)反应一(yi)会儿(er)才能确定该先点哪个APP。”吴欣说。

为了应付越来(lai)越多的APP,吴欣将使用频率较高的热水器、空调、监控摄像(xiang)头、宠物自(zi)动喂食机、扫地机、洗烘一(yi)体机对应的6个软件集中到同一(yi)界面,方便随时打开查看。其他使用频率较低的智能音箱、电饭煲、冰箱、电视机、落地扇、智能门锁等家居用品的控制软件,则被收纳进(jin)“生活助(zhu)理”文件夹(jia)。

“我粗略算过,这些软件占用的空间有10多个G,感觉(jue)手机都变‘臃(yong)肿’了。真想有一(yi)个遥控器能一(yi)键指挥所有智能家居产品!”吴欣告(gao)诉记(ji)者,越来(lai)越多的APP不仅在使用操作上带来(lai)不便,而且每个APP都要单独注册。“要填写各种个人(ren)信息,有的还要人(ren)脸识别,APP还会索取文件存储和读取、摄像(xiang)头、用户行为偏好等各种权限,软件越多,出让(rang)的隐私内容就越多。”吴欣对此(ci)感到不安。

被五花八门的智能家居APP所困扰的不止(zhi)吴欣。近(jin)日,话题“买5台家电后我被迫下了4个APP”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吐槽”。

产业界也关注到了智能家居联(lian)通不畅的问题。根据艾(ai)瑞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智能家居(AIoH)发展白皮(pi)书》(以下简称《白皮(pi)书》),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经过了单品智能启(qi)蒙(meng)期后,进(jin)入(ru)互联(lian)互通融合期。在该阶段,互联(lian)互通存在局限,业内玩家各自(zi)为战,从(cong)自(zi)身生态互通到跨品牌的产品互联(lian)仍需要长期突破。

无法互联(lian)互通并非技术问题

智能家居产品为何难以互联(lian)互通,“堵点”在哪?

“智能家居在技术层面是可以解决互通的。”资(zi)深产业经济(ji)观察(cha)人(ren)士(shi)梁振鹏举例分(fen)析,目前某些手机自(zi)身就能充当智能家居的操作系统,其可以兼容不同品牌的家居家电产品在该系统上运转,解决跨平台、跨品牌、跨品类的互联(lian)互通问题。

“但实际上,很多消费者确实面临家居产品无法互联(lian)互通的问题,这并不完全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梁振鹏表示,不同品牌和厂商都有自(zi)己的利益(yi)诉求和立场,例如某手机厂商如果自(zi)己也生产家居家电,那该厂家生产的家居家电,就不太(tai)可能在其他品牌的手机上实现聚合控制。

记(ji)者了解到,目前,智能家居行业内,通过Wi-Fi、蓝牙和Zigbee等常见的通信协议,完全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也可以搭载智能家居平台对不同设备进(jin)行集中管理。

但此(ci)类平台,正是各厂家和品牌争夺的焦点。业内人(ren)士(shi)指出,各品牌都争相推出自(zi)己的控制平台,以此(ci)收集用户信息、使用偏好等数据,来(lai)增(zeng)强用户黏性,为自(zi)家其他产品引流,从(cong)而形成品牌生态闭环,抢(qiang)占更大的智能家居市场。在这种商业逻辑的捆绑下,原本可以用于实现互联(lian)互通的平台反而成了难以打破的壁垒。

还有业内人(ren)士(shi)表示,目前,跨品牌互联(lian)互通的技术方案和标准(zhun)相对成熟,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品牌做出行动,使其看到参与(yu)互联(lian)互通之后的实际利益(yi)。

打通“堵点”仍需共同发力

智能家居设备跨平台、跨品牌、跨品类的互联(lian)互通,不仅是消费者的期待,也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上述《白皮(pi)书》预(yu)测,历经单品智能、互联(lian)互通的阶段后,智能家居3.0阶段已(yi)基本实现设备间的联(lian)通与(yu)场景自(zi)动化,未来(lai)的演进(jin)方向将聚焦于系统智能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2023年7月,工信部出台的《轻工业稳增(zeng)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中提出,实施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开展智能家居互联(lian)互通发展行动,强化标准(zhun)引领和平台建设,促(cu)进(jin)家用电器、家具、五金制品、照明电器等行业融合发展。

今年7月1日起,行业标准(zhun)《移动互联(lian)网+智能家居系统 跨平台接入(ru)认(ren)证技术要求》将正式实施,该标准(zhun)将指导智能家居应用终端、控制类终端、App、云平台等相关产品的互联(lian)互通软件的开发。

不少业内人(ren)士(shi)表示,行业标准(zhun)的颁(ban)布和实施对头部智能家居企业而言,是一(yi)个重要的指导和参考,有利于推动提升各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实现较大范围的互联(lian)互通。

“需要注意的是,行业标准(zhun)不是强制性的,企业是否愿意朝这个方向兼容,终究是一(yi)个市场行为。”梁振鹏认(ren)为,如果由相关主管部门出面或牵头、大企业参与(yu),共同打造(zao)一(yi)个智能家居操作系统,吸纳尽可能多的品牌产品在系统内运行,同时做好对用户隐私权限的监管,才能在更大程度(du)上满(man)足消费者的期待,为未来(lai)构建智能家居物联(lian)网创造(zao)条件。

编辑/樊宏伟

发布于: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