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十二生肖2024是什么年-记者手记:“爷俩儿”传承中端牢饭碗的信心所在,薛拓,小麦,万光辉
2024-06-03 02:32:15
十二生肖2024是什么年-记者手记:“爷俩儿”传承中端牢饭碗的信心所在,薛拓,小麦,万光辉

孟夏时节,陕西西安,钟楼东南约20公里的(de)秦岭脚下,连片麦田已泛金黄,大规模机收即将开始。

1日一大早,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ye)合作(zuo)社(she)创始人薛拓,在(zai)晨露将起时,就(jiu)挂上毛巾、提(ti)起水杯、头顶草帽、奔向田间。他要在(zai)今天开镰前,再掐几穗麦秸,再搓几株麦穗……他要对今年小麦的(de)亩产和(he)质量,心里有本“明(ming)白(bai)账”。

掐指一算,记者与薛拓相识,已超十(shi)年。

十(shi)年间,薛拓完成了从普通(tong)粮农到新型职业(ye)农民,再到粮食生产合作(zuo)社(she)负责人身份的(de)多次转变(bian)。转换的(de),是薛拓的(de)角色;不(bu)变(bian)的(de),是他对多打粮、打好粮的(de)坚守。

十(shi)年弹指一挥(hui)间。如今,长丰合作(zuo)社(she)已发展成托管土地超3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近2万亩,农机作(zuo)业(ye)服务、农资(zi)供应年销售(shou)等超1000万元的(de)现(xian)代(dai)化专业(ye)合作(zuo)社(she)。

服务粮食生产全过程,在(zai)解决(jue)“谁(shui)来(lai)种地”难题的(de)同(tong)时,让合作(zuo)社(she)不(bu)断壮大。薛拓的(de)坚守,引发了儿子薛强的(de)兴趣。在(zai)父亲的(de)耳濡(er)目染下,并非(fei)农学科班出身的(de)薛强,作(zuo)为一名“80后”,却对种子、化肥、农药(yao)等农资(zi)价格涨跌异常敏感(gan),对灌溉、犁地、机收等生产成本精打细算,对亩均产量、增收幅度和(he)粮食价格熟稔于心。“做本分的(de)农民,种好地、多打粮,是父辈传递给我的(de)信念。”薛强说(shuo)。

6月1日,收割机在(zai)西安市长安区神禾(he)塬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作(zuo)业(ye)。新华社(she)记者 邵瑞(rui) 摄(she)

带着对发展粮食种植的(de)思考,稳稳接过父亲递来(lai)的(de)“接力棒”后,作(zuo)为陕西省人大代(dai)表的(de)薛强,先后提(ti)出了采取适度规模经(jing)营方式、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应注重“防虫保粮”等多项(xiang)提(ti)案。一项(xiang)项(xiang)稳粮、支农举(ju)措,也在(zai)各级党委(wei)、政府的(de)关心下陆续出台。“凡事,都(dou)有传承。种粮,也不(bu)例外。”父子俩(liang)异口同(tong)声。

代(dai)代(dai)传承坚守田间,薪(xin)火相续端牢饭碗。类似薛拓父子俩(liang),下田两(liang)代(dai)人、种粮父子兵的(de)情形,在(zai)陕西还有许(xu)多。对土地的(de)眷恋、对粮食的(de)不(bu)舍,让他们坚定着自己无悔的(de)选择。

西安往北,阎良区武屯街(jie)道沟(gou)王村。

西安市阎良区农业(ye)新品种试(shi)验站站长万光辉,在(zai)正盛的(de)日头下,伴着清甜麦香,奔走(zou)在(zai)金黄色田间。

“与小麦新品种相伴,让我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2011年,父亲万勇在(zai)弥留之际,一再叮嘱我:要继续做好小麦育种这件大事。”万光辉说(shuo)。彼时,万勇留下的(de),是他和(he)同(tong)伴先后完成的(de)316个小麦新品种选育,其中耐旱、防倒伏品种“阎麦8911”种植面积超一千(qian)万亩。

接续父亲的(de)愿望(wang),让一株小麦结出更多麦穗,让农民丰收增产,是万光辉不(bu)变(bian)的(de)信念。多年观测、记录、挑(tiao)选,万光辉扎根田间,晴天一身汗(han),雨天一身泥,经(jing)过成百次上千(qian)次尝试(shi),小麦新品种“阎麦2037”成为他的(de)“得意之作(zuo)”:穗粒数37粒、千(qian)粒重37克、亩穗数37万,试(shi)验亩产超1100斤。如今,这个品种在(zai)关中平原(yuan)中东部灌区种植面积超过一万亩。

6月1日,陕西省“三夏”农机化生产现(xian)场(chang)会上展示的(de)农业(ye)机械。新华社(she)记者 邵瑞(rui) 摄(she)

“小麦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各个时期,都(dou)需要精力。等到成熟后,更要时刻观察、记录。父亲的(de)言传身教,是我做好育种事业(ye)的(de)初(chu)心。”万光辉说(shuo)。

陕西1400多万亩小麦丰收在(zai)望(wang),单产、总产再创新高(gao)指日可待。关中平原(yuan)麦浪滚滚,育种人的(de)坚守和(he)种粮人的(de)奉献(xian),正化作(zuo)丰收的(de)种子。

薛拓、薛强和(he)万勇、万光辉,父子两(liang)代(dai)人,守一方、择一事,终一生、成一业(ye)。

他们用自己不(bu)变(bian)的(de)信念和(he)对事业(ye)的(de)执着,在(zai)古老长安城(cheng),书写(xie)着属于新农人的(de)新诗篇。(记者刘彤、邵瑞(rui)、邹竞一)

来(lai)源:新华社(she)

发布于: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