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2024正版资料大全完整版,seas0n,浏览器-“河水没涨时尽可能多捡些垃圾”,辛先生,旅行,地方
2024-06-02 03:55:00
2024正版资料大全完整版,seas0n,浏览器-“河水没涨时尽可能多捡些垃圾”,辛先生,旅行,地方

辛先生旅行途中发现(xian)的垃圾

近日,一段男子从(cong)大(da)理到西藏(cang)边旅行边捡垃圾的视频引发关注。昨日,当事人辛先生告诉(su)北京青年报记者,他是一名旅行博主,此前曾搭便车去西藏(cang),也曾骑自行车去西藏(cang),今年4月,他开着房车进藏(cang),带着垃圾袋(dai)边捡垃圾边旅行。目前,辛先生旅行已经持续了51天,据他估算已经捡了260多袋(dai)垃圾,总重量超(chao)过2吨。这是辛先生第13次进藏(cang),他说,捡垃圾时整个人也变得平静,打算以后带着孩子开展环(huan)保旅行。

51天捡260多袋(dai)垃圾

拍视频让更多人关注环(huan)保

从(cong)大(da)理出发,5月30日是辛先生前往(wang)西藏(cang)边捡垃圾边旅行的第51天。他告诉(su)北青报记者,2011年,他第一次骑自行车进藏(cang),这趟旅途给他带来很大(da)的震撼,之(zhi)后他也选择过背包搭便车的方式进藏(cang),从(cong)大(da)理到拉萨只要6天。这次是他第13次进藏(cang),他选择慢下来,开着房车,拖着电(dian)动车,带着垃圾袋(dai),一边旅行一边捡垃圾。

辛先生说,他从(cong)大(da)理出发时买了100个110厘米×70厘米的大(da)垃圾袋(dai),29天就用完(wan)了。后来又(you)买了200个,目前也快(kuai)用完(wan)了。“我现(xian)在(zai)总共用了260多个垃圾袋(dai),垃圾比较干的话,一袋(dai)的重量大(da)约十五六斤。比较湿的话一袋(dai)大(da)约20多斤。我粗略估算,目前捡的垃圾已经超(chao)过2吨了。现(xian)在(zai)我又(you)网购了300个垃圾袋(dai)。”

辛先生说,这次进藏(cang),他希(xi)望在(zai)6月底前抵达(da)拉萨。因为(wei)6月底当地将开始(shi)进入(ru)雨季(ji),河水会(hui)上涨,那些垃圾可能(neng)就会(hui)被冲到下游去了,顺着长江、黄河流到其他地方。“所以我想在(zai)河水还没有涨时,尽可能(neng)多捡一些垃圾。”

辛先生说,自己是河北沧州人,目前居住在(zai)大(da)理,是一名旅游博主,在(zai)一次和朋(peng)友谈话时,他产生了“边捡垃圾边旅行”的想法。“我这位朋(peng)友在(zai)美丽公约的公益组(zu)织工(gong)作七八年了,通过他我了解到很多关于环(huan)境保护的情况(kuang)。进藏(cang)的这条路让我涨了见识,也改变了我很多,今年我想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回馈(kui)它。”

辛先生说,他没有选择加(jia)入(ru)公益组(zu)织,“我也相信自己能(neng)做好,希(xi)望通过拍视频和直播的方式进行宣传,让更多人关注环(huan)保。这次旅行在(zai)我看来是一举多得,既可以保护环(huan)境,又(you)可以看风景,还可以通过网络(luo)直播、拍视频的方式获取(qu)一些收入(ru)。”

捡到的垃圾

打包后就近放入(ru)垃圾箱

关于沿途捡到的垃圾如(ru)何(he)处理的问题,辛先生说,沿途的垃圾管理也非常成熟,功劳要归于当地的环(huan)卫工(gong)人。“以八宿县为(wei)例,在(zai)马路边每隔8公里到10公里就有一个垃圾箱,我捡的垃圾大(da)部分都会(hui)送至附近村镇的垃圾箱、观(guan)景台的垃圾箱,或者直接打包好放在(zai)路边。环(huan)卫工(gong)人会(hui)每天沿着318国道的这条川藏(cang)线打扫卫生。”对此,辛先生表示自己只是做了力所能(neng)及的事,环(huan)卫工(gong)人每天清理的垃圾要比他清理的多很多。“我主要清理的是一些环(huan)卫工(gong)人没注意到的地方,比如(ru)河里的垃圾。”

辛先生说,在(zai)刚进西藏(cang)的红拉山(shan)自然保护区和在(zai)芒康县的拉乌山(shan)附近,他花了较多的时间去清理垃圾。

“这里是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有很多滇金丝猴,虽然路边垃圾很少,但是人们随手扔的垃圾会(hui)被风吹到山(shan)林里,山(shan)林里全都是上百年的古树,里面垃圾非常多。我每每看到这样的景象就很心痛,想要清理干净,但清理起(qi)来又(you)很费时费力。因为(wei)西藏(cang)海拔高,这里的植被和平原地区不一样,很多植被带刺,用夹(jia)子夹(jia)不起(qi)垃圾时,我会(hui)直接用手捡起(qi)来,这时植被的尖刺就很容(rong)易扎进手里。有一次我的手被扎了,刺拔不出来,疼了好几天。”辛先生表示。

此外,在(zai)高海拔的山(shan)上,空气非常干燥,风也很大(da),辛先生捡垃圾初期没注意防护,嘴唇和手指都干裂了,“往(wang)外冒血,也很疼。”辛先生告诉(su)北青报记者,到了这种地方他会(hui)花更多时间,想要清理干净大(da)概要一周左(zuo)右。

环(huan)保行为(wei)被认可

当地群众(zhong)加(jia)入(ru)捡垃圾“队伍”

让辛先生印象深刻的是,他在(zai)捡垃圾时,有当地的孩子拿着饮料和小吃走(zou)过来问他,“哥哥你(ni)在(zai)捡垃圾吗(ma)?”他给出肯定的回答后,对方就把饮料和吃的都给了他,“这种质朴而纯真的善意感动了我很久。”辛先生告诉(su)北青报记者,在(zai)他行至四川甘孜州的巴塘(tang)县时,还有当地的一些党员(yuan)干部和群众(zhong)加(jia)入(ru)进来,和他一起(qi)捡垃圾。“这让我感觉自己的善举是能(neng)影响(xiang)到别(bie)人的,是被认同的。”

辛先生告诉(su)北青报记者,人多的地方虽然垃圾比较多,但当地也会(hui)去维护。“我走(zou)的路线比较随意,一个人开着房车,后边拖一辆(liang)电(dian)动车。通常我会(hui)把房车停在(zai)当地村委会(hui)、爱心驿站,或者方便停车的地方,然后再骑着电(dian)动车,到了垃圾比较多的地方,我就停下来捡垃圾,不一定是热(re)门(men)的地方。”

除了爱人,一开始(shi)辛先生家里老人也不支(zhi)持他此次的进藏(cang)旅行。“但后来他们慢慢理解认同了我的做法。他们的支(zhi)持也让我更加(jia)坚定走(zou)这条路,我想把它长久地做下去。明年,我想带着我爱人一起(qi),从(cong)大(da)理出发,到拉萨,然后再往(wang)川西,往(wang)甘南走(zou),到新疆(jiang)。我可以给她当导游,以后这会(hui)成为(wei)我们共同的回忆。之(zhi)后我还想带着孩子一起(qi)环(huan)保旅行,这是我的梦想。”

文/本报记者戴幼卿实习生宗佳琪

统筹/孙慧丽供图/受访者

发布于: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