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时隔33年,岭南学术文献经典著作《广州历史地理》再版了,地图,研究,建设
2024-06-18 10:04:11
时隔33年,岭南学术文献经典著作《广州历史地理》再版了,地图,研究,建设

豆瓣(ban)9.5分(fen),初版(ban)于1991年的《广州历(li)史地理》日前由(you)广东人(ren)民出版(ban)社再(zai)版(ban)发行,该(gai)书在初版(ban)后,获广东省高(gao)教局1993年科技成(cheng)果二等奖。该(gai)书是第一(yi)部研究广州历(li)史自(zi)然地理和人(ren)文地理的专著,全书分(fen)上下两(liang)篇(pian),深入分(fen)析论述了广州历(li)史时(shi)期地形、气(qi)候(hou)、河道(dao)的演变,以及广州古城选址及拓展、港口(kou)更替、历(li)代风景(jing)区的开辟等。这部专著已成(cheng)为广州历(li)史地理科研的基石,书中(zhong)的观点被地理、历(li)史、考古、城建(jian)规划、建(jian)筑等多(duo)学科在区域研究中(zhong)广泛(fan)引用(yong)。

《广州历(li)史地理》封面装帧

《广州历(li)史地理》的一(yi)大特点是引用(yong)了大量古籍(如方志、专志、杂志、游记、笔记等)记载并且有确切的出处,方便读者(zhe)使用(yong),其中(zhong)还有不少是未刊印却又十分(fen)珍贵的文献资料,如曾氏家(jia)藏的广州古地图、私人(ren)笔记——曾广衡《广州杂抄》等。该(gai)书再(zai)版(ban)亮点纷呈,新版(ban)本(ben)在封面设计(ji)致敬91年旧版(ban),原(yuan)著地图个别地名和界线印刷不清,经过辨(bian)识(shi)后,在不改变地图原(yuan)貌的基础上,部分(fen)地图邀请地图专业绘制编辑(ji)修补,同时(shi)内容大体一(yi)仍其旧,尊(zun)重作者(zhe),以“慎改”原(yuan)则,只(zhi)对原(yuan)著文句明显语法错漏、别字等略作修改;有疑或引用(yong)古文疑误之处,尽量以按语说明。

该(gai)书作者(zhe)曾昭璇(1921-2007)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jia),华(hua)南师范(fan)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热(re)带地貌学及华(hua)南自(zi)然地理学的研究,是中(zhong)国丹霞地貌研究的主要(yao)奠基人(ren)、中(zhong)国地理科学成(cheng)就奖获得者(zhe)、中(zhong)国第四纪研究功勋科学家(jia)。著有《华(hua)南自(zi)然地理论文集(ji)》《岩石地形学》《历(li)史地貌学》《岭南史地与民俗》等书籍,发表学术论文500多(duo)篇(pian)。

曾昭璇先生学识(shi)渊博(bo)、治学严谨,尤其重视野外考察,在撰写本(ben)书时(shi),他综合文献记载,做(zuo)了大量的田野勘查、核实工作,同时(shi)善于汲取现代考古发现的新成(cheng)果,做(zuo)出科学论证,其结论经历(li)了时(shi)间验证,如对南越王宫殿遗址的判断已为后来考古挖掘所证实。

曾昭璇先生不仅在地理学领域造诣深厚,同时(shi)也是国内外知名的地图学专家(jia),因此他的研究成(cheng)果以图文并茂著称,这也是本(ben)书在地理历(li)史类的书籍中(zhong)最为突出的特色。书中(zhong)随文穿插大量的地图或示意图,把(ba)抽象的地理事物具(ju)象化,便于使用(yong)者(zhe)理解其发生、发展的科学原(yuan)理或分(fen)布空(kong)间的变迁。这些(xie)地图中(zhong),少量是引用(yong)古籍中(zhong)的地图,更多(duo)的地图是曾昭璇先生亲自(zi)编制的地图或示意图,如珠江河道(dao)及沙洲变迁等系列地图,其中(zhong)书里所附的《广州市历(li)史地理简图》,是他根据多(duo)年研究广州市历(li)史地理的成(cheng)果,将有关内容逐一(yi)审(shen)订并编制到现代地图上,费时(shi)长达一(yi)年多(duo),十分(fen)珍贵,这幅叠加了广州历(li)代地理事物(如古城址、古河岸(an)、古湖泊沼泽等)空(kong)间分(fen)布的地图,至今仍是最权威(wei)、最详细的广州市老城区历(li)史地图,也是有关的科研单位、城市建(jian)设与保护机构首选的参考地图。

该(gai)书阐述的主要(yao)内容如下:一(yi)座海洋城市历(li)经三千年不淹不淤,内中(zhong)有什么历(li)史地理成(cheng)因?广州白云(yun)山、观音(yin)山(越秀山)地形是怎(zen)样(yang)形成(cheng)的,二山有什么历(li)史渊源(yuan)? 番山、禺山、兰湖、菊湖、西湖是怎(zen)样(yang)消失的?广州七星岗海蚀崖“古海遗址”和坡山“仙人(ren)脚印”体现了广州古海岸(an)和古江岸(an)有着怎(zen)样(yang)“沧海桑田”之变?今天珠江之名来自(zi)于海珠石一(yi)段怎(zen)样(yang)的美丽神话?从唐至清,珠江江岸(an)有怎(zen)样(yang)的变化过程(cheng)?广州四季气(qi)候(hou)形成(cheng)成(cheng)因是什么,气(qi)候(hou)是怎(zen)样(yang)影响当地作物种(zhong)植和风物形成(cheng)的?小满水(shui)、龙舟水(shui)是怎(zen)样(yang)来的?广州历(li)史上有过多(duo)少次的旱涝(lao)灾害记载?南越越城、南汉番禺城、唐代广州城的范(fan)围和形胜有着怎(zen)样(yang)的变迁?唐代蕃坊、光(guang)塔(ta)、扶胥外港怎(zen)样(yang)见证了当时(shi)广州兴盛的外贸?宋代广州成(cheng)为我国最大的外贸港口(kou),东城、西城、南城三城并立和八个卫星城镇是怎(zen)样(yang)配(pei)套建(jian)设的?宋、元、明、清的“羊城八景(jing)”怎(zen)样(yang)随着城市建(jian)设而(er)历(li)代变化?明清时(shi)期广州西关平原(yuan)是怎(zen)样(yang)开发出十八甫商业区、纺织工业机房区、西关住宅区、十三行、沙面的?广州河南是怎(zen)样(yang)随着珠江平原(yuan)的淤积引来移民建(jian)村逐步发展起来的?广州有“东村西富”之说法,清代广州东关的开辟建(jian)设是怎(zen)样(yang)进行的?

中(zhong)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的郭培忠教授表示:“《广州历(li)史地理》是我研究岭南文献、广州文化最重要(yao)的参考书之一(yi)。新版(ban)本(ben)在保留(liu)原(yuan)著精髓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研究成(cheng)果和专家(jia)解读,使得这部专著更加全面、深入。我相信(xin),每个对广州有感情、有兴趣去了解和研究的人(ren),都应该(gai)看看这本(ben)书。”

采写:南都记者(zhe)朱蓉婷 实习生叶嘉怡

发布于:广东省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