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2024澳门免费精选资料-商誉减值要合理合规――“透视上市公司年报”之四,进行,收购,业绩
2024-06-02 04:46:06
2024澳门免费精选资料-商誉减值要合理合规――“透视上市公司年报”之四,进行,收购,业绩

翻开A股上市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商誉减值”成高(gao)频词。一些上市公司因此前收购的子公司发(fa)生商誉减值,引发(fa)了(le)股价波动和投(tou)资(zi)者担忧。例如,纳(na)思达对其子公司利盟国际计提商誉减值高(gao)达78.84亿元,使(shi)该公司去年业绩出现亏损。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上市公司对过去收购资(zi)产时所形成的商誉,要按照实际运行状况,基于(yu)审慎性原则进行必要的重估,这个过程(cheng)中可能会出现商誉减值。也就是(shi)说(shuo),上市公司购买的子公司没有之前那么值钱了(le),如今需要减掉虚(xu)高(gao)的价值,更(geng)准确地呈现其真(zhen)实面貌(mao)。

受全球经济(ji)不确定性影响,近年来,部分上市公司所收购资(zi)产没能获得预(yu)期收益,企业通过重新确认资(zi)产价值,进行相(xiang)应商誉减值有其合(he)理性。及时合(he)规的商誉减值,是(shi)上市公司准确披露会计信息不可或(huo)缺的一环,有利于(yu)投(tou)资(zi)者更(geng)准确地了(le)解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也有利于(yu)公司卸下(xia)包袱、轻装上阵。

一些上市公司为曾经的高(gao)溢价收购、盲目跨界并购行为买单。过去几年,部分上市公司为追热点(dian)、炒概念(nian),高(gao)溢价、高(gao)承诺收购,以形成高(gao)商誉,但(dan)后续发(fa)展不及预(yu)期,只能通过大额商誉减值甩掉财务包袱,继而引发(fa)业绩变脸、股价下(xia)跌。

无(wu)论何(he)种原因,商誉减值尤其是(shi)一次性巨额商誉减值,必然会影响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对中小股东造成伤害。这给上市公司提了(le)个醒:并购并非(fei)发(fa)展的灵丹(dan)妙药,企业还得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zai)做好尽(jin)职调查的前提下(xia)科学决策,从源头上规避(bi)商誉虚(xu)高(gao)。

值得警惕的是(shi),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背后,也可能存在(zai)“财务洗澡”等违(wei)法违(wei)规行为。根据监管(guan)部门披露的案例,不乏上市公司将商誉减值作为调节利润的手段,通过一次性巨额商誉减值进行财务“洗澡”,以达到操纵业绩的目的。

洗得掉的是(shi)表面上财务报表的难看,洗不掉的是(shi)实际经营能力的羸弱。今年以来,沪深交易所已发(fa)出多封问询函,追问相(xiang)关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合(he)理性,其中部分公司因操纵商誉减值而遭到监管(guan)处罚。

遵纪守法应是(shi)上市公司坚守的底(di)线。上市公司应秉持审慎原则,合(he)理合(he)规进行商誉减值,避(bi)免因业绩大起大落造成股价动荡。同时,要真(zhen)实客(ke)观进行信息披露,积极回应投(tou)资(zi)者关切。(本文来源:经济(ji)日报 作者:李华林)

发(fa)布于(yu):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