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2024年澳门正版免费资料995-商业新纽带 居民新家园,民主村,社区,服务
2024-06-02 06:56:03
2024年澳门正版免费资料995-商业新纽带 居民新家园,民主村,社区,服务

老旧小区(qu)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个重点,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既(ji)要保留历(li)史记忆和特(te)色风貌,又要解决居民关切的实际问题。重庆市九龙坡区(qu)谢家湾街(jie)道民主村社区(qu)是一个老小区(qu),曾经,小区(qu)内(nei)配(pei)套不足、功能缺失、交通(tong)拥堵、环境脏乱,居民生活面临诸多不便。2022年(nian)初,民主村社区(qu)启动更新改造项目并纳入全国(guo)有关试点。如今,社区(qu)里的老旧楼栋(dong)经过修缮换了新颜,管线“蜘蛛网(wang)”都下了地,原来坑坑洼洼的道路变得平整干净,党群服务中心(xin)、社区(qu)会客厅等一应俱全,动静相宜的社区(qu)商业不仅(jin)留住(zhu)了记忆中的老味道,也吸引着年(nian)轻人的新目光(guang)……

中国(guo)式(shi)现代化,民生为大。民主村的更新蝶(die)变,便是生动见证。

——编 者

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qu)谢家湾街(jie)道的民主村社区(qu),是原重庆建设厂配(pei)套家属区(qu),社区(qu)内(nei)房(fang)屋建于上世(shi)纪50至90年(nian)代,地处最繁华的九龙新商圈,占(zhan)地0.24平方公里。夹在两大商业体中间,随着房(fang)屋老化、设施陈旧,加上相对封闭,久而(er)久之,眼看周(zhou)边高楼新起,民主村则成为城市发展(zhan)中的“洼地”。

作为全国(guo)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区(qu)),九龙坡区(qu)于2021年(nian)11月正(zheng)式(shi)启动民主村片区(qu)城市更新项目,采用(yong)“留、改、拆、增”多元模式(shi),目标是将其打造成“商业新纽带、居民新家园”。2023年(nian)4月,民主村片区(qu)城市更新项目(一期)集(ji)中竣工亮相后,民主村的居民迎(ying)来了重塑的新家园。如今生活在此处,沿着小区(qu)道路前行,城市会客厅、社区(qu)医院、综合市场,还有在地老字(zi)号与新商业共同成长……居民们在步行范围(wei)内(nei)便能享有完整的设施环境、完备的生活服务。

不搞(gao)大拆大建

留住(zhu)城市记忆

黄葛树下,时光(guang)被拉得悠长。“曾经这里有100多栋(dong)红砖房(fang),从高处俯瞰下来,房(fang)屋矩阵组成了‘建设厂’三个字(zi),这是我们几代人的骄傲。”65岁的老居民冯祖伟说,“我从小就在红砖房(fang)长大,这儿是我们的根。”

“提起‘建设厂’,民主村社区(qu)的居民都满怀深情,我们在设计之初就想要留下属于他们的文化符号。”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zhu)一院院长余水(shui)说道。

按照居民们的心(xin)愿,老旧的红砖房(fang)以特(te)殊方式(shi)获得了新生:承载几代人记忆的“高龄”红砖楼部分老墙体被保留下来,不仅(jin)进行内(nei)部空间重构,还在墙体外加设钢和玻璃罩,成为展(zhan)陈民主村和建设厂历(li)史文化的社区(qu)会客厅。

走进社区(qu)会客厅,一张张属于民主村老居民们的记忆相片,记录着时代变迁,也展(zhan)示着这个老旧社区(qu)曾经没落的一面——楼体年(nian)久失修、管道老旧、飞线满天……

“在改造前,我们多方协同进驻社区(qu),了解社区(qu)特(te)点、居民意愿,为社区(qu)进行了一次全身体检。”九龙坡区(qu)住(zhu)建委(wei)主任杨扬介绍,“我们还邀请规划师、建筑(zhu)师、工程师‘三师’进社区(qu),为民主村把脉问诊。”

“路面‘七拱八翘(qiao)’,走起来都不太顺畅。”

“公厕希望能原拆原建。”

“小区(qu)里爬(pa)坡上坎多,能不能增加些无障碍措施?”

多次举办的院坝会上,社区(qu)居民畅抒(shu)己见,住(zhu)建部门收集(ji)了上千条相关意见建议,落实到社区(qu)后续(xu)更新改造中。设计师将建设厂历(li)史变迁中的建筑(zhu)风貌元素“一号信箱”“三线建设”等文化符号融入其中,设计了以建设诗歌等为主要内(nei)容的系(xi)列文化景(jing)观。细致梳理片区(qu)内(nei)老建筑(zhu)、老字(zi)号、老树木等各种承载居民记忆的载体,让原住(zhu)居民记忆深处的电影院坡坡、游园坝坝等旧址重现。

环境的变化很快凸显。一期范围(wei)累计拆除违章建筑(zhu)1.6万平方米;楼栋(dong)在保留原有建筑(zhu)风格基础上进行了翻(fan)新;飞天管线都下了地;回家的路变平整亮堂了,出入片区(qu)步行只需10分钟,停车也方便了不少;智慧设备处处可(ke)见……

公共基础设施升级有里有面:社区(qu)服务中心(xin)、社区(qu)卫生服务站、红蚂蚁(yi)志愿者服务驿(yi)站……民主村社区(qu)已打造成“完整社区(qu)”,居民所(suo)需的各类生活配(pei)套都能在社区(qu)内(nei)找到。“我们老年(nian)人特(te)别高兴,看病养老不用(yong)跑远路,还可(ke)以到食堂用(yong)餐。”社区(qu)居民陈代蓉说,“现在的民主村,既(ji)有记忆中的模样,又有现代社区(qu)的便捷(jie),一辈子都舍不得搬呐!”

创新基层治(zhi)理

智慧服务居民

一个数字(zi)平台、一部手(shou)机、一个数据库,就可(ke)以实现社区(qu)与居民群众、居民群众与志愿者以及群众与群众之间的交流互动,让便民服务更便捷(jie)——这是民主村社区(qu)积(ji)极探索数字(zi)化社区(qu)的全新形式(shi)。

“民主村社区(qu)焕然一新后,不仅(jin)是本地居民的幸福家园,如今还成为大量游客的打卡地。要想对社区(qu)实现精准(zhun)治(zhi)理,离不开对数字(zi)技术和物联网(wang)的充(chong)分应用(yong)。”民主村社区(qu)党委(wei)书记伍成莉介绍,在民主村社区(qu)党群服务中心(xin)一楼,“云(yun)上民主村”平台作为一个基层治(zhi)理的指挥中心(xin),为社区(qu)居民提供更精准(zhun)的服务。市民可(ke)以通(tong)过手(shou)机轻松查(cha)阅民主村历(li)史文化、美食与景(jing)点;通(tong)过小程序便捷(jie)查(cha)看社区(qu)公开信息、办理日常事务,将优质服务直接(jie)送达居民家中。

“临时遇到电力(li)线路故障,家里用(yong)不了制氧机了。”收到一家人的求助信息,网(wang)格员立刻在手(shou)机上通(tong)过“渝快办”向街(jie)道指挥中心(xin)上报。很快,指挥中心(xin)下发了任务分解,社区(qu)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xi)社区(qu)医院,将氧气袋(dai)送到了求助人员家里,供电公司安排(pai)维修人员上门抢修线路,很快恢复了供电。

伍成莉介绍,未来“云(yun)上民主村”平台还将与政务服务平台“渝快政”和“渝快办”对接(jie),与街(jie)镇级基层治(zhi)理中心(xin)进行深度对接(jie),助推社区(qu)治(zhi)理和社区(qu)服务的高质量发展(zhan)。

传统(tong)新潮交织

商业人居和谐

社区(qu)便利生鲜店门口,店主正(zheng)在装卸新鲜蔬菜。不远处,市民正(zheng)在甜品店内(nei)细细品尝,开启一天的甜蜜生活……在民主村社区(qu),既(ji)看得到传统(tong)修鞋铺、换锁店、非遗糕点店,又能看到精品咖啡厅、小众潮牌店、文创店,传统(tong)与新潮在此交融。

提质升级后的民主村社区(qu),目前入驻近70个主理人品牌,吸引着日均2万的人流量。加上建设中的二期,共计5万平方米的社区(qu)商业预计可(ke)以聚集(ji)到200多个主理人品牌。这样一个老社区(qu)对品牌的吸引力(li)从何而(er)来?

“一间”咖啡主理人朱莺告诉记者:“一是位置好,二是味道正(zheng)。民主村位于杨家坪商圈核心(xin)位置,加上社区(qu)氛围(wei)营造得特(te)别有味道,不是空壳子一件。入驻后我们发现,不仅(jin)有附近的年(nian)轻人和上班族来我们店里喝咖啡,不少社区(qu)老居民也爱上了咖啡。”

“改造后的民主村焕然一新,不少连(lian)锁品牌联系(xi)我们希望能够入驻。”负责社区(qu)商业运(yun)营的九龙城市更新公司党委(wei)书记唐万民介绍,“但我们还是更倾向于做(zuo)具有本地特(te)色商业品牌,兼顾本土(tu)文化和年(nian)轻元素。”

一些在民主村开了几十年(nian)的老字(zi)号也不断释放新活力(li)。老字(zi)号“黄粽人”粽子店和“牧马人”火锅,便在社区(qu)运(yun)营公司的指导下对品牌包装进行了全面升级。“对于这些民主村本土(tu)孵(fu)化的品牌,我们将加大力(li)度扶持指导经营,留住(zhu)老味道。”唐万民说。

商住(zhu)距离近,加上外来人员增多,居民生活会不会受影响?“在项目设计之初,我们就考虑到要平衡好市民与居民的关系(xi),在业态布局上进行了优化调整,实现了动静分区(qu)布局。对于一些主干道附近的社区(qu)底商,我们也对其经营时间进行要求,晚上8点后不允许外摆经营,10点后严禁发出噪声。”唐万民说。

“刚开始我们都有这个担忧,怕晚上吵。但是发现这里的商家都很自觉,到点关门,也不闹腾。商业繁荣后,不少年(nian)轻人选择在这居住(zhu),成了新一代民主村人。”陈代蓉说。

记者 常碧罗 沈靖(jing)然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于: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