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澳门正版资料免费大全公开2024年-长沙老板和老板娘打官司,竟让员工“倒贴钱”上班?,肖某某,调解,苏某某
2024-06-02 15:02:21
澳门正版资料免费大全公开2024年-长沙老板和老板娘打官司,竟让员工“倒贴钱”上班?,肖某某,调解,苏某某

本文转(zhuan)自【长沙晚报】;

“检察官,这也太不合理了吧!老板和他老婆两个人去法院做(zuo)了个调解,结(jie)果就让我们几个赢了劳(lao)动官司的离职员工倒欠理发店十几万元,我们的银行卡、微信和支付宝(bao)账(zhang)户还全部被冻结(jie)了。”近日,3名年轻人来到开福区(qu)检察院,情绪激动地向负(fu)责民事检察工作的检察官描述着他们的遭遇,“我认(ren)为他们这种(zhong)行为是虚假诉讼!”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中一名年轻人苏某某向检察官讲(jiang)述了自己的经历。

一场调解后

他们背上了巨(ju)额债务

苏某某等3人都是理发师,2018年开始在某理发店工作,后来成为该店的合伙(huo)人。

2021年,三人因与老板夫妇经营理念不合等矛盾提出离职,理发店也在不久后关闭。苏某某等三人因离职赔偿金不到位(wei)等问题将该理发店和老板夫妇告上法庭。法院经审理后,认(ren)为苏某某三人与这家理发店构成劳(lao)动关系(xi),判决理发店与老板夫妇向苏某某三人补发拖(tuo)欠工资和离职经济补偿金。

一审判决胜诉后,三名年轻人突然又收(shou)到一纸仲裁(cai),其中提到肖某某已将该理发店告上法庭,调解后,妻子王某需向丈夫肖某某支付包括双倍工资差额、经济补偿金、欠发工资在内(nei)共计40余万元,而作为合伙(huo)人的三名年轻人也需承担(dan)部分金额。

打工多年,竟是“倒贴”上班?理发店老板把自家门(men)店告上法庭又是什么操作?

原来,肖某某并(bing)非“老板”,该理发店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者是其妻子王某。在三名年轻人劳(lao)动官司胜诉后,肖某某也以未签劳(lao)动合同和被辞(ci)退为由将理发店告上法庭,其妻子王某出庭应诉,并(bing)迅速达成调解协(xie)议结(jie)案。随后,肖某某以合伙(huo)协(xie)议纠纷向长沙仲裁(cai)委申请仲裁(cai),要求苏某某三人按出资比例承担(dan)合伙(huo)债务。如此一来,苏某某三人虽然在劳(lao)动纠纷中获得(de)胜诉判决,但还需要额外向理发店支付十余万元。肖某某还申请仲裁(cai)委冻结(jie)了苏某某三人的银行账(zhang)户。

刻意隐(yin)瞒多重事实

夫妻构成虚假调解

为进一步核实情况,承办(ban)检察官找来肖某某和王某夫妻二人及代理律师问话,二人承认(ren)调解时确实未向法官出示双方是夫妻的文书证(zheng)明,也没有告知法官存在其他合伙(huo)人的情况。另外,据合伙(huo)协(xie)议以及在该理发店工作的其他理发师反(fan)映,虽然妻子王某是该理发店的法定经营者,但肖某某确实是这家店的实际(ji)运营人,拥有人事权并(bing)保存着公(gong)章。

检察官还通过网络检索发现,肖某某以未签署(shu)劳(lao)动合同和被辞(ci)退为由提出双倍工资差额和补偿金的请求,状告妻子王某及其名下理发店时,又新(xin)入职了一家理发店,且新(xin)开的理发店对外公(gong)示用的是涉案理发店的营业执照,经营者仍是其妻子王某。因此,肖某某的“被辞(ci)退”情形在法定意义上并(bing)不存在。

经审查,承办(ban)检察官认(ren)为,肖某某与王某双方恶意串通、隐(yin)瞒双方夫妻关系(xi)、存在合伙(huo)协(xie)议等关键事实为手段,以双倍工资差额、离职补偿金为名,通过在法院进行调解,虚增了肖某某对理发店的债权,并(bing)将该调解书用作后续仲裁(cai)的证(zheng)据,侵害了苏某某三人的合法权益,并(bing)破坏了正常的司法秩(zhi)序、造成司法资源浪(lang)费,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二人自导自演的这场劳(lao)动纠纷调解构成虚假诉讼。开福区(qu)检察院以肖某某夫妻二人实施虚假诉讼为由,提请长沙市检察院向长沙市中级法院提出抗诉,撤销本案调解书。

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抗诉后启动了本案的再审,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抗诉意见,对肖、王夫妇二人通过隐(yin)瞒关键事实的方式,取得(de)的调解书予以撤销,并(bing)驳回了肖某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最终,苏某某三人卸下了巨(ju)额债务,其名下银行卡、支付宝(bao)和微信等账(zhang)户也被法院解冻,辛苦工作的“血汗钱”也陆陆续续通过法院执行到位(wei)。

检察官提醒,用人单位(wei)应尊重和保护劳(lao)动者的基(ji)本权益,切勿以不正当(dang)手段钻法律空子,恶意逃避最终将受到法律严惩。广大(da)市民在履行劳(lao)动义务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遇权益受损情况,应及时向司法机关或(huo)当(dang)地工会、妇联、法律援助中心等单位(wei)和机构寻求帮助。

记者:李(li)广军 通讯员 贺朗 彭锐 周玮师

发布于: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