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打开澳门免费资料网站朝不保夕是什么动物-民生直通车·关注养老金|养老金“互联互通”之桥如何更好搭建——养老金办理热点追踪,姬先生,上海,部门
2024-06-03 01:08:11
打开澳门免费资料网站朝不保夕是什么动物-民生直通车·关注养老金|养老金“互联互通”之桥如何更好搭建——养老金办理热点追踪,姬先生,上海,部门

养老金是百姓的养老钱,关(guan)系10.7亿参(can)保人的根本利益。按照党(dang)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相关(guan)部门正在持续推进(jin)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tong)筹,大力(li)推动“跨省通办”“一网(wang)通办”。

重复参(can)保能否退(tui)?社保卡(ka)过期如何办?跨类别转缴划算吗?根据国家(jia)政务服(fu)务平台投诉(su)建议(yi)栏目等渠道的百姓反映,新华社“民生直通车”栏目记者近日分赴(fu)河南、黑(hei)龙江、河北、吉林、上海等地深入采访调研。

重复参(can)保:如何领取养老金?

【百姓反映】河南西平县谭店乡的村民姬先生,一直在老家(jia)参(can)加(jia)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到上海务工后又由(you)企业为(wei)其(qi)缴纳了职工养老保险。

2023年1月,即将到达60岁退(tui)休年龄的姬先生,接到村委会统(tong)一办理养老金申领的通知,就找亲戚代(dai)办了手续。考虑到自己在上海也缴了10年职工养老保险,上海的养老金更高,姬先生就想(xiang)继续在上海缴费,累计满15年后,再在上海申领养老金。

本来,像姬先生这样超过退(tui)休年龄的外来务工人员很难在上海单位继续缴费。2023年5月,上海施行了新政策,放宽(kuan)了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的户籍限制(zhi),所以他认为(wei)可以通过灵活就业继续在上海缴费。

今年2月,姬先生向(xiang)上海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延长缴费,却被告(gao)知得退(tui)掉河南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后,才能继续缴纳上海的职工养老保险。河南社保经办机构又说退(tui)保没有法律依据,不能办。

“两边都在讲各自的理。我不想(xiang)白缴10年职工养老保险,能重新选择在上海退(tui)休吗?”姬先生说。

【记者调查】上海人社部门告(gao)诉(su)记者,姬先生已经在河南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dai)遇。已领取养老金的人员,无法在另一地继续缴纳社保。

那么,可以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tui)掉吗?河南西平县人社部门表示,依据人社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规程》第(di)37条(tiao)规定,姬先生不符合退(tui)保的条(tiao)件。

据记者了解(jie),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近两年来,各地相继放开了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can)保的户籍限制(zhi),使(shi)得像姬先生这样的务工人员,能有机会在大城市领到退(tui)休金。但(dan)如何操作、能否实现,成(cheng)为(wei)当前部分务工人员面临的养老金办理新问题。

【政府回应】河南省人社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处二级调研员马强介绍,作为(wei)人口(kou)大省,河南省有3000多万(wan)人在外务工。根据《城乡养老保险制(zhi)度衔(xian)接暂行办法》,重复参(can)加(jia)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在达到法定退(tui)休年龄后,可以申请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衔(xian)接手续。不符合按月享受职工养老保险待(dai)遇条(tiao)件,又不愿申请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zhi)度衔(xian)接手续的,也可以按照职工养老保险规定,延长缴费后,再申请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zhi)度衔(xian)接手续。

但(dan)像姬先生这样已经领取养老金的超龄人员,是否可以在务工城市延缴职工养老保险?记者了解(jie)到,国家(jia)暂无明文规定,各地做法也尺度不一。而随着(zhe)记者采访深入,事情也发生了新变化。

因没有按时进(jin)行资格认证,今年5月,姬先生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dai)遇被停发。11日,姬先生向(xiang)上海社保经办机构再次提交申请。上海人社部门表示,只要姬先生在河南不再领取养老金,核(he)实后,将为(wei)其(qi)办理延长缴费手续。

【记者点评】养老金是社会保障的基石。在哪里领取、按照何种方式领取,直接影响(xiang)老年群(qun)体的生活质量。这一案例表明,在群(qun)众办理养老金待(dai)遇领取时,相关(guan)部门应加(jia)大及时必要的政策告(gao)知,让群(qun)众有机会作出(chu)更明晰的选择。随着(zhe)城市化进(jin)程加(jia)快(kuai),一些群(qun)众重复参(can)保的情况频繁发生,而相关(guan)业务操作仍存在模糊地带。遵循我国社保制(zhi)度的基本原(yuan)则,养老金政策体现“权利和义务对等”“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希望接下来明确实施细则,化解(jie)重复参(can)保之忧,让务工人员有更多获得感。

社保卡(ka):异地换(huan)卡(ka)难咋解(jie)决?

【百姓反映】74岁的吉林退(tui)休人员于先生随子女长期在北京居住。2023年11月,于先生收到吉林省松原(yuan)市人社局发来的短(duan)信,通知其(qi)社保卡(ka)将于2024年1月到期,必须更换(huan)为(wei)第(di)三代(dai)社保卡(ka),否则将影响(xiang)使(shi)用。经咨询,松原(yuan)市人社部门告(gao)知于先生可以网(wang)上异地办理。但(dan)老人在登录相关(guan)平台办理时,被要求先去线下银(yin)行办理挂失。

于先生问,换(huan)卡(ka)能不能再简单些,真正实现“一次办”“一网(wang)办”?

【记者调查】社保卡(ka)到期办理,也是群(qun)众反映的一个热点。记者从(cong)吉林省人社厅了解(jie)到,像于先生这样因为(wei)社保卡(ka)到期需要换(huan)卡(ka)的群(qun)众,2024年吉林省预计有71.4万(wan)人。照此推算,2024年全国到期二代(dai)卡(ka)至少有数千万(wan)张。

吉林省人社厅信息(xi)中心副主任易萍(ping)介绍,对即将到期社保卡(ka)会提前发短(duan)信通知。吉林的社保卡(ka)发卡(ka)行如果是工行、建行、邮储银(yin)行,可以跨省在国家(jia)政务服(fu)务平台、电(dian)子社保卡(ka)APP和小(xiao)程序等多个渠道进(jin)行网(wang)上申请补换(huan),人社部门将把新卡(ka)寄递给用户。如果发卡(ka)行是其(qi)他银(yin)行,目前暂不支持网(wang)上申办。

“鉴于其(qi)中相当一部分人在省外居住或工作,人社部门会同银(yin)行调整了政策,保障社保卡(ka)到期后一段时间内仍可正常使(shi)用。”易萍(ping)补充说,对长期异地居住、无法网(wang)上或者回参(can)保地办理的特殊(shu)群(qun)体,可拨打吉林省12333服(fu)务电(dian)话,由(you)人社部门进(jin)行线下手工办理。

【政府回应】人社部信息(xi)中心相关(guan)负责人解(jie)释,社保卡(ka)是办事凭证,同时加(jia)载了金融功能。出(chu)于安全性考虑,在线上申请补换(huan)前,持卡(ka)人需要先到银(yin)行线下网(wang)点柜台进(jin)行挂失,再申请补换(huan),目前暂时还无法完全线上办理。

于先生的期待(dai)正是人社部门未来努力(li)的方向(xiang)。去年以来,为(wei)了让群(qun)众真正实现更换(huan)社保卡(ka) “掌上办”“一次办”,部分省份(fen)进(jin)行了有益探(tan)索,但(dan)能否据此复制(zhi)推广到全国,相关(guan)部门正在加(jia)紧研究(jiu)。除(chu)持续加(jia)强政策宣传和经办服(fu)务外,下一步,人社部门将积极与相关(guan)部门沟(gou)通协调,最大程度优化业务流(liu)程、方便群(qun)众换(huan)卡(ka)。

【记者点评】第(di)三代(dai)社保卡(ka)除(chu)支持跨省领取养老金、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外,还加(jia)载了交通出(chu)行、文化旅游等多方面功能。换(huan)卡(ka)涉及亿万(wan)群(qun)众利益,要加(jia)大对换(huan)发政策的宣传,同时兼顾安全和便捷,不断优化服(fu)务方式,打通银(yin)行间的堵点,让群(qun)众知途径、少跑路、多受益。

城乡居保:转缴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划算吗?

【百姓反映】今年50岁的焦先生是河北省石家(jia)庄市行唐县的一名(ming)货车司机,每(mei)月收入七八(ba)千元。他过去每(mei)年缴纳几百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自2022年起,为(wei)“退(tui)休”考虑,他开始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最高档——每(mei)年8000元进(jin)行缴费,但(dan)又担心不如缴纳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未来拿(na)到的养老金多。可以转缴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吗?这两种保险咋转接?

【记者调查】行唐县社保中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股股长李芬(fen)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养老保险总体原(yuan)则是缴得多、拿(na)得就多。想(xiang)要多领养老金,可以改为(wei)参(can)加(jia)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但(dan)缴费标准较高,且缴费年限需重新开始计算。”李芬(fen)香说,按照2023年行唐县的参(can)保标准,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fen)参(can)加(jia)职工养老保险,最低缴费为(wei)每(mei)月745.33元,即年缴费约8944元,高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高档的年缴费额8000元。

据介绍,随着(zhe)城乡人口(kou)流(liu)动和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像焦先生一样,申请由(you)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为(wei)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诉(su)求日益增(zeng)多。据河北省人社厅统(tong)计,2023年该省办理这一业务的达4.6万(wan)人。

具体如何操作?行唐县社保中心业务受理股股长周泽表示,参(can)保人先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封(feng)存业务,然后凭身份(fen)证或社保卡(ka)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参(can)保。满足领取灵活就业人员退(tui)休待(dai)遇时,参(can)保人此前缴纳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申请转到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

【政府回应】行唐县人社局局长王占勇提示,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允许一次性补缴不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不能补缴,如到退(tui)休年龄累计缴费不满15年,需向(xiang)后延续缴费满15年后才可办理待(dai)遇领取。

以焦先生为(wei)例,假如他今年开始改为(wei)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那么最快(kuai)也要到65岁才能领取养老金。所以,参(can)保人如果想(xiang)从(cong)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缴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最好(hao)在45岁前办理,这样到退(tui)休年龄就能按时拿(na)到养老金。

【记者点评】养老保险本质上是参(can)保人互助共济的一项制(zhi)度,“众人拾柴火焰(yan)高”。应提高政策的吸(xi)引力(li)、知晓率,为(wei)群(qun)众算好(hao)“明白账”“长远账”,让更多人了解(jie)、信任和支持基本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重复缴费:多缴的钱怎么退(tui)?

【百姓反映】黑(hei)龙江省七台河市市民张女士反映,她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fen)缴纳养老保险与入职单位缴纳养老保险并行数月,想(xiang)知道重复缴纳的金额能否退(tui)?

【记者调查】据记者了解(jie),张女士此前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fen)在七台河市参(can)加(jia)了职工养老保险,并通过银(yin)行按月扣缴。2021年8月,张女士在七台河市勃利县入职新单位,但(dan)忘了及时到银(yin)行取消自动扣费。社保经办部门在为(wei)其(qi)办理新单位的参(can)保时,也没发现张女士原(yuan)有缴费情况,最终(zhong)导致张女士8月至12月重复扣款。

出(chu)现这样的问题,责任到底是在个人、银(yin)行,还是社保经办部门?

根据我国的社会保险法,一个人在同一省份(fen)同一时间段内只能参(can)加(jia)一份(fen)社会保险,即拥有一个社保账户。按照目前的社保信息(xi)系统(tong)建设和业务整合水平,如果已经有账户,那么在本省内通常难以再次开户。

黑(hei)龙江省社保中心养老保险待(dai)遇一处处长马振良介绍,由(you)于当时七台河市的信息(xi)系统(tong)建设不完善,各类养老保险数据尚未打通,因此社保经办部门难以发现参(can)保人已有缴费情况,又为(wei)她建立(li)了一个新的养老保险账户。

“经过这几年大力(li)推进(jin)信息(xi)系统(tong)建设,目前全省社保数据已实现联网(wang),各险种信息(xi)都能实时调取,将大大避免重复参(can)保的发生。”马振良介绍。

那么,对于已经发生的重复缴费,到底怎么解(jie)决?

【政府回应】马振良表示,像张女士这样的情况,可以视为(wei)“错收”“误收”。

根据2021年黑(hei)龙江省人社厅《关(guan)于退(tui)还企业在职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多缴纳养老保险费有关(guan)问题的答(da)复意(yi)见》,对经认定的重复缴纳的养老保险,可以进(jin)行全额退(tui)费。

记者发稿时最新获悉,七台河市将为(wei)张女士办理全额退(tui)款。同时,黑(hei)龙江省准备开展全省养老保险重复缴费的清退(tui)工作,通过加(jia)强对各地市的业务指导,将参(can)保人员因未及时取消银(yin)行自动扣费协议(yi)产生的重复缴费,全额退(tui)还参(can)保人员。

【记者点评】黑(hei)龙江人社部门及时回应民生关(guan)切,用改革(ge)办法破解(jie)百姓急难愁盼,为(wei)这样的暖心之举点赞。百姓的操心事,也是深化养老保险事业改革(ge)的着(zhe)力(li)点。期待(dai)各地能拿(na)出(chu)更多举措,进(jin)一步建设好(hao)、使(shi)用好(hao)社会保险这张网(wang),推动养老保险制(zhi)度不断完善,促进(jin)养老保险制(zhi)度更公平更可持续,让人民群(qun)众更好(hao)实现“老有所养”。

监制(zhi):陈芳

记者:姜琳、王秋韵、高亢、翟濯、张玥、王昆(kun)、陈旭、李双溪、周蕊

编辑:赵超、林红梅、王秋韵

新华社国内部出(chu)品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