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144期澳门资料-陈力卫读《翻译与近代日本》|明治日本的翻译面向,思想,中国,问题
2024-06-04 08:37:50
144期澳门资料-陈力卫读《翻译与近代日本》|明治日本的翻译面向,思想,中国,问题

《翻译与(yu)近代日(ri)本》,[日(ri)]丸山真(zhen)男、[日(ri)]加藤(teng)周一(yi)著(zhu),陈力卫译,商务印书馆,2024年6月(yue)出(chu)版,210页,38.00元

一(yi)

这本《翻译与(yu)近代日(ri)本》是以岩波新书1998年版为底本翻译的,原著(zhu)作者是日(ri)本知识界两位最杰(jie)出(chu)的代表人物:丸山真(zhen)男和加藤(teng)周一(yi)。正如书前岩波书店编辑部所(suo)写的出(chu)版说明和加藤(teng)周一(yi)后记中所(suo)述,该书源自二人共同(tong)编辑《日(ri)本近代思想大系》第十五集《翻译的思想》期间,加藤(teng)前往探(tan)望病(bing)中的丸山时就相关问题的交谈(tan)讨(tao)论,可以说是基于两位学者就翻译及其背景问题所(suo)做的问答式谈(tan)话记录整理出(chu)来的一(yi)个副(fu)产品。

仅看标题,读者可能会以为这是一(yi)本讲(jiang)述翻译史的书。曾经有朋友建议将标题顺序反过来译作“近代日(ri)本与(yu)翻译”更符合本书的内容。这么说不无道理。从本书内容看,这实际上可以成(cheng)为关于日(ri)本近代史,也可说是日(ri)本近代思想史的简明入门书。日(ri)本思想史何以那么重(zhong)视荻生徂徕?为何福泽谕(tou)吉(ji)的影(ying)响(xiang)如此巨(ju)大?再看近代史,为什(shi)么要打着尊皇攘夷的口(kou)号推翻幕府?为什(shi)么盛行一(yi)时的自由(you)民权运动会失败?而日(ri)本又是如何走向国家主义的?围绕这些问题,当时日(ri)本最负盛名的两位思想大家一(yi)问一(yi)答,娓(wei)娓(wei)道来,提纲挈领地(di)将历史变化(hua)节(jie)点上知识分子所(suo)起的作用(yong)一(yi)一(yi)列举,而其中很重(zhong)要的部分,即是日(ri)本社会从接纳朱子学的时代转向吸收西洋学说这一(yi)历史变迁中,日(ri)本知识分子通过翻译所(suo)作的贡献(xian)。

丸山真(zhen)男(1914-1996)

加藤(teng)周一(yi)(1919-2008)

作为近代思想史的一(yi)环,日(ri)本翻译史的核心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加藤(teng)最后所(suo)总结的:翻译的目的何在?翻译什(shi)么?如何翻译?

全书分为四章,一(yi)、翻译文(wen)化(hua)的到来;二、译什(shi)么?如何译?三、《万国公法》的翻译;四、翻译对社会文(wen)化(hua)的影(ying)响(xiang)。第一(yi)章主要论述——即近代以前日(ri)本有识阶层的观念,其核心内容为日(ri)本如何吸纳与(yu)改造中国的思想文(wen)化(hua),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摆脱中国儒(ru)学的束缚。这一(yi)部分是丸山最擅长的领域,他于1952年出(chu)版的第一(yi)本专著(zhu)《日(ri)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王(wang)中江译,生活(huo)·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就聚焦于日(ri)本儒(ru)学史的发展以及中日(ri)儒(ru)学的差(cha)异。本书中亦(yi)多处可见与(yu)当时中国的比较,如日(ri)本儒(ru)学较之经学更重(zhong)视史学,论述中似都以中国作为参照,其对比的结果则(ze)多显示出(chu)当时中国固步自封的一(yi)面。

丸山真(zhen)男著(zhu)《日(ri)本政治思想史研究》

从日(ri)本历史看,为何日(ri)本近代会出(chu)现由(you)尊皇攘夷迅速演(yan)变为倒向西化(hua)?这首先要看大的时代背景。1854年佩理舰队叩关后,幕府未经天皇许可便签(qian)订了日(ri)美和亲条约(yue),开放口(kou)岸,遭(zao)到以水户(hu)藩为主的地(di)方诸侯的强烈抵制(zhi)。至1864年,即明治维新的三年前,连一(yi)介藩士佐久间象山都因(yin)主张开国而遭(zao)暗杀,当时同(tong)仇敌忾抵抗洋人的社会气氛(fen)可见一(yi)斑(ban)。然而就在同(tong)一(yi)年真(zhen)正跟洋人开始交手(shou),在英法荷美四国联合舰队的炮击下关后,溃败的长州藩才顿悟,在幕府治下所(suo)谓(wei)攘夷是不可能成(cheng)功的,于是马上接近英国增加军备,调转枪头开始倒幕。明治中期的驻日(ri)公使黎庶昌惊诧于当年这场倒戈之快,在他给冈(gang)千仞(ren)《尊攘纪(ji)事补遗》(1884)作序时曾写道:“私(si)独(du)怪当时士大夫,以‘尊攘’为名,气锐(rui)甚,既摈德川(chuan)氏(shi)不用(yong),意必扫境攻战,尽反幕府所(suo)为,申(shen)大义于海内,乃不旋踵。明治改元,即举向所(suo)攘斥者,一(yi)变而悉从之,而水户(hu)之论,绝不复闻,推移反掌,何其速也!”

从思想史上看,便是荻生徂徕对朱子学的批判和将中国相对化(hua)的过程。涉(she)及他的研究很多,韩东育的两本论著(zhu)《从“脱儒(ru)”到“脱亚”——日(ri)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hua)”之思想过程》(台大出(chu)版中心,2009年)和《从“道理”到“物理”——日(ri)本近世以来“化(hua)道为术”之格致过程》(台大出(chu)版中心,2020年),即为探(tan)讨(tao)荻生徂徕“知己知彼”地(di)接受和颠覆(fu)汉学过程的力作。本书则(ze)从最基本的语词诠释出(chu)发,看徂徕是如何认(ren)识传统汉文(wen)训读的弊病(bing),并建立自己对中日(ri)语言差(cha)异的独(du)特观察方法的。

韩东育著(zhu)《从“脱儒(ru)”到“脱亚”》和《从“道理”到“物理”》

第一(yi)章的最后主要是解(jie)释翻译了什(shi)么。因(yin)为这个问题比较宽(kuan)泛,书中直接借用(yong)《译书读法》一(yi)书给出(chu)了答案,这是矢野龙溪(xi)为他家乡的一(yi)群喜欢读书的人写的一(yi)本书。告诉人们读西学书的方法,首先要从哪些读起,哪些比较易读,哪些比较难懂(dong),同(tong)时也给出(chu)了书目。通过这本书,我们即能了解(jie)到当时日(ri)本翻译西洋书的概(gai)况。

矢野龙溪(xi)在他这本出(chu)版于明治16年(1883)的书里,有人为他作序号称日(ri)本已翻译出(chu)版“其数几万卷”,但实际上的数目并没有那么多,据山冈(gang)洋一(yi)调查,自1868年到1882年的十五年间约(yue)出(chu)版翻译书一(yi)千五百种以上(山冈(gang)洋一(yi)《有关翻译的断(duan)章》,《翻译通信》第二期,2004年3月(yue)号),而矢野龙溪(xi)自己也说是调查了“内务省图书局总译书目录记载的数千部书”后的结果,当然在《译书读法》中介绍的没有那么多。其“必读书目”按以下分类来介绍翻译书:地(di)理、历史、道德、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礼仪、生理、心理、逻辑、物理、化(hua)学、动植物、天文(wen)。比如,历史类有《英史》;宗教类有《旧(jiu)约(yue)全书》和《新约(yue)全书》;政治类有《自由(you)原论》《立法论纲》;经济类有《经济论》;生物学有达尔文(wen)的《人祖论》;社会学有斯宾(bin)塞的《社会学》、穆勒的《利学》和《自由(you)之理》;传记类有《西洋立志编》。之后是杂书,所(suo)举的是以下几个方面:进化(hua)论、文(wen)明史、社会学、专业及索引、乱世史、游记、小说等(小说只(zhi)介绍了九(jiu)种,矢野自己写的《经国美谈(tan)》固不用(yong)说,此外还有《伊(yi)苏普物語》《全世界一(yi)大奇书》《八十日(ri)間世界一(yi)周》《月(yue)世界旅行》《虚无党退治奇谈(tan)》《鲁敏(min)孙(sun)漂流記(ji)》《真(zhen)段郎兰传》和《花柳春话》,以上日(ri)文(wen)题目原录)

发布于:上海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