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打开澳门全年免费资料看-邵阳市北塔区:同心聚合力 石榴结籽一家亲,进步,民族,建设
2024-06-02 02:02:23
打开澳门全年免费资料看-邵阳市北塔区:同心聚合力 石榴结籽一家亲,进步,民族,建设

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因塔而名,因水而灵(ling),辖4个街道1个镇1个中心,现有回族、苗(miao)族、土家族、侗(dong)族等少数民族26个。近年来,北塔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团结带(dai)领各(ge)族人(ren)民携手(shou)奋进,创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16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1个,绘就一幅经济(ji)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民生幸福(fu)的美丽新画卷。

坚(jian)持“统”字(zi)持续给力,精(jing)耕民族团结进步“责任田”

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各(ge)方面(mian),坚(jian)决扛起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jing)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yi)精(jing)神,坚(jian)定不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认真贯彻落(luo)实党的民族工作的各(ge)项方针(zhen)政策。

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成立以区委书(shu)记任组长(chang)的北塔区推进邵阳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领导小组和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mian)构建区委统一领导、政府(fu)依法管理、统战(zhan)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lu)职尽责、各(ge)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织牢“一张网”,强化各(ge)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形成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创组织体系。

工作领导小组(莫振(zhen)宇 供图)

坚(jian)持“联”字(zi)凝心聚力,共画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充分发挥统一战(zhan)线联系广泛的优势,促进各(ge)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mian)交流、深度交融,促进各(ge)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shang)团结统一。

大力实施“各(ge)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以芙蓉学校和西藏类乌齐县学子(zi)线上(shang)交流活(huo)动和新疆鄯善县考察团来湘窖酒业实地考察的“请进来”,延展出“北塔红石(shi)榴”夏令营、邵藏民间旅游交流的“走出去”。目前(qian)各(ge)地学子(zi)已交流8900余人(ren)次。

大力实施“各(ge)族群众互(hu)嵌式发展计划”。多措并举助力各(ge)族群众发展生产(chan),持续巩固“一村一品”,提质现有的桑葚、油茶、稻田鱼(蛙)等特色种养业,提升马家村特色回民食品、湘宝油茶等现有农产(chan)品品牌知名度;以村(社区)为单位,打造互(hu)嵌式发展服务平台“石(shi)榴籽之家”。

大力实施“旅游促进各(ge)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积极(ji)探索“民族团结+文旅”新路(lu)径,依托(tuo)全省工业旅游示范基(ji)地“湘窖生态文化酿(niang)酒城”,以湘窖美酒封坛文化节为牵引,打造“李子(zi)塘村黄桃文化节”“田江村桑葚·啤酒·烧烤节”等一系列文化旅游品牌,以旅为媒,以旅促融,共谱民族团结文旅融合新乐章。

李子(zi)塘村黄桃文化节(莫振(zhen)宇 供图)

坚(jian)持“导”字(zi)加压用力,书(shu)写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shi)”

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宣传为先导,让“四个与共”意识在各(ge)族群众心里生根发芽。

强化实体、网络(luo)“两个阵(zhen)地”建设,组建“石(shi)榴籽快板宣传队”、民族团结文艺演出队等,进村入户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创新开展“党支部书(shu)记上(shang)党课(ke)”“讲好民族团结身边故事(shi)”等主题活(huo)动,实施“民族团结+互(hu)联网”提升行动,在“北塔发布”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规,建设好网上(shang)共有精(jing)神家园(yuan)。

强化各(ge)民族文化互(hu)鉴交融,实施民族传统工艺振(zhen)兴计划,加大对“宝庆瓷刻”“资江号子(zi)”“喻家花龙”“湘窖酿(niang)酒术”等文化遗产(chan)、非遗项目保护力度,打造田江村邓(deng)益烈(lie)士(shi)墓爱国教育红色纪念基(ji)地。

强化全域创建、全力创建,依托(tuo)黄桃、杨(yang)梅、黄金奈李等特色水果基(ji)地,建设千亩(mu)同心产(chan)业园(yuan),将李子(zi)塘村打造成省级乡村振(zhen)兴示范创建村,让各(ge)族群众实现在“家门口(kou)”就业增收;大力支持“湘窖·我的大学梦”大型爱心公益助学活(huo)动,将湘窖酒业打造成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qi)业,先后资助各(ge)族学子(zi)7500余人(ren),累计捐款超3840万元。

坚(jian)持“融”字(zi)精(jing)准发力,激发民族团结进步“新活(huo)力”

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民族问题的总钥匙,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这篇(pian)文章,水乳(ru)交融,相得益彰(zhang)。

“民族团结进步+社会治理”。通过民族团结搭载“强街镇、优居村”基(ji)层治理“十无”工作法,提升民族事(shi)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搭建“石(shi)榴籽之家”“石(shi)榴籽调解室”,为各(ge)族群众提供议(yi)事(shi)协商(shang)、宣传教育、民生保障、党群活(huo)动“一站式”服务。

“民族团结进步+民生保障”。通过“民族团结+同心工程”示范点建设,帮助解决各(ge)族群众就业3000余人(ren),人(ren)均增收3.5万元。加快建设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分批次建设民族团结小游园(yuan)、民族团结道路(lu)等民生设施。

“民族团结进步+经济(ji)建设”。全年组织招(zhao)商(shang)洽谈96次,招(zhao)引项目16个、合同引进资金93.7亿(yi)元。助推优化营商(shang)环境,帮助经营主体解决各(ge)类问题2000余个,退减缓税费2.19亿(yi)元,2023年营商(shang)环境主观评价位居全省市辖区第1,入选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县市区提名。

“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zhen)兴”。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ji)为抓手(shou),整合集体经济(ji)发展引导资金800万元,带(dai)动村集体经济(ji)平均收入达18.58万元,收入20万元以上(shang)的村(涉农社区)13个。持续实施农村人(ren)居环境整治,打造李子(zi)塘村、马家村、贺井(jing)村为省、市级同心美丽乡村,陈家桥镇为全省乡村振(zhen)兴示范创建镇,推动各(ge)族群众生产(chan)生活(huo)条件持续改善。(莫振(zhen)宇 刘芳 刘绮梦)

发布于: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