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澳门正版资料免费大全新闻淘-痛苦的历史记忆 和平的永恒回响 —— 山东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往事,美国
2024-06-04 07:50:30
澳门正版资料免费大全新闻淘-痛苦的历史记忆 和平的永恒回响 —— 山东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往事,美国

参考消息(xi)网5月30日报道(文/杨守勇 杨文 王志(zhi)) 位于山东(dong)潍坊的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下称“集中营博物馆”)和平广(guang)场“胜利(li)·友谊”雕塑纪念(nian)碑(bei)上,一行行曾被关押的侨民名单赫然在目,中英文对照(zhao)、黑底白字的2000多个人名,无声(sheng)诉说着那(na)段黑暗历(li)史。金黄(huang)色铸铜浮雕中,人们或抱拳,或挥手,不同的身姿,却有同样的表情——为(wei)胜利(li)和友谊而微笑。

潍县是潍坊的古称,博物馆所在地曾是日本(ben)侵略者在远东(dong)设立的最大平民集中营。80多年前(qian),这里(li)的乐道院被日军改(gai)造成关押西方侨民的集中营,来自欧美25个国家的2000多名侨民在集中营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其间,中国人民为(wei)侨民送去食品、药物,有的甚至不顾生命危险,传递重要情报,帮助侨民出逃……

诸多感人的故事,被一一收藏在集中营博物馆里(li)。驻足改(gai)造后的陈列室,侨民使用过的煤油灯、水壶、时钟、铁床等物品,承载着那(na)段尘封的记忆,仿佛(fo)仍能让(rang)人听见历(li)史的回响。

引发关注:援助故事绽放人性光辉

今(jin)年3月,美国旧金山海外抗战(zhan)纪念(nian)馆举行了一场二(er)战(zhan)时期“潍县集中营”专题展,200余名当地华人华侨代(dai)表和美国当地民众前(qian)来参加展览揭幕(mu)仪式。

“集中营里(li)食物供应短缺,有人失重100多磅”“中国人倾(qing)情帮助受难侨民”……170余幅珍贵照(zhao)片和文字,全景展示了1943年3月到1945年8月间,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产生的历(li)史背景、被关押侨民的日常生活、营救(jiu)行动(dong)的细节等。

“珍贵的历(li)史文献、照(zhao)片为(wei)这段历(li)史增添了生动(dong)性,观众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时代(dai)背景和人物故事。”旧金山海外抗战(zhan)纪念(nian)馆理事李(li)竞芬说,大量文物和历(li)史资料有力地说明了潍县集中营是日本(ben)军国主义实施侵略的历(li)史见证,展览让(rang)各国人民了解到二(er)战(zhan)期间中国人民对西方落难侨民的援助,也让(rang)潍县集中营的故事进入更多西方人的视野。

1882年,美国传教士在潍县创办集传教、施医、教学为(wei)一体的乐道院。1943年3月,为(wei)报复美国,日军将生活在北京、天津、山东(dong)等地的外国侨民陆(lu)续押送到改(gai)造后的乐道院。

“在铁丝网、高大围墙、角楼和探照(zhao)灯包围下,2300多名外国侨民(包括327名儿童)失去了自由、被强(qiang)迫(po)劳动(dong),甚至遭(zao)受非人虐待,至少31人死亡。”潍坊市博物馆原馆长吉树春说,侨民包括1924年巴黎(li)奥(ao)运会短跑世界(jie)冠军李(li)爱锐(rui)(埃里(li)克·利(li)迪尔)、后来担任过美国驻华大使的恒安石等知名人士。

集中营的生活条件极为(wei)艰苦。有家眷的,一家人被安排住在一小间学生宿(xiu)舍,单身男女分别集体住在教室或会议室的大房间。

“宿(xiu)舍里(li),每铺床相(xiang)隔的空隙只有18英寸(约合45.7厘(li)米)。打鼾、打嗝(ge)、小解时冲击(ji)便盆的声(sheng)音,夜间听得(de)一清二(er)楚。对所有成年人来说,隐私权被剥夺最难忍(ren)受。”曾任美国新泽西州州议员的戴爱美(玛丽·普瑞维特)在1986年的回忆录中写道。

美国库兹(zi)敦宾夕法尼亚(ya)大学历(li)史系副教授约翰(han)·斯(si)坦利(li)在介绍当时日本(ben)看守限制侨民通讯的细节时说,侨民只能写很短的内容,通过红十字会传递。他父亲当年在潍县的经历(li)激发了斯(si)坦利(li)研究历(li)史的兴趣,促使他成为(wei)一名历(li)史研究者。

尽(jin)管困难重重,人性之光仍在闪烁。据考证,潍县及周边许(xu)多村民冒着生命危险,突破日军封锁,为(wei)营内侨民传递消息(xi),提供食品、药品援助。

1945年8月17日,美军援华总部派出代(dai)号为(wei)“鸭子”的营救(jiu)小组(zu)乘(cheng)轰(hong)炸机抵达潍县,被关押侨民终获解救(jiu)。此后几个月里(li),重获自由的侨民分期分批离开了潍县集中营。

交流(liu)未断:助力拓宽公共外交空间

从空中俯(fu)瞰,潍坊市虞河南岸散落的几座西式建(jian)筑中,一栋老(lao)建(jian)筑呈(cheng)“十”字形(xing),红色屋顶、青色墙体。这栋被当地民众称为(wei)“十字楼”的古老(lao)建(jian)筑就是当时的乐道院医院,如(ru)今(jin)已被淹没在周边林立的高楼中。

集中营博物馆浮雕墙上,一张张侨民的面庞清晰可见。乐道院创建(jian)、重建(jian)再到被关押侨民获救(jiu)的场景,把驻足参观的游人拉进历(li)史。其中,两个外国人尤其引人注意,他们就是在中国老(lao)百姓(xing)帮助下、成功越狱的英国人狄兰(lan)和美国人恒安石。

1943年11月,西方侨民秘(mi)密策划出逃。附近的村民张兴泰父子借助自己在集中营里(li)的掏粪工(gong)身份便利(li),帮助侨民传递情报。在村民和附近中国军队(dui)的帮助下,1944年6月,狄兰(lan)和恒安石成功逃脱。

恒安石曾在1981年至1985年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多次到潍坊旧地重游,中美签署“八一七公报”就有他的贡献。美国花旗银行前(qian)董事长司马雷的夫人沙德拉出生在潍县集中营,她用积蓄在潍坊二(er)中设立了奖学金。

2020年9月,集中营博物馆开馆,原乐道院医院建(jian)筑成为(wei)博物馆主展厅。馆内,国内外民众捐赠的物品依次展列,包括当时的煤油灯、水壶、时钟、铁床等。

集中营博物馆讲解员闫冰说:“恶劣条件让(rang)侨民饱受折(she)磨。附近的中国百姓(xing)拿出白糖、西红柿、鸡蛋等食物,设法送进集中营。侨民则会趁看守不注意,将身上的财物如(ru)手表、首饰等扔到围墙外,回报村民。”

集中营博物馆馆长刘允泉说,当时集中营关押了327名儿童,孩子们长期缺乏营养。潍县村民韩绪庭趁日军不备,将2.5斤(jin)白糖和5斤(jin)鸡蛋吊了进去。不久,墙内吊出一张拆卸成3块的铁床。韩绪庭将铁床运回家,不敢有丝毫(hao)耽搁。如(ru)今(jin),这张铁床摆(bai)放在展厅里(li)供人瞻仰。

曾担任英美烟草公司销售经理的狄兰(lan)后来在回忆录《中国逃亡记》中写道:“对于这些中国人民的付出和帮助,恒安石和我都留下了深刻(ke)印象。我们之前(qian)与他们素不相(xiang)识,但他们却是如(ru)此心甘情愿地对我们献出他们的热情。”

潍县集中营的侨民被解救(jiu)后,大多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他们相(xiang)互联络,组(zu)织乐道院集中营营友会、撰写回忆录、搭(da)建(jian)网站(zhan)进行纪念(nian)。

这段艰难的岁月成了幸存者挥之不去的记忆。几十年里(li),西方侨民多次到潍坊故地重游,并对帮助过他们的中国人民表示感谢。

9岁时被关押于潍县集中营的戴爱美后来成为(wei)美国议员。重返中国的她,曾长跪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亲吻脚下的土地。2005年8月17日,她又专程参加潍县集中营解放六十周年纪念(nian)活动(dong),在演讲中饱含深情地说:“在这里(li),一度充满绝(jue)望的地方,我看见英雄们播下希望。”

2015年,12位曾经被关押在集中营的侨民及侨民后代(dai)共80多人,重聚在潍县集中营旧址,与当地民众热切交谈。博物馆特意准备了一面手模墙,让(rang)侨民们留下对那(na)段刻(ke)骨铭心的岁月的见证。

山东(dong)大学历(li)史学院教授刘家峰说:“潍县集中营承载着中国人民与同盟国侨民共同反(fan)法西斯(si)战(zhan)争的历(li)史记忆,对中国拓宽公共外交空间具(ju)有不可替代(dai)的地位和作用。”

铭记历(li)史:“国际和平城市”继续前(qian)行

潍县集中营解放已经79年,出生在集中营的33名儿童中最小的也已79岁。随(sui)着在世侨民越来越少,口述访问或征集文物的工(gong)作愈发艰难,对潍县集中营史料的抢救(jiu)性挖掘显得(de)尤为(wei)迫(po)切。

2020年,潍坊市博物馆一行人由成都转赴(fu)贵阳,拜访当年解救(jiu)潍县集中营“鸭子”营救(jiu)小组(zu)的中文翻译、时年96岁高龄的王成汉老(lao)先生。王成汉郑重地将一段降落伞绳交到吉树春手里(li),“这是当年我们飞行降落时留下的伞绳,是侨民安吉拉在2015年送给我的。她保存了70多年”。

当年,被关押了近三年的侨民看到救(jiu)援队(dui)时欣喜若狂,蜂(feng)拥至队(dui)员身边,衣服扣(kou)子、降落伞绳都被留作了纪念(nian)。

2015年,安吉拉和王成汉再次重逢。“离开集中营时,安吉拉才两岁,她的父母将伞绳一直保留下来。交到我手里(li)时,安吉拉已经72岁了。”王成汉说。

17封集中营侨民写给王成汉的珍贵信件,每封信他都一字一句翻译出来。告别时,王成汉用毛笔写下“珍视和平,愿世界(jie)永无集中营”的寄语。240页(ye)的信件,连同降落伞绳、真挚题字等一起捐给了集中营博物馆。

当前(qian),世界(jie)面临(lin)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流(liu)血冲突多发,国际局势面临(lin)不确定性。潍县集中营记录着中国人民与西方侨民的深情厚谊,传递着国际主义、人道主义、和平主义等精神内涵,历(li)史价(jia)值和时代(dai)价(jia)值更加凸(tu)显。

刘允泉告诉记者,他们正抓紧抢救(jiu)性开展实物资料征集和口述史采集。通过对比(bi)多份名单,潍县集中营有据可查(cha)的累计被关押人数由2008人增至2379人。他们对被关押侨民后代(dai)约翰(han)·斯(si)坦利(li)及李(li)爱锐(rui)的侄子等人进行口述史采集,还与16名被关押者及其后代(dai)建(jian)立稳定联系。

刘家峰说,山东(dong)大学正在进行潍县集中营营友遗存文献收集、整理、翻译和出版工(gong)作,已翻译各种史料近120万字。

近年来,集中营博物馆还不断加大文物修缮力度,使之成为(wei)弘扬爱国主义、国际和平主义、推动(dong)构建(jian)人类(lei)命运共同体理念(nian)的重要阵地。潍坊作家马道远创作完成了《乐道院集中营》《坊子小镇》《烟》“和平城市三部曲”,其他文学艺术创作也不断涌现。

2021年2月,经国际和平城市协会批准,潍坊市入选新一期的国际和平城市名单,成为(wei)继南京之后中国新的“国际和平城市”。

今(jin)年5月15日,国际和平城市协会会长、理事会主席弗莱德·阿门(men)特向潍坊发来邮件:“我非常感谢潍坊市及人民的共同努力,希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建(jian)和平与繁荣,祝愿潍坊建(jian)设国际和平城市之路越走越好。”

被关押侨民后代(dai)约翰(han)·斯(si)坦利(li)说:“了解潍县集中营的情况很重要。对于那(na)些没有经历(li)过这件事的人而言,这是一次学习经历(li)。我们要深入研究那(na)段历(li)史,避免再次发生那(na)样的事。”

发布于:北京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