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六个生肖复式四肖有几组-佛耳山之魂,安溪,詹敦仁,杜鹃花
2024-06-04 10:04:38
六个生肖复式四肖有几组-佛耳山之魂,安溪,詹敦仁,杜鹃花

□叶(ye)睿葆

佛耳山(shan)是(shi)一座有灵魂的山(shan)。

许多年前,一位熟(shu)悉安溪山(shan)川地理、历史文化的长者这样告诉我(wo)。正是(shi)他话里有意无意的留白(bai),给了我(wo)无限的遐想和诸多的悬念。遗憾的是(shi),由于各种原因,每每路过又错过。

佛耳山(shan),地处福建省安溪县西北部祥华乡境内,海拔(ba)1535.5米,因山(shan)顶(ding)有巨石状若佛耳而得名。

戴云山(shan)脉从嵊泗群岛起步,由浙入闽(min),自东北向西南奔涌而来,经闽(min)东、闽(min)中至安溪境内,收敛了几分狂野,平添了几分温婉。身处其中的佛耳山(shan),一山(shan)高(gao)出众山(shan)巅,无限风(feng)光在此间。五代《清隐堂记》称,“去邑西逾百余里,有山(shan)曰(yue)佛耳。峭绝高(gao)大,远跨三(san)郡……若夫烟收雨霁,云卷天高(gao),山(shan)耸髻以(yi)轩(xuan)腾,风(feng)梳木而微(wei)动”。

2024年1月,我(wo)终于踏上了佛耳山(shan)的登山(shan)小径。拾(shi)级而上。松涛云影(ying)中,佛耳山(shan)的石头(tou)是(shi)极具(ju)个性美(mei)的存在。一块块硕大无比的山(shan)石,或暗灰,或浅灰,像浅隐在暮草荒烟中的铠胄,坚硬冰冷中透着雄强温润。有的若野猪穿林,有的若犀牛望月,有的若巨蟒悬空,有的若神龟出海……因地赋形(xing),惟妙惟肖,仿佛是(shi)有人用泥捏好摆放在那里。或一块独立成形(xing),或两三(san)块倚(yi)靠(kao)成景,或列石成阵(zhen)、纵横捭阖、机关(guan)巧布。沿路而上,一块块山(shan)石像一个个散布在山(shan)野里的音符(fu),越接近山(shan)顶(ding),也就越接近旋律的高(gao)潮(chao)。

有人说,从空中往(wang)下看,山(shan)顶(ding)的群石是(shi)一朵(duo)盛开的佛莲(lian)花。梵音浅唱,灵石参禅。“一切有为(wei)法,如梦幻(huan)泡影(ying),如露亦如电”,有谁能够参透,天地间这只硕大的佛耳在倾听什么?

同行的老詹告诉我(wo),佛耳山(shan)最美(mei)的季(ji)节性景观是(shi)“杜(du)鹃花海”和“雾凇奇观”,杜(du)鹃和雾凇,堪称“佛耳双花”,一红一白(bai),一个开在初夏,一个现于严冬。老詹年近七十,平时住(zhu)在山(shan)脚下的村(cun)庄里,曾经当过十多年的村(cun)主任,大家都叫他“老村(cun)长”。老村(cun)长熟(shu)悉佛耳山(shan)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景,人又健谈,登山(shan)如履平地。

杜(du)鹃花,闽(min)南人称“满山(shan)红”,有“花中西施”的美(mei)誉(yu)。与周边地区相比,佛耳山(shan)的杜(du)鹃花面积更大、数量更多、颜(yan)色更艳、花期更长。每年四五月,佛耳山(shan)上,几万亩野生杜(du)鹃花竞相开放,漫(man)山(shan)遍野,灿若红霞(xia)。晚放的花树,盛开着生命(ming)的激情和爱(ai)的温暖。

杜(du)鹃花可期,雾凇却难(nan)逢。雾凇,是(shi)水雾在树枝上遇到寒冷结成的冰花。因其生成条件极为(wei)苛(ke)刻,可遇而不可求,在南方是(shi)难(nan)得一见的精灵。不过,只要你是(shi)个有心人,稍加留意一下天气预报,在最冷的冬日里住(zhu)在佛耳山(shan)下,清晨推窗,大概率是(shi)会(hui)有一场浪漫(man)邂(xie)逅(hou)。与冰的坚硬、雪的厚实不同,雾凇更显柔美(mei)。“忽如一夜春(chun)风(feng)来,千(qian)树万树梨花开”。寒冬腊(la)月里的佛耳山(shan),处处玉树琼枝,轻盈,洁白(bai),纯粹(cui),高(gao)雅。

站在佛耳山(shan)上,可以(yi)俯瞰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的茶园。

佛耳山(shan)产茶历史悠久(jiu),山(shan)脚下的佛天岩(yan)遗址(zhi),至今可见千(qian)年古(gu)茶树。佛耳山(shan)所在的祥华乡,是(shi)安溪茶叶(ye)主产乡镇之一,全乡现有茶园6万亩。“泼乳浮花满盏倾,余香绕齿袭人清”。祥华铁观音,因其自然条件优越、制作技艺(yi)精湛、香气韵味独特而远近驰名。

老村(cun)长说,不是(shi)所有的地方都能产出好茶,不是(shi)所有的人都能品懂好茶。禅茶一味。在佛耳山(shan),一只茶杯在手(shou),看汤色金黄,任香气缭绕,思飘云雾外,内心澄澈(che),自在安宁。浅浅的一杯茶水,蕴的是(shi)日月精华,聚的是(shi)山(shan)川灵气,藏的是(shi)茶人匠心。

在佛耳山(shan)最高(gao)处,有望云亭遗址(zhi)。相传,亭为(wei)五代名士詹敦(dun)仁所筑。

詹敦(dun)仁,字君泽,生于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安溪开先县令,幼承家学,才(cai)名远扬。《全唐诗》《全唐诗补编》录其诗十九(jiu)首(shou),《全唐文》《唐文拾(shi)遗》有其文二(er)篇(pian)。

清康熙版(ban)《安溪县志》载,“詹敦(dun)仁……上书闽(min)王昶,劝兵入贡。昶令参决军事,敦(dun)仁恶昶弑父夺其位,辞去。强之袍笏不受,谢之。遂避(bi)居泉山(shan),杜(du)门不出。留从效受南唐节度(du)使之命(ming),知泉郡事,复辟为(wei)属(shu),敦(dun)仁力辞,从效不许,乃求监小溪场。既至,见其山(shan)川人物之美(mei),请郡太守县之;太守报可,遂为(wei)清溪令。”

詹敦(dun)仁为(wei)政,“爱(ai)民如子,惠利及民,清修砥节,廉顽立懦”。然他不喜当官(guan),在任一年多,便辞官(guan)归(gui)隐于佛耳山(shan)下。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辞世,宋咸淳八年(1272年)追封靖惠侯。

“隐于佛耳山(shan),朝夕吟咏……”佛耳山(shan),打下了詹敦(dun)仁深(shen)深(shen)的烙印,留下了许多关(guan)于他的诗文、古(gu)迹和故事传说。老村(cun)长告诉我(wo),詹敦(dun)仁是(shi)祥华多卿詹氏的肇基祖,如今,佛耳山(shan)下居住(zhu)的詹氏后裔(yi)有2万余人。

山(shan)因人而扬名,人共山(shan)而长青(qing)。从某种意义上讲,詹敦(dun)仁要感谢佛耳山(shan),因为(wei)佛耳山(shan)为(wei)他提供了一方适合自己(ji)灵魂栖息的土地;佛耳山(shan)也要感谢詹敦(dun)仁,因为(wei)詹敦(dun)仁使其不仅具(ju)备了自然的高(gao)度(du),也具(ju)备了历史的高(gao)度(du)、文化的高(gao)度(du)。

离开佛耳山(shan)已是(shi)晌(shang)午时分。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wei)。坐在车里,我(wo)又想起那句话:佛耳山(shan)是(shi)一座有灵魂的山(shan)。佛耳山(shan)之魂,是(shi)石之魂、花之魂、茶之魂;又或许,佛耳山(shan)之魂是(shi)人之魂。

发布于:广(guang)东省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