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记者一线探访稻米生产消费全环节—— 做好全链条节粮减损(一线调研),冷辑龙,秧苗,育秧
2024-06-19 02:33:25
记者一线探访稻米生产消费全环节—— 做好全链条节粮减损(一线调研),冷辑龙,秧苗,育秧

种植户冷辑(ji)龙在查看秧苗(miao)长势。

锦花米业的工作人员在检查机(ji)器。

远看四川现代粮食产业广(guang)汉示范基地。

工人在运输成品大米。

餐饮企(qi)业工作人员在做米饭。 以上图片(pian)均为秦立军摄(人民(min)视觉)

又是一年(nian)夏(xia)收时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sheng)存的根本性问题(ti),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现在粮食损失(shi)有(you)不少在机(ji)收上,要改进机(ji)械,避免粗放作业。”

我国是世(shi)界上最大的粮食生(sheng)产国和消费国,改进机(ji)械,避免粗放作业,做好全链条节粮减损,意义重大,大有(you)可为。新时代以来,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大厉行(xing)节约力度(du),取得积极成效。记者深(shen)入一线,记录(lu)稻米从种植、收获、加工到销(xiao)售,再到餐桌的全链条节粮减损实践(jian)。

——编者

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株秧苗(miao)、结(jie)出一穗稻谷,再经收割、烘干、加工成为大米,历经多(duo)个环节。如何爱(ai)粮节粮,让每(mei)一粒稻米物尽其用?

在四川省德阳市广(guang)汉市,种粮大户冷辑(ji)龙正在田间忙于夏(xia)管。不远处(chu),就是四川锦花米业有(you)限责任公司,在这里,公司采用最新技术,把稻谷加工为可食用的大米。而后,这里加工过的一粒粒大米会被送往当地餐饮企(qi)业“榕树花园”。稻米生(sheng)产消费全链条节粮减损的奥秘,就蕴藏在每(mei)个环节更精细化的举措中。

种植

眼下,冷辑(ji)龙正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ji),给大田中的秧苗(miao)喷药(yao)除草。

一个月前,秧苗(miao)从育秧田进入大田。插秧后半个月左右,各种草类就开始(shi)抢(qiang)夺生(sheng)存空间。还好2020年(nian)引进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ji)帮了冷辑(ji)龙大忙。喷杆伸出、下沉,喷雾洒在秧苗(miao)下的小草上,除草干净利落。

冷辑(ji)龙回忆(yi)起10年(nian)前辞职回来投身农业时,还需要手工拔(ba)草。“人工拔(ba),效率低,还容易中暑(shu)。后来用背负式喷药(yao)机(ji)除草,效率也比较有(you)限。”冷辑(ji)龙说。

现阶段(duan),病虫害也是秧苗(miao)成长的大敌(di)。但冷辑(ji)龙并不担心。每(mei)年(nian)育秧时节和扬花期,当地农业农村部门都要采取专业化防治(zhi)举措。广(guang)汉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王志述便是秧苗(miao)们(men)的“医生(sheng)”。王志述和同(tong)事们(men)每(mei)周都要走进田间,调查病虫害发生(sheng)情况。“7月,我们(men)还要组织对病虫害防治(zhi)和水肥管理进行(xing)现场技术指导。”王志述说。

其实,秧苗(miao)在进入大田前,就已(yi)经闯过了节粮减损的多(duo)道难关。

在冷辑(ji)龙的乐丰家庭农场设施用房里,一款新式育秧流水线播(bo)种机(ji)很是惹人注目。育秧流水线上排布(bu)着一个个秧苗(miao)盘,春播(bo)时,长粒米种子被嵌入其中,等待(dai)发芽破土。冷辑(ji)龙所选的长粒米种子,名为“晶两优534”,抗倒伏,且出米率高、口感好。

秧苗(miao)盘里,半沙半泥的土壤伴之以谷糠,很疏松。“这样能防止土壤板结(jie),也更有(you)营养。”冷辑(ji)龙说,有(you)了营养,种子才能在30天左右的时间里慢慢发芽,再破土而出,成长为秧苗(miao)。“如果(guo)土壤板结(jie)了,种子在育秧环节就会被浪费掉。”冷辑(ji)龙说。

2021年(nian),冷辑(ji)龙引进这款新式育秧流水线播(bo)种机(ji),可以在育秧环节最大程度(du)减少损耗。冷辑(ji)龙介绍,与之前的设备相比,这款设备降低了漏播(bo)率,提升了均匀度(du),秧苗(miao)浪费率明显降低。

育秧田里覆上了底层的新土,又经过仔细配比调理之后,迎来秧苗(miao)盘入住。远远看去(qu),平整(zheng)后的田地边缘(yuan)棱角(jiao)分(fen)明,水道在一垄(long)垄(long)育秧田中间贯穿。“田越平,管理起来越方便,水肥利用率也越高。”冷辑(ji)龙说。

秧苗(miao)孕(yun)育中需要防虫害。“那儿的诱捕(bu)笼,就是预(yu)防虫害的。”冷辑(ji)龙抬(tai)手一指,“这是一种生(sheng)物制剂,可以吸引害虫。”冷辑(ji)龙说,这种办法属于绿色防控(kong)模式,少用农药(yao),秧苗(miao)折损也会减少,减损效果(guo)更好。

育秧结(jie)束(shu)后,在育秧田里待(dai)了30多(duo)天的秧苗(miao)就要被转移到大田里。大田里,无人插秧机(ji)缓(huan)缓(huan)向前,“新式无人插秧机(ji)插秧效果(guo)很好,一次就能插8行(xing),精细化作业直(zhi)接减少了秧苗(miao)的损耗。”冷辑(ji)龙说。

冷辑(ji)龙这台价值8万元的无人插秧机(ji),获得了来自政府(fu)的农机(ji)购置与应用补贴。“这种四轮乘坐式水稻插秧机(ji),补贴达35%。”冷辑(ji)龙说,不仅如此,喷杆喷雾机(ji)和收割机(ji)等农机(ji)都有(you)购置与应用补贴。

收获

经过150多(duo)天生(sheng)长期,秧苗(miao)将变成金黄的稻穗。

“金黄间带着些许青绿,达到九(jiu)成熟,收割的时机(ji)刚刚好。”冷辑(ji)龙在收获时节最怕下雨,“连绵不断的阴雨会影响稻谷产量,还会使收割中散落遗失(shi)的数量增多(duo)。”

去(qu)年(nian),冷辑(ji)龙引进3台新式收割机(ji),在收割上摸(mo)索出了诀窍:收割前先要培训好农机(ji)手,检修机(ji)具,针(zhen)对不同(tong)的收割时间和稻谷类型,有(you)针(zhen)对性地选择(ze)收割机(ji)。“有(you)倒伏的水稻,就用全喂入式收割机(ji),能最大限度(du)减少遗失(shi);若收割的时间早,就得用半喂入式收割机(ji),收割效果(guo)更好。”冷辑(ji)龙说。

据广(guang)汉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ji)械化股(gu)工作人员邱成文介绍,四川省每(mei)年(nian)都会制定主要粮食作物机(ji)收减损工作方案,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帮助农户减少机(ji)收环节的稻谷损失(shi)。

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冷辑(ji)龙知(zhi)道了“粮食作物机(ji)收环节总损失(shi)率”这个新名词。“比如水稻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ji),机(ji)收总损失(shi)率需要≤2.5%。”冷辑(ji)龙说。他还在专家指导下开始(shi)调整(zheng)田型,将田埂从2亩左右一个变为5亩左右一个。“这样更方便收割机(ji)收割,还减少了田埂占地,增加产量。”冷辑(ji)龙解释(shi)。

一粒粒稻谷从收割机(ji)转移到运输车,再被送到仓库,进入烘干环节。“新收的稻谷要尽快烘干,才能减少损失(shi)。”冷辑(ji)龙说,烘干时由带有(you)护套的铲(chan)车将稻谷倒入烘干机(ji)中,先过清理筛,筛掉秸秆和稻草,而后便开始(shi)烘干程序。

家庭农场设施用房里,四台十几米高的大型烘干机(ji)矗立在角(jiao)落,静静等待(dai)新一季(ji)的粮食。这是这几年(nian)冷辑(ji)龙新添置的设备。“烘干时采取天然气(qi)方式加热,温度(du)保持(chi)在60摄氏度(du)到65摄氏度(du)。”冷辑(ji)龙说,通过烘干,稻谷水分(fen)降低到13.5%左右,能有(you)效防止稻谷发霉,还能降低破损率。而过去(qu),采取人工晾晒的方式,既费时费力,还容易在晾晒过程中发生(sheng)碎米,增加稻米损失(shi)。“新设备也有(you)补贴,大大降低了我们(men)的购置负担。”冷辑(ji)龙说。

在这里,一粒粒稻谷甩掉水分(fen),等待(dai)着下一步的“变身”。

加工

到了秋天收获季(ji),几百吨稻谷就会陆续从冷辑(ji)龙的谷仓被送至四川锦花米业有(you)限责任公司,去(qu)年(nian)11月,冷辑(ji)龙运过去(qu)500多(duo)吨稻谷。

当稻谷来到锦花米业,等待(dai)它们(men)的不再是原来的开放式仓库。眼前,一座大型生(sheng)产车间里有(you)一整(zheng)套大米加工设备,8000多(duo)吨稻谷将被储存其中,陆续进行(xing)加工。

“我们(men)的进粮口采用新设计,稻谷送来后可以直(zhi)接倒进去(qu),被吸入生(sheng)产车间。”锦花米业总经理钟昌波介绍,过去(qu)存储在开放式仓库里,铲(chan)车来回取粮容易压碎部分(fen)稻谷,新设备则不存在这个问题(ti),可以进一步减少粮食损耗。伸出三个手指头,钟昌波示意,仅此一步每(mei)天就能减少300斤稻谷的损失(shi)。

稻谷进入进粮口后,要进行(xing)震动清理。在设备中,通过筛子一样的震动处(chu)理,稻谷中的杂质和灰尘被处(chu)理掉。“我们(men)要保持(chi)杂质率在0.5%以下。”钟昌波介绍。

碾米是加工中的重要一步。通过一次次磨(mo)碾,稻谷脱去(qu)外壳,变为米粒。而在碾压过程中,若力度(du)过大,便容易产生(sheng)碎米。为降低碎米率,钟昌波和工人们(men)总结(jie)出好办法:增加碾米机(ji)数量,降低碾米压力。“压力小,就不容易出现碎米,通过多(duo)次碾压的方式,实现脱壳得米。”钟昌波介绍,如今碾米的总增碎率保持(chi)在1.5%以下,出米率稳步提升。

在碾米之后,为了降低米温,钟昌波的厂房设备里还增加了晾米仓。“这一环节是为了降低米温。”钟昌波说,环境(jing)温度(du)达20摄氏度(du)以上时,大米本身附着的虫卵(luan)就会生(sheng)长繁(fan)殖,因而要努力将温度(du)控(kong)制在虫卵(luan)不适(shi)宜繁(fan)殖的15摄氏度(du)以下。同(tong)时,晾米能使大米平衡水分(fen)保持(chi)在14.5%以下,相对湿度(du)达75%,获得最佳储存条件。

如今,得益于新加工设备的性能提升和工序优化,锦花米业每(mei)天能减少1.5吨左右的碎米,碎米率大大降低,实现年(nian)产精米2万多(duo)吨。

一道道工序后,稻米从设备里滑出,自动化的装袋(dai)设备将它们(men)包(bao)装起来,储存进仓库。在这里,温度(du)保持(chi)在15摄氏度(du)以下,通风(feng)条件良好,一袋(dai)袋(dai)大米得以最大程度(du)避免各类虫害侵袭,等待(dai)着各方顾客(ke)。

食用

流水线上,不同(tong)分(fen)量和品种的大米按需装车,即将被运往餐饮企(qi)业“榕树花园”。“榕树花园”是广(guang)汉有(you)名的餐饮企(qi)业,一年(nian)能消耗掉大米7000多(duo)斤,是锦花米业在当地的主要客(ke)户之一。

“我们(men)修建(jian)了全封闭的低温仓库,能防虫防霉变。”企(qi)业总经理庄娟说,为了减少存储过程中的损失(shi),企(qi)业每(mei)周进米一次,日常存粮200斤左右。“进得少,消耗得快,自然损失(shi)也小。”庄娟说。

从粮仓到餐桌,米饭配制方式也日渐科学。早年(nian),企(qi)业采取一桌一份(fen)木桶饭的方式,不少食客(ke)就餐时常常会不慎将油渍(zi)滴入木桶,导致(zhi)整(zheng)桶大米无法食用。而今,企(qi)业在接待(dai)时按每(mei)两个人一两米来蒸煮(zhu)米饭,同(tong)时采用一个区域一个大桶的盛米方式,减少食用中的损耗。

庄娟介绍,企(qi)业会首先询(xun)问食客(ke)数量,提供标准化的米饭制品。此外,企(qi)业还在就餐大厅(ting)的各个区域布(bu)置了显著的标识牌,提醒餐客(ke)按需打饭。

做餐饮20多(duo)年(nian),“榕树花园”的食客(ke)越来越多(duo),每(mei)年(nian)大米消耗量却越来越少。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过去(qu),一年(nian)我们(men)得买1万斤大米,现在7000多(duo)斤就够了”,既降低了成本,又减少了损耗。

从种子到稻谷,再到大米,历经多(duo)个程序走上餐桌,最终实现了节约与高效利用。(本报记者 王永战)

本期统筹:杨烁壁

版式设计:张(zhang)丹峰

发布(bu)于:北京市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