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香港 六 合 资料总站网址-量化大厂“募资”,隐秘角落“钱生钱”,管理,产品,私募
2024-06-02 02:44:37
香港 六 合 资料总站网址-量化大厂“募资”,隐秘角落“钱生钱”,管理,产品,私募

作(zuo)者 | 孙建楠

编辑 | 袁(yuan)畅

量化市场的投资业绩(ji)在年初遭遇挑战,但投资者的热情消退了么?

似乎(hu)没有!

近日,一家冲击“第一梯队(dui)”的量化机构开(kai)始募集新(xin)产品。

随之而来也“调整”了产品的费用结构,有些(xie)此前向(xiang)投资者收取的费用,不知不觉间降低了。但同时,又多出一些(xie)新(xin)的收费项目。

两(liang)厢对照,投资者支出的总费用不降反升。

这(zhe)不禁引(yin)起人们(men)的兴趣,到底是谁(shui)有那么大能量?

它们(men)又收取了啥费用?

01

明星私募“圈新(xin)钱”

资事堂注意到:近期一家管理规模或超500亿(yi)元的一线量化机构,联合(he)多家知名渠道发行一只股票多头产品。

这(zhe)家机构主打量化策略,此前的回撤(che)一直较小,在市场里颇为引(yin)人关注。

或许因此,这(zhe)家量化私募“趁(chen)热打铁”输出自己的新(xin)策略,向(xiang)高净值投资者进行新(xin)一轮募资。

银行、券商等代销渠道,也一直为发行“发愁”,恰好借着上述量化私募的“产品”为代销收入寻找新(xin)来源。

一时间,各(ge)大平台(tai)“蠢蠢欲动”。甚至,一些(xie)社交平台(tai)上更流传出各(ge)种“产品解析”的攻略。

02

费率结构“有玄机”

不过,在一片热情关注之下(xia),上述量化产品的费率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但这(zhe)并未引(yin)发市场太多关注。

具体拆解如(ru)下(xia):

其(qi)一,认/申购费1%

其(qi)二,固定费用2.03%/年,其(qi)中固定管理费 1.2%/年、固定销售服务费 0.8%/年、托管外(wai)包费合(he)计 0.03%/年)

其(qi)三(san),业绩(ji)报酬:私募将根据客户每笔投资的期间实际收益率,对期间实际收益率超过 0%以上部分按照20%的比(bi)例收取业绩(ji)报酬。

值得关注的是,这(zhe)只产品的说明书中,将固定费用分为三(san)个部分,即管理费、销售服务费、托管外(wai)包费。这(zhe)些(xie)费用均是投资者需要每年缴纳的项目(前提是投资者长线持有)。

当(dang)下(xia)的行业环境(jing)里,私募产品年度收取的费用,通常仅有两(liang)个项目,即管理费和托管外(wai)包费,前者“名义上”归于私募机构,后者归于托管券商或托管银行。

03

尾佣有了新(xin)名头?

上文提及(ji)的固定销售服务费,是代销机构可以赚取的收入,这(zhe)个项目在以前并不具有“可见度”。

在中国基金行业,所谓的销售服务费通常存在于公(gong)募产品,而且是适合(he)中短期持有的C类(lei)份额产品。

在私募基金募集发行的产业链条中,私募机构的直接销售(直面客户)规模普遍(bian)较低,而代销比(bi)例较高。

这(zhe)一方面是因为机构直销客户维护成本(ben)较高,需要有专门人力提供产品售前售后服务。

另一方面,私募产品的投资人群中,私人银行、券商财富管理部门、第三(san)方理财平台(tai)的高净值客户往往占比(bi)较高,后者主要在代销渠道中。

而代销机构为私募寻找客户,完(wan)成资金募资,并持续维护客户的整个流程,自然需要赚取一笔“辛苦费”。

这(zhe)就构成了所谓的“尾随佣金”,即代销机构可以从投资管理人收取的年度管理费中进行分成,比(bi)例由双方谈判决定。

04

分成比(bi)例罕见曝光

有百亿(yi)私募人士透露:部分头部私人银行为私募发行产品时,往往能从年度管理费中获取更高比(bi)例,有的银行长期要求从1.5%的管理费中,要获取1%作(zuo)为服务费。

这(zhe)位(wei)熟悉发行的私募人士进一步说:大部分代销机构与私募管理人都是“对半分”,年度1.5%的管理费,各(ge)自分成0.75%。

这(zhe)种背(bei)景下(xia),上述的量化私募与相(xiang)关渠道更加明确了分成比(bi)例,并在推介材料中“明码标(biao)价”。也就是:这(zhe)家私募可以“占有”1.2%的管理费,同时代销机构可以“明确”自己0.8%的服务费比(bi)例。

而此次销售的量化产品,如(ru)果按照名义上载明的比(bi)例,投资管理人收取管理费1.2%,代销机构收取固定销售服务费0.8%。两(liang)者名义比(bi)例是6:4。

05

投资者的费用成本(ben)上升

细心的读者想必发现:如(ru)果投资者买了这(zhe)只量化产品,需要支出的投资成本(ben)提升了。

毕竟,以前每年固定开(kai)支只有两(liang)项,管理费和托管费,且前者均是收取1.5%的固定比(bi)例。

如(ru)今,这(zhe)只明星产品的管理费下(xia)降了,与众多公(gong)募产品一样,降至1.2%,但却多出了0.8%的销售费用。

算(suan)来算(suan)去,固定开(kai)支从以前的1.5%左右,变相(xiang)升高至2%。

或许,不排除很多投资者对此处的投资成本(ben)“不在意”,觉得量化大厂(chang)能够为客户斩获好几十(shi)个点的收益,就能“弥补”这(zhe)些(xie)投资成本(ben)。

但可以确定的是:销售机构可以直接从销售规模中赚取收入了!

本(ben)期责任编辑 倪(ni)静

***

资事堂保留本(ben)文的所有权利(li),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编辑、重新(xin)发布,否(fou)则将被依法(fa)追(zhui)究法(fa)律(lu)责任。

请(qing)在后台(tai)回复关键字「转载」获取转载格式(shi)要求。

发布于:上海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