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2024年香港全年免费资料大全一-急了,存款,企业,消费
2024-06-02 13:44:03
2024年香港全年免费资料大全一-急了,存款,企业,消费

最近楼市的重磅消息太多(duo)了。

五一假(jia)期期间,就有(you)好几个大城市发布(bu)了解(jie)除限购限令(ling),但都比较半遮半掩。

但今天,长三角核心城市杭州、西(xi)北核心城市西(xi)安的做(zuo)法,就掷地有(you)声。

没(mei)那么多(duo)废话,直接全市解(jie)除限购,不像前几天还要划个范围。哪里的房子地段好、哪里的房子没(mei)买头,难道本(ben)地人(ren)会不知道?……

当然,你(ni)说新政(zheng)出台,会有(you)多(duo)大的效果……只(zhi)能(neng)说短期内肯定有(you)刺激。

各种逻辑早就被说烂(lan)了,我觉得(de)多(duo)的大道理都不用讲了。

无非看两点。

首先,老百姓有(you)没(mei)有(you)钱买。

其次,即便有(you)钱,老百姓愿(yuan)不愿(yuan)意买?为什么要买?

现在最怕的是什么呢?

不放开还可以(yi)端着,假(jia)装是我不让你(ni)们买。

就怕越来越多(duo)城市跟进全面放开后,还跌……

01假(jia)通胀,真通缩(suo)

根据央(yang)行公布(bu)的数据截至2024年3月底,全国M2总(zong)量达(da)到304.8万亿RMB。

300万亿,多(duo)不多(duo)?

多(duo),太多(duo)了。

从1955年算起,中国的M2历时57年突破100万亿,再(zai)过7年突破200万亿,紧(jin)接着突破300万亿只(zhi)用了4年。

这个速度(du)有(you)些(xie)吓人(ren)。

再(zai)对比其他主要经济体,中国的M2甚至都超过了美国+欧元区(qu)+日本(ben)的总(zong)和。

如果只(zhi)看纸面上的数字,我们印了这么多(duo)钱,物价、房价必然飞涨——2021年之(zhi)前也确实是这样。

但这两年,突然就变了,无论车(che)价还是房价都在猛跌。

为什么?

首先,各国的统计口径不一样,这里面存在很大的误解(jie)。

比如,美国的M2就不包含存款10万美元以(yi)上的存款。

这个水分(fen)就太大了。

不论在中国还是美国,乃至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富人(ren)的存款才是主力、才是大头。

根据招商银行的数据,全国个人(ren)存款总(zong)额为143.6万亿元,其中116万亿由前2800万人(ren)贡献,人(ren)均存款400万以(yi)上。

剩下的所有(you)人(ren)加一起,才拥有(you)27万亿,人(ren)均不到2万块。

如果按照美国的统计口径,那我们绝大部分(fen)的存款都不在M2里面。

为什么我们看起来印了这么多(duo)钱,通胀死活起不来、反而(er)要通缩(suo)了?这是个很重要的原(yuan)因。

M0是流通中的现金,M1是狭义货币(bi)=M0+企业活期存款,M2是广义货币(bi)=M1+企业定期存款+个人(ren)存款+证券保证金等等。

简单来说,M2代表的是有(you)多(duo)少钱,M1是你(ni)能(neng)花多(duo)少钱。

后者(zhe)才是正儿八经的购买力。

但2023年,全国M2增速9.7%,M1增速仅仅只(zhi)有(you)1.3%。钱的总(zong)量多(duo)了那么多(duo),能(neng)花的钱却只(zhi)多(duo)了这么点。

几乎所有(you)多(duo)的钱,都被存起来了。

2023年,M2增加了25.84万亿,银行存款就占了25.74万亿。

其中,非银行金融机构(gou)存款增加1.64万亿,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22万亿,财政(zheng)存款增加7924亿,住户存款增加16.67万亿。

不论个人(ren)、企业还是机构(gou),都在拼命存钱。

居民存钱,是不敢(gan)、不愿(yuan)意消费;企业存钱,是不打算增加投资、更新设备。

刺激生(sheng)产→扩大就业→提高收入→提振消费,这条链条从源头上就断了。

为什么?

预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负担太大。

最大的负担就是债务,不论房企、地方ZF乃至居民,都欠了巨额债务。

前两者(zhe)能(neng)借到钱,但好不容易借点出来,只(zhi)够还旧账(zhang)的利息。

居民则是根本(ben)借不动(dong),导(dao)致银行手里一大堆钱借不出去(qu),只(zhi)好再(zai)反手还给央(yang)行。

钱就在这个系统里转,没(mei)法流通出去(qu),M1就起不来。

这两年国家出台了各种政(zheng)策刺激经济,目的就是让M2加速转化成M1。

但很明显,效果并不好,大家还是信心不足。

这就导(dao)致我们的M2飞速上涨的同时,物价不但没(mei)上涨,反而(er)下跌了。

这种情况其实很难办。

之(zhi)前是你(ni)们说房价太高、跌了就买。

好,现在房价下去(qu)了,居然越发没(mei)人(ren)买了,说没(mei)跌到位,拼命把钱塞银行。

即便价格低了一些(xie),但只(zhi)要有(you)钱流通进市场、打通经济循环,也是好事啊。

我信了你(ni)的邪(xie)!

结果搞得(de)现在一潭死水、大家都不好受。

既然这么爱(ai)存钱,那上头也只(zhi)好祭出大招了。

02越降息,越存钱

大家可能(neng)都听过下面这个故(gu)事:

小镇里每个人(ren)都债台高筑,靠信用度(du)日。

炎热慵懒的某天,从外地来了一位有(you)钱的旅客,他走进旅店,拿出一千(qian)元大钞放在柜台,说想先看看房间,挑一间合适的过夜(ye)。

就在此人(ren)上楼时,店主立刻抓住钞票,跑到隔壁肉铺那支付(fu)他欠的肉钱。

卖肉的拿了钱,横过马路付(fu)清(qing)了欠猪农的本(ben)钱。

猪农拿了钱,又急冲冲去(qu)付(fu)了他欠的饲料钱。

卖饲料的老兄又又火急火燎去(qu)付(fu)清(qing)他嫖(biao)妓(ji)的欠款。

妓(ji)女拿了钱,又又叒跑到旅馆支付(fu)她欠的一千(qian)元房费。

旅馆店主赶(gan)紧(jin)把这一千(qian)元放到柜台上,以(yi)免旅客下楼时起疑。

此时那外地人(ren)下楼来,说没(mei)一间满意的,不住了,然后把钱收进口袋走了。

这一天没(mei)有(you)人(ren)生(sheng)产什么东西(xi),也没(mei)有(you)人(ren)得(de)到什么东西(xi),可全镇的债务都付(fu)清(qing)了,大家都很开心。

这千(qian)元大钞,只(zhi)是转手了5次,就对应了5千(qian)元的价值。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一直鼓励大家消费。

同理的,你(ni)少消费一千(qian)元,损失的GDP远远不止这个数。

大家越是存钱,市场就越紧(jin)缩(suo),每个人(ren)就越难赚到钱。

资本(ben)割不到韭(jiu)菜(cai)倒还是小事,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会都因此下降。

从客观、宏大的角度(du)来看,钱只(zhi)有(you)流通才叫钱、才有(you)意义,全民扎堆存银行算什么事儿呢?

回顾过去(qu)几年:2021年全国商业银行存款降息1次,2022年2次,2023年3次。

3年降息6次,导(dao)致过去(qu)大把利率3%以(yi)上的定期存款产品,现在几乎都没(mei)有(you)了。

而(er)且这种趋势(shi),今年还在继续。

最近一段时间,云南、山(shan)西(xi)、陕西(xi)、河南等多(duo)省(sheng)的中小银行密集发布(bu)公告,宣布(bu)下调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du)5-45个基点。

除此之(zhi)外,4月10日,由于(yu)储户定期存款意愿(yuan)太强,招商银行不再(zai)新发三年、五年大额存单额度(du)。

紧(jin)接着,自5月7日起,民生(sheng)银行也在全国停售半年期及以(yi)上大额存单产品。

未来几个月,必然还会有(you)更多(duo)银行跟进。

此举,相当于(yu)迫使储户去(qu)存利率更低、期限更短的产品,等于(yu)是变相降息。

总(zong)而(er)言(yan)之(zhi),存钱的收益是越来越低。

但即便如此,依然难挡大势(shi)。

不论银行怎(zen)么操作,钱依然像雪花一样不断涌进来,放水出来的钱永远在银行体系里打转。

不论你(ni)好说歹说,老百姓就是要捂(wu)紧(jin)钱袋子。

至少,不会再(zai)愿(yuan)意负债去(qu)大额消费。

再(zai)反过来看,恰恰是因为买房、买车(che)、消费名牌的人(ren)越来越少,从而(er)导(dao)致很多(duo)人(ren)手上的活钱多(duo)了。

没(mei)有(you)房贷、车(che)贷,你(ni)会突然发现自己能(neng)过得(de)非常舒适。

这就是我们之(zhi)前讨(tao)论过的,现在的情况很像“口红效应”和“迪士(shi)尼效应”的结合:人(ren)们会更多(duo)地用相对廉价的消费行为来取悦(yue)和麻(ma)痹自己。

大家的小额消费频次会增加,大额消费频次会减少。

归根结底,还是房子不够便宜。

如果看房子的金融属性,它的资产价值固然是跌了很多(duo)。但作为消费品而(er)言(yan),现在的房价还是太贵了。

消费品的逻辑是价格越跌越有(you)人(ren)买,这是花钱,因为实惠!越涨越不会有(you)人(ren)买。

而(er)资产的逻辑是价格越涨越有(you)人(ren)买,这是赚钱,因为有(you)增值!反而(er)越跌越没(mei)人(ren)买。

既然它是资产而(er)非消费品,就不要总(zong)把房子与消费挂钩(gou)。

吃(chi)饭要不要钱?看病要不要钱?小孩(hai)读书要不要钱?

普通人(ren)肯定是先把这些(xie)基本(ben)的生(sheng)存问题搞定了,才会去(qu)想投资的问题。

而(er)这,也是微观与宏观的矛盾点所在。

03尾声

钱流动(dong)出去(qu),对整个社会都有(you)好处。

但这些(xie)好处,有(you)多(duo)少能(neng)落到芸芸众生(sheng)身上?不要怪大家积极性不高,人(ren)肯定首先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居民疯狂存钱,银行拼命限制你(ni)存钱,双方都有(you)各自的利益出发点。

房地产是银行最伟大的产品。

银行是社会金融机构(gou),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是利率差(cha),低息吸纳(na)、高息借出。

银行给你(ni)的每一次借贷都是在创造货币(bi),用你(ni)的信用创造货币(bi)。

而(er)你(ni)从银行借一笔钱,银行收取费用,你(ni)获(huo)得(de)现金流留作他用,最后用收益来覆盖贷款产生(sheng)的支出。

双方皆(jie)大欢喜。

但这个局面有(you)一个临界点,就是贷款人(ren)的数量是有(you)上限的。

一旦达(da)到临界点,问题就出现了:钱源源不断的存进来贷不出去(qu),甚至提前还贷的还越来越多(duo)。

现在好了,现在你(ni)不仅不让银行挣(zheng)钱,还想方设法去(qu)找各种大额存单,薅银行羊毛。

简直就是倒反天罡!

但我们不这么觉得(de),因为我们为自己而(er)活。

矛盾点在哪里?谁都不愿(yuan)意冒险,更不愿(yuan)意让利。

你(ni)愿(yuan)意吗?(全文完)

发布(bu)于(yu):广东省(sheng)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