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澳门正版资料一二三-小提琴曲中的天花板,卡瓦科斯中国首演巴赫“小无”全集,音乐,作品,马友友
2024-06-04 02:53:08
澳门正版资料一二三-小提琴曲中的天花板,卡瓦科斯中国首演巴赫“小无”全集,音乐,作品,马友友

巴(ba)赫《无伴奏(zou)小提(ti)琴奏(zou)鸣曲及组(zu)曲》素(su)有“小提(ti)琴圣(sheng)经”之称,是全面考验(yan)小提(ti)琴家演奏(zou)技巧和音乐素(su)养的试金(jin)石,演奏(zou)难度(du)堪称小提(ti)琴曲中的天(tian)花板。

5月30日(ri)-31日(ri)在上海音乐厅,57岁的希腊(la)小提(ti)琴家卡(ka)瓦科斯开足(zu)马力,连续两晚献演这套全集。这也是他在中国首演巴(ba)赫“小无”全集。

卡(ka)瓦科斯在采访现场

巴(ba)赫的忠粉

巴(ba)赫“小无”包括六首奏(zou)鸣曲与组(zu)曲,作曲家在其中设计(ji)了小提(ti)琴表达所能用到的一(yi)切和弦,使用了几乎不可能演奏(zou)的对位技巧,从(cong)脑力到体力都对演奏(zou)家形成(cheng)巨大(da)挑(tiao)战。

灌录巴(ba)赫“小无”几乎成(cheng)了小提(ti)琴大(da)师们(men)的标配,谢霖(lin)、米尔斯坦、格鲁米欧等(deng)大(da)师都录过这部巨作,像大(da)山一(yi)样矗立在音乐史上。

17岁前,卡(ka)瓦科斯陆续演完了6首作品。有一(yi)次参赛,他从(cong)传奇小提(ti)琴家谢霖(lin)的手中接过一(yi)座巴(ba)赫奖,从(cong)此开始在音乐会上演出这套组(zu)曲。

“琴童从(cong)小就要学(xue)巴(ba)赫的作品,但(dan)很多时候是作为日(ri)常练习来学(xue)习。”卡(ka)瓦科斯并不喜欢这种基于(yu)基础练习而生发出来的演奏(zou)方式,他感觉自己遇到了一(yi)堵(du)墙,停了下来,一(yi)停就是十多年。在此期间,他一(yi)直(zhi)在学(xue)习和思考:如(ru)何才能把巴(ba)赫作品拉得(de)不像是练习,而是真正在演奏(zou)音乐。

巴(ba)赫在1720年左右写作巴(ba)赫“小无”,卡(ka)瓦科斯的小提(ti)琴制于(yu)1734年,二(er)者在年代上很接近(jin)。后(hou)来,他又(you)买到了一(yi)根珍贵(gui)的巴(ba)洛克弓,“巴(ba)洛克弓和现代弓有着巨大(da)差异(yi),更短、更轻(qing),弓的弧度(du)也不一(yi)样,你绝(jue)不能用现在的方式去演奏(zou)。”卡(ka)瓦科斯从(cong)演奏(zou)上做出转变,也对这套经典作品有了新的发现。

年轻(qing)时的卡(ka)瓦科斯是国际音乐赛事的常客,21岁时已经手握西(xi)贝柳斯、帕格尼尼、瑙姆堡三(san)项大(da)赛的冠军。那时候,巴(ba)赫作品是赛场上绕不过去的,然而在近(jin)期的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音乐比赛上,他发现,巴(ba)赫的作品竟然缺席了。

“他们(men)觉得(de)巴(ba)赫不重要了,很可怕,这是一(yi)个巨大(da)的错误。从(cong)贝多芬、门德尔松、舒曼、勃拉姆斯到巴(ba)托克、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历史上,99%的作曲家,都必须(xu)从(cong)学(xue)习巴(ba)赫作品开始作曲之路。”卡(ka)瓦科斯不无遗憾(han)地说。

卡(ka)瓦科斯在大(da)师课

中国的常客

卡(ka)瓦科斯与上海音乐厅的缘分可以追溯到10年前。2014年3月,这位乐迷望眼欲穿的小提(ti)琴家,首次来访上海,带(dai)来中国的首场独奏(zou)音乐会。

第三(san)次来,上海音乐厅抓住难得(de)的机会,邀(yao)请他来“约课大(da)师”,免费为两名小提(ti)琴学(xue)员上课。15岁的章(zhang)奥哲带(dai)来帕格尼尼《钟》,23岁的崔帛献上维尼亚夫斯基《浮士德幻(huan)想曲》,卡(ka)瓦科斯一(yi)对一(yi)耐心指导、不吝鼓励,甚至忘(wang)我到“拖堂(tang)”,长达两小时的大(da)师课干(gan)货满满。

十年来,卡(ka)瓦科斯陆续去了中国几个城市,发现很多新建的音乐厅,为了获(huo)得(de)最佳聆听体验(yan),从(cong)用材到音响竭尽所能,“很感动,这也是我为什么(me)喜欢来中国演出。”他发现,中国乐团、中国观众的水平都有了巨大(da)提(ti)升,“观众更安静、更懂得(de)欣赏,舞台上的我更放松、更心无旁骛。他们(men)也非(fei)常热情,从(cong)不吝啬(se)表达自己的爱。”

卡(ka)瓦科斯与中国钢琴家王羽佳也有着密切联系。从(cong)韦尔比耶音乐节到合录勃拉姆斯小提(ti)琴奏(zou)鸣曲,再到世界(jie)巡演,相差20岁的两人合作多次,王羽佳更将卡(ka)瓦科斯视为最能激发自己灵感的人。

同时,他还醉(zui)心于(yu)钢琴三(san)重奏(zou),与大(da)提(ti)琴家马友友、钢琴家艾克斯组(zu)成(cheng)了固定的三(san)重奏(zou)组(zu)。“王羽佳和马友友,都很有个性、有魅力,我们(men)之间有着迷人的化学(xue)反应。”目前,卡(ka)瓦科斯正和马友友合作一(yi)个巨大(da)工程,将贝多芬的交响曲改成(cheng)钢琴三(san)重奏(zou),第一(yi)、第二(er)、第四(si)、第五、第六已经完成(cheng)改编和录音,第三(san)也在进行(xing)中。创意来自马友友,疫情期间,大(da)乐队没办法上台演出,他们(men)决定以一(yi)种新鲜的方式来演绎这些耳熟能详的交响曲。

拉琴之余的卡(ka)瓦科斯也是个多面手,对指挥展现出浓(nong)厚的兴(xing)趣(qu)。

“演奏(zou)时,小提(ti)琴与我同在。指挥时,乐队是我的乐器,没办法手握,必须(xu)从(cong)精(jing)神上调动乐手去发出集体的声(sheng)响。虽然角(jiao)度(du)不同,但(dan)最终驱动我的仍(reng)然是音乐,方向是一(yi)致的。”

一(yi)开始,卡(ka)瓦科斯只(zhi)是想拓展自己音乐上的弧光,结果挺顺利的,指挥之路就这样走了下来。如(ru)今,他在拉琴和指挥上齐头(tou)并进,互相促(cu)进,互相启发。

2014年3月,卡(ka)瓦科斯首秀上海音乐厅

发布(bu)于(yu):上海市
版权号:1817277166281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移动站 , 查看更多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