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2024香港正版资料大全免费2024年生肖单333317-一所山区小学的20年变迁(讲述·回信背后的故事),之江,校园,活动
2024-06-04 11:08:17
2024香港正版资料大全免费2024年生肖单333317-一所山区小学的20年变迁(讲述·回信背后的故事),之江,校园,活动

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gei)四川省南(nan)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的学生(sheng)们回信,对他们予(yu)以亲切(qie)勉励,并祝他们和全国的少年儿童节日快(kuai)乐。

之江小学前(qian)身是四川省南(nan)充市嘉陵区的一所山区小学,山高路陡,校舍老旧。2004年,学校在浙江省对口(kou)帮(bang)扶下实施迁建,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年5月为学校培土奠基。2005年9月学校正式投入使(shi)用,办学条(tiao)件显著改善,现有在校小学生(sheng)287名。近日,之江小学五年级一班全体同学给(gei)习总书记写(xie)信,汇报(bao)学习生(sheng)活(huo)情况(kuang),表达感恩之情和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决心。日前(qian),本报(bao)记者走进之江小学,记录学校师(shi)生(sheng)20年来的感恩奋进故事(shi),了解东西部协(xie)作给(gei)当地经(jing)济社会(hui)发展带来的变化。

——编者

孟(meng)夏时节,万物并秀(xiu)。从四川省南(nan)充市区出发,沿嘉陵大道行不多时,一座红墙灰瓦的小学校园映入眼帘。

“到(dao)了到(dao)了!这就是之江小学。”车未停稳,之江小学首任校长文志勇就迫(po)不及待地指给(gei)记者看。刚到(dao)校园门口(kou),琅琅的读(du)书声已然入耳(er)。

新建校舍改善办学

“这封(feng)感恩信,我(wo)们用行动写(xie)了20年”

走进之江小学校园,处处可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让(rang)人眼前(qian)一亮:校史陈(chen)列室、现代化录播室,图书馆、教师(shi)书吧、泥工坊等一应(ying)俱全。教室里用上了电子白板,图书馆有大型LED显示屏,标准运动场上,孩子们投篮、踢球、奔跑……

“2004年奠基,第二年8月我(wo)们就搬(ban)进来了。”站(zhan)在学校门口(kou),文志勇回忆说,“为了尽快(kuai)完成校舍搬(ban)迁,我(wo)们全体师(shi)生(sheng)齐上阵,学生(sheng)家长也纷纷前(qian)来帮(bang)忙,一天就完成了搬(ban)迁。”

乐声悠悠荡山乡,笑脸盈盈满校园。师(shi)生(sheng)们的幸福感是发自内心的。

之江小学的前(qian)身是附近半山腰上的一所山区小学,孩子们上学经(jing)常要走很远的山路,“家离得(de)远的孩子要翻过两个(ge)山头(tou),经(jing)常天不亮就得(de)出门上学。”文志勇说。

半山腰上的山区小学,硬件条(tiao)件也不完善。“教室和食堂就是10多间平房;山高路陡,房屋年久失修(xiu),不少都是危房;山上缺水,白天水压不够,到(dao)了晚上才有水送上来。”文志勇回忆。

2004年初(chu),好消息传来,东西部协(xie)作浙江帮(bang)扶工作组要来帮(bang)助学校实施迁建。好消息很快(kuai)落地成真,2004年5月17日,之江小学新校址(zhi)培土奠基,文志勇和现场师(shi)生(sheng)感动得(de)热泪盈眶。

在东西部协(xie)作机制下,之江小学成为浙江在南(nan)充援建的166所希望小学之一。

转眼20年过去(qu)。如今走在之江小学校园内,可以看见校园广场上立(li)着(zhe)的一块大石(shi)头(tou),鲜红的“感恩”二字镌刻其上,下面两排小字:“浙江省对口(kou)援建,铭记2004年5月17日”。

站(zhan)在“感恩石(shi)”前(qian),远远可以望见旧校舍操(cao)场上的古树在风中摇曳,新旧校园遥相呼(hu)应(ying),之江小学现任校长陈(chen)震亚心情激动。

“从2005年开始,学校将5月17日定为校园感恩节,每(mei)年在这一天都会(hui)举办校园感恩活(huo)动。”陈(chen)震亚告诉记者,饮水思(si)源,学校二十年如一日,开展“五个(ge)一”感恩教育,即编好一本感恩教材,上好一堂感恩课,过好一次感恩节,写(xie)好一封(feng)感恩信,做好一件感恩事(shi)。

20年来,一批批学生(sheng)在这里快(kuai)乐成长,之江小学的校园也在不断扩大。占地面积从当年的5亩到(dao)现在的20亩,设施设备不断提档升级,感恩主题活(huo)动从未间断……“这封(feng)感恩信,我(wo)们用行动写(xie)了20年。”陈(chen)震亚说。

勤奋学习快(kuai)乐成长

“在这里读(du)书,有一种特别温暖的感觉”

“音乐、陶艺、国学、书法、象棋、羽毛球、乒乓球、舞蹈……”面对记者,之江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唐海铃和同学们一起,落落大方地介绍起学校的兴趣班。正如孩子们所言,经(jing)过20年的发展,之江小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健全。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兴趣活(huo)动,丰富学生(sheng)的课余生(sheng)活(huo),磨练(lian)学生(sheng)的意(yi)志,让(rang)学生(sheng)快(kuai)乐成长。

“我(wo)们学校开设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课程很丰富,让(rang)我(wo)们增长了不少见识。”唐海铃对葫芦丝很感兴趣,课余时间,她(ta)报(bao)名参加葫芦丝兴趣班,“除了葫芦丝,我(wo)还喜欢(huan)劳动课和羽毛球课。”

劳动课是之江小学的一门特色课程。前(qian)几年,通过到(dao)外地考察学习,以“种菜”为主题的体验式教学课程被(bei)引入之江小学。

“这是不是杂草呀?”“对,我(wo)们要把杂草拔掉。”教学楼旁菜地里,老师(shi)带着(zhe)学生(sheng)们在上劳动课。南(nan)瓜、茄子、辣椒……孩子们种的各种蔬菜正奋力生(sheng)长。

“同学们,南(nan)瓜快(kuai)成熟了,下个(ge)月应(ying)该就可以摘了。”四年级一班班主任陈(chen)小丽一边招呼(hu)孩子们,一边向记者介绍学校劳动课的情况(kuang)。“最开始,我(wo)们只是在大泡沫箱里填上泥土,让(rang)孩子们体验种菜。后来看到(dao)大家积极性很高,学校就在校内开垦了一片田地,现在每(mei)个(ge)班都有专属的菜地。”

“通过开展种菜等实践活(huo)动,孩子们不仅学到(dao)了农业知识,还能感受(shou)到(dao)劳动的快(kuai)乐、收获的喜悦。”陈(chen)小丽介绍,学校正在积极规划,为学生(sheng)们提供更大更多的实践空间。

把课堂搬(ban)到(dao)室外,增强(qiang)了互动性和体验性,孩子们更爱学习、更会(hui)学习。近年来,学校通过开展优秀(xiu)教师(shi)上示范(fan)课、教研课、竞教课,开展研学活(huo)动,推动浙江、四川教师(shi)交流互动,提升教学水平。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条(tiao)件,离不开老师(shi)们的用心付出,更离不开浙川东西部协(xie)作的深情厚谊。近年来,浙江金华武义县(xian)、台(tai)州临海市累(lei)计向对口(kou)帮(bang)扶的南(nan)充市嘉陵区,投入教育协(xie)作资(zi)金3115万元,用于(yu)该区改善学校办学条(tiao)件、解决当地困难学生(sheng)学习生(sheng)活(huo)难题。

20年来,之江小学先后培养了学生(sheng)近2000名。“现在学校的硬件软件,真的太好了。在这里读(du)书,有一种特别温暖的感觉。”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助理江明(ming),曾(ceng)是之江小学的学生(sheng)。2004年,她(ta)作为学生(sheng)代表参加了新校奠基仪式。“希望学弟(di)学妹们茁(zhuo)壮成长,成长为心怀感恩的人,在以后的生(sheng)活(huo)、工作中,尽力帮(bang)助更多人。”江明(ming)说。

跨越山海双向奔赴

“上好教育互促共建‘示范(fan)课’,东西部协(xie)作在多方面结出硕果(guo)”

“听到(dao)您(nin)的声音好开心。”“最近想读(du)课外书,能推荐几本吗?”……浙江省临海市,哲商小学语(yu)文教师(shi)姚(yao)海红下班后手机响起,之江小学的学生(sheng)又找她(ta)“煲电话粥”了。今年初(chu),她(ta)完成一年半的支(zhi)教返(fan)回临海,几个(ge)月过去(qu)了,孩子们仍(reng)然依依不舍。

2021年以来,临海与(yu)嘉陵两地深化合作,互派教师(shi)交流。姚(yao)海红加入浙川东西部协(xie)作临海驻嘉陵工作队,她(ta)主动申请,来到(dao)之江小学送教。

为了不辜负孩子们的期望,姚(yao)海红上课十分用心。“孩子们对大山外的新鲜事(shi)很感兴趣,求知欲特别强(qiang)。但往(wang)往(wang)由于(yu)父母在外务工、不在身边,学习容易(yi)受(shou)影响。”姚(yao)海红说,她(ta)经(jing)常利用课后、休息时间、放学回家路上,和孩子们互动交流,培养学习兴趣,帮(bang)助他们树立(li)学习目标……

临海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an)照“嘉陵所需、临海所能”,近年来,探索了台(tai)州中学与(yu)南(nan)充高中、哲商小学与(yu)之江小学等合作共建。特别是哲商小学与(yu)之江小学,在教学改革、课题共建、学校管理、人才培养、资(zi)源共享等方面深度合作,为之江小学带来教育发展新动能。

说起变化,之江小学校办主任雷春梅感受(shou)颇深。“尤其是师(shi)资(zi)培训,现在学校老师(shi)通过网络,远程参与(yu)培训,可以第一时间吸收新的课程理念(nian),并融入日常教学。”雷春梅说,当地还邀请支(zhi)教老师(shi)一起参与(yu)开发感恩教育类的课程。随着(zhe)两地教育的深度融合、互促共建,学校教学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跨越山海,双向奔赴。“30名教师(shi)到(dao)浙江的学校锻炼,浙江选派31名教师(shi)到(dao)嘉陵支(zhi)教,支(zhi)教教师(shi)还开展了送教下乡活(huo)动30余次。”嘉陵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当地积极推动嘉陵区学校与(yu)浙江金华婺城区、武义县(xian)以及台(tai)州临海市优质学校交流互动,结成共建学校32对。四地学校开展线上线下相关活(huo)动,采取实地互访(fang)、网络远程、建立(li)工作群等方式,实现教育教学资(zi)源的合作共享与(yu)深度融合。

与(yu)此同时,临海市还投入资(zi)金180万元,建设嘉陵区教育质量提升与(yu)监测一体化平台(tai),惠及全区教师(shi)4000余人、学生(sheng)3万余人。投入协(xie)作资(zi)金15万元,实施教育专业技(ji)术人才培训项目,培训嘉陵区学校管理干部、班主任、幼儿教师(shi)、小学教师(shi)等2135人……

“20多年来,浙川两地结下了跨越山海的深情厚谊。上好教育互促共建‘示范(fan)课’,东西部协(xie)作在多方面结出硕果(guo)。”南(nan)充市委书记张冬(dong)云表示,南(nan)充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扎实推进少年儿童工作,全力办好人民满意(yi)教育,持续深化在教育医疗、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的东西部协(xie)作,努力打造新一轮东西部协(xie)作典范(fan)。

钱塘江、嘉陵江,两条(tiao)远隔千里的河(he)流,在东西部协(xie)作中“交汇”,20年的情谊静静流淌,助力巴山蜀水的孩子们茁(zhuo)壮成长……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